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05节

  菲尔兹奖虽说有40岁以下的年龄限制,属于面向青年数学家的奖项,但多数获奖者还是集中在35岁上下。

  这个年龄,虽然还不至于说已经进入职业生涯末期,但在创造力和开拓性上也基本开始走下坡路了。

  多数人会逐渐转向数学教育,或者是进入那些更重经验的研究方向。

  可是一名二十多岁的数学家……

  仍然有无限可能。

  就比如,佩雷尔曼是从30岁附近才开始对庞加莱猜想感兴趣的……

  费弗曼点了点头,没有继续回复。

  而是重新把视线投向了台上的几个人身上。

  然而,就在他觉得这段对话已经结束了的时候,德利涅却又突然来了一句:

  “我突然觉得,常的研究方式……或者说是研究切入点,跟利翁斯有些接近。”

  这个名字显然出乎费弗曼的意料之外:

  “利翁斯?”

  他下意识地回过头,看向位于自己身后一排边上的某个人影。

  那里正坐着1994年菲尔兹奖得主,法国数学家皮埃尔·利翁斯。

  “不是这个利翁斯。”

  德利涅迅速纠正道:

  “是他父亲,雅各布·利翁斯。”

  “那已经是两个时代以前的数学家了……”

  “对,但是老利翁斯就经常会从具体的某个应用出发,如果发现理论还不完备,就自己动手开始研究理论,甚至是建立一套数学工具……”

  说到这里,德利涅停顿了一下,然后忽然笑道:

  “这两个人的研究方向都很接近,偏微分方程、插入空间、有限元分析……几乎什么都做。”

  “所以,常接下来关注哪个领域,大概率取决于他具体遇到什么问题……”

  就在俩人说话的时候,台上的访谈也进入了后半段。

  好在,相比于不按常理出牌的佩雷尔曼以及常浩南二人,另外两名获奖者表现要正常很多。

  或许因为是今天第一次登台,所以之前准备的感言还没说过。

  总之,算是给出师不利的帕里斯挽了波尊……

  而随着颁奖典礼的结束,整个开幕式也跟着进入了尾声。

  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持续时间长达9天,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术报告环节。

  没必要非得挤在开幕式到午餐会中间的短短半小时里。

  广大与会者可以趁这段时间休息、自由活动或者进行交流。

  尽管还有些主办方安排的小节目,但主要只是作为一个避免冷场,活跃气氛的背景。

  毕竟,很少有人是为了欣赏文艺表演而来参会的……

  ……

  常浩南走下舞台,甚至还没来得及回到座位上,就已经被一众记者围拢起来。

  其实这么多年下来,他对于应付媒体已经有了充分的经验和准备,在大部分情况下只需要搬出一套固定格式的说辞即可。

  但在眼下的场合,面对来自C站的采访时,却不太好这样应付差事。

  尤其是,他在刚刚已经绞尽脑汁,把能说的都说完了。

  要是对方再按照惯例问一遍自己此时的感想,那是真憋不出来。

  好在,眼前这位记者的水平不错。

  至少应该是听懂了刚才在台上的交流内容、

  所以没有再提这些重复的内容。

  而是在起手的祝贺过后,直接进入了后面的环节:

  “常教授,我们注意到,您并非数学专业出身,过去也没有参加过任何数学竞赛,但仍然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您觉得,这是否意味着,目前我们的数学教育和选拔体系还有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听到这个问题,刚才在台上都还算应对自如的常浩南当即就有点冒汗。

  华夏理论数学界的落后,主要还是基础太差加上投入不足。

  数学相比于其他学科,成果转化的周期更长,层级也更高。

  而当前华夏的发展情况就决定了,绝大多数数学专业的学生,最后都会进入更加应用的领域。

  比如金融、工程、计算机……

  这种情况,随着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发展,会逐渐得到解决。

  但不是现在。

  至于数学教育这块……

  哪怕真的存在问题,但把他拿出来当例子也还是太离谱了。

  因此,常浩南在大脑里飞速地组织了一下语言:

  “教育和选拔方式确实需要与时俱进,但我认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沿着现有的教育和竞赛体系前进仍然是风险最小、收益最高的选择。”

  “至于我……”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换上一副有些无奈的语气:

  “即便是在国际数学界当中,我的情况也不具备普遍性,所以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这一段回答,直接就让对面的记者一时语塞。

  虽然乍一听像是在自谦,但要是细品的话……

  怎么总觉得哪不太对味……

  由于是现场直播,所以这一段内容在很短的延迟之后,就原样呈现在了电视屏幕上。

  并迅速在观看直播的学生当中引发了热烈的反应。

  “好家伙,这段回答可太精彩了……”

  “国际数学界当中本来就遍地是天才,常教授这不就相当于是在说,自己哪怕在一群天才当中,也是最特殊那个么?”

  “可他也没说错啊……难道还有别人在26岁就拿菲尔兹奖了?”

  “你这么一说倒也确实……”

  “唉……我等凡人,还是像常教授说的那样,老老实实上课和参加竞赛吧……”

  “……”

  ……

  等常浩南应付完全部采访的时候,很多人都已经陆续离开主会场,前往餐厅了。

  不过,吴闻俊等一批华夏学者,倒还留在原地等着他。

  只有陈省深老爷子因为身体原因,提前告别了会议。

  见常浩南回到座位,众人迅速围拢上来。

  在一连片的祝贺声当中,几乎所有目光都不由自主地往他手里的那个小盒子上瞟。

  而常浩南也很快注意到了这点,干脆大大方方地打开盖子,把奖牌放在旁边一张座椅的小桌板上。

  其实单论设计,菲奖的奖牌堪称平平无奇。

  正面一个阿基米德的浮雕头像,加上一串阿基米德名字的希腊字母而已。

  只不过,其中蕴藏的意义,却足以绽放出最为绚丽的光彩……

  “常教授。”

  在近距离过了一把眼瘾之后,还是吴闻俊首先回到了正题:

  “刚刚我们还在讨论,是不是以你的名义,在国内冠名建立一个新的数学研究机构?”

  “这样可以把好的资源,以及优秀的学生集中起来,对于我国理论数学领域的尖端研究也能形成促进作用。”

  实际上,早在大概半年以前,华夏数学会就已经有人提出了类似的建议。

  只不过为了避免给人以中途开香槟的感觉,一直到菲奖尘埃落定之后,这件事才被放到面上公开讨论。

  “对,可以叫常浩南数学研究院,或者常氏数学院研究院。”

  袁相垭站在稍靠外围的地方跟着说道:

  “至于资源……我想国内各大高校在这种事情上都不会吝啬……”

  “……”

  一时间,周围表达赞同的声音此起彼伏。

  但常浩南却为此感到有些头疼。

  作为华夏第一个菲奖得主,他现在再说完全从数学界抽身,显然并不现实。

  但也不愿意就这么一头扎进去——

  常浩南之所以能在科工委系统内纵横捭阖,除了逆天的项目效率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上辈子就已经对这里面的各种纠葛熟门熟路。

  但理论数学这块……

  抱歉,真不熟。

  哪怕他本人靠着菲奖的名头足以横冲直撞无所畏惧,但贸然掺和进去揠苗助长,对于整个华夏数学界来说,也未必就是好事。

  “吴院士,袁主任。”

  常浩南思索半晌之后,抬起头看向刚才最早提议的吴文俊和袁相垭。

  他的声音不大,但却令原本嘈杂的周围瞬间安静下来。

  “我觉得,以国内目前的发展情况,还不适合进行这样的操作。”

首节 上一节 905/1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