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543节

谷雨有指示,李思明又是一把手,他站在谷雨同志一边,何济世和彭炳丰又站在谷雨一边,形势彻底明朗,哪怕郑国海也不敢说不能打击官僚主义,他只是说要谨慎,最后投了弃权票!

……

郑国海的办公室门被猛地推开时,他正在批阅文件,抬头看见许明全铁青的脸色,心里已经明白了七八分。

"老郑!这算什么?"许明全声音都在发抖,"意识形态是党的根本,中宣部竟然说撤就撤?哪怕谷主席也不能这么任性呀!"

"明全同志,这是常委会的集体决议。"

"集体决议?"许明全冷笑,"还不是谷主席一句话说了算,他都退下来多少年了……"

"许明全!"郑国海突然提高嗓门,手掌重重拍在办公桌上,震得茶杯叮当作响,"谷主席也是你有资格说长道短的!"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得可怕。

许明全被这声怒喝震住了,他认识郑国海二十多年,从未见过这位以沉稳著称的老战友如此失态。

郑国海深吸一口气,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推过去,《关于宣传系统官僚主义问题的调查报告》,厚达一百多页,"你看看这个。"

许明全的手开始发抖,报告中详细记录了各级宣传部存在的种种问题:人浮于事、推诿扯皮、外行领导内行……最刺眼的是用红笔圈出的一段:"中宣部顽固反对三网融合,根源是相当数量的干部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错误思想!"

“这,这份报告我怎么不知道?”

“调查中宣部,还会告诉你?不要说你,我都不知道!"

“你是常委!”

“常委也有区别的,这是黄正理同志在世时,所做的调查,我这份报告,也是顾主席交给我看得!”

许明全倒吸了一口气,他明白上面磨刀霍霍已经很久了,见他不做声,“你以为谷主席是心血来潮?"郑国海的声音低沉下来,"这些问题存在多少年了?你我先后作为部长,难道不清楚?

这一次表面上是三网融合造成的,但实际上呢,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你该面对事实了!"

许明全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你就算找顾老也没用!"郑国海摇摇头,"顾金声同志昨天就给办公厅打过电话,表示坚决拥护中央决定!"

许明全颓然坐倒在沙发上,突然觉得呼吸困难。他机械地松了松领口,却发现手指不听使唤。"老郑......"他的声音突然苍老了十岁,"我......我们这些人怎么办?"

郑国海的神色缓和下来,起身给他倒了杯茶:"正处级以上干部虽然暂时待岗,但组织不会忘记大家的贡献,而你毕竟是中央局委员,虽然撤职,但正部级还是有的,你好好休息一段时间,等过一段时间,我再想办法!"

"待岗?"许明全苦笑,"我这把年纪......"

"明全啊,"郑国海突然换了称呼,在他身边坐下,"昨晚顾老和我聊了很久,他对有些事情也相当后悔,自承对一些事情负有责任……现在毕竟是李思明同志的时代!"

离开郑国海办公室时,许明全的脚步有些踉跄,走廊里,几个年轻干部正在低声讨论着什么,见他走来立即噤声,这种眼神他太熟悉了——那是看"过时之人"的眼神。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许明全缓缓环视这个工作了好些年的地方,墙上还挂着谷主席接见宣传系统干部的合影,他忽然觉得这一切都如此陌生……

七天之后,中央局全体会议召开,李思明从苏东巨变开始讲起,对宣传系统做了一番十分严厉的批评,宣传系统不仅仅被批评官僚主义和作风,更要命的是,还被认为思想存在严重问题,还喜提“四化”,“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

会议同时决定加强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决定撤销中宣部,成立高规格的中央宣传委员会,李思明亲自兼任主任,宣传委员会设办公室,直接对中宣委负责。

长期从事安全工作,现全国政协常委,曾经在美国工作多年的吴影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中宣办奉命取代中宣部的一切工作,而许明全则被免除中宣部长一职务。

会议结束后,吴影同志率领一批从安全部门调来的干部立刻接管中宣部,在与吴影同志交接时,心有不甘的说道,“李思明同志还真是什么都学习谷主席!”

吴影并没有说什么,而是拿出了一份文件,告诉他,按照中央领导指示,他每年在固定的时间上下班,会有人接送他,他的任务就是等待质询。

许明全满脸怒气,“你这是在羞辱我吗?!”

“这是中央的执行,许明全同志,你签字即可!”

