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141节

  他实际上也很为难,我们也要为他考虑……”

  说这番话的时候,陆奥文想起张库伦说起钢铁儿子的事情,张库伦那么高什么身份的人又有种种担忧,而要想让他少一些担忧,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不碰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让人钻不到空子。

  库伦也应该是这样想的,他并没有直接托关系把奥勋放出来,而是答应在完成移民后答应照顾到一个比较好的单位,而现在也是这样,他可以帮着请好律师,争取缓刑,一切一切都说明他不愿意违背原则,不管于情还是于理,她都没理由要求太多。

  “二哥,你这么体谅张库伦,怪不得他会选你,追着你不放,我就不同了,想得没有你那么深!”

  “你说什么呢?”

  “我说的是真的,他体谅你的不容易,你体谅他的担忧,爸爸和妈妈不就是这样吗?你还总想着打退堂鼓,可你不知不觉间都已经陷进去了,都在为他着想!”

  陆奥文再一次愣住了,她有些不自然的说道,“哪有,我这是怕影响了谷主席,大家都喊他万岁,要是知道他徇私,多不好呀!”

  “你就自欺欺人吧!”陆奥伦想了想,转移话题说道,“六叔一家事情特别多,我们帮了他一次,还有第二次,第三次,这一次不管奥勋的事情怎么处理,他都不可能全身而退,这倒是好事!”

  “这种话只能私下说,可不能跟爸说!”

  “爸爸也是知道的,他只是没办法!”

  而与此同时,丁才人拿着他撰写的文章找到了报纸的副总编,他希望明天的报纸登上这个稿子,晨报的订阅下降,除了竞争厉害以外,也跟晨报四平八稳的作风有关,要想引起群众的订阅,就要学习其他单位来一些争议性的话题。

  “老丁,你就不担心吗?”

  “所以我才写了三篇文章,先上第一篇,试探一下上面到底是怎么想的,若是没问题,再上第二篇,我们小区人不少,就算我们不写,其他人也会写的,咱们第一篇文章语气那么中和,陈述客观事情,这就算打板子,也没理由打咱们!”

  “也对,那就试一试,先把报样做出来,这强制移民搞出这么多事,我们代表人民,提出一些质疑,谁也不能说我们有错!”

  “梁枢机那边会不会有什么异议?”

  “你放心吧,他不会反对的!”

  “嗷?”

  “他们家老二也不安分,他心里也怕,说了好几次要送出去当兵呢!”

  两人敲定之后,开始准备报样,按照规定,报样需要给总编辑过目,总编辑和副总编辑以及丁才人关系好,不存在问题,而军队出身的副枢机梁用武看完报样之后,果如副总编辑猜测的那样,问了几句之后就没有下文了,他也想试探一下国家对移民工作的态度。

  虽说梁用武战友很多,但他的老战友中也有管不好孩子,孩子出事之后就有被强迫移民的,怎么托关系都不行,所以站在他的立场,他也不希望强制移民制度继续执行。

  梁用武与丁才人这帮子酸丁一向不对付,他一直认为这些人政治立场有问题,但这帮子酸丁笔杆子硬,他们这些人的孩子虽然安排进了宣传口,但时间还短,并没有挑大梁。

  若是丁才人这一次捅了篓子,正好降低他的职务,然后给孩子们提一级,让孩子们有个锻炼的机会,是骡子是马得上阵才行,让丁才人打打下手协助,若是不配合,就揪尾巴,这帮混蛋收车马费,真以为他不知道吗?对景起来,就是职务犯罪,有拿捏的东西在,这帮酸丁才会老实。

  就这样,《北京晨报》开始了印刷,而另外一头,张库伦则刚刚把陆奥文送回了家,通过陆奥文六叔的事情,张库伦再一次确定自己选对了人。

  张库伦很清楚,只要他想,什么样的女孩子都可以找到,长相漂亮什么的都是次要的,他要的是那种脑袋清楚,能够扛住事,宜家宜室的女人,就和妈妈、姐姐一样。

  他一眼就看出陆奥文就是这样的人,而这一次陆奥文六叔出事,也验证了他的想法,陆奥文更多的是为他考虑,而不是想通过他的关系捞人,这就说明他找对了人,哪怕陆奥文只是做做样子,也说明她很有分寸,而一个有分寸的女人娶回家,会少很多事情。

  张库伦并不怕麻烦,他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不粘锅,那根本不可能,随着父亲启动退休程序,张库伦心里很清楚,他只要一直按照爸爸所说,做大蛋糕,做对人民有意的事情,而不是好一些高干子弟一样搞一些下三滥的事情,没有人会盯着他不放。

  老爷子都那般的高风亮节,只要他不搞得天怒人怨,这份香火他这辈子都未必烧的完,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在意太多?

