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501节
听完这一段,郭立强并没有马上沿着话头继续下去,而是发出了一声微弱,但意味深长的叹息。
虽然他在某些地方跟不上常浩南的思路,但毕竟也是制导控制领域专家,对于后者刚刚说的问题还是能理解的。
但是,能理解,反倒让人更具体地感知到到面前这位到底有多么逆天——
就那刚刚常浩南说的几个问题,实在是太过于细节了。
但又很重要。
对于一般的项目负责人来说,几乎不可能在刚一开始一地鸡毛的时候就想到这些。
别说刚开始了,哪怕到了试射阶段,如果条件拉的不够极限,甚至都发现不了。
所以,必定是要到试射末期才能发现。
等到分析出问题的具体原因,再想到解决思路,最后重新走一轮试射流程,短则几个月,长则一两年就过去了。
这还没算解决思路如果想的不对,那还得再重复一遍。
而到了常浩南这里,只用半个上午,就省去了以上这些流程。
其中节约出来的时间和资金,可以说根本无法估量……
在心中感慨的同时,郭立强倒也没完全愣着,而是很快想到了一个思路:
“能不能考虑,把载机和导弹的计算坐标系从以自身为中心,改成统一的镐京80或者WGS84坐标系?”
刚刚那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整个组网系统是以自身为坐标系原点,这种情况下导弹如果发生高速滚转,相当于坐标系本身在高速变化,而且还是分别变化,对于目标位置和自身飞行状态的解算自然容易出问题。
如果改成统一的坐标系,问题就能缓解不少。
这次,常浩南犹豫了。
从技术上讲,郭立强的思路是可行的。
唯一的问题是,华夏并不像美苏(俄)一样,掌握几乎全世界的地理信息数据。
甚至连自家一些边边角角的数据都不全乎。
如果这么搞,一旦出了国,作战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当然,就空军目前的作战需求来说,倒也够用了。
但是,如今已经是98年9月。
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巴尔干半岛这个火药桶马上就要炸了。
常浩南自然是准备让这套系统出国“试用”一下的。
但这种事情肯定不能跟郭立强明讲。
所以,他需要组织一下语言,换一个角度说服对方。
“用统一坐标系的话,需要导弹和飞机都能实时感知自身所在的精确位置,这一点,咱们国家目前还做不到。”
常浩南摇了摇头:
“我有个更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在倾斜转弯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侧滑转弯模式,在导弹即将发生侧滑时进行复合控制,你来看……”
“倾斜转弯-侧滑转弯指令转换的计算公式是n=ρn+(1-ρ)·n……”
“……”
二人的讨论一直持续到了当天下午。
就连午饭都是李荣在专门让人送进去的。
“那郭工,这个项目的事情,暂时就这么定了。”
常浩南和郭立强把桌上的大堆资料整理好收进公文包里,又结伴来到门口:
“我会跟丁主任联系一下,让你们这个项目先以霹雳13的名义立项,你回去之后先研究一下复合控制的事情,等我这边忙完了,再由你们航天技术研究院给火炬集团发个标书,把多站时差定位的问题给解决掉。”
“没问题。”
后者点了点头,双手激动地握住常浩南的手:
“在立项的事情上,还要多劳烦常总了。”
“这没什么,举手之劳而已。”
常浩南摆摆手:
“另外,虽然名义上是顶着霹雳13的名字,但是我要求你们做两手准备。”
他用上了相当罕见的强硬语气:
“这套协同组网无源定位系统,不只是能用在飞机上面。所以,在接收R33技术资料搞空空弹的同时,也要在地空或者舰空导弹上面下功夫。”
“至于陆基或者海基的无源定位雷达,这个我会联系电科14所,之前我在搞歼轰电7的时候,发现那边的硬件条件都是齐全的,稍微改一改软件和一些关键部分就行……”
“……”
郭立强没想到,自己都临走了,还能被常浩南给惊着一次。
不管是科工委主任还是电科14所,人家说联系就联系。
这调动资源的能力,简直难以想象……
