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199节
“哈哈,好。”
魏泽涛笑了笑,说道:“在湾湾建工厂是真的方便啊,地皮免费,这在香港是做梦也不敢这样做的。”
“地方不一样,政策也不一样,这没什么好比的。”王永庆说道:“香港的面积本身就少,大部分还是山地,少数平地还得建城市,又要发展工业,自然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是啊。”魏泽涛也明白其中缘由。
王永庆又说道:“不过,等多少年后,如果香港的经济发展的更好,那长兴集团现在很多工厂所在地,可就是寸土寸金了,这就是我这边比不了的了。”
“王生也对地产感兴趣?”魏泽涛反问道。
“当然感兴趣,只不过我没怎么投资罢了。”王永庆回道:“其实不管是地产、还是工业,我们与你们,其实不过是在走西方国家曾经走过的路罢了。
就是我这边的政府,它们给免费工业地,也是给的离市区很远的郊区的,因为他们也知道以后湾湾可能会走一样的路线。”
魏泽涛点点头说道:“也对。”
王永庆又说道:“很久之前,我就开始研究西方的各种商业发展历史,也是因为我研究的够多,才敢判定塑料产业会是未来湾湾乃至周边国家必须得产业,然后我就全部投入进去了。”
“厉害。”魏泽涛竖起大拇指,道:“难怪王生能够如此成功了,你要是在香港的话,也能得到一个【塑料大王】的实业家称呼了。”
“跟杨先生的便利贴大王是一个级别?”王永庆颇有兴趣的问道。
魏泽涛点点头:“对,香港还有其他很多实业大王,不过规模就不一样了,杨生的成就如今是最高的。”
“那是,杨生的成就,要不是我亲眼看到,我都不敢相信了。”王永庆感慨说道:“这才几年时间,就有了今天的成绩了,实在是太厉害了。”
“是啊。”魏泽涛是真心的赶到骄傲,能够跟随这样的商业强者,那也是自己作为职业经理人的最强荣誉了。
王永庆喝了一杯清茶,又问道:‘魏先生,除了新扩产能的事情,还有其他吩咐?’
“对,还有一件事。”魏泽涛问道:“你知不知道聚乙烯?”
“当然知道,这东西很常用。”王永庆也是聪明人,随后反问:“你们是想做聚乙烯?”
魏泽涛摇头:“不是我们做,而是我们希望你能够做这种产品,能不能做到?”
王永庆想了想,说道:“没做过,我得去研究一下,这个东西我记得专利已经过期了,也就是说只要我有设备就是可以做的;
但生产还需要考虑市场、技术等问题。”
“市场问题应该不大。”魏泽涛说道:“我们这边应该会有不低的采购量,而且聚乙烯也是很常见的工业品,在湾湾、香港乃至亚洲都很大的市场。”
“嗯,这个我知道。”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那你们要聚乙烯做什么?”
魏泽涛摇头说道:“这是商业机密,暂时还不说。”
现在还不能确认有没有聚乙烯塑料袋的专利被注册,那这件事就算是长兴实业内部,知道的人也不超过五指之数。
“嗯,那我也去查一下资料。”王永庆也没介意魏泽涛的保密,这本身也很正常。
“好的,那就辛苦王生了。”魏泽涛笑着说道:“关于下面合作的问题,我今天带来的人,也会很快与你们进行协商的,杨生的意思,是尽快达成合作,然后建新工厂。”
“没问题。”王永庆点点头:“聚乙烯的问题,我也会尽快查清楚。”
在湾湾待了几天后,魏泽涛再次返回香港,同时,他也从张伟达张律师口中,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事情。
11月16日,魏泽涛赶到了杨文东的办公室,先是将湾湾那边的事情汇报了一遍。
“行,尽快投资。”杨文东说道:“这次要投资的大规模一点,产能最好翻个几倍,哪怕超过香港的需求,也是可以让王永庆卖到其他地方的,我看好他绝对有那个能力。”
未来的亚洲塑料大王王永庆,几乎垄断了半个亚洲的塑料供应,在市场营销方面的水平,肯定也是一流的;
特别是越早期,亚洲这种地方就越缺便宜的塑料,欧美国家可是利用工业剪刀差,在拼命的收割发展中国家。
而这个时代,能够崛起的本地企业,其实都是采用着以低价来取代海外进口或者海外品牌本土生产的产品,从而发家的。
比如前世内地的家电、汽车行业,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好的,我会尽快与王永庆协商好。”魏泽涛又道:“杨生,聚乙烯塑料袋也有消息了,瑞典的一家公司,注册了不少塑料袋的专利。”
“瑞典公司?”杨文东听完后,顿时觉得可惜,这个专利要是在自己手中,就算发不了大财,但也能带动大量就业了,随后问道:“不少专利是什么意思?”
