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121节
而这一观察,美国就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前上海市委枢机谷景生似乎与谷雨的关系非常亲近,他频频出现在外事场合,很明显,此人的前途很不错,他很有可能会进入中国核心层。
更引人关注的是,在一次谷雨考察解放军相关工作时,谷景生也跟在谷雨身边,这是非常反常的,因为在过去,除了现任的环太党第二枢机李强以外,其他中国核心层干部很少干预军队事务。
所以敏感的政治分析人士就认为这位比谷雨小五岁的年轻政治家会成为环太党中央第二枢机,甚至很可能有军事职务,这也意味着这名曾经在非洲搞出大新闻的中国政治家变成了中国第二,最起码也是第三实权人物,甚至有可能是谷雨的接班人。
再结合谷雨对外的反常行为,还有中国政坛广泛传播的谷雨家族成员活不到60的传言,所以相当一批接触派议员认为美国应该和中国迅速达成入关协议。
作为开国领袖,且权力非常大的谷雨,可以做出大的妥协,但谷景生却很难做到,他未来即便可以接替谷雨的位置,也很难有很大的权威,他对外需要强硬来巩固地位,这也意味着中苏很可能更加靠近……
虽然强大的美国可以以一敌二,但同时压制中苏,和分化中苏,各个击破哪个代价小,美国人比谁都清楚,长期的军备竞赛对美国的伤害也很大呀,能少一些是好的!
美国人态度有所转变,也跟此时的世界贸易格局有关,60年代的关贸总协定成立之后,开过若干次会议,每次会议讨论的基本上是要求关税水平逐步降低,越来越自由,范围也逐步扩大,但此时还没有出现质变,而且捷克斯洛伐克也是关贸总协定成员,所以理论上说,美国接纳中国是可行的。
这从《中美贸易协定》达成之后,中美关系的发展也能够看得出来,中国虽然可以更多的对美出口轻纺织品,但中国进口的美国工业设备更多,过去三年中国对美每年都有一些逆差。
不仅仅对美国如此,对欧洲也是如此,所有西欧国家都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市场,防止中日商品的输入,特别是防止纺织品、瓷器、轻型机器制造业产品和玩具的输入。
这些国家经常使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第三十五条来抵制中国的出口商,根据这一条,可以征收附加税,和限制从有可能实行倾销政策的低工资国家进口商品。
所以目前中国对欧贸易也与对美贸易类似,更多的是维持贸易平衡,甚至还有一些逆差,若是中国入关,相互降低关税后,一旦发现中国出口更多,美国同样可以用这一手压制中国商品的进口。
美国商业部也分析了中国的外汇储备,其主要来源一是来自于侨汇,中国极其鼓励移民,并给予海外侨民种种优惠条件,鼓励他们把外汇转入国内,这使得中国和印度一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侨汇来源国之一。
二是来自于亚非拉地区。为了获得更多的美元,中国不断输出价格低廉都有一定质量水准的商品竞争亚非拉市场,中国甚至违反国际惯例,以低廉的价格转让各种设备和技术,并竞争各种工程,这也严重影响了欧美对这些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掠夺……
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妄图追求军事领域的突破,只要愿意给钱,中国不仅愿意卖武器,还非常大方的转移技术,除了在核技术上有所顾忌以外,其他不管是导弹技术,还是航空技术,还是潜艇技术,都愿意出售,这也意味着中国变成了世界稳定最大的不安分因素。
而要想让中国愿意舍弃这部分利益,就必须让中国从美国获得更多的美元,只要黄金不崩溃,完全可以可以多印刷一些换取中国的物资嘛!
所以美国总统约翰逊拿到的报告是可以与中国进入真正的实质性谈判,若是能够在民主党执政期间解决中国的入世问题,这会给美国经济增加一些增长,这将有利于他竞选连任,虽然他这一任期才刚刚开始!
