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110节

  这艘莫斯科级航母的标准排水量只有1.4万吨,和中国那艘两栖攻击舰的吨位差不多,但即便如此,这艘航母对于苏俄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当时苏俄已经长达半个多世纪没有建造过这种级别的战舰,一下子搞这么大的军舰肯定会出问题。

  而且苏俄政府限定这艘航母的建造周期只有4年,为了在规定的4年时间里完成设计、施工再到服役的全过程,负责的船厂也是尽一切可能地在赶工。

  更要命的是,建造过程中,苏俄上层对航母设计工作还有一大堆干预,这也让这艘航母的设计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此时这艘航母还没有下水,但海军高层在检查已经制造的船体时,发现了一些问题,而且是比较严重的问题,这又一次引发了争吵。

  那些真正的航母派不明白这玩意造出来有什么用,在他们眼里,这艘军舰远远比不上中国搞出来的两栖攻击舰,中国的两栖攻击舰可以装30架直升机,苏俄却只能装14架直升机,只有中国的一半。

  而且中国的两栖攻击舰肚子特别大,可以装1个海军陆战队加强营约2000人及装备,除了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立体登陆任务的同时,还可以可以扮演直升机航母的角色,用于海上救援,搜索地方潜艇。

  甚至还可以当运输舰使用,使用成本很低,尤其是造价更是差异明显,中国研发加上首舰制造费用才花了三个亿胜利币,而苏俄预算是10亿卢布,这个差距太大了,为什么不效仿两栖攻击舰,再搞两艘驱逐舰,加起来也没这么大花费呀!

  负责军工的苏共中央枢机乌斯季诺夫面对指责相当恼火,他一直坚定的认为,苏联的发展不需要航母,在战争当中,航母就是海上移动的靶子,任由敌方打击。

  只要自己的导弹足够先进,轰炸机续航能力足够强悍,对方航母就失去了战略价值,与其用这么多的钱去建造航母,不如多将成本投入到其他国防领域。

  但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赫鲁晓夫意识到没有航母,苏俄的海上利益压根没办法维护,一定要造航母,乌斯季诺夫又不想造,就有了,这艘不伦不类的莫斯科级航母的出现。

  这件事敲定后没多久,赫鲁晓夫就退休了,乌斯季诺夫就想停下来,不过此时钢板已经开始割了不少,而且新任第一枢机科兹洛夫也不愿意得罪海军不同意。

  现在造到半路上,老毛子看到问题不少,争论又起来,此时还回过神来,我傻呀,我有那么多钱,为什么不造一艘两栖攻击舰再加上两艘驱逐舰,组成编队,如此火力加起来比莫斯科级强了一大截,带得直升机也多,还可以携带一大堆物资,攻击范围更大……

  随着指责的增多,乌斯季诺夫也有些坐不住了,他也意识到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的设计思路有着明显的问题,他不得不在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上,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澄清,并强调了客观原因。

  中国虽然也没有制造过这么大的军舰,但中国有大批日本造舰工程师,日本人在二战中制造多多艘航母,也制造过大和号主力艦这样庞然大物,造舰能力很强。

  而且中国领导人贼抠门,在保证作战能力的前提下,降低了建造标准,使用了价格实惠的非军用材料,同时采用民船标准来进行设计建造。

  如此一来,中国第一艘两栖攻击舰成本就比较低,但苏俄制造的是航母呀,航母是军舰呀,怎么能跟中国那种半吊子的军舰比较,完全是两码事嘛!

  另外苏俄这一艘直升机航母选择在乌克兰的造船厂制造,但根据1936年的《蒙特勒公约》,土耳其海峡并不允许航母通过,只有制造成反潜巡洋舰才可以轻松进出。

  乌斯季诺夫做澄清,还有一个原因,随着苏共中央挺过了1963年的农业歉收,随着苏俄的经济改革起步顺利,因为反对赫鲁晓夫而团结起来的苏共内部,再一次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权力斗争。

  有人拿着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的问题攻击乌斯季诺夫,虽然第一枢机科兹洛夫站在他一边,但他也不能不小心,听着乌斯季诺夫解释,一位苏共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不满意,“当我们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同志总是强调客观原因!”

  乌斯季诺夫脸色涨得通红,“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并没有失败!”

