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大唐 第135节
吕重眼中精芒一闪,“你们跟我来!”
他拉着两人反冲入南阳帮腹地。
这时
杨镇才刚刚感慨完,准备与兄弟说话,送他最后一程。
却没想到,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
一看,来人竟是吕重。
“吕老兄,怎么回事?可是有什么乱子?”
吕老爷子摆了摆手,“你们来说。”
杨镇皱眉,盯着应羽和吕无瑕。
他二人面对这南阳大龙头,总归不如在吕重身边随意。
但还是一字一句,将方才与吕重说的话,又说了一遍。
杨镇原本已经绝望,因为这是连秦公子也没法救的人。
那魔门老怪说过“天魔最高之秘,玄而又玄,道尽真妙”
世间没有人能解。
但是,杨镇的心中忽然乍现一丝渺茫的希望。
世间没人能解,但阴间呢?
任老太爷诈尸,罡煞之气,阴阳旗幡,大隐高士
难道难道真有希望?!
“两位贤侄,这位易真人,现今在何处?”
应羽朝西边一指,吕无瑕道:
“卧龙山,五庄观。”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这六个字,杨镇浑身如同过电,脑海中像是有一道惊雷划过。
“卧龙.山,五庄观.”
他复念一声,长长吸了一口气,脑海中有徘徊不尽的念头。
杨镇眼中精光大闪。
这股念头最后汇聚成了两个字,轰然出口:“备马!”
吕重一把拉住杨镇:
“让他们去,他二人与易真人相熟,也方便说话。”
“这种世外之客,脾气怪异,大龙头亲自去请,虽有诚意,但对方不一定会买账,再说你也不清楚观在何处。”
杨镇点头:
“劳烦两位贤侄,代我请五庄观主。”
“大龙头,我们这就去!”
应羽与吕无瑕立时跑出门外,也不顾夜色已降,骑马快奔。
“大龙头,此人虽是异人,但你也不能抱有太大希望。”
杨镇点了点头,对那玉面公子道:“让秦公子见笑了。”
秦川的声音还是那样空灵:“此乃人之常情,南阳龙兴之地,山灵水秀,多有奇人异士。”
“对这位能沟通阴阳的卧龙真人,我也很好奇。”
这时静室内又有响动,杨镇转身走了进去。
右手剑苏运再次醒转,杨镇已经决定,再安抚最后一次。
……
月上柳梢,应羽和吕无瑕来到卧龙岗,把马往山下一栓,二人直奔五庄观。
靠近五庄观时,二人才发现五庄观模样大变。
原本破败的道观,现在好生精致。
清丽的月光下,见墙柱石青彩绘,大罗仙姑。
门口有两尊石雕,作展翅仙鹤,纹羽清晰,栩栩如生,几欲飞走。
他们才靠近,观中走出两个小道童。
一男一女,一左一右,各挑着一盏灯笼。
“两位朋友,怎么夜里上山?”
女娃声音清脆,脸上挂着一丝浅笑。
应羽和吕无瑕对视一眼,有种来错地方的感觉。
五庄观只是个破败小观,现在来的地方,却像是个道家门庭。
“我们是来寻人的,”吕无瑕道,“不知易道长可在?”
听到“易道长”三字,男娃道:“这里只有易观主。”
“对对对,我们就是来找易观主的.”
吕无瑕还准备解释,里面脚步声响起,一道年轻人影走出,伸手按在门口两小只的头上,将他们拨开。
“两位大侠,深夜造访,不会是请我出黑的吧。”
周奕见到熟人,不禁说笑,“不过我近日可不做这活。”
应羽道:“是杨大龙头叫我们来请你。”
周奕哦了一声:“是杨大龙头请我出黑。”
“呸呸呸~”吕无瑕连呸三声,“好晦气的话,大龙头是请你救人的,不过也只是试试,你不用有负担。”
一听此言,周奕已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大龙头怎么自己不来?”
“我爹说生客不宜在晚间拜山,熟客才好见面。苏堂主已是命悬一线,故而叫我们快马赶来。”
应羽接上吕无瑕的话,说出为何会突然请他。
周奕在观前来回踱步。
“我本是夜间不下山的,但既是二位朋友相请,自然要与你们走一趟。”
“多谢!”
应羽与吕无瑕大喜,齐声感谢。
周奕对两小道童交代一声,又告知老单,便随两人下山去了。
……
“秦公子,多谢!”
静室内,杨镇、范乃堂、孟得功一道报谢。
吕老爷子则是露出惊异之色。
他并不知晓这秦公子的来历,只是此人手段着实惊人。
苏堂主体内的毒煞养了这许久,已到难以控制的地步。
此等魔功,当真骇人听闻。
如果人体能一直维持,这要是一直养下去,该会有多么可怕的功力。
是以
南阳帮一众高手的功力都不够用了。
唯有这位秦公子精微纯净的真气,能压制毒煞。
倘若他不出手,苏堂主恐怕已死。
但这是一门极耗费真元的手段,南阳帮几人非常清楚,对秦公子敬意更甚。
“大龙头”
床上的苏运道:“我死后,便埋在右边那棵花树下,将我的佩剑插上去当做墓碑,右手剑,会一直在这个院中。”
杨镇攥紧拳头,叹气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忽有一阵夜风袭来!
众人听到外边传来急促脚步声,应羽与吕无瑕疾步在前,南阳帮的管事在后面提灯引路。
“大龙头!”
“五庄观中的易真人来了!”
杨镇神色一变,抢先出了静室,那位仙姿玉骨的秦公子紧随其后。
晚风愈来愈紧,众人目光穿过静室外的庭院,南阳帮两位管事驻足在月洞两侧。
这时
西风啸月,那渐次枯卷的紫薇花,从梢头簌簌跌落。
单瓣轻旋,若蝴蝶敛翅,继而数片相逐,恍若碎锦逐流,西风卷掠,漫天而舞。
忽如一场突来秋雪。
庭中紫薇谢又一年,立秋宵月华洒空阶。
江湖一场秋庭雪,年年落满南阳苑,当年植树人影今何见?
一袭青衫,卧龙之客,自月洞转出。
左右花树,似是庭中童子,经西风调弄,呼唤花雨相迎。
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