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94节

  这下子,发动机总算有了点明显的反应。

  随着操作员旋转启动手柄,航发点火电嘴在燃烧室内产生高压电火花,点燃了雾化燃油和刚刚被压气机送入燃烧室内的高压空气混合气。

  一阵若有若无的火焰从尾喷口处浮现,不过只持续了一瞬间。

  从声音中不难判断,发动机的工作转速正在稳步上升。

  到这里,发动机就算是正式进入了工作状态。

  从常浩南身边,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对于一台真正被安装在飞机上的发动机而言,整个启动过程会在飞控系统的作用下自动完成。

  但对于发动机测试过程而言,却是一个高风险科目。

  从机械角度来说,发动机从静到动属于一个暂态过程,涉及到各种波动性巨大的非周期变化。

  而从控制角度,则是个开环过程,如果控制逻辑或者算法存在漏洞,工作状态很可能就收敛不起来了。

  因此,能顺利启动,绝对是个开门红。

  趁着这个功夫,他也顺势离开了指挥台前面的座位。

  高空台测试有成百上千个环节,自然有专门负责下达指挥口令的人员。

  常浩南这个总设计师,主要精力应该集中在测试数据上面。

  之所以指挥最开始的三个步骤,还是考虑到一个象征意义。

  发动机的慢车推力最终停留在145千克力上,不再变化。

  这个数字让624所这边不少第一次接触涡扇10的工程师露出了略显讶异的表情。

  毕竟,飞机没有变速箱。

  高温高压燃气一定会通过尾喷口输出出去,所产生的能量也必定转化为推力。

  而慢车状态本身也不是为了“推动”飞机,只是为了维持发动机稳定工作的最低工作状态而已。

  从这个角度上讲,能稳定住的数字反而越小越好。

  145这个数字,已经属于非常逆天的水平了。

  “常总,你们这发动机是怎么维持在这么低工况下运行的,真没有熄火风险么?”

  姜甫和凑到常浩南旁边小声问道。

  后者缓步来到显示测试数据的屏幕前面,看着上面的一个个数字,同时回答道:

  “这个就是全权限数字控制技术带来的好处之一了。”

  “虽然最低稳态推力大点还是小点都不会直接影响什么性能,我也没专门优化过这个参数,但是电控系统先天能带来更高的控制精度和反应速度,本身也有利于工作状态的精细化调整。”

  “算是无心插柳吧……”

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

  对于涡扇10这样一台全新的发动机来说,高空台测试的流程还是比较繁杂的。

  光是从慢车到低转速情况下的各种0海拔地面工况,就折腾了将近一星期的时间才完成。

  这还是在所有项目都是一把过,几乎没出现任何意外的情况下。

  “常总,今天应该要开始测高转速工况了吧?”

  姜甫和看着正在指挥技术人员调整测试数据的常浩南,语气中透露着些许热切。

  虽然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多种多样,不可能单纯一个或者几个数字就能描述性能的高低优劣。

  但即便是他这样的业内人士,也不可能免俗地关注诸如中间推力和最大加力推力之类的性能。

  甚至可以说,从这台B0101号原型机被运到624所的第一天,姜甫和就一直在期待着。

  毕竟,这还属于是给航空发动机定级的关键指标。

  “嗯,今天会先让转速分阶段逐渐提升到最大,如果能满足最小连续稳定时间,那就一并把加力燃烧室的工作状况也做掉,不过严格来说恐怕得……”

  常浩南转头看了一眼挂在旁边墙上的表:

  “恐怕得到明天凌晨才能完成了。”

  说到这里,又揉了揉因为连续工作而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顺利的话,到8月末应该能把海平面性能给彻底做完,后面就是逐渐增加模拟高度,压力能略微小一些……”

  二人说着话的功夫,那边的测试也已经开始了。

  跟之前几天测试的慢车工况不同,当压气机转速提上来之后,发动机所发出的尖锐轰鸣甚至在控制室里也能听到。

  虽然不至于震耳欲聋,但也让姜甫和不由得提高了说话的音量:

