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126节

  林彪听到这里,心里很明白,谷雨同志当着他的面这么说,一是警告他,不要搞密不透风的小圈子;二是让他传话,他知道吕东事件的原因很复杂,不会盯着不放,这一切都恰好符合他对谷雨的观察,看来猜得一点都没错呀!

  当然了,还有第三点,对他示好,确实是示好,谷雨说到这里,看向林彪,“老黄,外交、情报这些部门也有同志搞这种事情,而这些部门搞裙带关系,很容易捅出大篓子,你也要参与到这一次的整顿,我的看法是把人调出这两个系统,再从宣传系统调一些人充实……”

  很明显,林彪同志的权力又增加了一大块,不过他并没有任何得意,谷雨的手段越来越厉害了,一些干部闹腾,他不直接碰他们,反而盯着他们安排的接班人下手,把水搅混了,这些人一看后手被端,那还有心思再闹腾……

  当然了,林彪并不知道,或者知道而不点破,谷雨计划乘着这一次调整,安排一些他比较器重的干部到新的岗位锻炼,他必须用这样的方式把自己的真实意图隐藏起来,没办法,任何意图暴露的政治培养都必然会遭到狙击,他不小心不行!

第124章 电影

  谷雨、谷景生和林彪三人的交谈还没结束,就迎来了一个噩耗,尽管谷雨强制退休治疗,但年青的刘亚楼同志的人生还是固定在1965年,他比前世也仅仅多支撑几个月。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在刘亚楼同志病逝前,谷雨还特意看完了他,相应的后事也已经在准备,但听到这个噩耗后,谷雨很是伤感。

  陈赓同志还在,罗荣桓同志也在,没想到刘亚楼竟然还是早早走了,连国庆二十周年纪念仪式都没有看到,而刘亚楼这一去世,或许就是革命一代干部大规模离世的开始。

  虽然谷雨有心理准备,甚至于他巴不得一些人早早去世,但刘亚楼比他还小两岁,他自然有一些物伤同类的感觉,怎么他看重的走得早,他看不重反而一个个精神矍铄,真是活见鬼了!

  谷雨或许知道别人能活多久,他偏偏不清楚自己能活多久,这就让他产生了极大的焦虑感,他担心熬寿命熬不过别人,或许要做一些事情,而他要做的事情,也早就想好了,这是一个机会!

  他想了想说道,“革命时期,不少同志身上有暗伤,这两年因此生病去世的不少,我去看望时,发现很多同志对革命时期的种种有不同程度的反思,一些同志的事迹,我也不是清楚。

  苏俄的《战争与和平》拍得非常好,我听说苏俄正在筹划拍摄纪念卫国战争的一系列宏大电影,我们家底薄,拍不出太大规模的电影,但让老同志们担任顾问,拍摄一些革命时期的战争电影还是可以的!

  可以先从1921年建党到1930年红军达到一定规模的若干起义开始,要让人民知道还有不少英雄,不能让那些牺牲的同志流血又流泪!”

  谷雨真正对中国环太党有影响力是从1931年初开始,在此之前发生的种种,跟他并无多少关系,他可以站在中立的立场拍摄,与其等到后世,那些熬资历的老家伙活人欺负死人,还不如现在就开始拍摄,如此既可以明确一些事情,又不至于让一些同志不至于太委屈!

  在革命时期,为了打败内外敌人,谷雨对很多陈年旧账采取的是定方向,不算旧账,一切朝前看,但到了此时此刻,谷雨已经有资格,也有实力做一些褒贬。

  对于一些现在还拥有重要地位的老同志,谷雨要敲打他们一番,要他们记住自己是有历史问题的,不允许他们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和谷雨叫板,听话了,可以含蓄一些,给点面子;不听话,那就把事情给捅出来,但不管哪一种,都不允许篡改历史!

  这些年谷雨打倒了一些人,谷雨也希望人民牢牢记住他们是小丑,比如项英,谷雨非常厌恶他,不希望在自己百年之后,有人为了骂谷雨,把他翻出来,粉饰一番。

  所以项英那句经典的“钢铁同志说四川是个好地方,我们可以退到四川去”,一定要在电影上出现,要让人民牢牢记住!

  而这样做,对毛泽东同志自然也是好事,谷雨和老李不对付,但他和老李的关系很复杂,他和老李革命时期的成就完全连在一起,老李的地位必须得到保证。

  谷雨从来都没有抢老李功劳的任何想法,相反,他一直的人设都是实事求是,把对他有威胁的二把手的功劳说清楚了,更显得他高风亮节,光明磊落!

