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68节

  而虽然经过升级之后的F14IC跟F14A和F14D都已经有了区别,但基本的飞行特质总归是不会有太多变化的。

  两名飞行员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由军衔更高的前者开了口:

  “在飞行性能层面上,F14给我的感觉是比想象中更加轻盈。”

  一瞬间的停顿之后,他又紧接着补充解释道:

  “我指的是,即便排除经过我们升级之后的发动机,这架飞机也比它看上去的样子更加容易操纵。”

  “可变后掠翼确实可以让飞机拥有几种截然不同的性能特征,并且根据环境不同进行切换,尤其是F14在飞行过程中的机翼后掠角并不需要我额外操作,而是与飞行控制计算机联动,在我操纵油门杆的过程中自行配平位置。”

  “总之,虽然这是第一次试飞,我还没有摸到这架飞机的极限,但它的几何机动能力必定非常强悍,在视距内战斗的初期,大概最初的四到五个飞行动作以内会是非常难缠的对手。”

  在付国祥进行描述的同时,王康身边的一名中尉也在飞快地敲击键盘,显然是在记录他说的内容。

  “最初四五个……”

  王康很快捕捉到了他这段话里的重点:

  “也就是说,你认为这种机动性的持续性不强。”

  “没错。”

  付国祥点了点头:

  “小后掠角状态虽然可以提供很好的瞬盘能力,但阻力也非常明显,加上这架飞机的自重还是太大,发动机的推力又不够,稍微折腾几下就会出现能量不足的问题,从而陷入被动。”

  “就我已经飞过的两种三代机来说,只要歼11不在刚一照面的过程中被打个措手不及,后面应该不难凭借能量和武器大离轴角方面的优势取胜,同样的道理,歼11换装跟这架飞机性能类似的1493自用型雷达之后,在中距弹对射和躲避的过程中也能积攒起足够的能量优势。”

  “不过,如果是二代机的话,哪怕是歼8C这样二代机之中的翘楚,也需要一些针对性的技巧才可能打赢,或者是干脆一点,利用速度优势快打快撤,当然歼8C并没有米格31或者米格25那样超过2.8甚至超过3马赫的绝对速度优势,仍然需要小心应对。”

  “哦对,虽然F14的机翼后掠角不需要飞行员手动调整,但是机翼变化的过程比较漫长,大概只有6-7°每秒,而在这个过程中,飞机会处在一个极难控制的状态,如果能抓住这个窗口的话,就可以占到很大便宜。”

  实际上,会给出最后一条评价,完全是因为付国祥没有驾驶过其它可变后掠翼飞机。

  7°每秒的机翼展收速度,在同类飞机里其实已经是遥遥领先了。

  他又回忆了一下,确定自己没有什么遗漏,然后总结道:

  “总的来说,我认为F14受制于基础设计,潜力应该是不如后来那些真正的第三代战斗机,但考虑我国空军的现实情况,仍然需要提起非常大的警惕进行面对。”

  付国祥所说的内容已经非常完善,需要赵孟天补充的部分其实不多:

  “1493雷达的性能很好,我在空中尝试着打开了一下,发现预热速度和刷新频率都很快,远比苏27SK上面的N001要好,试飞过程中,雷达甚至捕捉到了一个240公里以外的中等大小空中目标,应该是一架碰巧飞过的客机。”

  “另外,我认为,随着雷达以及火控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在超视距空战过程中,实际上已经不再需要一名单独的飞行员来操作雷达和引导导弹射击。”

  “不过,如果是对地攻击任务,那么考虑到空对面武器的制导方式普遍比较复杂,像很多还需要全程人在回路控制,第二名飞行员就很重要了。”

  “所以我建议慎重考虑双座型歼11,也就是苏27的装备数量,除非准备在其基础上开发一种有对地攻击能力的多用途战斗机。”

  “……”

  几人的谈话一直进行到当天傍晚。

  98年这功夫,F14在美国海军舰载机部队中还能算是主力型号。

  因此,王康问的也很细致。

  并且,随着话题的不断展开,后来其中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这架F14的性能,还有一些飞行员训练,以及蓝军部队组建过程中的问题。

  “说真的,国祥同志,你有没有兴趣调到我们蓝军航空兵旅来工作?”

  临走之前,王康拍着付国祥的肩膀打趣道。

  他当然知道对方不可能答应,不过随口一说罢了。

  果然,付国祥并没有接这个茬,而是有些生硬地转移了话题;

  “我们交换过来准备自用的F14,其中第一架也应该快要下线了,到时候王旅长您的部队,可就更像是如假包换的美军了。”

  跟在二人身后的赵孟天从刚才开始就已经摸着下巴思忖了好一会,这时候也猛地抬起头开口道:

  “说起来,美军的F14战斗机叫雄猫,那现在这个经过咱们国家改进之后的F14……是不是可以叫熊猫了?”

