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2节

  “后来,我们把两架飞机送过去了,钱也投进去了两亿多美元,结果人家一个制裁,就把我们的飞机扣下了,钱也没有还给我们。”

  说到这里,秋风中的声音似乎带着几分萧瑟:

  “当时我和宗棠同志说的是,我们一定要报这个仇!”

  “可是这个话不好讲啊,或者坦白来说,我们还不敢讲,所以对外的说法还是变成了,我们要争这口气。”

  “但我们自己人心里要知道,这就是报仇,不只是八二工程的仇,还有银河号事件的仇,那两艘航母战斗群的仇!”

  “就算不说,我们华夏人也要记在心里!”

  “这个型号应该要宣传一下,应该让全国人民提提气。杨奉畑同志之前提出申请,说想让歼8-3去下个月的航展上亮相一下,这个要求从政策上应当是没问题的,当然,技术上是否成熟,还是要交给你们航空工业部门自己判断。”

  “……”

  从各种意义上,04号原型机换发之后的第一次试飞,都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至于参加

  当然,临时更改参展计划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毕竟这才是第一届,航展组织方也缺乏应对这类突发情况的经验。

  于是,发动机改进工作总算告一段落的常浩南又被拉着参加了紧随而来的工作协调会议。

  不过对于他来说,这倒也算是生活上的一种调剂。

  前世的他这个功夫正在准备考研,每天忙的昏天黑地自然不可能有功夫跑到祖国的最南边,也就错过了这极有纪念意义的第一届香洲航展。

  在这个媒体咨询并不发达的时代,不能亲临现场也就意味着只能通过报纸和电视看到极为有限的照片和画面。

  哪怕后来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常浩南在搜索这届1996年航展的时候,能够找到的信息仍然非常有限。

  这也就成为了他的一个小遗憾。

  但是这一次,他不仅可以亲自到场,甚至还是以参展方工作人员的身份到场。

  怎么说呢,就有点像粉丝重生回到过去娶了自己偶像的那种感觉。

  “航展方面把分给我们的展区面积扩大了一倍,所以之前安排参展的歼8IIM可以跟歼8-3一起进行地面展示。”

  杨奉畑一边介绍着情况,一边从旁边抽出表格放在了投影仪的平台上。

  上面是航展对于不同参展商飞行表演的次序安排。

  “飞行表演这块,因为航展一共只有六天,最后两天的天气又不太好,所以安排的非常密集,实在腾不出多余的时间给我们了,不过展方表示可以给我们安排在开幕当天的下午,是全场第一个。”

  “我看这个表演次序里面,我们的后面是611所的歼7MG,再往后第三个就是苏霍伊的苏27和苏30双机表演。”

  会议桌对面有人提出了一个意见:

  “是不是可以考虑把苏霍伊公司的表演时间推到第二天,然后把金梦特技飞行表演队提到前面来?”

  房间里面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显然,赞同,或者至少内心赞同这个方案的人不在少数。

  歼8-3不管怎么说,都没办法脱离二代机总体设计的窠臼,而且还只有一架飞机,只能进行单机表演。

  而从展方的时间安排来看,两架侧卫的飞行表演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彩程度上,都可能会更胜一筹。

  如果把二者的表演安排在同一天,很可能导致当天的全部风头都被后者夺走。

  而相对来说,金梦特技飞行表演队只是一个使用4架螺旋桨特技飞机的民间表演队,无论演出效果多么精彩,从性质上就不可能跟歼8-3以及歼7MG构成竞争。

  但……

  真的要这么做么?

第131章 展示一下歼83的爬升率

  杨奉畑并没有马上给出回应,只是一只手撑着侧脸陷入了思考。

  这个顾虑当然是有道理的。

  歼8-3的参展,最多只有两分是为了寻找潜在的国外客户,剩下八分都是为了给国人争一口气。

  但要是跟苏27的飞行表演放在一起,那这个效果……

  他看向了坐在自己两边的副总设计师柳明,以及常浩南——

  随着在八三工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后者参加会议时的座位也随之水涨船高,从一开始只能跟林示宽一起缩在会议室的角落,到能够分到一个会议桌边上的位置,再到如今已经能稳定地坐在最前面。

  尽管他继续呆在八三工程项目组里面的时间可能不会很久了,但这种感觉……

  还是爽啊!