  当然了,老李一些问题该说的也要说,比如他不善于团结人,又比如他的一些偏激做法,突出一个天才横溢,但稍稍不够成熟,而且时运不济,备受排挤,一定要多说。

  但等到谷雨同志拨乱反正后,立刻提携他,让他充分发挥作用,这恰恰说明谷雨同志目光敏锐,慧眼识人,同时很能团结、心胸宽广……

  谷雨这些年一直收拾党内的左派,但他同样很清楚,在未来,党内左派必须会凋零,他需要把左派领袖们的丰功伟绩拍出来,要深入人心,这事实上就是对右派的震慑,别以为人死了,就可以为所欲为,胡说八道!

  左右都是手段,不存在谁对谁错,也不存在谁高谁低,那个能解决问题就用哪个,所以他绝不允许未来一些阿猫阿狗调戏老李这样的老革命,他们不配!

  当然了,拍这些只是前传,要把各种矛盾争论多说一说,要突出前十年的坎坷,全党上下的迷茫,以至于思想混乱,然后才是谷雨同志横空出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率领无数金戈铁马,万里气吞如虎,六年间就率领环太党横扫天下,先抑后扬,才是大爽文!

  对中国环太党,他是于混乱中创建秩序,在苍白中更新人设;对中国,他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一切都必须在电影中充分显露出来……

  谷景生自然也赞同,不过他认为光靠前十年不行,谷雨同志领导全党,迅速扭转乾坤,夺取革命胜利那几年更要拍,而且规模要更加宏大,可以分成几个系列,比如三战三捷,比如千里转进,比如百团大战云云。

  林彪作为这一阶段的参与者之一,也是这一阶段出名的英雄人物,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光辉形象出现在银屏上,他也同样表示赞同,并自告奋勇要担任担任顾问。

  谷雨笑着说道,“老黄,搞体育你内行,拍电影你就未必内行,还是让潘汉年来做吧!”

  “潘汉年不行,那段时间的潘汉年政治立场有些问题!”

  “正是因为犯过错误,潘新同志的体会才更深嘛!”谷雨看向谷景生,“景生同志,这件事你来抓总,潘汉年同志作为副手,你考虑一下,再找几个人组成一个领导小组。

  每一部电影的剧本都要精心雕琢,涉及的同志在世要亲自访问,不在世要询问秘书、家人和老部下,有些历史问题可以稍作回避,但绝不允许出现严重的政治错误,若是你们没办法确定,可以向我汇报,必须让每一部电影经受住历史的考验!

  先拍21年到30年这十年的事情,投资不需要太大,可以用来锻炼人,然后是31-40年的多场战事,属于大片,放在后面拍;二战种种,涉及到海外取景,投资太大,还涉及到中外关系,等你我等人全部退休了,让后来人来拍摄吧,他们会拍好的!”

  “常凯申虽然反动透顶,但他很有能力,几年不到,名义间统一中国,把南方各个根据地打得很惨,这一切都是真实的,要刻画好他,一定要刻画好他投机革命,一步步堕落的心路历程,但同时也要承认南京KMT政府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他们改变不了中国的命运。

  一些民主人士,曾经镇压过我们,后来又为了国家大义和我们站在一起,对这些人的刻画也要实事求是,功要说,过也要说,要让人民知道,他们去南洋不是我们过河拆桥,而是好聚好散!

  这里面肯定有不少涉及到苏俄的事情,也要实事求是,苏俄对我们的帮助要说,我们相当一段时间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我们也确实接受一些苏俄的武器援助,这些都是事实,也要拍出来!

  但也必须让人民知道,这些援助不是无偿的,我们一点都不亏欠苏俄,三十年代做交易时,我们吃亏要放出来;苏俄为自己的利益,想办法控制我党,不要公开说,但要人看的出来,比如六大时,还有周恩来同志的愤怒完全可以放出来!

  我曾经写过不少鼓吹钢铁的文章,武装保卫苏俄不是嘴上说的,是行动做得,这句话也是我说的,不要紧,大胆的放出来,涉及到这一块时,可以让我回忆一下六大期间做翻译的种种,我相信人民会看明白当时我的无奈!”

  说到这里,谷雨顿了顿,“苏俄拍卫国战争的电影,我们中国人同样绕不过去,我们实事求是,他们会不会实事求是,是要打一个问号的,你们也不要受影响,但如果苏俄真得乱来,未来他们对外出口相应电影,我们一定要抗议!”

  “嗯,还有一个大问题,拍电影要想办法赚钱,不能亏钱,即便是主旋律电影,也可以赚到钱,该有的投入必须舍得,要用超强的画质、最强的音效,带给观众无与伦比的视听享受,我们不指望做到《战争与和平》的水准,但把战斗场面搞漂亮一些并不难嘛!