  勃列日涅夫缓缓抬起头,“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乌斯季诺夫同志,您可以担保吗?”

  乌斯季诺夫一时语塞,他不得不顾左右而言他,科兹洛夫无奈只好帮着说话,他指出这是赫鲁晓夫做出的决策,乌斯季诺夫同志只是执行。

  勃列日涅夫笑着点点头,“第一枢机同志说的很好,赫鲁晓夫给苏俄造成了非常多的损失,我们在座的同志都在想办法解决他造成的遗留问题……”

  勃列日涅夫长篇大论,指出有很多同志正在擦屁股,不能看不到他们目前的努力和做出的成果,他这番话说白了就是为了苏共中央排名第三的常务书记基里延科。

  勃列日涅夫本来和科兹洛夫敲定谢列平换地方之后,基里延科接任乌克兰第一枢机,可给亲信掌握了KGB的谢列平换地方并不容易,谢列平毕竟是一把手,一把手的权威要讲究,而谢列斯特搞乌克兰化,也让苏共高层那些俄罗斯人对乌克兰人十分不满。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苏俄党内对赫鲁晓夫在任时,大规模提拔乌克兰人早就充满了怨恨,成绩进行发泄,有了这些人的支持,经过一番运作之后,谢列斯特被干趴下,调任闲职。

  谢列平手下本来人就多,借着打击乌克兰民族主义的名头,又进行了一连串人事调整,终于在乌克兰站稳了脚跟,然后开始了整顿,把勃列日涅夫的手下折腾得不轻。

  看到谢列平搞得不错,科兹洛夫迅速调整战略,不准备执行和勃列日涅夫的协议,而是瞄准了基里延科下手,准备给一个更适合他的地方,勃列日涅夫这下子不干了,乌克兰老巢已经被谢列平挖出了一大堆问题,若是基里延科再出事,以他为首的乌克兰帮岂不是完蛋了?

  勃列日涅夫在高层的人缘很好,虽然本事不怎么样,但大家都能接受,而科兹洛夫脾气就比较大,大家伙都有些怕他,有赫鲁晓夫的前车之鉴在,此时苏共中央更在意集体领导,不愿意科兹洛夫的人事调整通过。

  得到一大堆人支持后,勃列日涅夫就揪着乌斯季诺夫不放,然后大谈基里延科工作的辛苦和不容易,实际上就是逼着科兹洛夫妥协,你不给基里延科调整位置,我就不搞乌斯季诺夫。

  而在勃列日涅夫说完后,一个又一个中央主席团成员出来打圆场,大家伙的意思就是现在局面不错,我们要继续团结,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进行大规模的人事调整……

  科兹洛夫眉头紧锁,以前从来没把勃列日涅夫当回事,但这一次他突然发现勃列日涅夫或许工作上有些无能,但他在党内斗争问题上却非常有能耐,没想到他竟然纠集了这么多人,成功狙击了他这个第一枢机的人事安排!

  在出访中国前,出现这样的破事,科兹洛夫当然非常不爽,不过再不爽,也不可能改变行程,他乘坐着巨大的图114飞机飞往中国,这是科兹洛夫作为苏共中央第一枢机第一次访问中国,谷雨自然要把面子给得足足的,亲自到机场迎接。

  然后谷雨请科兹洛夫一起乘坐中国第二代首长专车,丰田第二代皇冠,这辆首长专车参考了美国的大轿车,并使用了V8发动机,还配备了电动车窗、空调,还有个比较夸张的带有升降皇冠标志的附加装置,显得极其豪华。

  这款车论豪华比不上赫鲁晓夫时期推出的GAZ-13型轿车,不过科兹洛夫注意到第二代皇冠与GAZ-13型类似,同样使用了电动车窗、空调,里面还有一套车载无限通话系统,他不清楚是仿制的摩托罗拉,还是仿制从苏俄引进的无限电话。

  很显然在顶端轿车领域,中国或许在一些地方还有不足,但与苏俄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当然了,还不如美国,但苏俄也比不上美国呀!