魏泽涛回答说道:“杨生,塑料袋这个专利,不是创意型专利,因为袋子这种东西,是没办法注册专利的,除非外形尺寸专利,但这种专利没意义,换个尺寸就绕过去了。
而这家瑞典公司Celloplast注册成专利的,也就是材料,某种材料做成的袋子,才是专利。
根据张律师的资料,瑞典这家公司在50年代就开始研究更轻质更廉价的袋子,但研究了几年,才算有了成果,但似乎也不是很完美,他们已经注册了至少10种不同材料做成的塑料袋,核心都是聚乙烯,但成分据说不一样。”
“看来难度挺高的啊。”杨文东也有些明白过来,自己是真的低估了塑料袋的难度了。
魏泽涛说道:“对,这家瑞典公司想做出质量非常好的塑料袋,就是一直做不到完美的,所以到现在也没怎么推出市场。”
“有点意思了。”杨文东想了想,说道:“这样,你派人去那边沟通下,看看对方公司的规模,看看能不能接受我们的投资;
或者,我们实地考察一下他们的几种不同塑料袋,或许可以商量买下那些他们已经注册的专利。”
追求完美是好事,但太过于追求,反而不符合商业价值。
杨文东也不需要前世的那种最佳的塑料袋,先有了再说,而且亚洲这边的环境,对于便利的袋子,要求肯定远比不上欧美人。
只要比现在的篮子或纸袋子强,那就有了推出的商业价值了,先进入这个行业,然后在慢慢优化升级即可。
魏泽涛说道:“好的,我这就准备派人去。”
长兴集团如今已经是香港最大的华人集团之一,内部自然也有着大量会英语的人才,甚至可能去过欧洲乃至瑞典留学的人才都有。
一周后:
杨文东带着苏依依再次来到了观塘产业园,如今,除了便利贴与粘鼠板,所有关于塑料有关的产业,都将转移至这里。
因此,观塘也将会成为长兴实业工厂的新总部。
而虽说便利贴更重要,但对于内部来说,它已经是成熟稳定的产品,短期内也不需要太花费精力,只需要保证产能就足够了。
塑料制品品种繁多、技术要求更高、质量也更容易出问题,所以也成为了未来长兴实业关注的重点。
进入办公室后,魏泽涛就赶了过来,同时手上还拿着几个袋子。
“杨生、杨夫人。”魏泽涛招呼后,说道:“杨生,这是我们同事小李在瑞典Celloplast公司拿到的塑料袋,您请过目。”
老板非常重视的事情,他们自然会全力以赴,联系到瑞典公司后,就立刻先花点钱拿到样品,然后空运寄了回来。
“这么快就能拿到人家公司的产品了?”杨文东接过来后,又问道:“这东西不是还没有推出市场吗?”
魏泽涛解释说道:“并不是,他们公司其实也是在公司附近有发放,估计也是前期的市场考察,得到反馈后,可能还需要改进优化材料。
只是瑞典人可能更喜欢用纸袋子,所以也就没有大规模推出。”
“嗯”杨文东摸着手上的几种塑料袋。
第一感觉就是手感太差了,有的太软了,有的太硬了。
魏泽涛接着说道:“这些塑料袋,软的容易撕破,挂点重的东西一样承受不住;
硬的质量倒是没多大问题,能够承重,可非常铬手,我试过了,很疼。”
杨文东问道:“这种硬的,应该不只是聚乙烯做的吧?”
