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254节

  红锦路或许比不上皇后大道,但也算是非常不错的位置了,如果是商业属性,那5万尺,没个三四千万是搞不定的。

  助理又说道:“内地专家还建议旁边再买5万尺,可以以后再用,不然就怕以后想扩建都扩不了。”

  “可真敢建议。”杨文东笑了笑,说道:“帮我约一下港督,这件事还是得跟他商量一下才行。”

  “好的。”助理答应说道。

  第三天,杨文东再一次来到了港督府。

  “杨生,好久不见了。”港督柏立基见到杨文东后,立刻笑着握手说道,

  杨文东则是回握,并说道:“港督先生,你好。”

  “这边坐。”柏立基指着方向,二人坐下后,说道:“杨生,我要先代表香港市民感谢你的抗旱这件事上的帮助。

  有了你的13艘轮船,香港的缺水情况缓解了很多,特别是你在各个地方兴建的蓄水站,也帮助了很多市民解决喝水问题了。”

  “这也是我应该做的。”杨文东笑了笑说道:“我最近又购买了5艘5万吨级别的大型二手油轮,待来港之后,再做一次内部大清洗,便可以专门运水了。”

  如今长兴航运,除了必须的14艘用来给长兴实业运货以及返回的时候运粮,其他13艘都已经开始去内地不同的地方取水,然后运回香港。

  内地与香港距离不算远,加上上水下水的时间,基本上十天就可以一个循环。

  那一个月下来,基本上就能运输60万吨水来香港了,这点水或许远不够香港的需求,但也能够解决不少问题了。

  柏立基赞赏道:“那这样就更好了,有了这几艘船,我想后续就能高枕无忧了。”

  “希望如此。”杨文东也只能这样回道。

  实际上就算5艘大油轮投入进来,想满足香港的用水需求那是不可能的。

  在原先的历史上,最巅峰缺水的时候,很多工厂停产,一个是电力不足,水更不足,另外就是人也没了,大家都去找水了,毕竟几天吃不好,也就饿一点,几天不喝水,那就GM了。

  这吃的是有很多替代的,水可没有。

  很多地区,都是4天才放一次水给老百姓,有时候还经常放鸽子,足以看出,水基本上缺到极致了,甚至刑事案件中,很多人都不去抢钱,而是抢水

  不过,自己这段时间的投入,或许能够缓解普通市民的生存需求了,这也就足够了,经济上的损失那是没办法的。

  柏立基又道:“杨生,你来找我,是为了博物馆选址的事情?”

  “对。”杨文东点点头:“地址他们已经选择好了,在红锦路,但那个地方的地价太贵了,所以还请港府特批。”

  这次博物馆选址,港府的人也参与了,毕竟自己也想用公共基建项目的名义从港府这拿便宜地皮或者其他好处,那肯定也得让港府的人参与进来。

  柏立基则说道:“博物馆算是利民的基建项目,只是你们选择的位置,的确是价位高了点。”

  “可总不能选择太偏僻的位置?那一来不好运输,二来香港市民也不会多来参观了。”杨文东则解释道:“而且博物馆本身虽然有经济价值,但还是比不过正常的商业的,所以如果以正常的价格来购买,实在是太昂贵了。”

  柏立基点点头说道:“这个我理解,那这样,这块地我可以以公共设施用地的性质批给你,这样的话价格就很便宜了,如何?”

  “可以,那这样就方便多了。”杨文东直接答应道。

  公共设施用地,一般价格跟工业用地差不多,甚至更便宜,不过这种地很少见,因为都是政府项目,财团一般不感兴趣,比如公园、图书馆。

  也就这个博物馆特殊一点,其表面经济效益要高不少。

  以公共设施用地拿下,这样自己投入的成本就会指数级下降,那博物馆也能更容易建起来。

  至于不好借机囤地,其实不重要,因为差额的钱去附近买地也是一样的,况且他也是真的准备做好这个博物馆,没必要投入太多资金,把土地搞成商业性质。

  再说,只要土地是自己的,甭管是工业地皮还是什么其他性质,哪怕有一天真的要做商业地产,也是可以找个合适的机会,转成商业用地的。

  就如同原先历史上的李嘉成,就趁着地产低谷期,将黄埔码头的地成功转商,然后在80年代血赚90亿港元。

  柏立基又说道:“好,我会让地政署根据那边的周围地价来定下价格,不会很贵的。”

  作为即将离任的港督,他也想这件事尽快定下来,特别是按照杨文东与他的协议,自己也是可以在这里名留青史的。

  “多谢港督先生。”杨文东又道:“除了这个博物馆,还有一件事我想跟港督先生商量一下。”

  柏立基问:‘什么事?’

  杨文东则说道:“港督先生,现在香港的经济在您的带领下,越来越好,可也有一些还不完美的地方;

  比如人们富裕之后都是需要一些精神娱乐活动的,而西方国家一般则是看电视为主,可现在香港的问题,就是有线电视的租金太贵了,导致即使到了现在,也才有不到一万家庭有电视。”

  柏立基问道:“你是想做电视台?”

