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233节

  直到被戴上手铐,韩家全还是不敢相信,在党的会议上相互叫板是常有的事情,尤其是老同志对台上的这帮子10后干部,资历上是压倒性优势,所以面对他们时不时的叫板,很多在任的同志都不怎么大声说话,现在他竟然被抓走了?怎么可能?

  “你干什么?我要向中央投诉你们乱来!”

  “这是谷书记指示的,收拾的就是你这样的人!”

  韩家全整个懵了,然后也软了,他喃喃说道,“谷书记怎么会这样,不应该呀,我是他的老部下,跟着他在热河打拼……”

  韩家全被押走了,此时已经彻底撕破脸的马天水也不客气,“还有人想着和韩家全一起离开吗?没有?那就听曹部长讲话!”

  现场噤若寒蝉,再没有人敢再蹦出来说不,张文水看到这一幕不知道如何评价,但有一点他完全可以肯定,这件事没完……

  也就在马天水用十分粗暴的手段整顿山西的同时,谷雨也从寻淮洲同志口中听到了一些事情,谷雨听完,当时就火了,“真是乱弹琴,都定下来的事情,哪能变卦?”

  寻淮洲同志目前有些为难,谷雨想退休没错,但他这一次一刀切搞得太彻底了,他一直觉得太过激进,现在又遇到这么大外交危机,新领导班子一旦有什么处理不当,立刻就是众矢之的,所以他觉得谷雨同志带一带并不是坏事,同志们也都能理解。

  谷雨挥挥手,“有问题,你们新一届领导班子才有可能创建起威信,我总要死的,到时候怎么办?我们现在的家底不差,你们就算有一些失误,也能扛得住!”

  寻淮洲同志当然也想创建威信,但这么多老同志在,掣肘那么厉害,想创建威信谈何容易,他是军队统帅,战功赫赫,但面对老资格的同志他也是相当头大,更不要说现在的中央领导班子了,他们的资历都差太多了!

  寻淮洲同志相信,不管新领导班子如何努力,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挑战,现在心里有怨气,不服气的同志实在太多了,这些人打不得,骂不得,怎么处理都不好,接下来有的头疼,谷书记岁数又不大,他为什么非要待在幕后呢!

  谷雨哼了哼,“我今天破例,以后类似破例的事情就会没完没了,怀周同志,你回去告诉那些有想法的同志,要相信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有足够的执政能力!”

  寻淮洲同志听完,站起身,向谷雨敬礼,谷雨与他握了握手,“你和景生同志是老搭档,把你安排在中央监委,而不是人大,就是让你多协助他的工作,不要让我失望!”

  “是,我一定牢记于心!”

  送走寻淮洲同志后,谷雨相当心烦,他忍不住想起了前世那些老爷子想出来的解决方案,加核心,同时废除中顾委……

  由于谷雨一直在党的核心层,所以中顾委在中央层面的影响力相当有限,毛泽东、周恩来等影响力巨大的老同志也都在地方,平时都不出席中顾委的会议,没有头头脑脑在,中顾委能够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

  但省一级顾委就不一样了,鉴于前世的种种教训实在太深,谷雨对地方干部不是太放心,又需要给老同志们一个发言的地方,让他们不至于心里太不平衡,所以对于老同志对地方指手画脚,乃至于干预地方政治,谷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如果老同志搞得离谱了,比如跳吕东的票,谷雨就立刻强硬反击,这实际上就是划线,老同志可以一定程度上操纵地方人事,但中央关键人事安排谁碰他就收拾谁。

  这些年,被安排到地方的老同志发挥了不少监督作用,很多谷雨没有注意到的问题都被他们捅了出来,发挥了不少作用,比如一大批需要移民的人,都是被老同志找出来的,他们只有闲着,才能找出很多潜伏的人……

  这事实上,有些类似于光武的做法,建国之后,中央只留一些认可的人,大部分开国功臣都放在地方,虽然现在不可能封侯,但实际上享有了一定的特权,此举虽然有不少后遗症,但有利于建国初期对地方的控制。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开国功臣离开中枢,在中枢的话语权已经不多,所以在这一次最高层的大调整中,尽管反对声巨大,但谷雨还是压制住了,成功完成了关键人事布局。

  但此举也非常容易造成豪强林立,安排在山西的老同志和山西地方干部勾结在一起,又和党内山西籍高级干部互相联络,最后搞出了一堆事情,就是非常明显的证明。

  山西比较突出,其他省市也好不到哪里去,越是大城市,这一类的事情越多,谷雨心里也明白,也做了一些工作,但一直没有下死手,除了老同志们很有用处外,还有一个谷雨从来都不说的原因,前些年的老同志还是很有反抗能力的,他不能惹众怒。

  但现在已经是1970年,相当数量的老同志已经老迈,已经很有一些人病故,反抗能力已经大不如前,也到了大规模清理一番的时候,山西只是第一个……

  今天寻淮洲同志所说的种种有一定的道理,但何尝不是这一轮清理的理由,谷雨已经表达了拒绝,但肯定还是有人不甘心,他们肯定会打着谷雨的旗号搞事,蒙骗不明真相的人。

  你们猜得没错,我确实舍不得放弃权力,我确实要掌权到死,但我的掌权模式和你们想象得不一样,而且我也不想和你们分享权力!