不过约翰逊还是有些犹豫,他并没有立刻采取行动,而是选择继续观望,同时美国开始扩大试探,在刚果,中美两国的雇佣兵们大打了一场,看到中国毫不犹豫的增兵,美国人立刻停了下来。
而在阿富汗,美国训练的阿富汗空军也进行了试探,他们空袭了阿富汗北部的一个据点,但苏俄的态度并没有反应,美国寻即加大了空袭力度……
也就在此时,中国环太党的十一大召开,而在八天之后的记者见面会上,谷雨当着全世界记者的面介绍排位第五的中央第二枢机、中央军委副主席谷景生同志时,谷雨说出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谷景生同志是我们这一届常委会最年轻的同志,而在这一次选举出的中央局委员中已经出现了多位10后同志,在中央委员中也有不少15后同志,而与此同时,很多老面孔退出了政治舞台。
我党做出这样的决定,是非常痛苦的,但此举完全顺应时势,当今的世界变幻无常,出现了无数新鲜事物,各国也都推出了不少年轻领导人,其中不少人表现非常突出,因此我党也必须因应世界潮流,让更多的年轻同志担当重任。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有犯错的时候,但请党内外、国内外多给他们一些时间,我相信这些经过艰苦革命锻炼过的同志会很快适应的,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任何复杂的局面!”
第120章 大会之后
记者见面会之后,中国环太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届全体会议公告发出,然后广播电视不断播报中央领导同志的简历,被安排到扶桑省,担任扶桑大学校长的陈云同志默默听着。
中央局常委会成员:谷雨(这无可争议,除非他想退休,别人怎么也没办法赶他下台);陈镜湖(排名第二,应该就是人大主席,老李不容易,终于进入常委会了,应该也就这一届,下一届会退休了)。
排名第三的李强,看来是总理,他可以做总理,能力也过关,虽然金融未必懂多少,不过薛暮桥在中央局,估计会分管金融,有他在,这倒没什么问题。
只是陈云同志还是非常不舒服,谷雨对他不放心,担心他干扰了接班事宜,谷雨怎么就不担心李强,他和李强是同龄的,李强那可以特科交通科长出身,手段一点都不差的,为什么谷雨对他就那么放心?是觉得他的工建系不会造反?亦或是他觉得工建系就算造反赢了,他也不怕?
挥动脑袋,陈云不愿意想下去,排名第四是陈毅,届中增补为中央局委员,紧接着进常委会,应该是担任政协主席,也不容易,资历这么老,这么长时间在中央局外面徘徊,现在给了常委,应该是补偿,同时是压制周恩来同志推出新人。
排名第五是谷景生,默默听着他的简历,陈云同志微微发呆,让谷景生担任中央第二枢机、军委第一副主席,完全是接班之相,若是谷雨询问,他肯定也不会反对,因为谷景生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资历,驾驭得住。
谷景生在非洲搞得那些事可以说是为主背锅,可以不提,但他只比谷雨小五岁,这怎么接班?黎玉的说法一点都没错,他根本接不了班!
谷景生如果是中央局委员,副总理或者大省的一把手,他会非常合格,可谷景生不是,他现在是第二枢机、军委第一副主席,他能安分守己做一个备胎吗?他不是特工出身,习惯隐藏自己的李强!
如果让陈云可以选择,他还是不认可谷景生,谷雨还不到六十,他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培养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扪心自问,未来谷雨挑选接班人,他会插一脚,可他身体多病,就算插一脚,也会扶接班人一程,总不至于把接班人拉下来,为什么谷雨一定要赶他下台?
陈云同志站起身,来到自来水前,拧开水龙头,用毛巾沾了点水,擦了擦头,继续听下去,第六是张庚农,这个顾慎为的老搭档今年四月晋升元帅军衔,现在更进一步,双喜临门,而且并无多少悬念,邓萍还能再做一届,林彪做不了这个位置,刘志丹底蕴不足,也只能是他了!
他在这个位置待着,可以保证军人在常委会中必然拥有一票的传统得到继续,不过连续两届都是政治军官担任一把手,那些将帅或许会有意见,不过谷雨应该可以压住。
排名第七的是方思琼,这同样不奇怪,当年他和黄道一起来到北方,得到了谷雨的重点栽培,他出身南方,但与南方主要派系关系一般,他担任常务副总理合情合理。
只是如此一来,中央局常委会中与毛泽东有直接关系的人已经没有了,看来毛泽东的影响力只能到中央局,对常委会的人事安排起不到多少作用了,这倒也不奇怪,听说试点区的国有企业出现了严重困难,除了钢铁厂以外,其他都亏损严重,现在试点区变成了一个棘手的大山芋。
若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试点区毫无意义,可如果不推动试点区改革,这么大亏损谁也吃不消,估计试点区出现的事情,也让全党上下对这个所谓的社会主义试点区丧失了信心,而政治路线的破产,也就意味着毛泽东影响力的急剧下降,这样挺好的……
或许在这个过程中,周恩来同志也起了一些作用,李强、陈毅、方思琼三人都与他有不少关系,即便是退休已经一届,周恩来同志还是可以在中央核心层拥有这么大的力量!