  而且与苏俄经常打造十分昂贵的豪车不同,中国的首长专车除了会做一些防弹加强以外,其他部分与量产高端车相同,谷雨还特别强调必须量产。

  他还告诉中国的汽车企业负责人,我不喜欢手工打造的所谓高端轿车,我只喜欢可以对外出售的量产轿车,做不到,你们不要给我展示,我要的是能够大规模对外出售的东西……

  想到这里,科兹洛夫微微有些皱眉,他知道中国创建了相当规模的汽车工业,而且小汽车产量甚至超过了苏俄,但他想不到中国竟然在高端车领域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

  他猛然间想起了中国和东德合作的高档轿车已经开始销售,据说东德还获得了不少利润,是不是东德帮助中国解决了不少问题?

  看到科兹洛夫的目光忍不住看向丰田第二代皇冠,谷雨笑着说道,“这款车与欧美顶端轿车还有一段距离,不过我们正在想办法提升技术!”

  “进步已经非常迅速了,恭喜您,谷同志!”

  “虽然我不想承认,但事实是这辆车更多的是日本技术人员智慧的结晶,中国本土的技术人员目前还差着不少距离,中国开启工业化的时间实在太短了,在很多行业还离不开德日技术人员,偏偏战争已经结束20年了,现在那些技术人员正在退休……”

  虽然科兹洛夫认为谷雨更多的是示弱,但他还是稍稍松了一口气,他笑着安慰谷雨,请他不用担心,中苏两国完全可以进行更多的合作。

  谷雨点点头,两人一路交谈,来到了中南海,安排科兹洛夫等人休息,此时已经是十一月,这个时间段的北京大概是1-10度,只需要稍稍注意就可以,但莫斯科就不同了,已经开始下雪,气温在零下零点几度至零上几度之间波动,夜间温度则更低,通常在零下五度至零下十几度之间,已经需要穿皮衣。

  所以科兹洛夫摘下呢帽,脱下自己的厚呢外套,有些感慨地说道,“这还是北京,据说中国的南方现在气候非常温暖,他们的热带地区甚至可以一年三熟,真让人羡慕呀!”

  陪同访问的部长会议副主席,主管农业的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波利扬斯基点点头,“在获得了大片热带领土后,中国和中国影响区的农业潜力确实非常巨大!”

  科兹洛夫点点头,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美苏之间的激烈斗争终于告一段落,美国人转而找中国人的麻烦,这一点在1964年的下半年尤其突出,苏俄在暗爽的同时,自然要加大对中国的拉拢,只要让中国觉得有支持了,中国才敢和美国对抗。

  当然了,现在中美的对抗才刚刚开始,虽然在刚果,两国的雇佣军和两国支持的刚果武装打来打去,但双方都没用什么力量,不过最近发生在马来西亚的冲突,还有美国核潜艇跑到中国海南岛等事件,让苏俄看到了中美斗法加剧的巨大可能。

  苏俄的如意算盘是尽可能促成中美激烈对抗,最好两方都死多少人,到时候就算中美高层有意缓和,两国民间也不答应,如此一来,苏俄将赢得非常良好的外部环境,甚至还可以促成中国更大的让步,虽然现在中国对苏俄的帮助已经不少,但苏俄还是觉得自己付出太多了!

  所以次日早上,谷雨和苏俄的交谈气氛非常良好,双方首先回顾了两国1963-1964年度农业和轻工业的相关合作,然后就其中一些需要最高层会面交谈的问题进行了磋商,同时敲定了两国1964-1965年度农业合作协议。

  相比于1963年,1964年苏俄的农业还算不错,但仅仅是不错,还是需要进口一部分农产品,当然了,没有1963年那么多,老毛子转到中国进口后,也就不再需要花费黄金和外汇从美国或者加拿大进口。

  而中国农业1964年的产出又比1963年好了不少,而且随着新一批合成氨企业和磷肥厂投产,加之本土的钾肥产量和进口苏俄钾肥产量增加,中国不仅有余力更多的出口苏俄,而且也有部分可以用来改善民生,当然了,因为迅速增长的人口,农业上的些许改善看不太明显。

  在这个工业化爬坡的关键时刻,确实非常困难,但再困难,现在的形势也比三四十年代强多了,那个时代是饿着肚子搞工业化,现在总算可以吃饱肚子,而且不管是肉类,还是鱼类,亦或是奶蛋,都在缓慢增加,谷雨已经觉得相当的满意。

