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212节
“好,杨生放心,我们内部团队也很关心这个问题。”秦志业承诺说道:“就算再苦再累,我们也会调查清楚哪些地方,当地市民很缺水。”
当生计能够帮助很多人的时候,动力也会完全不一样的。
大家都是普通人,在能帮助别人的时候,他们还是乐意帮助的,特别是这还是自己的工作,自己能够赚钱养家的同时,还能帮人甚至救人,那谁都可能会有一丝荣誉感。
“嗯,行。”杨文东又说道:“我估计旱灾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件事要成为我们未来的核心报道方向,香港这么大,肯定也是有很多地方缺水的。
找到这些人,认真采访,然后做成文字,要让这些可能不识字的人,将自己的声音发出来。”
虽然传媒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舆论,可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人,他更是要放大底层的声音,这才是传媒的真正意义之一。
面临几百万人的旱灾,就是杨文东也只能帮助少部分人,只有利用舆论,逼迫港府从ZZ层面来解决问题,才有可能彻底解决香港这个遗留接近百年的问题。
虽说即使没有杨文东,1965年香港还是会引入东江水,但如果因为自己的影响,能够让这个时间能够早几个月甚至几星期,都是能帮助香港的很多人,乃至于香港的经济。
而在65年之前,港府也是动用船只去内地买水的,能够多给港府以及社会面舆论压力,让他们多买点水,那作用就更大了。
当然,也要有个平衡,自己报纸专门报导各地缺水情况就行了,号召社会面做慈善,告知社会一些事实就行了。
至于逼迫港府做事,那就不参与或者少参与就行了。
这个事,可以让金镛来做,他特别喜欢.
PS:求月票
第255章 传媒渠道的扩张与海事学院开业
“好的,杨生,不管我们的主打方向是什么,内容始终还是重中之重。”秦志业同意说道。
报纸可以有很多题材,不同的方向,但核心永远都是内容,哪怕是那种很多人都做的题材,但内容做的好一样会有成绩。
只不过在别人的赛道内,很难竞争的过,毕竟能够成功多年的其他报社,肯定也是很有实力的。
“嗯……”杨文东点点头,又说道:“除了内容,广告方面也要重视,初期不要有很多广告,这样会影响阅读感。
不过可以重点投入香港的各种招聘广告,这几年来很多人从外面涌入香港,加上香港的工业与地产发展的挺快的,这方面的需求肯定很高,我估计会有很多人会专门为了找工作而买报纸,这也是一个需求。”
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个人找工作或者大公司发布招聘要求,是只能通过报纸的,或者电视台与广播,但现在的香港显然只能主要依赖前者。
甚至可以说,招聘广告是报纸的主要收入之一,虽说东方日报想尽量错位竞争,可赚钱的方式,是只能硬抢其他同行的生意了。
“好的,我明白。”秦志业点点头说道:“不过我们还是新报纸,这个业务还没有开启,等以后我准备在专门的位置做招聘。
这几天的东方日报,也只有长兴船运的海事学院的招聘广告,还是与杨生船王文章的内容放在一起,不是很影响观感。”
“嗯,行。”杨文东点点头。
葵涌的船坞还没有建好,但一个简单的海事学院自然已经完工了。
招生也就成为了目前需要准备的事情了,只是港华日报不太适合,因为这是高端路线报纸,买这些报纸的人基本上都是有稳定工作的,大概率是看不上海上岗位的。
而刚刚推出的东方日报就比较适合了,因此这个业务也就交给它了。
当然,电台的客户遍布各个群体,也适合招生,可电台乃至电视,都不是为文字记录,大部分人就算听到了,想再仔细听听就可能已经结束了,它的广告更适合消费品或者香港内部的服务业,而不是招生这种需要好好研究的广告。
秦志业又说道:“杨生,后面几天的内容,就是正常报纸了,到时候,我再根据销量数据,来定制东方日报的推广策略。”
“行,内容与营销并进。”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营销,是任何公司必须要有的,除非产品真的很牛逼或者行政垄断性企业,不然不可能离开营销。
……
随后的几天,东方日报开始了正常的销售,不过没有了第一天吸引人的标题,销量下降了一些。
可还是在1万出头,根本原因就是内容本身就不错,加上价格也不贵,算是最便宜的报纸了。
港岛湾仔:
星系日报总部,胡仙皱眉说道:“这几天,这个东方日报的销量都超过1万份了?这刚刚发的报纸,怎么会销量这么高?
