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465节
“所以现在的确是个不错的机会。”杨文东笑道:“戴麟趾要回英国了,在走之前,想做出一点最后的业绩;
我们这边如果没有港府的授权,建学校、图书馆这些也不现实,这个合作对我们都是有好处的。”
其实就算没有容积率的交易,这个合作也不亏,反正自己集团每年都是有对外慈善指标的,不管用来做什么都得花出去,这是大集团的社会责任之一。
苏依依道:“那建出来的学校或者图书馆,名字就由我们来定?”
“对,你觉得什么名字好?”杨文东反问道。
苏依依思考片刻后道:“如果叫长兴小学、中学、图书馆之类的,对于长兴集团有一定的好处,但作用不大,长兴集团在香港的名气已经够大了;
不如用东哥你的名字,文东小学、文东中学、文东图书馆,我觉得都很不错唉。”
“文东小学.”杨文东笑道:“我之前也考虑过,就是觉得是不是太显眼了点?”
苏依依则道:“显眼也没关系,大家习惯就好了,文东这两个字,放在学校前面也不算很显眼。”
“倒也行,或者改成文东希望小学,这个不错,有希望。”杨文东想了想,道:“戴麟趾那边给了十几个学校名额,是在九龙新界一些贫穷地方,我准备一次性都承建了,你们觉得怎么样?”
既然要建,那就建多一点,无论是一所还是十所,对于长兴集团来说,也算不了什么;趁着现在港府那边给了名额,那不利用才可惜。
赵立明回道:“这当然没问题,一个学校建起来也花不了多少钱的,最麻烦的其实还是教师之类的,这个可能需要港府的配合。”
“教师这一块港府那边会负责的,不用担心。”杨文东又道:“但我这边还有一个想法,志文最近被查出可能有点近视趋势,所以我也想趁着建学校的时候,在这方面做个试验。”
“志文近视了?”赵立明与林浩宇有些惊讶;
在以前他们小时候,近视从来就不会是问题,身边几十个小朋友没一个眼睛不好的,因为他们小时候根本不学习;
反而如今进入现代生活后,对于近视,他们二人也有所了解了,都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近视。
苏依依回道:“没有,只是有一点趋势,问了专业医生,只要控制好是不会有问题的。”
杨文东道:“现在近视在香港越来越严重,隔壁日本、湾湾甚至东南亚一些经济好的城市,都出现很多学生近视,所以我想顺带着控制一下,不能说给了孩子机会学习,结果让他们近视了;
虽然一定程度上来说,近视是现代化科技的必然产物之一,无法避免,但能减少一个是一个。”
林浩宇道:“近视好像是看不清远处,戴个眼镜才行,很麻烦,但似乎也没什么其他影响了吧?”
“你错了,近视跟驼背一样,是一种器质性损伤疾病。”杨文东解释道:“近视之后眼珠会变形,眼轴拉长,内部视网膜会变薄;
特别是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中老年后患眼部疾病的概率会十倍以上的增加,所以不能只考虑年轻的时候不受影响,而且戴眼镜的人,视力也是比不过正常人的。”
很多年轻人对于近视并不能足够的了解,以为只是戴个眼镜,但实际上,其危害是非常大的;
这也是为什么杨文东绝对不容许自己孩子近视的原因,甚至如果实在控制不住近视了,那也不能发展成高度近视。
“这我倒不清楚了。”林浩宇追问道:“那东哥你准备怎么测试?”
杨文东道:“我听一个美国专家说过,近视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长时间没晒太阳,昏暗的环境下,加上长期看近,生物体认为开始了穴居生活,就帮助生物体将眼睛改成近视;
所以我们未来的学校,教室在透光这一块要做好,另外还要保证足够的课外活动,我想试试,能不能打造出一个成绩还可以且几乎没有近视的学习环境。”
这个时代都普遍认为近视是看近造成的,但前世21世纪的研究显示,没有足够的光照,也是重要因素。
如果能够在香港或者未来改开之后的内地,推广总结出一套预防近视的方法,那就算做不到不让人近视,可能少一点也是好的。
这件事本身对于杨文东也没有什么坏处,如果成功了,那自己的文东小学或者中学,甚至也可以成为未来全国知晓的学校。
当然,能不能成功也不好说,第一个就是近视是百年难题,第二就是以未来内地的“卷”,对这方面的控制能不能做好也不好说,第三就是,很多人近视其实也并非学习,而是电视等电子产品.