  科兹洛夫见谷雨这么爽快,并没有讨价还价,也相当满意,除了农业和轻工业合作以外,为了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更多,同时让东欧阵营更安心,科兹洛夫增加了咖啡、茶叶、可可豆等物资的进口,作为交换,苏俄将加大对中国钢铁、铁轨、木材和水泥等基础物资的出口。

  钢铁、水泥和木材运输成本非常昂贵,苏俄出口中国的这些基础物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苏俄在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工业基地通过铁路或者海运发给中国,还有一部分是从乌克兰的敖德萨港出口,运到苏丹港,然后把苏丹和昆仑省出口的大量农作物运回国。

  从这两条交易路线,就可以看出苏俄对这项合作非常满意,前者会加强苏俄在远东西伯利亚的开发,在两地苏俄有一些工厂,但如果往腹地运输,成本太高,发给中国,然后再从中国运输各种农产品和生活物资,苏俄在远东和西伯利亚艰苦地区的人可以更好的留下来。

  而后者也可以加强苏俄与苏丹的经济合作,如此一来,苏俄又慢慢的渗透到东非地区,与埃塞俄比亚革命组织搭上了线,关系越来越多,这种模式不是在埃及那种净投入,而是交易,老毛子几乎没费什么代价。

  当然了,中国也比较赚,苏俄的基础物资,通过铁路运输送到昆仑省,可以用于各项基础建设,昆仑省要想开发好大平原,必须不惜血本加强水利建设,如果从国内运输,成本太高,本地生产,煤炭又非常缺乏,中国没办法在昆仑省创建起大量基础工业,还不如从老毛子哪里进口便宜。

  所以双方都有进一步扩大合作的意愿,至于苏俄在东非的渗透,谷雨根本不在乎,不管老毛子怎么折腾,都改变不了那些东非国家与中国是邻居的现实,谷雨根本不怕,相反未来老毛子不行了,那些与苏俄合作较多的国家,自然会更靠拢中国………

  尝到好处后,科兹洛夫自然惦记上了中国、埃及等国与马达加斯加的农业合作,这项合作因为法国、南非等国的阻拦,一直不太顺利,谷雨也不着急,现在他的心思更多的是在刚果,刚果东部那么大的地盘足够中国折腾一段时间了,马达加斯加项目只是慢慢谈着。

  所以科兹洛夫想掺一手,谷雨并不反对,不过他也把遇到的困难说了说,科兹洛夫则表示他早有准备,若是既可以帮助这些被殖民国家人民,又可以有一些海外农业合作,苏俄愿意接受挑战。

  谷雨点点头,开始询问古巴什么时候投入到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科兹洛夫倒是有心,不过他告诉谷雨,卡斯特罗的心思更多的放在拉美,谷雨摇摇头,“古巴独立后,美国这两年对拉美格外敏感,连巴西都政变了,古巴在拉美的革命尝试很难成功!”

  科兹洛夫当然也知道,不过他告诉谷雨,苏俄对卡斯特罗的影响还是比较有限的,谷雨听完,十分纳闷,“贵国给了古巴那么多援助,让古巴出一些游击队都不愿意?那贵国援助的意义何在?有那个钱还不如多盖一些楼房呢!”

  虽然科兹洛夫嘴上说了一些国际主义的话,但心里却记下了,觉得有必要督促古巴,苏俄为古巴付出这么多,古巴必须做一些东西作为回报,这也是他们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

  两人又交换了对尼日尔尔、阿尔及利亚的态度,然后不可避免的回到了越来越紧张的中东问题,谷雨虽然不清楚这一次埃及会不会打出赎罪日战争,但战争肯定是要爆发的,这对中苏两国都非常重要。

  原因自然很简单,中苏两国的石油产量正处在快速增长期,都有一部分可以出口,接下来的几年,只有油价上去了,两国才可以获益。

  两国政治上面临着美国的压力,经济上,苏俄需要解决赫鲁晓夫留下的一大堆破事,中国即将开始五五计划,需要大量投资,所以两家再一次协调了立场,想办法加大对埃及的支持,争取让战争在1965年爆发,让战争打得更久一些,油价涨得更狠一些……

  谈到最后,谷雨笑着说道,“科兹洛夫同志,贵国是世界上很多重要物资的出口国,却没有定价权,这是非常不合理的,鉴于贵国制度上的限制,贵国可以尝试与其他国家搞一些期货贸易,比如与芬兰,又比如与中国,就算不成功,也可以做一些尝试!”