老吴,你调查清楚原因没有?”
老吴连忙说道:“胡总,我调查过了,这东方日报的内容,非常贴近民生,里面有大篇故事,我看了都觉得很有趣,应该是采访了很多普通市民后得到的。
第二就是它们的价格太便宜了,3毛钱一份,这种价格在香港也就是一些非常垃圾的报纸,可东方日报的质量又还不错,无论是内容还是纸质印刷,都不低于我们星系日报。
第三就是东方日报直接给报亭销售人员一些回扣,这些报亭老板也自然乐意推广东方日报。”
“低价高质量,这怎么赚钱?”胡现有些不解的问道。
作业业内人,自然知道这个行业的利润情况。
老吴则说道:“目前还不清楚,东方日报未来广告的数量情况,按照它的定价来看,估计会接大量的广告,来增加营收。
以它们的价格与质量,广告就算多一点应该也是能接受的。”
“我最担心的反而是他们也会正常的广告数量。”胡仙皱眉说道:“以之前港华日报的风格,他们的新报纸,应该还是会一样,广告方面控制的很好。”
老吴分析道:“那除非他们只想赚微小利润甚至不要利润。
不过以杨文东的财力,这也是有可能的。”
“是啊,我就担心这个。”胡仙点点头说道:“如果只是一个有钱人来做报纸,我根本不怕,因为他们做不好,光靠砸钱也不可能长久。
但杨文东不仅有钱,似乎也懂报纸行业的市场,如果他不为盈利,那我们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特别是我们的报纸定位还是差不多的。”
“这似乎的确挺无解的。”老吴有些皱眉:“他也没有玩什么太狠的降价,其他报社也不好说什么。
最关键的是,他们跟我们一样,是真的在专心做内容,主打的就是社会平民小事,很多内容写的很真实、很有趣,很吸引人。”
“那我们能不能也写这方面的内容?”胡仙反问道。
报纸行业,只要不抄袭别人的内容就行,做同样题材的,再正常不过了,不是每家报社都能创新的,大部分都是跟风。
老吴说道:“可以试试,只是这东方日报已经投入了很大力量进去了,我们想追赶可不容易。”
“先试试再说吧。”胡仙有些忧愁,道:“这报社行业进入这样一个大资本,还真是让人头疼。”
报社的宣传力量,被很多大资本看中,曾经也有大财团想要收购星系日报,不过被拒绝了,而这些财团本身是不会进入这个领域的,因为真不是有钱就能做好的。
但当一个既有资本又有能力的人进入后,那就让其他对手难受了。
老吴安慰说道:“胡总不用太担忧,这香港报纸那么多,他就是销量再好,对我们的影响也不大的,香港百万市民,大部分人爱好也都是不一样的。
我倒是觉得,这东方日报并不是再抢我们或者其他报社的市场,而是自己单独的新市场,因为喜欢它这种的内容的,以前估计也不会买多少报纸;而有点钱的人,估计也不会在意多花三毛钱买一份内容不一样、质量还不错的报纸。”
胡仙笑了笑说道:“你这么说倒是有点道理,不过也就是安慰自己了,我们报社有七八种报纸,你以为等东方日报这一刊成功了,就不会推出其他报纸了?”