陈云又一次想到了自己的遭遇,或许谷雨的不放心,不仅仅是对他不放心,也是对周恩来同志的不放心,只是周恩来同志毕竟是他的老上级,他逼着周恩来同志退休就行了,不需要做得多绝,反正谷景生也能够压得住。
与前几届6+2的模式不同,这一届谷雨直接废除了候补常委,由7人担任常委会成员,这也不奇怪,反正这一届常委会他有足够的控制能力,但为长远考虑还是七个人更好一些。
相比于中央局常委会的人事安排做足了尊老爱幼,中央局常委会的诸般安排就完全不一样了,谷雨这一波可以说既保守,但也不乏花样。
或许是为了补偿毛泽东,或许是他和谢唯俊是老战友,谢唯俊接替了陈镜湖的职务,成为中央枢机处常务枢机、国安委第一副主任,主持国安委日常工作。
这个安排是合理的,谢唯俊做过外交部第一副部长、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中央边移委枢机等等职务,他负责主持国安委工作,完全说得过去,谢唯俊担任这个职务,下一届也没到退休年龄,进入常委会就容易多了。
而林彪继续留任中央局委员,他的分工也没变,副总理、国安委副主任兼体育总局局长,全部负责航空相关工作,虽然权力不大,但却可以发挥不少作用。
中央宣传部长继续让潘汉年做,中央监委副枢机也继续让罗瑞卿干,这两人过去都证明他们确实胜任相应的岗位,只是这两人得罪人非常多,继续留任一届,基本上也就意味着他们到头了,而未来接替他们的同志肯定比较难,不过这也符合谷雨的习惯,他就是这样的人。
另外邓小平继续从事工业相关工作,他改任副总理兼工业部长,继续监管造船业,尤其是核潜艇的发展,这几个留任的人中,除潘汉年以外,其他都和毛泽东有莫大的关系,或许有好几位中央局委员可以影响,也是毛泽东没有闹腾的原因,这一届谷雨可以拦着,下一届怎么也拦不住了,怎么也会上一到两个。
其他留任的中央局委员有的没有换位置,比如邓萍继续担任军委副主席,谷雨真是信任呀;又比如负责农业工作的副总理江渭清和负责经济工作的薛暮桥。
有的更换了位置,比如苗可秀转任中央边移委,这也正常,既然进不了常委会,只能是连续调整,不过下一届苗可秀进入中央局常委会的希望非常大,他的出身注定了这一点。
不谷雨做事确实让人想不通,他竟然让吴焕先回到军中,担任军委副主席,又让被贬斥多年的蔡永皓重回中央局,担任中央组织部长。
如此一来,红四系一下子有两个人进入到中央局,而且都是核心位置,也不知道谷雨到底是怎么想的,这等于让被压制十几年的红四系获得了翻身的机会。
为什么会这样,或许是为了平衡,或许是涉及到下一届的人事安排,谷雨提前布局,不过这样的安排也把和他走得比较近的李先念的位置抢走了,虽然陈云早有耳闻,但当结果出来时,他还是相当无奈,很明显,他是没机会再回中央了!
陈云叹了一口气,继续想着新的人事安排,两届中办主任,薄一波终于重回中央局委员,不过却去了南洋担任省委枢机,郭子华则更进一步担任中央物税委枢机,这些不奇怪,算是中规中矩的安排。
只是他想不到的是饶漱石的退场竟然无声无息,不过这对饶漱石可能是好事,他如果再争取更多,可能接下来就要轮到他被收拾了……
马天水更进一步,进入中央局,继续担任大型企业工委枢机,他的年龄和江渭清相当,听说他和黎玉走得比较近,想到黎玉下南洋,陈云心中微微有些动摇。
黎玉公开反对谷景生担任第二枢机,他又做的是中组部长,不进则退,转到南洋,算是比较好的安排,只是有蔡永皓的前例,他会不会来一个咸鱼大翻身,下一届直接进常委会呢?也不是没有可能,谷雨的想法谁也说不准,他也只比黎玉大一岁,陈云同志又一次患得患失起来!
转正的候补委员中,林志强升迁为中央政法委枢机,进入枢机处,他是权力最大的,不过他是谷雨的铁杆,担任的又是政法委枢机这样的位置,倒也无可厚非。
严耀庆这些年外交部长做过,天方一把手做过,广南工委书记做过,能源部长也做过,锻炼非常充分,这一次也进了一步,唉,只能说刘亚楼可惜了,这个位置本来是他的!