  “常总还是谦虚了。”

  他摇了摇头:

  “说实话,您主持的这几个项目,应该是我工作三十多年里面见过的,研发也好测试也好,过程最顺利的……”

  “印象里几乎没出现过什么返工,包括之前涡喷14,虽然中间反复过几次,但都是在早些年间,您参与进去之后,几乎是顺理成章地就一路走到定型……”

  实际上,在常浩南过来之前,姜甫和甚至有那么点想要看对方笑话的纠结想法。

  主要他感觉前者实在是有点不合常理。

  做工业设计嘛,很多时候初始的参数就是靠经验去猜,然后再根据测试结果不断调整迭代。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几次反复属于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就跟社会进步也是螺旋上升一样。

  反而是一遍通过这种事,在过去基本属于运气非常逆天才能遇到的情况。

  说明刚开始的参数就选的很好。

  然而常浩南完全就是把过去的这些常识给按在地上摩擦。

  他这些项目哪有过什么螺旋?

  都是跟火箭一样直线上升!

  姜甫和也不是闭门造车的人,自然也尝试过对方的研究方法和TORCH Multiphysics这些工具。

  结果发现,虽然工作效率确实有巨大提升,但说穿了也还是迭代计算那一套,只是螺旋上升的速度更快了而已。

  远远达不到那种从图纸上拿到测试车间就能直接过关的神奇程度。

  所以他认为,常浩南的水平不太合理。

  十分甚至九分的不合理。

  如果之前一直是靠强运,那再怎么说,到涡扇10这么复杂一個项目上,总归也该累积出足够的风险了吧?

  而如果不是靠运气……

  那姜甫和就要开始怀疑自己的世界观是不是出问题了。

  而如今测试已经开始了一周时间。

  结果很明显。

  常浩南没输,是世界观输了……

  想到这里,姜甫和叹了口气:

  “有时候,常总您给我的感觉都不是在做新型号研发,就好像是直接拿来了一个已经成熟的型号一样。”

  他可能想不到,这句无意中的话,其实已经无限地接近了真相……

  实际上,常浩南在做其他小项目的时候,流程反而也是跟别人差不多的,都要经过不断试错才能摸到正确的设计区间。

  最多也就是靠着更加丰富的经验让这个过程更快一点,并且不至于试出什么大错来。

  但是,在涡扇10和模锻压机这类重点项目上面……

  他是开了挂的。

  正如姜甫和刚刚所说,系统可以提供一个成熟型号的所有参数。

  只不过除了设计TORCH Multiphysics那次实在是着急以外,都不会直接把结果拿出来,而是要带着重新走一遍研发流程而已……

  真要说起来的话,对于如今的常浩南,直接开挂的项目反而才是少数。

  然而绝大多数人也只会关注这类大项目。

  至于诸如空警200预警机之类的“小”活,很多时候他连名字都不会挂在显眼的位置上,根本没有太多人能知道。

  而以火炬集团名义完成的工作,外人更是不可能知道具体任务分工。

  于是,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就只剩下这些开挂的部分了……

  “这个么……”

  常浩南摸了摸下巴:

  “一方面是运气因素,另一方面……或许我有一种特殊的天赋,在选择设计参数的时候总是会出乎预料地精准。”

  “不过这种东西说到底还是不可靠,所以不管过去怎么样,该走的测试流程还是一个都不能少,否则万一出了问题就麻烦了……”

  他总不能直接承认自己开挂,所以只好用“特殊天赋”来解释了。

  “行吧……”

  姜甫和愣了一会,最后略有些无奈地感慨道。

  就当是世界观的基础设定好了……

  ……

  今天的测试流程,也跟之前是一样的顺利。

  本来,航发推转速应该是一个比较值得让人惊心动魄的过程。

  无论是华夏还是国外,大部分航发要是出什么大问题,比如起火爆炸之类,那基本都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

  但是在涡扇10这,却单调地让人有些发困。

  如果不是耳边持续不断的高频轰鸣声,姜甫和恐怕真的有可能睡着。

首节 上一节 494/1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