“这,倒也是。”老吴也没办法了,只能说道:“那的确就只能尽最大努力了,要么错开方向经营,要么就跟在他后面,写同类型但不一样的内容。”
“嗯,那就一起试试吧。”胡仙说道:“反正我们也有几份不同报纸,选一个走类似路线,能多一点客户也好,其他的正常经营,主抓内容质量。”
“是,胡总。”老吴连忙答应说道。
一款报纸在前几天就达到了日销过万的水平,且似乎有稳定下来的趋势,这在香港报业的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不少同行也开始研究东方日报成功的原因,也发现了正是低价、高质量、优质内容三点的结合,可他们却没办法破解。
优质内容倒好说,每一种都不太一样,能够让消费者喜欢就行了,多投入一点资金,任何领域也都是能成功的;
但低价高质量就难了,除非舍弃之前的暴利,不然是很难做到的。
文汇报的总部:
这是一家香港公认,偏向内地的报纸。
“廖生,这是最近东方日报的销量,基本上稳定在1万以上了。”一名中年男子走了过来说道。
廖姓男子笑说道:“哈哈,这个杨文东可真是厉害啊,感觉做什么行业都能成功,连报纸都行。”
中年男子点点头说道:‘是啊,真的是做什么都成功了,他们在德辅道开业的家乐福超市,我去看过了,体验还真不错,就怕它普及之后,会对我们国货商店形成冲击啊。’
廖姓男子摇摇头说道:“这也没什么关系,内地在乎的是货物能够进入香港赚外汇,这家乐福就算再厉害,不还是得从华润进货吗?”
“这倒也是。”中年男子想了想,又问道:“那这东方日报看起来也要成为香港的重要报纸之一了,加上杨文东这几年的影响力,我们要不要去试探一下他是左还是右?”
廖姓男子说道:“不用,你没发现吗?这杨文东这几年一直很出名,但他似乎没在报纸上发表过任何自己的意见吧?”
“好像是的。”中年男子回忆说道:“不仅仅是左右问题,连正常的意见都没有。”
“所以这样的人要么就是很谨慎,要么就是不懂ZZ。”廖姓男子说道:“我估计他应该是前者。”
中年男子点点头说道:“应该是的,这么年轻就这么谨慎,倒是真的少见啊。”
“他的生意主要是出口,所以偏右是正常的。”廖姓男子又说道:“但他什么都不表态,但也有可能是偏左了。”
中年男子道:“你这不等于没说吗?”
“哈哈。”廖姓男子笑说道:“其实这个无所谓的,你看杨文东的所作所为,都是在帮香港的穷人,这样的人,能够不右就不错了。”
“倒也是。”中年男子想了想说道:“他一直这样中立,倒也不错了。”
东方日报的成功,让香港的报业以及部分人士再一次沸腾了。?
1月15日,港华大厦内:
杨文东再次来到这里,秦志业与张辉两个传媒公司的负责人,自然也是亲自来迎接。
“杨生,早。”二人在门口见到杨文东后,都是礼貌说道。
“来,给你们带了一些茶叶,华润集团送给我的,我也送一点给你们。”杨文东从后备箱亲自拿出两盒纸盒装的铁罐茶叶,交给了二人。
虽然长兴集团的主业并非贸易,可这么大规模的工厂,接近2万名员工,加上供应商的,每天对很多物资的需求就是天量的。
华润作为香港最大的物资供应商,加上可能也是想与香港富豪处理好关系,因此对于大客户,也是经常送礼的,茶叶就是最适合的,很多人爱茶,但又很难买到内地优质的茶叶。
“多谢杨生。”张、秦二人收下后谢道。
“走吧,上去。”杨文东又说道。
几人上楼之后,杨文东直接问道:“东方日报这两天的销量是多少?”
“昨天已经突破1.3万份了。”秦志业笑着说道:“从数据上来看,销量从第二天下跌至正常水平,之后就是一直在上升;
从我们内部访问购买用户的反馈来看,大部分购买者对我们报纸的内容还是很满意的,也很乐意下次再购买;
就是有个问题,现在的报亭,大部分都是在港岛或者九龙半岛那边经济较发达的地方,而我们潜在客户最多的地方,却是那些非经济核心区域。”
“你说的很对。”杨文东点点头:“虽然港岛或者九龙繁华区之外的人经济能力不算多好,但这两年也已经比5年前好多了,这些人里面是有部分人能够消费的起的。”
秦志业又说道:“所以我想,如果能够在香港这些地方能够多很多报亭,那对我们报纸的销量是有好处的。”
“你的意思是我们自己投资报亭?”杨文东问道。
“这个恐怕不太行。”秦志业摇头说道:“虽然香港没有这方面的法律,但香港的几家大报社,也没有主动操控,据说在30年代就曾经有多家报社为了垄断报亭而动用hei帮势力大打出手。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