做了多年央行行长的冀朝鼎 这一次也进了一步,担任中央局委员兼中央金融工委枢机,他担任这个职务除了金融工作越来越重要以外,或许也跟中美入关谈判有关。
最高法院院长郑永铭同志是一个幸运儿,这一波竟然直接进了中央局,这应该是谷雨对最高法工作的重视,虽然党内绝大部分同志并不认为……
这十八人名单虽然有个别有些突兀,但总体还算可以理解,陈云真正在意的是中央局候补委员名单,这一次安排了十二个候补名单。
比如上海一把手彭雪枫(无可厚非的人选,他如果不进中央局,彭德怀估计不会答应);比如北京一把手陶铸(资历够,但贡献不够,不过在军中干得不错,算是重大提拔);高岗(鬼知道谷雨为什么再次提拔他);比如计发委主任孙运璇(谷雨、李强苦心培养的未来之星,工建系代表,一步到位,真顺!)
又比如广东一把手习仲勋(西北系的代表人物,此前和谷景生齐名,委员也可以干);商业部长雷民仁(GNP出干部的代表);河北一把手顾准(让人讨厌的二愣子,没有谷雨,他绝不会有今天,这一步锻炼,下一步就是副总理了,真是让人无语!)
还比如重庆一把手段成伊(工建系的代表),比如国防科工委主任张爱萍(谷雨秘书出身,工建系的代表,与红三系关系很好),比如教育部长的李葆华(党的创始人,烈士之后,山东干得不错),还有中央民生委副主任的张恺帆(基层杀出来的代表);比如国务院秘书长杜恒宁(中办主任的惯例安排)。
这些人的安排真正代表谷雨的意图,而且大多还比较年青,他们这一次终于进入中央局和枢机处,下一届就可以按部就班的进入中央局,不得不承认谷雨的耐心正好,他硬生生一步步完成了中央的更新换代,而且里面一大堆都是他培养出来的!
看到这里,陈云同志又扫了一眼枢机处名单,谷景生、谢唯俊、蔡永皓、潘汉年、林志强、罗瑞卿,这前六个无可厚非,关键是后面三个,都是很特别。
王者俊(中办主任,又是一个奇怪的安排,听说是饶漱石推荐的,黎玉则推荐一个谷办主任,这两个家伙,j就算退了,影响力还在)。
候补枢机:张劲夫(中组部常务副部长兼中央人才工委枢机,又一个秘书、升迁的真快!)、曹元鹏(昆仑省委副枢机、昆仑生产兵团第二政委调京,担任中办常务副主任兼国安办常务副主任,不用说,谷景生的人!)
至于军委,他没在意,反正不管谁干,都是谷雨定,其他人根本没有话语权,只是寻淮洲非常有意思,他和张庚农一起被提为元帅,现在是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不能说没有升迁,以前是国务委员兼军委委员、国防部长,现在改成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不过却已经不是军委委员……
陈云盯着曹元鹏的名字上看了很久,谷景生刚刚上任,就把自己在昆仑省培养的干部提到中央候补枢机,同时兼任中办常务副主任和国安办常务副主任,他权力可能比想象得要大得多,虽然这符合谷雨的习惯,但这也太快了一些!
相比较于陈云同志的郁闷,又有那么一丢丢期待,刚刚在十一大晋升为中央委员的李锡文现在的心情非常好,走出这一步之后,他已经完全不同了,他正式成为党的年青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曾经和他一起做地下工作的老领导曹元鹏同志突然调到了中央,担任中央枢机处候补枢机,这意味着什么,李锡文太清楚不过了,他还不到五十岁,未来进入中央的希望是那么的大……
所以一中全会之后,即将返回南京的李锡文临走前拜访了曹元鹏同志,他们两人曾经一起组织青年剧团,排演抗日救国的活报剧;一起创办《每日快报》,把每天从电台收听的有关抗日新闻记录下来,刻板油印1000多份,分发到各学校和部分村庄,然后一起组织起义,既然是生死之交,自然没什么好顾忌的……
李锡文抱怨老领导这么大的事情都不和他说一声,他竟然一直等到大会结束,中央人才安排出炉他才知道,这也太离谱了,我们两人是什么关系。
曹元鹏同志摇摇头,“锡文,如果我说大会闭幕前,我还一无所知,你相信吗?”
“这怎么可能?”
