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67节
就在二人交谈的功夫,停机坪上的F14已经启动了发动机。
涡扇9A使用了结构比较简单的引射式喷口,所以无需额外检查尾喷口的调节状态。
“1401号机,准备开始滑行。”
塔台的无线电中响起付国祥的声音。
同时,远处的地勤已经开始撤收接在飞机上的管路和电缆。
“收到,允许滑行。”
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远处那架巨大的战斗机机头轻轻一抬,开始朝着起飞跑道的方向前进。
第598章 咱们也有力大砖飞的一天呐?
作为盛飞集团的试飞和运输场地,北陵机场的规模不算大,毕竟这里日常也没有什么起降压力。
因此,没过几分钟的功夫,1401号机就已经停在了起飞跑道的末端,机翼也被重新调整至比较有利于起飞的20°后掠角。
“区域已经净空,1401号机,可以起飞。”
付国祥带上氧气面罩,维持刹车状态的同时缓缓推动节流阀,并注视着已经换成华夏样式的发动机转速表指针缓缓向右转动。
作为常驻112场的试飞员,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涡扇9A这个型号。
实际上,目前整个华夏,总共也只有三架飞机——歼轰7A的01和02号原型机,以及这架1401号机用上了涡扇9A而已。
不过转速的稳定提升还是带来了相当充足的信心。
甚至让他一度想起了两年前,试飞大改之后的歼8C的情况。
也是两台第一次装机的发动机,也是这样稳定的转速。
在发动机达到起飞推力,并稳定了几秒钟之后,付国祥松开刹车,飞机开始轰鸣着在跑道上加速。
身后传来的推背感让付国祥自己都有些意外。
在他看来,这样一架哪怕在减重之后仍然有17.5吨左右空重的飞机,似乎应该表现的相对笨拙一些才对。
相比于他之前试飞过的歼11,F14更大的自重和阻力让这个型号的加速能力不算乐观,算是稍微拖了一些后腿,但是,优秀的升力系数仍然让这架飞机只用了跑道大约十分之一,也就是350米左右的距离上便达到起飞条件。
F14毕竟是相对成熟的设计了,改装之后的“首飞”和真正的首飞毕竟不完全一样,在飞行科目的设置上面要开放得多。
在拉起飞机之后,付国祥收起起落架,接着又让飞机稍稍积累起一些速度,然后,做了一个他個人习惯性的大角度爬升动作。
几乎在节流阀推动到底的同时,两台发动机在半空中向下喷出带着马赫环的淡蓝色尾焰,机翼也在短短不到7秒钟的时间里,调整到了阻力更低、更适合加速的68°后掠角状态。
两台低空低速出力相当充沛的新发动机给付国祥提供了相当有信心的爬升能力,至少在他的感觉中,目前接近70°的爬升过程,几乎不怎么掉速。
增大后掠角会大大降低机翼提供的升力系数,但是……
大力出奇迹。
而另外一边,这个略显狂野的动作也在塔台的指挥中心里掀起了一阵惊呼。
当然是来自波斯空军代表的。
由于已经二十来年没有正规的零配件进口手段,因此,为了节约机体寿命,他们已经很少会进行如此“狂野”的驾驶了。
而且,另一方面,过去的TF30发动机如果敢在低空进行如此大尺度的剧烈机动,八成已经要进入喘振状态了……
“这次表现出的爬升率,肉眼可见地比过去要高啊……”
站在为首那名波斯将军身边的一名上校盯着看了一会,然后估计道。
“那是当然的。”
何明对这架飞机的性能已经基本心里有数,因此注意力也就没有一直放在外面的飞机上,在听到波斯人的评价之后当即解释道:
“我们对不涉及主承力结构的蒙皮部分进行材料替换,减少了大概700kg空重,而且,换装的涡扇9A发动机海平面推力也比过去增加了超过17%。”
“这样一来一回,整架飞机在起飞过程附近的推重比能提高差不多五分之一,动力表现自然完全不一样。”
说这句话的时候,何明甚至有一种错乱的感觉——
力大砖飞的原理,竟然有一天能从自己嘴里面讲出来。
真是神奇。
“另外。”
何明的语气突然有点憋笑的意思:
“我可以向您保证,那架飞机在试飞之前已经加注了标准量的燃油,绝对没有提前打开发动机消耗燃料,从而降低起飞重量的情况出现。”
听到这句话,就连那位波斯将军都直接笑了出来:
“嗯,我们刚刚也一直在盯着呢,你们确实没在这方面耍花招……”
二人说的是当年波斯采购美军战斗机时候的事情。
当时的候选对象分别是格鲁曼的F14和麦道的F15。
本来后者的飞行性能应该是要好得多的,但格鲁曼方面特地让麦道先进行表演,自己的F14则在地面上一直开着发动机消耗燃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推重比层面的劣势。
虽然真伪实际上已经不可考,但这个故事还是成为了国际军售领域著名的都市传说之一。
短暂的玩笑过后,何明很快回到了正题上:
“言归正传,除了海平面推力更占优势以外,我们在涡扇9A发动机的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叶片分离流主动控制技术,可以应付非常极限的进气畸变。”
“虽然,具体的飞行包线数据,还需要等我们的试飞员把结果飞出来,但从定性角度讲,改进之后的F14,可以允许飞行员进行过去无法想象的暴力机动,比如……你们反正也已经看到了。”
波斯购买的F14A是较早批次的技术版本,发动机的海平面加力推力只有8530kgf,而经过部分涡扇10技术改进之后的涡扇9A,这一数据则在10000kgf以上。
“这样看的话,经过改进之后的F14IC型号,大概可以相当于美军F14D的水平?”