  我们的电影必须让群众知道革命者也是人,有血有肉,他们革命意志坚决,但同样有错误,有些还是很大的错误,必须要让人民感到革命者就生活在他们之间。

  前几年,那部《刑场上的婚礼》就拍得很好,革命烈士陈铁军和周文雍的伟大爱情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那个导演是谁,可以让他担任这系列电影的总导演!”

  谷景生倒是知道这部电影是谁拍得,他立刻说道,“谷枢机,这部电影的导演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虞阳同志,他出生于1923年,今年42岁,属于建国之后培养的年青电影工作者。

  他虽然才华横溢,已经是一等导演,也拍摄了好几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但他对军旅题材的作品并不熟悉,也不是总政文艺宣宣传部影视中心的同志,让他上可能不太合适!”

  “一等导演,那说明他通过了文艺类数理专项考试,不错!”谷雨笑着说道,“我们要拍摄的这系列电影政治味道太重,又涉及到很多同志的历史地位,谁上都一样,与其让那些不了解群众想法的所谓大导演上,还不如让一个懂得观众的导演担纲,先让他试一试,要是不行,再换人!

  我这个人喜欢搞竞争,不喜欢一家独大,军旅电影谁都可以拍,让各个国有厂都参与进来,这些厂子一直抱怨中央不愿意投钱,现在我投钱了,正好可以看一看这些厂子现在有没有进步!”

  因为这个时代的特殊,很多谷雨前世闻名遐迩的电影已经不可能出现,而有些电影却因为谷雨的原因提前出现,比如《刑场上的婚礼》,就是上海电影制片公司在1961年拍摄的,而拍摄的人也是谷雨记忆中那位有着漫长职业生涯的大导演。

  所以在决定要拍摄这系列电影时,谷雨自然决定让那位大导演上,这倒不是说那位大导演一定能拍好,而是在谷雨的记忆中,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是国内在主旋律和艺术上做得最好的那个人,最起码也是几个人之一,而且数理水平也过关,这就是很难得了!

  自建国之后,谷雨一直有意营造比较宽松的政治氛围,他更在意商业电影和科教电影,对各种带有政治味道的电影除非下面反应厉害了,一般他并不掺和,就算某些人搞过分了,也是把人往香港和南洋赶,也没心思整人,在那些地方,怎么拍谷雨都懒得管。

  谷雨这样的做法,看着很开明,但实际上两边不讨好,一直到现在,谷雨在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形象都有毁誉参半,对他的成功,没人能否认,但有太多人对他不爽,最不爽的就是知识分子定级考核。

  谷雨强制必须学会微积分才算是大知识分子,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标准还在提升,到了今天,必须懂概率统计和线性代数,才算是高级知识分子。

  这个标准现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比如在干部考核中,高级知识分子是一个加分项,虽然因为高层类似谷雨这样的小知识分子不少,影响不算大,但随着党内工建系的崛起,高级知识分子的加分很重要,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头上的老大会不会是工建系。

  而在中国社科院和各个大学,文史类想评上教授研究员,乃至于一级演员、导演、歌唱家什么的除了必要的成就以外,也必须是高等知识分子,这是硬杠杠,而要想进行等级提升,还必须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数理考试。

  考试不通过,就别想晋升,谷雨管得很严,即便是名气很大,社会地位很高的歌唱家、名演员周璇,她虽然曾经担任全国政协常委,但到现在为止也没有通过高级知识分子考试,那只能是国家二级演员,等第一个成就达到一定水准,同时考核通过的国家一级演员出现后,她的全国政协常委就丢了……

  虽然这件事对周璇本人的影响不大,甚至于还帮她洗刷了一些人的谣言,但这也成了无数人心中的痛,他们“才华横溢”,却因为不懂或者对数理了解不多,竟然就没资格晋升,周璇都做不到,他们就更难了。

  而得不到晋升,就只能看着那些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家伙爬到他们前面,对他们指手画脚,而那些无知的群众也分不清楚好歹,竟然一个个觉得那些平庸的家伙更有水平,这如何能忍?