  谷雨告诉科兹洛夫,香港期货交易所目前已经推动了天然橡胶、锡、棕榈油等东亚比较有优势的交易品种,已经有一些影响力,接下来还将推出咖啡、石油等期货品种,若是苏俄同志有兴趣,贵我两国可以加强合作。

  科兹洛夫确实挺感兴趣,不过他也确实不懂,他表示会做一些研究,谷雨点点头,反正这些东西现在成不成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先让油价涨上来,中国卖油赚钱是次要的,关键是给中东土豪们做工程,这玩意才真正来钱,他都准备很久了!

第112章 参观

  科兹洛夫虽然是军工系统出身的领导人,既要对外扩张,又要收买苏共高层,但也不能把苏俄人民得罪透了,光光一个科兹洛夫楼要收钱已经让无数人不满足,很多知识分子甚至编段子嘲讽他,所以他现在压力很大,偏偏有些东西还必须做。

  眼看着中东战火即将再次燃起,苏俄梦寐以求的石油大涨价就有可能出现,科兹洛夫自然又一次想起了继续赫鲁晓夫的货币改革,若是在收入大涨的时候进行改革,压力自然小得多,偏偏卢布的汇率并不令人满意,苏俄的石油出口虽然不亏本,但还是赚不到多少钱,这就必须进行第二波货币改革。

  不过赫鲁晓夫那个二货不听人劝,吃了大苦头,现在科兹洛夫自然要听一听谷雨的意见,谷雨对卢布名义上的含金量过高很不感冒,这会给中苏贸易带来很大的麻烦。

  很显然的道理,中国拿着卢布根本换不到黄金,幸好谷雨对老毛子不靠谱早有心理准备,中苏官方贸易不用卢布,这一块麻烦要少很多。

  但中苏民间贸易很频繁,很多中国商人手里握有卢布,他们肯定要被割一刀,不过经过1947、1961年两次卢布改革后,中国商人已经相当小心了,应该不至于吃大亏,毕竟黑市讲的是市场经济,但不管怎么样,也要发预警。

  谷雨听完无奈的说道,“科兹洛夫同志,中苏两国的贸易刚刚稳定两年,现在你们又要起波澜,坦率的说我不希望贵国进行新一轮货币改革,但这是贵国的权力,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贵国分阶段进行改革,这既可以减少贵国的通货膨胀,也会让两国的外贸企业有更多的缓冲空间……”

  科兹洛夫表示赞同,就在此时,谷雨迅速把话题转移到了美国,他告诉科兹洛夫,美元现在有些不稳定,一旦石油价格出现重大动荡,布林顿森林体系即便可以维系,伦敦黄金也肯定会有不小的波动,他建议中苏两国做一做相关准备,好尽可能争取最大的利益。

  科兹洛夫现在手里最大的家底就是钢铁留下的黄金,如果美元贬值,苏俄的黄金自然就比较赚钱,所以他对此很感兴趣,谷雨坏坏的告诉他,最好想办法存储一些美元,等到美元币值不稳,此时再抛售美元储备,争取也要拉上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咱们三家一起换……

  科兹洛夫有些感慨,“联盟也想多一些外汇,可惜了,还是太少了,要不然联盟也不会对外抛售黄金!”

  “油价涨了,贵国自然就有了足够的美元!”谷雨笑着说道,“科兹洛夫同志,美国的实力确实很强大,但他们是不是强大到真得可以长期维系几万枚核弹头,几十艘航母,上万架新式飞机,洲际导弹一造就是几十发,核潜艇一次下水十几艘,压得贵我两国喘不过气?我认为不是的!