  你们立功是不少,我也给了你们这么多年的权力和待遇,你们的子女也有非常好的前途,我对得起你们,现在你们若是非要抬着我,那就不能埋怨我,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只能委屈你们了,想到这里,谷雨抓起了电话,开始拨打起来……

  此时在南京城,两位老同志坐在一辆敞篷车上,警卫员缓慢开着,一位老同志有些好奇的说道,“这南京的房子看着有些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要说起来还有有些来历的,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常凯申定都南京期间,大兴土木,盖了不少房子,当时人称新民族主义建筑。

  虽然日本人祸害了一番,老百姓死伤不少,但房子大部分留了下来,江渭清在南京做市长、市委书记相当长时间,他虽然读书不多,但眼光很不错。

  他并没有盲目乱改,而是因地制宜,继续按照国民党时期的路子走下去,这就形成了南京独特的建筑风格!”

  “江渭清这么干,你这个当时的省长也答应?”

  “我确实不太满意,觉得我们不能继续国民党那一套规划,当时 博古是一把手,他也不同意,他想效仿苏俄的建筑,官司打到中央,谷雨同志却站在了江渭清一边。

  他说怎么盖房子我不懂,南京的房子好不好看,我也说不好,但你们的道理不对,国民党和常凯申不是东西,跟房子有什么关系,真是莫名其妙……”

  “谷书记就是这样的人,他很反感事事都掺和政治,不过这建筑物老百姓天天看得到,我们还是有一些自己的风格好,北京新城的风格就很好嘛,全国都应该学北京新城的做法!”

  “你这就是车同轨,书同文!”

  “就应该这样,我们是大一统的国家嘛!”

  “要说起来,我们也没有完全统一,南洋那几个华人国家,与我们制度不一样,思想不一样,第一代好歹还有一些家国理念,第二代就不行了,迟早离心。

  若是未来真出乱子,我们若是镇压,美国人虎视眈眈,搞不好会搞事,若是不镇压,出现了一个反华政权,不就是闹分裂吗?”

  “不用等到未来,现在的形势确实不乐观,我们挑明了边界问题,苏俄立刻增兵,北面边界不稳,南面美国人一直在渗透,可谓蠢蠢欲动,我们这一头宣布谷雨同志退休,那一头南北都有可能出乱子!”

  “你说的很对,确实要小心!”

  “这个敏感的时候,谷书记真不适合退下来,退一万步说,他做得决断,搞了一半,他退了,到时候这个功过怎么算?!”

  “我们是集体领导,成是集体,败也是集体嘛!”

  “这是对外宣传,内部讨论时,总要分一分的,而具体到谷景生同志,他更加困难,若是他应对的好,那是应该的,谷书记留下的好基础;做不好,那就是他无能,这么多的基础都能出事,这样的无能之辈凭什么做二代领导人?”

  “我们是大国,决定大国的必然是内部问题,我们现在内部还是比较稳定的,就算美苏打压,也动摇不了我们的根本,顶破天有一些小乱子,我真正担心的还是新领导班子能不能站稳脚跟,要是换届失败,后面就麻烦了!”

  两位老同志沉默片刻,其中一位老同志安慰道,“实际上也不需要太担心,现在台上的同志都得到了很好的历练!”

  “谷景生还算不错,昆仑省是他一手搞起来,大家还算服气,其他人也不竟然,江渭清三十不到就做南京市长,这个记录现在都没有人打破,以后我看也难,虽然他干得不错,但他革命时期的资历那么单薄,谁会服气他?”

  “你说错了,江渭清革命时期的资历还是挺扎实的!”

  “最高也就是团政委,太低了,我听人说他是因为在南京的工作,入了谷书记的法眼,从此平步青云,不断被提拔,这马上就要进常委会,做人大主席了!”

  “你当时在部队不太了解情况,三十年代中期,谷雨同志很在意提拔小根据地出身的同志,湘赣边根据地不大,他当时一步步已经做到了团政委,县委书记,已经是根据地的中坚力量,主要领导干部之后,就是几个团政委了。

  当时他和好几个同志一起调到中央党校,谷雨同志一一攀谈,最后选中了他作为湘赣根据地的代表,然后给机会提拔,这一类的干部各个根据地都有,他们的前程比原来各个根据地的领导同志都还要好!”