许明全脸色非常难看……许明全坐在办公室里,整个人木愣愣的,他没想到李思明竟然这么羞辱他,撤了他的职务,还给他在中宣部留一个办公室,是拿他警告中宣部的干部吗?

窗外,几个处级干部正聚在院子里低声交谈,见他看了过来,立刻噤声散开权力的游戏已经悄然改变……

"许委员,这是今天的《内参》。"秘书小心翼翼地将文件放在桌上,眼神闪烁。

许明全翻开第一页,醒目的标题刺入眼帘:《中宣部***局联名上书质疑中央决策》。他眉头一皱,继续往下看——这份由二十七名厅级干部联署的"建议书",措辞委婉但字里行间透着不满,认为撤销中宣部,"可能影响意识形态工作的稳定性"。

"胡闹!"许明全啪地合上文件,"他们还嫌不够热闹吗?"

秘书低着头不敢接话。许明全深吸一口气,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些中层干部,过去都是他最得力的执行者,现在却成了最不安定的因素。

电话铃声突兀地响起。

"老许,是我。"电话那头传来郑国海严肃的声音,"刚收到消息,有三个省的宣传部长在私下串联,准备集体请调,总枢机很重视,你是否知情?"

“我以党性向您保证,我不知道这件事,更无串联之事!”

……

挂断电话,他望向窗外,院子里,几个年轻干部正抱着纸箱往外走——那是被精简的人员在办理离职手续。而更远处,几个中年干部聚在角落,神色阴郁地交谈着什么。

风暴正在酝酿。

北京某处包厢,十二个来自不同部门的厅级干部围坐一桌,桌上的菜几乎没动,烟灰缸里却堆满了烟头:"老李,你那边情况怎么样?"一个秃顶的中年人压低声音问道。

被称作老李的男人狠狠掐灭烟头:"还能怎么样?我分管的理论处整个被撤并,二十多号人全部待岗!"

"我分管的新闻处更惨,"另一个戴眼镜的女干部插话,"新来的竟然是一家国企的销售经理,连新闻稿都不会写,居然要领导我们这些干了十几年的老同志,真是离了大谱!"

包厢里的抱怨声越来越大。

"要我说,咱们不能坐以待毙!"一个方脸汉子突然拍桌,"我认识《红旗》杂志的编辑,可以帮我们发内参!"

"不行,"秃顶男人摇头,"许部长都认了,咱们这些小虾米闹有什么用?"

"那就集体请调!"女干部咬牙道,"我就不相信他那个特务头子会把我们所有人都赶走....."

就在此时,门突然被推开,众人顿时噤若寒蝉,服务员端着果盘进来,狐疑地看了看这群神色紧张的干部:"各位领导,还需要加菜吗?"

"不用了,结账吧。"秃顶男人强作镇定地说。

等服务员离开,包厢里的气氛已经变了,"这事到此为止,"老李站起身,声音发紧,"今天的话,只要露出风声,我们全部都要完蛋……"

接下来的日子里,宣传系统的乱象愈演愈烈,有的干部开始消极怠工,重要文件拖到最后一刻才交接,各种宣传事故不断;有的四处托关系,想方设法调往其他部门;更有甚者,直接请"病假"在家,拒绝配合交接工作……

"简直无法无天!"郑国海在紧急会议上怒斥,"这是公然对抗中央决定!"

“撤销许明全一点都错,搞意识形态的部门,却出了这么多事情,简直是笑话!”

“许明全确实难辞其咎!”

"老郑,你说怎么办?"李总枢机突然点名。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过来,郑国海缓缓起身,声音沙哑:"我建议......区别对待,对煽动闹事的,严肃处理;对确实有困难的,适当安排。"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这个折中方案,既维护了中央权威,又给基层留了余地,李思明看向彭炳丰,“老彭,你说呢?”

“对谷主席的决定,本来我还有些疑惑,现在我才发现谷主席真是敏锐,宣传口的问题确实非常严重……”

彭炳丰摇摇头,“到这一步,哪怕是夹生饭中央也要坚决吃下去,不管有没有困难,这些干部既然对抗组织,那就全部停职,有腐败问题的,移交监委;思想有问题,那就开除党籍,免除职务;确实有困难或者身体有问题,那就提前退休,这些人都不能留!”

……

此时在大院里面的许明全,已经万念俱灰,负责意识形态的干部,对抗党的整顿,他比谁都清楚问题的严重性,这些中层干部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即便他知道这些人不是不知道大局,而是无法接受权力和待遇的骤然丧失,但他们管的是意识形态!