“顾枢机说这个位置上原来安排的是湖南省委第一枢机吕东同志,不过吕东同志竟然在中央委员选举中被差额,顾枢机推荐了我,谷雨同志拍板同意,并向大会主席团推荐,临时决定我和吕东同志对调,我作为中央候补枢机的候选人!”
李锡文大为吃惊,每个省的省长可以由候补委员担任,但省委枢机则肯定是中央委员,这是多少年的惯例,吕东同志都做了好几年的湖南一把手,他怎么可能被差额?这也太离谱了!
曹元鹏同志微微叹了一口气,“吕东同志长期在工业口工作,做事比较偏重专业性,据说他在湖南换届人事安排上动作过大,得罪了一些老同志!
不过这个安排对他来说也未必是坏事,虽然他到昆仑省是二把手,但换届出这样的幺蛾子,谷枢机肯定很生气,一定会补偿他的,只要他在昆仑省干得不错,刘志丹同志未来返回北京,他接一把手顺利成章,而昆仑省的一把手,下一届入局的希望很大!”
“希望如此吧!”李锡文点点头,“唉,这头上婆婆多了,确实不好办,南京也住着不少老同志,这两年和他们打交道,我是伤透了脑筋,只是没想到湖南的老同志这么难缠!”
说到这里,李锡文又有一些担心,“老领导,你那个位置好像一直兼任中顾委常务副秘书长?”
“你才知道呀!”曹元鹏同志十分无奈,“我这个位置注定要和老同志们天天打交道,能不能很好的干下去,我一点信心都没有!”
“我觉得应该不会!”李锡文从吃惊中缓过来,想了想说道,“谷枢机肯定知道吕东同志与老同志们有些冲突,却安排他担任中央候补枢机、中办常务副主任,这是意有所指,而老同志们的作为,肯定进一步加深了他的不安,谷枢机和李总理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所以我才难做呀!”曹元鹏同志相当头疼,“那些老同志是惹不起中央领导,但他们想收拾我容易得很!”
“我倒觉得不会,他们若是再和你过不去,中央领导们会怎么想?老同志又不是一个人,他们有等着提拔的老部下,有秘书,有孩子,只要找准突破口,还是有办法的!”
“你倒是看得听明白,要说起来,你更适合做我这个位置,连彭总都能伺候好,你真是这个!”一边说,曹元鹏同志笑着伸出了大拇指。
“彭总脾气大是不假,但他性格耿直,我只要做事出于公心,反而比较好打交道,相反一些同志,表面上客客气气,但一肚子弯弯绕,这些人才真让人头疼!”
“你说得对,谷枢机喜欢用军队出身的同志,可能也是这个原因吧!”
“谷枢机是不耐烦和那些人蘑菇,反正用谁不是谁?”
“哈哈,说得对!”
也就在此时,案头上的红色电话响了,曹元鹏同志接过电话,听了听,片刻之后,他放下电话,“锡文,我要去一趟中南海,不能再留你了!”
“没事,我现在就回去!”
两人握了握手,然后相互告辞,李锡文离开之后,迅速来到了中科大中科计算,他很快就见到了丁承德,丁承德笑着恭喜李锡文当选中央委员。
李锡文很客气的表示感谢,自李锡文担任安徽省委枢机后,黄文秋就离开了中科计算,她是水平比较高的会计师,若是不干工作,在妇联挂职也太可惜了,所以她去了南京光学厂。
南京光学厂相关设备来自于德国,在德国技师的带领下,后来居上,是国内最好的照相器材生产商之一,该厂不仅生产军用相关光学设备,也生产民用领域的照相机、显微镜、高性能镜片、胶卷以及工业领域的折光计和光谱仪等。
随着激光被应用于工业生产,南京光学厂也承担了中国第一台接触式光刻机的研发任务,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付,现在该厂正按照中电总公司要求研发半自动光刻机和分步式投影光刻机。
谷雨对光刻机格外重视,南京光学厂获得了不少经费,但与此同时,厦门奥林巴斯光学公司也同样获得了不少经费,按照中央的说法,这个谷枢机最重视的项目之一由这两家竞争,谁搞得好,谁会获得更多的投资。
这些事情,李锡文并不清楚,不过丁承德非常清楚,因为中科计算承担着计算机辅助光刻掩模工艺和光刻机自动化相关技术的研究,这就要求它们必须与两个光刻厂合作。
谷雨还特别叮嘱丁承德,光刻工艺是芯片制造工艺的核心,光刻机要一步步实现自动化,南京、厦门两个光学厂责任重大,你一定要盯得紧一些!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