  在一些人眼中,谷雨制定的这个标准本身就是大逆不道,自古以来,有资格评价谁高谁低,那也是小圈子的事情,可谷雨把这个标准收归国家所有,而且还逼着大家伙学习“毫无作用”的数理学,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也有一些人认为,谷雨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典型的服从性测试,所以很多人在建国后,跑到了香港和南洋,三天两头得抨击谷雨一番,但压根没用,谷雨还是坚决执行这个规定,而几十年下来,这条规定已经深入人心。

  在中国文艺界,你可以有很多缺点,但只要你有相当强的数理知识,成为高等知识分子,就有可能飞黄腾达,至于专业成就,很多都是圈内人相互的评价,外人并不清楚,很容易操作。

  否则就算名气再大,也会被人鄙视,连高知都不是,也配和我们站在一起,而地位被打压,随之带来的就是机会的丧失,同样是导演,一等导演的机会就多,若是哪个一等导演如虞阳同志一样,可以拍出叫好又叫座的电影,那就根本不用担心机会!

  而随着数理知识的提升,很多人考虑问题的方式也有了不小的改变,这在一些人眼中,就是“灵性”消失,对谷雨的怨气自然更重,但在谷雨看来,很多人的逻辑性强了很多,这从很多电影上就有显示,那种没有逻辑,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电影不知不觉间少了很多,这就达到了他的目的。

  不过谷雨这种潜移默化的做法,党内同志并不是都理解,党内很多同志还是执着于那种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比如毛泽东同志多次找到他,多次抱怨谷雨放得太宽,哪部电影如何如何,哪本小说如何如何,这样的电影怎么能上映,这样的小说怎么能出版云云。

  谷雨一开始还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还没有吃饱饭的广大群众根本就在意意识形态,他们看电影也就看个高兴,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在劳累之余,可以解解闷,同时能学到一些东西,这才是最好的。

  至于文艺圈子那些人,他们喜欢搞一些似是而非,甚至于偷偷往粥里加老鼠屎的做法,古往今来,比比皆是,他们又能真正影响谁了?别把他们当回事,让他们自娱自乐去,人民群众会教他们做人的!

  毛泽东同志还是不能接受谷雨这种做法,他认为扫帚不到,灰尘不走,你连个扫帚都没有,顶多把人往外赶,又没有什么惩罚,这怎么行?

  不过谷雨没有理睬他,战争期间,形势紧张,强调一致好尽可能的动员,他才让毛泽东管意识形态,现在都胜利了,还搞那一套,他还怎么搞招商引资?还怎么和苏俄划分界限?

  毛泽东同志提前退休,一方面是谷雨的压迫,另一方面也是谷雨不让他管这一块,他几乎没什么施展的空间,心里憋气,在谷雨拿出试点区做交易之后,他干脆接受退休。

  事实上,关心意识形态的不是毛泽东一个,毛泽东还算是好谈的,还有一些高级干部直接上阵,有的还好,属于文斗,写文章反驳,从建国至今,就没有停过,谷雨也没拦着,他不在乎吵架。

  但有的就不太行了,很喜欢武斗,我说不过你,我还斗不过你,撤销你的职务,甚至把人抓起来,丢看守所一段时间,就老实了,但这个时候,就算谷雨不干预,中宣部,还有谷办下面负责这一块的副主任也会插手,那些高级干部往往会遭到严厉批评,因为直接退休的有好些个。

  谷雨这样搞,这些干部自然不爽,而等到宣传系统大改革后,宣传系统与党政系统的矛盾也慢慢多了起来,最典型的就是广东的《中华新报》,过去只在广东一地发行,但现在不同了,可以在全国发行,为了提高销售量,自然要搞一些轰动的东西。

  可能是因为广东的地域影响,也可能是受香港和出口加工区的影响,《中华新报》相对比较积极,对一些问题的批评比较尖锐,这虽然给《中华新报》和其下属的《世界周刊》等等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但也引起了很多地方的强烈不满。

  而对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谷雨他们不敢怒,但对中宣部长潘汉年不满的人越来越多,越是如此,谷雨越看中潘汉年,他就是有意让宣传口冲击一下地方的头头脑脑,现在还不够,远远不够。

  他已经在考虑退休后,让潘汉年做一任中央第二枢机,主持枢机处,尤其是宣传系统,他对谷景生没有任何威胁,谷景生肯定也是赞同的!

  讨论结束之后,相关工作立刻开始忙活起来,中央局常委会很快通过了一系列主旋律电影的拍摄,在苏俄开始拍摄卫国战争系列电影的当下,中国也确实要做一些拍摄。

  不过一些常委会的同志想先拍摄争论小的,那些政治味道浓厚的,拍出来就是事情,好好地,没事找事干什么,不过谷景生同志说服了他们,他很清楚这系列电影对他的政治意义。

  谷雨指令他来拍摄,就是让他用这些大片来证明谷雨的伟大,同时谷雨也给了他一个拉拢分化党政军老同志的机会,他必须牢牢把握住,只要做好了,他的位置就坐稳了……

  事实上,有异议的同志也明白这系列电影对谷景生的意义,不过各有各的难处,比如李强同志就需要面对当年中央特科的种种,又比如陈毅同志就需要面对与毛泽东同志的一些冲突,这里面很复杂,他们不愿意再被翻出来。

  不过老大坚持,谷景生渴望,不相干的陈镜湖希望他在大革命期间的统战成绩得到认可,张庚农则希望早一日看到恢弘革命场景的再现,他们没有负担,为什么不拍?他们想留把一些珍贵的记忆变成电影,永远流传,要拍,也要他们在台上拍!