魏泽涛道:“是的,聚乙烯就跟蜡一样,很软,在工业中,也是用来做密封、绝缘材料用的多,真的纯粹用聚乙烯来做袋子,那比您手中最软的还要软;
Celloplast公司也是一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研究聚乙烯和其他材料组合在一起,想研究出最合适的袋子材料,但几年下来也没找到最完美的材料成分。”
“合成材料,这难度的确很大。”杨文东点点头。
如果真的那么容易,他也不相信,人类最需要使用的袋子,全球那么多亿人,会没人想到将塑料做成薄袋子,毕竟薄膜早就有了。
就是现有资料,这家Celloplast公司几年前就想做塑料袋子了,也想到了聚乙烯,但仍然没做出完美产品。
前世很多非常常见、常见到普通的东西,里面就可能蕴含着无数人无数年的辛苦,才研究出来的成果;也就是因为大规模生产,才降低到普通人都可以随意使用的成本。
魏泽涛又说道:“杨生,欧美人比较挑剔,他们可能会嫌弃这个比较硬的塑料袋,但我想亚洲这边会好很多。”
“我也这么想的。”杨文东点点头,挑出手中一个较硬的塑料袋:“这种应该就行了,你让那个小李,跟Celloplast公司沟通下,看看能不能买下这种材料的专利。”
PS:求月票
第242章 航运规模大扩张
“好的。”魏泽涛又说道:“杨生,王永庆那边对于聚乙烯也有了回复,他说德国那边有着一种高压聚合生产技术,但是需要购买这样的生产线,起步就需要至少10万美元;
而且聚乙烯也分很多种,最好是我们拿到材料以及相关资料后,再给他进行挑选不同设备,因为每一种材料对应的设备参数可能都不一样。”
“嗯,那行,还是先拿到材料的专利再说。”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等这个到手了,我们再考虑后面的事情。”
魏泽涛领命离开后,苏依依也拿到袋子,使劲的揉了几下,发出了有些刺耳的声音。
“听着挺难受的。”杨文东顿时感觉耳朵里有些发麻了,他不是很喜欢这种声音,类似划玻璃的刺耳声,他也不喜欢。
“我没这种感觉啊。”苏依依停了下来,又说道:“撕不破,这个袋子挺好的啊、”
“还能防水,你去试试。”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嗯”苏依依立刻站了起来,小跑向了办公室后方的单独卫生间,随着一阵水声过去,她又出来了,回到原位置后说道:“这个比纸袋子或者竹篮子好多了。”
“那是当然。”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所以我想在香港生产,实惠太多了,这个东西,对普通人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欧美这些经济强的地方,普通人用的多的就是纸袋子。
亚洲这边普通人可用不起纸袋子,这玩意成本比塑料袋还要贵多了,又怕水,也扛不住重物,虽然算不上一次性,但能够使用的次数也是有限的。
而无论是欧洲的纸袋子还是亚洲的竹篮子,成本都是远高于塑料袋的。
但塑料袋还不是完美的时候,欧美人可能就不太喜欢了,可亚洲这边,大部分人是不会嫌弃的,只会觉得这东西便宜还能防水,又能折叠,至于那一点铬手,穷人是不配矫情的
苏依依点点头说道:“我都觉得很方便了,其他人肯定也一样,就是可惜,这个东西需要特殊材料,不然东哥你又能注册专利了。”
“想什么呢。”杨文东摇摇头:“这东西要是普通材料就能做出来,也轮不到我们了。”
“也对。”苏依依尴尬笑了笑,又问道:“不过这个东西就算有专利,估计作用也不大,很多人会做盗版,都没办法追责。”
“那是肯定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所以我也没打算跟便利贴一样,靠着这个塑料袋赚钱,我只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将成本降到最低,然后低利润投放各国市场就行了。”
专利的保护作用,对比可口可乐的最低售价模式,那就是渣渣!
只要我卖的够便宜,不侵犯别人专利的情况下,那就能席卷整个市场,经济竞争的本质就是性价比,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谁能够做到最便宜,谁就是王者,吊打所有人。
苏依依问道:“不准备赚钱?”
“赚钱的方法多了去了。”杨文东说道:“这个塑料袋,天生就不可能暴利,那还不如直接做成微利,只要我卖的数量足够多,最终利润还是会不低的;
再说,数量足够多,就能让更多的人有工作,这个意义更大。”
单纯只看赚钱,香港的地产就能让杨文东赚的盆满钵满,可作为一个企业家,不能只看银行卡里的数字,在这个时代,赚到百万港元,基本上就是一辈子无忧了。
实业这一块,除了赚钱,带动就业也非常重要,特别是眼下的香港,大量的外人涌入,虽说他不一定会直接招聘这些人,可劳动力市场是一体的,哪怕自己招聘了大量其他人,最终也会让这些外人更容易找到工作。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