  “准确的说,是无线的。”杨文东回道。

  时机也差不多了,他想提前推出未来的TVB。

  PS:求月票

第294章 旱灾开始与水站运营

  “无线电视台?”柏立基顿了顿,说道:“的确,在欧美,现在的电视台开始以无线信号传播为主了。

  只是在香港的话,人口不多,做无线电视的投入可是很大的。”

  杨文东说道:“有线与无线电视,其实是相反的,人少的时候,有线电视台更划算,而人多,那无线就更划算了;

  我相信,以香港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那未来能够买的起电视机的人会越来越多,无线电视台自然能够划算。”

  其实有线与无线的好与坏,比较复杂,但未来的主流必然还是无线,特别是人口密集的地方。

  像内、地,虽然在21世纪初有线用户占大多数,但那其实是强制的

  当然,有些有线电视台,经营模式不一样,他们是做一个特定方向的内容,然后选择性的向用户收费,这种模式就只能采用有线,无线是做不到不容许别人看的。

  而从香港未来的历史上来看,无线肯定是正道,因为丽的电视台在后期也改成无线了。

  柏立基道:“其实两年前我考虑过这个事情,然后安排人调查了下,结论是不划算,所以也就没推动了;

  现在既然你这么说了,我会考虑下。”

  “多谢。”杨文东说道,这种事,自然不可能港督一句话就定下来;

  就算要推出无线电视台牌照,那肯定也是需要公开竞拍的,杨文东也只能成为其中竞拍者之一。

  柏立基又道:“杨生,你这边也需要给我一些这方面的资料,这样我好让港府内部推动这件事。”

  “没问题。”杨文东答应道。

  他今天来,也只是提这件事,不可能短时间定下来的。

  原先历史上,港府什么时候开始立项的没人知道,但利家拍下无线牌照是1965年,后续花了两年才让TVB开业。

  因此,就算自己进度快一点,这件事,也必须需要一两年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在柏立基离开香港之前搞定了。

  港岛中环:

  一栋大厦的顶层,几名鬼佬正在协商着什么。

  突然一个电话响起,其中一人接过电话,聊了会后,立刻眉头紧皱。

  “怎么了?”一名金发男子问道。

  刚刚接电话的粽发男子道:“刚刚得到消息,杨文东的工厂,不给我们提供塑料袋了。”

  “果然还是有这一招的。”金发男子没有在意:“我意料之中,这个塑料袋,对于超市来说太重要了。

  以前大家都没有,那也就无所谓,现在家乐福有了,其他商超有了,连小摊都有了,我们怡丰超市,那肯定也要有。”

  怡丰超市,就是怡和集团准备进军的超市名称。

  这一年多来,家乐福的火爆成绩,让很多财团注意到了,那么多人流量购买,连同他们的正常商场都受到了影响。

  怡和集团作为香港第一大英资财团,看出超市模式利润不低,于是便正式进军。

  粽发男子说道:“可不仅仅是他们不卖给我们,长兴实业还开始限制贸易公司购买袋子了,他们自己的贸易公司,开始参与这件事了。”

  “什么?”金发男子大惊:“这么做,看来就是为了限制我们得到足够的塑料袋了。”

  “对,现在就他们一家有塑料袋。”粽发男子皱眉说道:“我们想拿到足够的塑料袋,恐怕有点难度了。”

  如果只是要一点点,那长兴实业不可能控制的住,毕竟袋子卖出去了就是卖出去了。

  可哪怕是一家超市,对塑料袋的需求量也是不低的,而且必须是新的,这种需求,如果不问源头买,会很难搞到足够的数量。

  金发男子又问:“那出口呢?他们的袋子,不也有出口吗?”

  粽发男子说道:“现在出口也在长兴贸易手中,以前是海外经销商或者香港经销商直接去工厂拿货,长兴实业不管后面的事情;

  现在就是长兴实业自己接受要求,然后自己寄出去,货物会直接被送到海外。”

  金发男子顿了顿,说道:“那也就是说,他们控制住了香港内部的大批量塑料袋交易了?”

  “对。”粽发男子道:“就算香港这边还有漏洞,也很难不被他发现,毕竟源头就是他们工厂;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海外再买回来,运出海外的东西,他们管不了,也很难查到。”

  金发男皱眉:“这样做成本就要高不少了。”

  粽发男说道:“用华人的话来说,这就是阳谋,平白增加我们的成本,不过塑料袋的价格不算很贵,我们增加的也不多,一笔交易多个三四分钱。”

  金发男摇头说道:“零售行业,拼的就是最后的几分钱,虽说不至于决定生死,但这就已经有了差距了,更不要说,我们在品牌知名度也不如家乐福。”

  粽发男子道:“但是我们有着很多的廉价物业,我已经和置地的人商量过了,他们会给我们一个非常优惠的租金。”

  “现在也只能如此了。”金发男又说道:“这是我们的优势,但绝对不能当做理所当然,就算都是怡和旗下的,置地也不会一直廉价租给我们的。”

  “嗯。”粽发男道:“其实也不用担心,这塑料袋卖的这么火爆,肯定会有其他人做的,到时候这个问题也就没了。”

  “希望吧~”金发男点点头:“尽快安排好装修,然后渠道方面联系好,凯瑟克先生的意思,是让我们能够早点开业。”

  “好。”粽发男答应后,又道:“这件事,要不要告诉怡和的高层?”

  “不用了,这种小事告诉他们干吗?”金发男摇头道:“上面现在只关心我们什么时候开业,什么时候能盈利,什么时候能够给怡和带来大量的现金流,这才是凯瑟克先生最看重的。”

  “凯瑟克先生也懂超市行业啊?”粽发男好奇问道。

  金发男道:“他本来不懂,但以他的身份,在欧美随便问几个专业人士不就行了?”

  “也是~”

  7月22日,长兴大厦:

  “怡丰超市?这名字还不错。”杨文东得知怡和集团新超市的名字,夸赞说道。

  如今香港的商业历史,被他搅合的有些严重了,在原先历史上,怡和早期是没有参与超市行业的。

  在60年代末,香港有多家超市公司,其中比较出名的是百佳与惠康,两者都是华人成立的。

  估计原先历史上,这些超市规模小、没有很强的引流能力,因此在初期没被大财团关注,后来发展起来了,就被大财团直接收购了。

首节 上一节 254/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