  帮陆奥勋堂弟一把事实上也没什么,不过不管是陆奥伦,还是陆奥文都没有志在必得的意思,甚至反而有松口气的意思,他自然要讲原则,想想也对,谁愿意有这么一个让人头疼的亲属,就算有天大的人情,时间一长也没有了……

  张库伦回到自己的住处睡觉,到了次日继续他的疫苗大业,而此时此刻,随着北京晨报点起的一把火,强制移民这件事迅速引起了北京市内的讨论,不断有人给北京晨报打电话或者写信,提到自己家移民的事情,而与此同时,王氏母子与公安干警的对峙终于报告给了北京市委副枢机兼政法委枢机胡立明同志。

  胡立明同志皱着眉头说道,“僵持不是办法,让单位的同志劝说,既然袭击了武警战士,就一定要处理,要不然一个个有样学样,那还了得?”

  “北京晨报的一位记者正好与这对母子住在一个小区,今天晨报上也有一篇文章,他们的文章也有些道理!”

  “移民制度的改革那是国务院和边移委考虑的事情,我们可以反应,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人抓回来!”

  “胡枢机,那个陆奥勋是谷主席未来儿媳妇的堂弟!”

  “你们有没有受到谷办以及谷枢机家人的电话?我相信肯定没有,这就是态度,不必僵持,抓人,不过人不能出事,我们不是有防跳楼的气垫吗?搞起来嘛!”

  “是!”

  两个小时后,陆奥勋被捕,王艺如虽然叫喊连天,但面对组织的强硬态度,她还是服软了,不过她是服软了,但围绕着强制移民制度的争论却一下子火热起来。

  对北京晨报的试探性文章,即便是边移委枢机苗可秀同志也觉得晨报的质疑有些道理,而且他也想看看民间对移民制度的态度,毕竟景生同志说过可以松一松的!

  而负责执行的市公安局和市边移委实际上巴不得这样,他们也嫌弃太麻烦,就在这样的默认中,北京晨报的第二篇文章出来了,北京晨报一下子火了,不少报纸都在转载。

  虽然记者表面上一副公正报道的态度,但质疑的意思太明显了,这下子市边移委坐不住了,立刻与《北京晨报》联系,要求对方立刻赔礼道歉,不过此时火已经点起来了,很多报纸也跟着质疑,还有人报道了一些真实发生的案例,边移委系统立刻成为了焦点。

  中央边移委枢机苗可秀同志立刻要求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会进行调查,同时对各项规章制度中不完善的部分予以评估。

  这件事涉及到谷雨的家人,按理说谷雨应该过问一下,但谷雨却压根没有反应,他现在心情很好,子女没犯糊涂,未来的儿媳妇也没糊涂,家和万事兴,至于其他事,我都是一个快退休的人,我过问什么?

  谷雨没管,但谷景生同志总要询问一声,听到刘金坡的转告,谷雨笑着说道,“政法系统、边移委系统现在不都是景生同志在牵头吗?他来处理就好,我现在只抓重大工作,这种细务不要再问我了!”

第138章 大整顿的开始

  中央第二枢机谷景生默默翻看着相关报告,他在心中微微感慨中央的水太深了,虽然他主政过南北两大重镇,但他心里很清楚,他与抗战后依托中央各个部委和地方大局形成的地方利益集团并没有太深的联系,或许也正是如此,有人就敢给他设局。

  现在各地方很不喜欢城市强制移民政策,嫌弃太麻烦,大家普遍认为把山区的困难群众移民走,既增加了边疆人口,又不用扶贫,还可以把一些地方改为自然保护区,一举三得,省了太多的事情。

  而边疆地区同样也不是很喜欢城市过来的子弟从内地城市迁过去的那些二流子一个个偷奸取滑,很难管理,哪怕各兵团是准军事单位,是革命队伍的大熔炉,也对这帮人头疼的很

  大家都反对,谷景生判断针对城市的强制移民政策执行不了太久,未来除了犯罪的二流子以外应该都不会被移民,而这一条也符合谷雨同志的想法,随着钢铁产量增加,城市化速度要加快,既然城市化加快,可移可不移的人就不要逼人离开了,所以在政法委讲话时,他就认为要适当放宽这个政策。