  美国现在的国力根本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美元一直在超发,不断的超发,这事实上就是在吸全世界的血,用一张张一毛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和工厂。

  换句话说,贵国不是在和美国斗争,而是和使用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所有国家都斗争,贵国即便实力最强,也很难长期支撑。

  要想在这场长期的竞赛中取得胜利,有足够的武器,让美国人不敢侵略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想办法打破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当年钢铁同志准备发行金卢布,已经看到了关键点,但后面的同志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金卢布最终无疾而终。

  而这几年已经连续爆发了两次美元危机,一次比一次严重,机会已经逐渐成熟……一旦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必然会出现重大动荡,美国也必须应付由此产生的诸多国内外问题,即便不收缩,也会减缓对外的种种攻击,贵我两国就可以稍稍歇一口气!

  但美国人不可能容忍美元不断贬值,他们必须寻找一个各国都需要的等价物以支撑美元币值,这个东西必须是各国必不可少的,美国还必须有巨大的操控能力,这个东西是什么,只能是石油!”

  科兹洛夫知道谷雨重视石油,没想到这么重视,他聚精会神的听着,谷雨接着说道,“美国虽然年产石油4.2亿吨,但还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还需要进口,贵国和中国大部分满足国内需要,我们两家对外出口数量加起来也就几千万吨,而西欧、日本和南非这些工业发达国家全部是石油进口国。

  当今世界主要石油出口国就那么一些,委内瑞拉1.8亿吨,科威特1.1亿吨,沙特1.1亿吨,伊朗0.9亿吨,伊拉克0.6亿吨,利比亚和卡塔尔0.55亿吨,这些国家大多受到美国影响,且海上石油运输线都基本控制在美国手中。

  这些国家现在的石油含量加起来大概是6亿吨,顶多再过五年就可以增加到十亿吨,也就是70亿桶,即便是现在1.5美元一桶的均价,这些石油的总价值也有100多亿美元。

  再加上美国庞大的工农产品出口提供的担保,足以印刷数以千亿计、甚至万亿计的美元投放国际市场,完全可以满足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需要!”

  在陈述了石油美元成型的可行性后,谷雨最后说道,“科兹洛夫同志,不管是粮食,还是油料都是生活必需品,这也意味着美国可以摆脱黄金的束缚,可以更大规模的超发美元,以掠夺他国的财富。

  美国人还可以通过美元加息和降息控制国际市场上的美元数量,人为制造美元潮汐,不断的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到时候贵国的压力只会更大,因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所有使用美元,并拥有大笔美元储备的国家都在为美国打工……

  美国还可以操纵世界石油价格,美国人可以先把石油拉到20美元一桶,然后在几年之后把石油搞到5美元一桶,假设,我说的是假设,贵国未来每年出口2亿吨,也就是14亿桶石油,这也意味着贵国的石油出口收益可能在短短几年间减少140亿美元。

  贵国搞的是计划经济,外贸收益也是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若是贵国突然间出现140亿美元的巨额预期收益亏空,贵国怎么解决?一个不小心,贵国就可能出现极其严重的经济困难,不得不防呀!”

  科兹洛夫脸色很严峻,他对谷雨有些话听得不太清楚,又请谷雨解释了一下,谷雨解释了一番,他的脸色就更难看了,现在苏俄的诸多经济困难,归根到底还是美苏激烈的斗法,但不搞又不行,苏俄和中国不一样,苏俄主要人口集中在城市,一旦爆发核战争,苏俄就要亡国灭种。

  但这么搞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谁也不知道,所以苏俄高层现在越来越懈怠,大家一直想和美国和平相处,即便是挑起古巴导弹危机的赫鲁晓夫也是百般跪舔不成,才不得不冒险祭起核武器这张牌的!

  现在谷雨告诉他,若是能够破坏黄金美元,同时让美元没办法与石油挂钩,苏俄就有可能获得胜利,但如果苏俄做不到,那就等着完蛋,苏俄再强大,能够和全世界比资源、比工业吗?总有一天会输得!

  即便苏俄通过石油赚到了不少钱,美国也可以人为制造苏俄的经济危机,一旦短短几年间出现140亿美元的巨额财政收入亏空,苏俄的经济就算再好,也绝对吃不消,更不要说,苏俄现在的经济实在不怎么样,要不然怎么会寻求改革!

  谷雨相信苏俄肯定有经济学家看到这一点,但这句话从经济学家口中说出和从他的口中说出是两码事,谷雨相信老毛子一定会高度重视他所说的,虽然未必会相信他说得,但心里肯定嘀咕。

首节 上一节 110/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