一个月后,宣传系统的动荡逐渐平息,许明全终于不用坐冷办公室了,他因为一些问题牵连,被监委隔离审查……

与此同时,宣传口一大批人被监委叫去,然后就没再回来,哪怕真正生病了,也被内退,面对中央蛮狠到底的做法,再也没有人敢反抗,说到底体制内压根不缺人,尤其是务虚的部门!

而就在这段混乱期,新上来的吴影等多名同志不了解情况,自然启用了一批年青干部,让他们处理,处理好就提拔,处理不好,哪凉快哪待着去,这也让很多干部脱颖而出!

……

三层的办公室里,徐凌高正埋头整理文件,作为宣传处的一名入职不久的主任科员,他这一个月的工作量比过去半年还多。

"小徐,这份报告你抓紧改一下……"新调来的副厅级处长陈志强将一叠材料放在他桌上,"下午开会要用,然后我们一起去上海《文汇报》处理违规报道问题!"

徐凌高抬头,看着这位从工业部调来的年轻领导,陈志强三十出头,戴着黑框眼镜,说话干脆利落,和以前那些只会打官腔的老领导完全不同。

"好的,我立刻来办!"徐凌高接过文件,犹豫了一下又问,"我手头上,还有下周的宣传工作安排,您要不要先看看?"

陈志强笑了笑:"按新流程走就行。"

等陈志强离开,办公室里的几个同事立刻围了上来。

"明远,这都第几份报告了?"老张递过一支烟,压低声音,"新来的这些领导,怎么什么都找你?"

徐凌高苦笑着摇头:"可能因为……我熟悉业务吧。"

这句话让办公室安静了一瞬。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在这个大洗牌的时期,熟悉业务的人突然变得珍贵起来。

晚上十一点,从北京到达上海,然后迅速召开会议,处理一番后,陈志强和徐凌高才获得了休息,两人一起来到宾馆,住了下来。

陈志强推了推眼镜,开门见山,"我看过你的档案,北大中文系毕业,在宣传处干了两年,拟定的文章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对年青人的想法把握得很准!"

徐凌高心跳加速,手心微微出汗,"现在宣传小组要组建新的理论研究室,那边需要了解年青人的研究员,我准备推荐你去那边,你好好干!"

"我?"徐凌高瞪大眼睛,"可我只是个主任科员……"

"所以才要破格提拔,改革就是要打破论资排辈!"

徐凌高脑中嗡嗡作响,一个月前,他还是个被边缘化的小科员,现在居然要当副主任?而且是理论研究室的研究员,这只是正处级干部才能担任的职务!

"当然,压力会很大,新机构必须出成绩,要是干不好,你哪来的,也会退哪里去!"

李明远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我一定全力以赴。"

等到了周日,小镇做题家徐凌高的晋升成了家里的热议话题,"你小子走运了!"小舅子王建军拍着他的肩膀,"现在这种时候,正是用人之际!"

岳父却皱着眉头:"别高兴太早。新领导用你,是因为他们自己不懂行。等他们站稳脚跟,谁知道会怎么样?"

餐桌上的气氛顿时有些尴尬。

"爸,"妻子小声打断,"凌高好不容易有机会……"

"我说的是实话!"岳父放下酒杯,"我在机关干了这么多年,这种事见多了。改革一阵风,过后老样子!"

徐凌高没有争辩,但心里憋着一股劲,他隐约感觉到,这次改革不一样——中宣部都被废掉了,这是何等的大动作!

下下周一早晨,徐凌高早早来到新办公室,理论研究室设在原中宣部大楼的五层,窗明几净,办公设备都是新的。

"徐研究员!"一个小伙子跑过来,"我是新分配来的大学生赵卫国,请多指教!"

看着这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李明远突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两个月前,这里还是论资排辈的官僚机构;现在,像赵卫国这样的年轻人,像他这样的基层干部,居然成了主力军。

六月初,第一份《新时期宣传工作纲要》正式出台,署名"理论研究室徐凌高",文章中提到互联网等新技术对宣传工作可能的影响,写得头头是道,作为接触过BBS的人,徐凌高显然言之有物……

谷雨在杭州看到这份文件后,很满意,如果是原来那一批整天写稿子的老古董,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吗?谷雨批示道,“党的宣传要与时俱进,事实证明这一次改革卓有成效,建议加大推动,务虚部门都要洗一洗!”

首节 上一节 543/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