  但他怎么也想不到,就有人钻这个空子,报纸上有些文章明显不对头,一方面不断攻击强制移民政策,说政策要顺应时势,与时俱进,一方面又故意搞对比,指责前面几位边移委的领导同志赞赏做出调整决定的中央领导同志,这哪里是赞赏他,这明显是在挑拨离间。

  更让他头疼的是,有一位老同志打着关心他的旗号,竟然当着很多同志的面,说中国传统也不是什么都是坏的,要知道“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是当面指责他还没有接班就想着修改谷雨同志制定的政策!

  这还算好的,更可恶的是就有一位老同志在和人交谈时,提到了赫鲁晓夫,他说钢铁还在世的时候,赫鲁晓夫就在乌克兰搞东搞西,钢铁没有注意到赫鲁晓夫思想的改变,结果吃了大亏,这也太赤裸裸了!

  一位老同志也提醒过他注意一些,没必要嘛,你正式接班了,怎么搞都可以,谷景生心里也明白这些同志的好心,他也不指望成为谷雨同志那样说一不二的同志,那根本不现实,但他也同样不可能成为一名唯唯诺诺的同志,那也不是他!

  在其位,谋其政,既然到了第二枢机的位置,就不可能不做事,而只要做事,就不可避免会影响到一些同志,而这些同志也肯定会打着谷雨同志的旗号和他打擂台,这一点他是有心理准备的!

  谷景生不由得想起了当日陪同谷雨同志考察安徽时,谷雨同志说得那番话,谷雨同志那样说,可见他对党内情况心知肚明,他鼓励自己做一些改变,既然如此,他又有什么好顾虑的?

  当然了,世上的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即便有那个万一,谷景生同志也并不畏惧,唯唯诺诺,如同马林科夫一样,不仅仅谷雨同志看不上,而且意义也不大。

  他只比谷雨同志小了五岁,如无意外,他很难获得真正接班的机会,既然如此,就应该有所作为,他绝不会看到问题无动于衷,当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带着思考,谷景生同志参加了中央局常委会议而在这一次会议上,谷雨并没有提及边移委问题,反而是陈毅同志提到此事,说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中央应该有个态度。

  其他同志也都纷纷点头,谷雨同志一开始还笑着摇摇头,说这是具体工作,还是让景生来管更好一些,不过陈毅同志却认为这些年围绕着边移委有太多争议,就算谷雨同志不相关具体工作也要有一个大致的方向,要不然争论会越来越大的!

  陈毅同志是好意,谷景生也表示支持,谷雨同志想了想,掰着手指说道,“我们这个边移委是个很大的综合性部门,移民工作,边疆的安全和经济,少数民族,宗教,侨务都能管,权力是非常大的!

  我们把这些事务放在一起,冠之以边移委的名义,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利用开国的威望,通过强有力的政治和军事手段人为消除国家的隐患这事实上就是学朱元璋拔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定了调子之后,谷雨停顿了一下,然后说道,“有些事情只能由我们这些开创者来做,到了子孙后代,他们即便有心做,但并没有多少威望来推动,想成功还是很难!

  现在各个报纸对移民工作有一些指责,我看了一些报纸,有些说法也是可以理解的,景生同志在政法委讲话时也提到移民工作产生的矛盾比较多,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不足,说明相关管理部门已经有意识,但是否到了改革的地步,我还不是太了解!7

  说到这里,谷雨点名了,“景生同志,你主政过上海、天津这样的大城市,又长期在昆仑省工作过,你对移民工作比我们在座的都了解,你来说说看!

  谷雨点名,谷景生同志接过了话题,先是用了1分钟支持谷雨目前采取的种种政策,然后又提到形势发生了变化,他在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是因为随着工业水平的提升,我国城市化率也会相应提高,要让更多的人享受现代文明生活,既然形势如此,放宽移民就成了必须

  而这些年,因为中国政府坚定的推动移民,欧美的批评声又一直存在,虽然帝国主义的批评有很多居心叵测的地方,但迷惑性很大,对我国的外交和进入关贸总协定的努力也有影响。

  而现在除海拔很高的乌斯藏以外,在其他地方都有大量的汉族,占据绝对数量,乌斯藏又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再针对性得进行移民意义也不大,事倍功半。

  所以他的意见是尽量减少对边疆移民的政治属性,以经济和治安属性为主,也就是主要迁徙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群众和那些时不时和公检法打交道的二流子,其他人就不要碰了,而这样的移民大家基本都赞同,并没有多少人反对。

  他还特别强调在谷雨同志还在任上处理这件事的必要性,他认为有些事从谷雨同志开头,还是由谷雨同志结束更好,这更有利于党和国家的未来.....