  毕竟前世别说坐到这种位置,就算偶尔参加一次会议,最多也只是列席而已。

  甚至都不是出席。

  “我倒是觉得,这么做反倒会弄巧成拙。”

  见到杨奉畑这样的架势,常浩南觉得,差不多到了自己该开口的时候了:

  “香洲航展,不只是香洲的事情,还是咱们整个华夏的事情,今年又是第一届搞,正是最需要赚口碑的时候。”

  “一方面,现在飞行表演的安排已经基本确定下来了,要是临时再改,对于展方的口碑不利。”

  “另一方面,就算把两架侧卫的表演放到第二天,看上去好像不会对我们形成直接冲击,但对于关注航展的人来说根本不会有什么区别”

  “我们作为后发国家,眼下暂时拿不出一架超过苏27的飞机,没什么丢脸的,上航展,本来也是为了表示咱们的进步。”

  “面对竞争对手畏畏缩缩,还要去搞盘外招,,反而显得咱们自欺欺人,不够自信了。”

  常浩南的这一番话很快起到了作用。

  能在1996年这个当口还留在军工单位的,多多少少身上都有点不服输的劲头。

  现在又正好赶上04号原型机换发之后成功试飞,长久的压抑总算得到释放,心气自然也上来了。

  再被这么一激,效果立竿见影。

  有的当即就起来表态支持:

  “常工说得对!”

  “别管苏27性能怎么样,绝对不能输了气势!”

  也有在常浩南分析的基础上继续延伸下去的:

  “还有一点,咱们的歼8-3和苏27同场表演,压力应该在苏霍伊那边才对。”

  一句话,惊醒了更多人。

  “对啊,有道理……”

  “真要论起表演效果,苏27赢了也算不得什么,但要是还不如咱们,那这个脸可就丢大了。”

  “……”

  实际上,一开始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本来并不是有什么坏心思,只能说关心则乱,太想要让自家的飞机获得最好的表演效果了。

  所以大家很快就这件事情达成了共识。

  “既然如此,我们接下来就确定一下这20分钟的飞行表演里面,需要安排哪些项目。”

  杨奉畑说着把面前的笔记本翻了一页:

  “毕竟,我们这还算是一架新飞机,进行表演的飞行员同志也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会场中的气氛顿时又重新热烈起来。

  “一架飞机表演的话……超机动?”

  虽然众人都是搞飞机设计的,但其实对于飞行本身并不能算内行。

  不出意外地,有人当即提出反对:

  “用还没设计定型的原型机搞超机动未免太冒险了,而且想也知道,苏27大概率会表演最经典的眼镜蛇机动,我们不能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得想想咱们有什么独特的优势才行。”

  这段发言显然非常中肯,因此大家也都顺着他的思路开始了头脑风暴。

  “独特的优势……但我们更擅长的东西没办法在航展上面表演出来啊。”

  “我们的升限比他们高,但是……”

  飞行表演本身性质特殊,为了让观众能够凭借肉眼进行观赏,进行的肯定都是低空低速科目,飞行过载也没办法拉得很大。

  这对于一架高空高速取向的飞机来说,实在是不够友好。

  常浩南此时也有些苦恼,他这几个月以来对歼8-3所做的改进,核心还是集中在低空低速飞行条件下的操纵性方面,让飞机能飞到过去根本不敢想的2.4倍音速其实算是捎带手的事情。

  但二代机的底子,低空低速操纵性再好,你真要跟升力体设计的苏27去比……

  总归不是那么回事情。

  他一边在脑海中盘算着可能的表演内容,一边低头看了看航展中安排的其它内容,想要从中找点灵感出来。

  “苏27和苏30双机对飞……”

  刹那间,一个想法划过了常浩南的脑海。

  “其实非要说的话,优势项目我们还是有的……”

  “可以让04号原型机重点做一些垂直方向的机动,尤其是大角度爬升,在更换了新的发动机之后,飞机在不携带武器的起飞状态下,推重比是超过1的。”

  在场所有人对于飞机的基础性能当然都算是了若指掌,但还是有人存在顾虑:

  “垂直机动……但苏27的推重比还要更高啊,真要比爬升率,除非去到1.5万米以上,否则还是占不到便宜。”

  “常理来说确实如此,但是相比于其它性能,这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操作空间。”

  常浩南调整了一下坐姿,对刚才说话的那个人说道:

  “我看了苏霍伊方面提交的表演内容,都是双机共同表演,而且整个表演时间非常长、”

  “这就意味着那两架飞机在起飞的时候要装载更多燃油,而且,其中单座的苏27飞机要在表演中和双座苏30的动作配合,无法发挥出全部的性能来。”

  大家都是内行人,经过常浩南这么一提点,自然都能理解是怎么回事。

  对于几乎所有的战斗机而言,双座版本都需要额外的重量和空间,以容纳多出来的一个飞行员以及相应的操作和生命维持等设备,因此性能相比于同型号的单座版本会弱上一些。

  根据具体型号不同,差距大概在5%-10%之间。

  但侧卫家族是个异类。

  由于其标志性的带俯角机头设计,串列双座型号苏27UB的“后座”严格来说是在前座的后上方,两名飞行员的高度差距极大。

首节 上一节 92/1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