显然,波斯空军对于美军那边雄猫的改进情况也始终很关注。
“可以这么说。”
何明稍加犹豫之后点了点头:
“虽然涡扇9A的海平面推力比F14D换装的F110GE400更小,但总体上的改进思路,以及改进型号的性能取向都是类似的。”
说到这里,他突然想起了一个有趣的事情:
“说起来,F110GE400和涡扇9A,这两台发动机的总压比恰好都是30.7,比TF30发动机要高出50%。”
“当然,作为代价,换发之后的F14,无论我们的F14IC还是美军的F14D,高速性能和最大飞行速度实际上都反而有所降低。”
“哦?”
一直举着望远镜的波斯将军也被这个关于发动机的话题吸引了注意力:
“你们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了对标F110这一点?”
实际上,他们之所以决定把F14交给华夏这边进行改造,一半是看中了1493雷达的尺寸、重量和性能都可以完美替代AWG9,另一半就是在参观镐飞集团的时候,发现涡扇9A发动机的性能相当不错。
“那倒不是。”
何明摇摇头:
“这完全是个巧合,实际上涡扇9A,是我们一位总设计师同志为了做技术验证搞出来的副产物,不可能专门费心思去在总压比这种地方对标其它型号。”
这个回答本来只是他实话实说,并没有任何深意可言,然而效果却出奇的好。
“等等,你是说,副产物……就已经有这么好的性能了?”
现在1401号机已经飞远,哪怕用望远镜也不可能再看到,于是那名波斯将军干脆放到了一边,回过头面露震惊地问道。
对面的何明心说那是你不知道常总正准备在涡扇10上面整个什么狠活,但关于第三代(实际上是3.75代)涡扇发动机的内容都是机密,只好换了个比较传统的回答:
“虽然是副产物,但用在上面的技术可都是90年代乃至面向下个世纪的最新锐技术。”
“可以说,涡扇9A虽然脱胎于英国人的斯贝,但现在已经跟斯贝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了……”
第599章 熊猫还是雄猫
整个试飞流程大概持续了半个小时。
在付国祥的操纵下,1401号机以20°最小后掠角的姿态,后机轮轻盈触地,给本次任务画上了个完美的句号。
由于美制飞机很少安装减速伞(除非计划长期部署在北极圈范围内),所以飞机降落之后,滑行的距离倒是比华夏这边的飞机略微长一些。
指挥大厅里面随之响起一阵掌声和欢呼声。
“非常好,非常好。”
重新拿起望远镜盯着跑道方向的波斯将军连续重复了两遍称赞的话语,显然对F14IC在这次试飞过程中的表现非常满意。
“将军阁下,我们得下去了,飞行计算机记录下来的数据需要尽快存档,当然,到后面正式交付飞机的时候,所有试验数据也会给贵方复刻一份。”
何明直接把手里的望远镜交给旁边的助手,对不远处的波斯代表团领队说道:
“另外,我还安排了一次晚宴,用来庆祝我们两国之间的合作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从副总工程师升任为集团副总经理之后,他也不得不开始学着接触一些行政和交际方面的事务,到现在虽然还远不算精于此道,但相比于过去的木讷状态,已经是强出不少了。
首飞顺利完成,加上又听到有招待晚宴,一群波斯人也兴高采烈地跟着何明下了楼。
他们这个代表团是跟着第一批F14一起过来的,已经在厂区里待了小两個月的功夫,实在是有点憋坏了。
什叶派教法在教义规范的严苛程度上并不高,宴会什么的自是完全无所谓,甚至就连发酵或者蒸馏粮食饮料,只要不公开畅饮也问题不大。
而与此同时,刚刚从1401号机上爬下来的两名飞行员刚刚从簇拥过来庆祝的人群中挤出来,并签好了自己的飞行记录单。
跟往常的试飞过程不太一样,今天他们还有一项特殊的任务需要去完成。
稍远处的位置,一名空军大校已经等待了有一段时间。
王康,鼎新基地航空兵旅的旅长,也是赵孟天的上级,不过跟付国祥倒还是第一次见面。
做完降落之后必要的身体检查之后,两人连飞行夹克都没来得及换,就跟着对方坐上一辆三菱越野车,来到了行政楼的一间会议室里。
屋子里面的另外几个人纷纷站了起来。
“付国祥同志,赵孟天同志,首先祝贺二位凯旋。”
大校军官说完,带着其余几人向二人敬了个礼:
“这么着急把你们叫过来,是因为组织上希望能够尽快了解你们在试飞F14战斗机之后的各方面感受。”
波斯方面调拨给华夏用于担任假想敌任务的那几架飞机还都在70#厂房里面拆着呢,因此付国祥和赵孟天就是眼下整个空军唯二飞过F14的飞行员。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