  这句话一出,其他几位中央局常委都若有所思,谷景生强调在谷雨任上把这些问题解决掉,对党和国家的未来好,就是告诉大家伙,我是爱谷枢机的,我也支持树立谷枢机的光辉形象,边移委那些看起来明显不那么好看的东西乘机在他的任上洗干净,这才是真正热爱谷雨同志的方式。

  谷景生接着建议缩小边移委的工作范畴,将民族、宗教这一块的工作与政协党组相关工作合并,重新成立中央和各地方的统一战线部,要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

  边移委主要工作放在移民和边疆安全上,这更利于开展工作,边移委也没必要各地都设立,除了边疆地区必须设立后,有些地方移民任务轻,在公安部门设一个办公室,有些地方移民任务重可以继续保留委员会。

  谷景生直接抽梯子的思路,多少有些出乎中央局常委会同志们的意料,边移委一把手是能进中央局的同志,部门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有多位中央局委员担任过边移委枢机,现在的负责人苗可秀,在东北籍同志又是东北义勇军厮杀出来的同志老同志中影响很大,是下一届中央局常委的有力竞争者。

  所以他这么一番话,很可能得罪不少人,而且谷雨刚刚还强调了边移委的意义,结果他接着说要缩小边移委的职权,这是不是和谷雨对着干?谷景生同志脑子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不过大佬们也都清楚边移委属于特殊时期的产物,这里面确实有不少见不得人的东西,乘着谷雨同志还在任上进行改革,并清理一番也是一件好事,说到底,形势变了,再用太过强硬的手段对付一些人和势力已经不太适合

  所以陈毅同志首先表示了支持,陈镜湖同志则认为要慎重,要先调研一番,方思琼的态度事实上也接近支持,李强和张庚农则偏慎重,两李做过很长时间的地下工作,张庚农是军人,他们都有非常强烈的安全意识,多少还是有些担心

  当然了,这是一件大事,需要谷雨来决断,谷雨想了想说道,“景生同志,我对边疆工作不是太熟悉,这样吧,对帝国主义有可能钻空子的广南三省、西域、西北和乌斯藏等地,你组织做一次调研,然后召开一次座谈会,若是一切如你所言.对边移委的改革,我看可以列入明年的三中全会讨论!

  这句话一出,谷景生同志稍稍松了一口气,虽然他坚持自己的政见,想着成就一番事业,但他也不愿意与谷雨闹矛盾,今天提议缩短边移委的权限,设立统战部,除了他个人认为这样做比较合适以外,也有试探谷雨同志想法的意思

  他也没指望谷雨同志会立刻答应,他更想知道谷雨能够容忍他作为的空间到底有多大,所以直接提到了一个大部门的权限改革,没想到谷雨同志竟然支持了他的意见,虽然比较谨慎,但恰恰说明他放权的决心是比较大的!

  也就是此时,谷雨继续说道,“有些工作由强硬改成软硬兼施是有必要的,但政策不能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要一步步的来,一些地方的边移委工作有问题要处理不假,但该移民的人还是要移民态度要坚决!

  我们必须清楚,在边疆和农村有太多太多人是国家的功臣,他们岁数大了,想回来,要安排好而且很多同志要安排在北京,绝不能让这些同志流血又流泪。

  边疆无数同志的子女都是我党的坚定支持者,他们想在内地安家,想留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只要符合条件,任何人任何单位都不能歧视

  农民进城也要扩大,现在一些地方的进城考试难度太大,我不相信北京上海群众的平均素质真有那么高,这是故意设门槛挡着不让人进北京,是严重错误的行为!

  教育部门要清理一下各地的入城考试,不能由着地方乱来,可以效仿高考按照城市级别组织联考,同时也要允许那些在边疆表现不错的他同志通过考试返回内地进城,我们要有进有出,增加流动性,这也可以让很多去了边疆的人安心嘛!