第638章 电子侦察
当天的稍晚些时候。
太平洋彼岸,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
已经在过去两年的工作中磨砺成为老油条的防长威廉·科恩来到办公室,开始例行查阅这一天所需要处理的公务,然后让秘书安排日程。
得益于那位驴党总统近两年搞出来的一系列丑闻,他虽然仍旧是各主要部长中唯一的象党成员,但生存环境已经明显改善。
甚至逐渐开始争夺国防事务的主导权。
当然,在眼下的90年代末,刚刚取得冷战胜利的美国正处在最巅峰的状态。
蛋糕足够大的情况下,双方的分歧也没大到要撕破脸的程度。
对于科恩来说,相比于刚刚上任时近乎孤家寡人的状态,如今的他已经基本完成了对身边要人的更换,足以游刃有余地拿捏部里的各种工作而无需事必躬亲,压力自然也跟着小了下去。
就连面色都比过去红润了不少。
“一支华夏代表团下个星期要来访问,持续9天,其中包括参观本宁堡陆军补兵学校,需要准备出席和会谈……”
“下午要和参联会以及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商讨沙漠之狐行动的具体细节……”
“晚上还有一场关于近期海湾地区情况的新闻发布会……”
第一项和第三项工作会有秘书帮他准备好各种细节,只需要看一看备忘录即可,只有第二项需要他下午去一趟白房子。
尽管免不了跟另外几人出现一些争吵,但是对于在西亚地区发动一次大规模空袭这件事情本身上面,驴象两党并无分歧。
科恩心情愉悦地哼起了小曲。
看来今天又是相对轻松的一天。
他给自己倒了杯气泡水,接着坐回办公桌后面准备处理桌上几份需要批改的文件。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旁边的内线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听筒里响起了他新秘书的声音:
“部长先生,亨利昂女士在外面。”
“请她进来吧。”
特丽丝·亨利昂,国防情报局(DIA)局长。
她在驴象双方之间不置立场,当然也可以说是站位灵活,永远站在赢的一边
如今这个大背景下,自然是倾向于帮助科恩。
“部长先生,早上好。”
亨利昂手里抱着一摞文件,进门之后径直坐在科恩对面的椅子上。
“早上好,女士。”
后者一边打招呼,一边又倒了另一杯气泡水放在亨利昂面前,同时看到了对方手中的文件:
“是海湾地区出现了什么新情况么?”
考虑到今天下午的国防会议内容,科恩顺理成章地问道。
在获得了国防情报局的支持之后,很多有用的消息他都可以比白房子和参联会那边更早看到,并提前做出有效应对。
“很遗憾,海湾方向非常平静。”
亨利昂摇摇头,紧接着把资料放在办公桌上,并向前推到科恩面前:
“是南海的消息,我觉得您有可能感兴趣。”
“南海……”
科恩说着翻开文件夹,但其中的内容显然不是几分钟时间能看完的。
过去他一直都不太理解,为什么情报文件也要写成如此冗长且不着重点的样子。
后来才意识到,这正是亨利昂能够长期左右逢源的核心竞争力——
政务官们根本不可能有时间逐字逐句阅读其中的内容,即便看了,其中也会刻意加入繁复的专业术语,让外人最多只能一知半解。
所以其中的结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如何进行汇报。
科恩也曾经试图靠自己从里面找到一些重点,但即便已经干了两年防长,还是会被其中“鱼越大,刺越大,刺越大,肉越少,肉越少,鱼越小,所以鱼越大鱼越小”这样的神逻辑给绕晕。
他只能庆幸,对方至少眼下站在自己这边:
“所以……是跟华夏有关?”
“实际上,是从安南方面传过来的消息,至于跟华夏有没有关系……不好说。”
亨利昂端起杯子,轻抿了一口气泡水:
“我们在那边的情报官员报告,上个星期,一艘安南护卫舰遭遇了一次神秘的迷航事件。”
“这艘船在全程开启GPS系统的情况下,卫星定位数据和磁罗盘指向都出现了非常巨大的混乱。”
“当时正好有一组媒体人员在船上,记者和船长的报告都倾向于这是一次类似百慕大三角那样的超自然现象。”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