  周恩来同志很快就得到通知,不理睬那个龙夫人,愿意来接待,不愿意来随便,不勉强,反正不会主动邀请,爱来不来!

  即便对这个答案,周恩来同志也很不舒服,而另外一边的龙夫人听完,也相当失望,很显然在周边国家中,南越的地位太低,谷雨竟没有多少收买的意思!

  要说起来,她这一次更多的是试探中国对吴氏家族的态度,她心里明白,吴氏家族拿不出让谷雨主动邀请的筹码,不过谁让谷雨突然改变了不少,总要试探一把,若是谷雨主动邀请,自然有背书的意思,对吴家的统治有好处。

  但事实证明,那个家伙压根没变,无利不起早,纯粹的政治动物,虽然吴家在香港等地投资不少,但在他看来是理所应当的,这些年吴家也获利不小,他不觉得对吴氏有什么亏钱。

  虽然事实如此,但不知道为什么,龙夫人就是不爽,谷雨就不能多做一些吗?但不管怎么说,谷雨不反对吴廷艳前往中国观礼,那就是成功,说明谷雨并没有动摇吴氏家族统治的意思,正好可以在国内做一些似是而非的宣传。

  龙夫人离开后,周恩来同志收拾一下,准备坐飞机回京,参加刘亚楼同志的葬礼,刘亚楼那么能干的人,这么早就走了,太可惜了,真是太可惜了!

  不过还没等他收拾好,孙维世的电话就转了进来,孙维世询问他是否回北京,他也准备回京,能否同机,周恩来同志反应很快,警惕的问道,“你想参加那些主旋律电影的拍摄?”

  孙维世在电话中说,“我有这个能力!”

  “你不适合!”

  “我过往的成绩说明我有这个能力!”

  “胡闹,你以前那些电影也就算了,这种电影你要是乱掺和,得罪了人,我都不一定保得住你!”

  “政治气氛只会越来越宽和,您不用这么紧张!”

  “有些事,你不懂,我不同意!”

  一向温文尔雅的周恩来同志撂了电话,谷雨在这个时候拍这一类的电影,打什么鬼主意,他当然心里明白,这是嫌弃老干部们事情太多,给老干部们找点事情,不要影响年轻同志,同时给自己树碑立传,让谷景生有机会探探老干部们的底,摸一摸老干部们的软肋。

  周恩来同志作为前十年的大主角,他压根不愿意把自己的过往翻出来,很多事情没办法深究,若是大家看到电影中哪个片段不满意,深究不放,他反而尴尬,一个不小心就是里外不是人……

  可他不愿意,不代表其他人不愿意,这么多人都已经退休了,他们现在最关心的就是身后名,那牵扯的东西太多了,一句台词不对,他们就要下场的,那个丫头稀里糊涂,竟然要掺和这样的电影,真是昏了头!

  周恩来同志知道就算他反对,也没用,光英自从拍摄了《上海假日》之后,名气打出来之后,她也找到了一条属于她的电影之路,连续拍摄了六部带有批判现实色彩的喜剧电影。

  因为她后台硬,敢拍别人不敢拍得,她的电影相当受欢迎,这也让她赚了一大笔电影票房分红,还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 看着是成功了,但这个丫头不知道她有今天,是因为她这些东西符合谷雨的需要,等她不符合时,谷雨对她绝不会客气,她怎么就不明白呢?

  事实也正如周恩来同志的判断,就在他乘坐回京飞机的同时,孙维世还是倔强的乘坐上了回京的飞机,她不仅仅是为了事业更上一层楼,作为烈士子女,她也希望让父亲,还有一直关心爱护她的祝伯伯的故事能登上荧幕,事实上,她就开始准备了……

第125章 国庆前

  一石激起千层浪,谷雨要拍反应革命电影,彭德怀同志非常支持,此时他正在看望在北戴河疗养的段德昌同志,提到此事,他非常感慨地说道,“早就应该拍了,那么多烈士,必须要让人民记住呀!”

  段德昌同志沉默片刻,眼神中有些伤感,又有一些无奈,“还是要讲团结的!”

首节 上一节 126/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