但无论如何,自己总结出一套方法,那对于那些真心想在学习与视力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的学生,也是一件好事了,甚至杨家自己未来的后代,也不可能只为了视力而放弃学业,那哪怕是为了自己家族,也需要适度的投入。
反正也只是顺便而为,稍微多花一点人力研究即可。
“光照?好像我们小时候的确天天白天都在外面。”赵立明也说道。
杨文东点点头道:“如果能够证明这一点,让学生一天有两个小时足够光照,就能预防或者减缓近视,那我们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也够大了;
等几年后如果我们的学校真的近视特别少,那我再邀请全球顶级的眼科专家进行更大范围测试,做实如何以最节省精力的方法预防近视,我们这辈子也算值了。”
眼睛固然重要,可学习、各种生活也很重要,谁都不可能做到为了眼睛不近视而花费太长时间不用眼睛,特别是现代社会,“看近”是绝对的社会需求;
所以这方面需要一个平衡,寻找最简单、最省力的方法保护眼睛,同时还不能影响社会大众对于学习、生活的需求,甚至如果方法有了,只要不是很费劲,那那些未来喜欢看手机的人,或许也会适当休息片刻按照准确的方法保护眼睛。
如今钱已经足够了,他自然也希望能够做一些对人类有益的事情;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生物学,不过这个门槛太高了;
但对于眼睛的防近视保护,由他来做就比较合适,首先这个问题到了60年后也没有解决,那自己与欧美生物巨头在本质上就没什么差距;
他也没想过真的去如何治疗这种世纪难题的疾病,而是研究社会行为,来总结避免近视、维护眼睛的方法;
东亚在未来学习领域会非常卷,正好自己花费几年乃至十几年做这方面的研究,等内地改开之后卷起来后,自己的成果,或许也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这可能也是自己能做的“无形帮助”了。
PS:求月票
第566章 未来的“500强”产业
“好,那我这边跟金门建筑的人研究下,怎么样才能保证教室里有足够的光照。”林浩宇也答应说道。
他也担心自己孩子近视,毕竟如果他们家也算是富裕家庭了,孩子从小也是需要学习的,不说最近能不能研究出方法,只要借着这个机会能够与这方面的专家沟通一下,那对他也是有好处的。
杨文东点点头道:“对,跟金门建筑说一下,让他们专门研究一下,学校的教室如何才能保证足够亮度,玻璃大一点也行,做成一种标准模式最好。”
金门建筑被收购之后,自然也承接了长兴集团很多内部的业务;
对于这个建筑公司,杨文东此刻也发现还有这个好处,如果这种专业建筑公司能够设计出一套安全性高、成本低、光照足的教室结构,那未来以后就能造福无数人了。
林浩宇道:“好的。”
“那这件事就先这样,中学方面也是一样,不过数量也就两个,优先还是考虑小学。”杨文东接着说道:“图书馆的话,在几个镇里建就行了,也算是育人了;
倒是医院这一块,你们觉得我们该不该花这个钱?”
赵立明道:“东哥,我觉得医院可以建,但不是我们自己产业的话,那就没必要建大型公立医院,适当足够数量的小型诊所反而更合适;
香港的很多人,有点小病也是舍不得去大医院的,大部分都是自己抓点药吃吃,我们如果能够在很多地方建小诊所,那也算是能够帮助很多人了。”
“倒也可以,治治一些常见病,大病的话如果发现了,也可以及时安排去大医院。”杨文东也没有多想,便道:“那行,就这样吧,这个是可以与屈臣氏多合作的,他们有药店,也有一些坐堂中医医师。”
这种小事,杨文东也就不参与了,甚至希望小学,如果不是考虑到未来做大了会有巨大名气,那十几所小学估计也就百万投资级别,他基本上也不会在意的。
赵立明道:“好,我这就去与周生协商一下。”
“那行,就这三样,学校、图书馆与小诊所。”杨文东点点头道:“你们尽快将计划书做好后给我,这是我与港督的私人合作,虽然规模不大,但还是得重视的。”
“放心东哥,一周之内我就给你。”林浩宇笑着说道。
杨文东笑道:“好,那现在中午了,我们四人下去聚一餐吧。”
成家之后加上大家也比较忙,他们这个创业四人组,也已经很久没有聚聚了。
与港督的合作,总归也只是小事,只要适当投入就行了,而获得的回报,除了名气,还有一些地产方面的巨大收益。
3月20日,杨文东叫来了刚刚从东南亚返回的郑志杰,招呼道:“来,这是刚刚从南美运过来的一些水果,你尝尝。”
杨文东的生活不会很极端奢侈,但该享受的还是要享受的,比如各地的水果、美食等等。
“多谢杨生。”郑志杰笑着回道。
在杨文东面前,不是正式的会议,一般情况下,他们这些高管也是比较随意的。
杨文东问道:“东南亚几个城市的考察怎么样?我们合适去那边建汽车销售中心?”