  虽然我们几次严打,但大城市的黑恶势力还是在不断滋生,现在各种乌七八糟的娱乐机构又多了起来,这里面藏污纳垢的不再少数,甚至有一些高干子弟是黑后台,这些黑恶势力要坚决清理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抓到底......"

  说到这里,谷雨顿了顿,做出结论,“我们的工业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这些年有生之年都未必能够完成,对城市人口的限制也是长期的。

  虽然我们在基础原料领域取得了突破,各种建筑材料的产出迅速增加,但在原料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前,既不能也不适合一窝蜂的盖房子,采取逐步放开的方式更为有利一些,必须长期坚持对城市二流子的移民,不要怕得罪人,一些人闹腾,恰恰说明我们党做对了,正确的事情一定要坚持!”

  谷雨这个思路是一贯的,边疆地区的架构决定了有太多太多同志是党的坚定支持者,这些人想回来也要开口子,同时对农民进城也要开口子,这么多人进城,城市能不能提供那么多工作岗位?肯定要打一个问号的,不是楼房盖了,老百姓进城了,就万事大吉,这才刚刚开始

  前世那种房地产大飞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所以这一世房地产这张牌,他有生之年不会猛打,而是有节制的打,这样做需要付出的代价要小很多,这就必须控制城市人口。

  他的基本策略是一边逐步放开进城限制,一边坚持把那些竞争不行的城市子弟踢出去,能够享受工业化成果的人应该是成功者,而不应该是那些躺在父辈的二流子

  前世作为农村子弟,谷雨自然见不得那种歧视农村子弟的行为,八九十年代疯狂的掠夺农民,-个非农指标花了好几万,这种破事就是北京开头的,必须坚决刹住。

  在这个时代,谷雨代之以考试,同时加强对城市二流子的清理,这不知道公平多少倍,所以他也毫不担心会影响到他的光辉形象,普天下占据七八成的农村人肯定是支持他的!

  谷景生同志负责党务,谷雨现在提到的改革方向与他的思路比较一致,他立刻表示赞同,并表示除了调整边移委工作以外,政法系统也应组织一次针对城市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同时必须坚决打掉一些保护伞。

  张庚农也表示支持,不过他却转移了话题,他告诉其他常委会领导同志,高干子弟涉黑毕竟是少数,现在更严重的问题是一部分高干子弟空手套白狼,肆意钻国家空子的行为......

  虽然经过过去几年的整顿,那种赤裸裸违规的搞法已经少了很多,这不是高干子弟们收敛了,而是高干子弟钻空子的方式正在升级,更加隐秘

  过去高干子弟顾问或者高级职员的方式,利用父辈的影响力,有的是直接挖墙角,搞买卖,赚了是自己的,亏得是国家的:有的是帮助外国企业或者私营企业谋求种种便利......

  在被整顿一番后,这些人换了招数,他们看起来不再经商,做起了律师、记者,或者退到幕后台前安排一些人,表面看起来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但实际上还是一回事: 还有一些人在国外待过,跑到金融机构,利用内幕消息坐庄炒股,搞老鼠仓。

  过去一些人一极其优惠的条件从企业获得商品从银行获得贷款,现在手段升级了,有人与相关企业内外勾结,把一些搞得好好的国企搞破产然后拿着国家的贷款以支持国企改革的名义收购些优良的国有资产,一些地方国企就这样出现了问题。

  若是收购后老老实实经营也就罢了,他们不,等到企业恢复正常了,他们想的是如何套现,有的是高价变卖给私营企业,有的则是想推动上市这种种行为必须严厉打击,要不然就乱了套!

  张庚农一直不是很认可干部子女经商,他认为这会滋生严重的腐败,但谷雨的考虑也说服了他,干部子弟集中在党政机关也是问题,这些不安分的与其放在党政机关,还不如开一个口子,让他们主动跳出来,相比于祸害党政机关,还是办企业更好一些

  张庚农说完,谷景生也说话了,他说一些孩子确实搞得不错,这些孩子也要鼓励,而很多私营企业都与旧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其扶持他们,还不如扶持一些争气的孩子

  他认为类似于梦想电子,101电子这样的企业越多越好,他在会议上提出了自己的设想,那些搞科研不错或者管理能力出色的孩子,干脆挑选一些干得不错的出来重点扶持,让他们在各行各业发挥作用

首节 上一节 141/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