  ……

  F14IC完成首飞的消息,自然很快就传到了常浩南的耳朵里。

  不过对于他来说,这件事情只能算是繁忙工作中的一个小插曲。

  如果硬要说跟自己有什么关系,那可能就是更换的新发动机涡扇9A是他“一不小心”搞出来的改进型号。

  很惭愧,只做了一些微小的贡献。

  原本,他还想着等到手头的部件级测试工作结束之后,抽时间去112场那边瞅一眼,看看“活着”的F14是个什么样子。

  但还没等他真正成行,到5月末的功夫,就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欧直集团那边的NH90原型机,终于出状况了。

第600章 轴承,坏了

  不久之前,法国,马赛。

  在皮埃尔心急如焚的督促,以及“项目没了就可能裁员”的压力之下,整个NH90项目组的工作效率还是提上去了不少。

  按照华夏提供的技术资料,传动系统已经完成制造,并且安装在了相对较新、机况也比较好的02号原型机上面。

  搞航空项目研发,全世界的流程基本都差不多。

  接下来肯定就是准备试飞了。

  实际上,直到这一步的时候,皮埃尔都还是比较乐观的。

  倒不是他对华夏人有什么超乎寻常的信任,而是另外一个项目组,也就是他的同事们,已经把华夏提供的传动系统设计方案用在了AS365N2,也就是第二代海豚改进型直升机上面。

  经过测试,发现效果非常良好,总算是解决了老型号无法通过进一步提高发动机功率来增加起飞载荷,以及悬停时间过短的问题。

  当然,海豚的项目是那一行人直接去和火炬集团,而不是冰飞集团谈的,因此自然不包含在NH90的合作里面。

  不过在皮埃尔看来,既然都是同一个供应商拿出来的解决方案,技术路线也基本相同,那么效果上也应该差不多才对。

  所以,在地面测试结束,准备进行试飞的这一天上午,他难得地感觉到了几分喜悦。

  在过去的将近两年时间里,皮埃尔的主要精力都根本无法集中在技术上。

  四个合作伙伴之间的扯皮就已经把他搞的心力交瘁,两架原型机不算顺利的试飞过程更是加剧了这种问题的严重程度。

  众所周知,所谓“合作项目”一旦出了问题,就必然会涉及到甩锅。

  而只要事件进入了这個阶段,再想心平气和地讨论技术问题,那就完全是痴人说梦了。

  “相比之下,反而还是这种互相做对方供应商的方式更省心一些……”

  皮埃尔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转头看了看站在身边不远处的几个华夏工程师,觉得心情简直前所未有地通畅。

  “皮埃尔博士,航空部门报告,起飞前的各项准备已经完成。”

  无线电中的声音打断了思绪,让他把视线重新聚焦在窗外停机坪上的那架银灰色直升机上面。

  虽然从乍一看好像没什么变化,但相比稍远处的另外一架01号原型机,它的本质却已经完全不同。

  如果足够细心的话,会发现这架02号机的发动机舱向两侧延伸出来的宽度更大,并且机尾部分的跳板门也明显是新换上去的,闪烁着金属本身的色泽。

  “尾门跳板的情况,专门检查过了吧?”

  虽然起飞前的检查单早就已经发到了地勤技术人员的手中,只要按照上面所列条目依次进行即可,但皮埃尔还是专门向无线电那边的助手问了一句。

  “在安装之前、出厂之前和刚才都检查过,密封性、结构强度都没有问题。”

  助手语气笃定地回答道:

  “整机配重虽然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我们的电传飞控有自动配平功能,不会受到影响。”

  在液压飞控,或者比那更早的年代,飞行员要是想操纵一架不平衡的飞行器,往往需要极高的飞行技术,还要冒巨大的风险。

  因此在那个时候,飞机如果是在两翼下面携带炸弹,那一般是没办法单单丢出一颗的。

  但是对于计算机控制的电传飞控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飞行员只需要保证操作杆居中,飞控系统就会自动调整翼面实现水平飞行。

  直升机这边的道理也是一样。

  这架02号原型机既然是旧机改装,那自然不可能把全机的结构件都给换一遍,所以皮埃尔就想着先换个锂铝合金材质的后尾门,测试一下对飞行性能会产生多大影响。

  机身换材料这件事,荷兰人一开始自然是反对的,但皮埃尔在这件事上表现的非常强硬,又通过勒梅尔那边的关系把那几十台荷兰公司碳纤维铺放机的合同转给了空中客车公司,软硬兼施之下,才算是把事情敲定下来。

  “准备起飞吧。”

  皮埃尔深吸一口气,两只手不经意间紧握成拳,撑在窗户前面的一张桌子上,注视着外面的直升机,以及账后卫忙碌的人群。

  随着APU排气后喷出一阵火焰,02号机的旋翼缓缓转动起来。

  因为目前还没有更换旋翼和前机身,因此在启动之后,噪音还是比较明显的。

  哪怕在一百多米开外,都能听到有节奏的突突突声,震得人稍微有些不太舒服。

  原本嘛,大家都是搞直升机的,这么多年下来,耳朵早就已经习惯了。

  但只要一想起去年在新加坡看到的那架华夏海豚,皮埃尔就又有点笑不出来了。

  而旁边的王希博看着他一脸便秘般的表情,还以为是五十多岁的老同志有点受不了这种中频脉冲音,凑到对方耳边非常贴心地来了一句:

  “放心吧皮埃尔先生,我的同事们已经在加班加点地进行旋翼和机身开发了,估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用在全新制造的03号原型机上。”

  说到这里,王希博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往另外一个方向瞟了一眼。

  那是欧洲直升机公司的生产车间。

  之前为了指导工作,皮埃尔曾经带他进去过两次。

  必须得说,生产环境和设备水平完全碾压冰飞集团,让人看了很难不眼红。

  虽然他的本意是好的,但皮埃尔脸色难看本来就是因为想到自家的直升机设计水平竟然不如华夏而痛心疾首,他这一句话说出来,安慰的效果没起到,补刀倒是补了个结实。

  “……”

  皮埃尔嘴唇动了动。

  他也能猜到对方应该是有些误会,但实在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最后只好报以沉默。

  只是脸色好像更黑了。

首节 上一节 468/1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