之前突然被丰田的人主动上门寻求合作,的确出乎杨文东的意料之外,不过财团发展到足够规模的时候,这种情况也很正常,毕竟很多时候都是杨文东主动找其他人合作,反过来当然也会有。
丰田集团,作为如今全球最顶级的汽车公司,它也是希望自己的汽车能够热销全球的,这就寄希望于非常强大的销售及售后体系,这种成本就是异常高昂的,哪怕是汽车巨头本身也承受不起;
长兴集团在多国的销售站点,也基本上都是包给外人的,没什么财团能够自己组建自己产品的销售端。
术业有专攻,这种业务还是交给擅长物业投资的巨头更合适,长兴集团虽然总部在香港,但这些年来,在东南亚投资也非常广泛。
郑志杰回道:“从经济角度来说,是可以的,日本的汽车在东南亚很受欢迎,质量不错,也非常省油,当地的需求量也很高,但缺乏销售与售后;
不过我也查到,丰田并非只找了我们一家,香港的怡和太古、印尼的林氏集团、泰国的旭明集团,都似乎被选中了。”
“这不很正常吗?丰田这种大公司怎么可能只找我们一家?那也太看得起我们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只要在经济上划算,那就可以考虑;
我们以丰田为需求建造连锁店与售后,只要这些建成了,那就可以再销售其他汽车,这样一来,一个产业也就形成了。”
这个时代全球很多地方,汽车销售其实都是采用的混合销售模式,也就是大卖场模式,也就是卖场内什么汽车都有,供客户选择;
而4S店模式,目前还只是在欧美日少数城市出现,这种模式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核心需求是当地销量足够多、经济够好,要不然,传统的大卖场更占运营优势;
这也是为什么杨文东愿意与丰田合作的原因,建好了卖场那就什么车都可以卖,而不像4儿子店那样,被汽车主机厂给拿捏住了。
郑志杰道:“是的,我也与丰田的市场常务沟通过,他们可以将马来西亚一些如今还没有汽车销售站点的城市销售权给我们,不过还是需要与其他人竞争。”
“丰田这一招真不错,让我们这些人去替他们开拓销售站点,然后还要先给钱给他们。”杨文东叹息说道。
郑志杰笑道:“是啊,但丰田未来在东南亚的销量必然可观,长期来看肯定是有利可图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参与多少?”
“越多越好,这个不用纠结。”杨文东说道:“不仅仅是建新汽车站点,那些大城市已经有的汽车卖场,你也可以尝试收购;
这种业务,我们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强,未来长兴集团都是如此,业务必须大或者强,要不然时间长了,我就考虑放弃。”
虽然管理是可以一层一层的往下控制的,但这也是理论,实际上规模越来越大,那管理成本会越来越高,体系越来越臃肿,这种管理难题,谁都解决不了,穿越者也不行;
前世的美国通用电气,在80年代就因为规模太大而陷入困境,最终还是传奇CEO韦尔奇上任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去掉了大量非核心业务,然后通用电气才开始起飞的;
长兴集团如今的核心业务已经有十几个了,倒不是不能再增加业务种类,而是要节省管理资源以及杨文东这个老板的时间精力,那对于其他新业务,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好,不然绝对可能会管理不过来。
“好,我明白。”郑志杰点头答应道。
杨文东又道:“这个市场规模还是不小的,而且我也看好东南亚的未来,这种业务自带地产,对我们也是有着双重收益的;
怡和还有那么多本土财团都参与进来,也足以说明这一切了。”
前世怡和集团旗下的仁孚集团,就是在亚洲区域的汽车销售行业,有着非常可怕的影响力,它也是怡和集团旗下的世界500强之一,虽然因为主打汽车销售,这个500强有点虚
但如果自己能够做到这一点甚至更强,乃至于未来内地改开之后也控制了部分这个行业领域,那自己集团对于很多国际汽车品牌来说,就有着非常强的影响力了。
如此一来,即使因为地方资本的关系,自己很难进入汽车行业,可凭借着终端销售的掌控,那也能从中分一杯羹了,甚至自己还可以进军欧洲美国这个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连锁销售渠道,也并非不可能。
当然,这些只是方向,但只要跟前世怡和做的一样,就能掌握一家世界500强,哪怕虚了一点,也比没有强的多。
郑志杰笑道:“是的,地产这一块也有很大收入,不过掌握了汽车销售,跟丰田搭上关系,那长兴实业那边就有机会成为丰田的供应商了。”
“他那边也只能说有这种机会,能不能成功,还是得看他们自己。”杨文东摇摇头说道。
日本汽车集团对于使用非日本产的零部件一般都会有着很大的排斥,前世新能源电车崛起之后,日本陷入很大的危机,就是因为日本的燃油车与日本社会捆绑在了一起,无法转型,而日本社会也承受不了汽车产业的崩溃.真要是崩溃了,他们就只能去发展真人拍摄产业了
郑志杰道:“能有个认识渠道也是好的。”
“对,这个是以后的事情,就先不管了。”杨文东又道:“这次你正好回来,还有一件事也要告知你;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