  “原来是这样,谷书记的领导艺术真不一般!”

  “这也不仅仅是领导艺术,而是现实工作的需要,南方各个根据地内部各种肃反太厉害,根据地的领导干部与被打倒的同志矛盾太深,用谁总有人反对,选拔江渭清这样从基层一步步干起来,是非比较少的中坚干部,大家都没有意见!”

  “还有这一层,我还真没有想到!”

  “南方和北方不同,敌人太强,而且内部斗争也激烈,江渭清能上来,水平不差的,这些年他在各个位置上四平八稳,可不是白给的!”

  那位老同志听到这里,想了想,干脆挑明了来由,“就算新班子都还不错,我还是不放心,谷书记现在怎么也不该退呀!”

  “不是定下来了吗?总不能出尔反尔!”

  “怎么是出尔反尔,国际形势变了嘛!”

  “我也不反对谷书记留任,但这种事情要听中央的,我们讨论这么热乎有什么用?”

  “怎么没用?好些同志都是这样的想法,他们都准备发言,马上七中全会和中顾委全体会议都要召开,我们可以谈一谈看法嘛!”

  “这样做不太好吧,若是这一届谷景生同志没有接班,他下一届都63了,也不太适合,总不能选一个15后,那更压不住阵脚!”

  “他比谷书记只小了几岁,本来就轮不到他!”

  “老徐,这是和中央的既定方案对着干,要慎重!”

  “老宋,不瞒你说,我也没有想好,不说吧,我心里憋得慌,可说吧,和你一样确实有顾虑!”

  “那就等一等,到会场上看看气氛再说!”

  两位老同志计议已定,回到住处,然后秘书告诉徐老,山西那边来了电话,半晌之后,徐老脸色非常难看,他拍着桌子说道,“这个马天水,这个马天水,他竟然打着谷书记的旗号在山西为非作歹,简直是乱弹琴!”

  听完了徐老的介绍,宋老也是瞠目结舌,山西有问题不假,但处理问题怎么可以这么简单粗暴,把为革命做出很大贡献的同志铐走,这是哪门子搞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瞬间乱成这样了……

第217章 劝说

  消息不胫而走,全国各地的高级别的老干部们大都被惊动了,虽然韩家全确实有问题,问题还不小,但马天水今天可以铐韩家全,明天就可以铐他们,这如何能忍?必须反击!要是不反击,以后他们再说话还有人听吗?日子还怎么过!

  这一次换届,本来就有一大堆人不满意,只是被谷雨强行压制下去,现在马天水这一手一出,更是群情激奋,有很多人就想到,可以借着这个声势,推动一些事情,比如谷雨同志延迟退休,甚至于更进一步,延迟召开党代会,乃至于推翻这一次北戴河会议的种种结论!

  作为老同志的代表人物毛泽东同志,自然有不少人给他打电话,诉说发生的种种,希望他在这个关键时刻做一些讲话,大家都等着呢!

  一个接着一个电话打过来,有的是老部下,有的有一面之缘,还有的他也不熟悉,也不知道怎么想起来给他打电话。

  毛泽东同志今年77岁,虽然身体还行,但也扛不住这么多电话,但岁数大了,他也比较念旧,所以不耐烦接听的他就让秘书接听,筛选一番,再让其他同志接听。

  对山西发生的种种,毛泽东同志得知消息后就明白过来,谷雨同志这是杀鸡儆猴,保证十二大的顺利召开,让新领导班子树立威信,但马天水有些用力过猛了,你让两个年轻同志把人请出会场就行了,何必用手铐,这下子所有的麻雀都得叫一叫,谁都担心搞到自己头上。

  对马天水,毛泽东同志相当有好感,此人十分简朴,对工作十分认真和负责,他经常深入工厂,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能及时解决问题。

  担任上海副市长期间,上海的数千家工厂中,马天水亲自到过调查的,不下1000家,他对自己主管的工业生产行业,是驾轻就熟,已到令人惊叹的程度。

  等调到中央,担任副总理兼大型企业工委,他更是在全国跑来跑去,全国各个核心厂矿的负责人名字、主要生产产品、生产特色、所在位置、经营情况等,他都可以随便报出。

  毛泽东同志一开始不了解经济工作,但在社会主义试点区折戟沉沙之后,他也时不时在武汉各家工厂转一转,此时他才真正明白这样能够深入基层,懂经济,能办事的干部是多么的难得,怪不得谷雨同志那么提拔他,这样的人就应该提拔!

  了解到会场上发生的种种后,毛泽东同志也能理解马天水同志的愤怒,相当一大批老干部很不像话,自以为资历深、功劳大,什么事情都敢做。

  在宣布中央决定时,公开放开,还当众和现任的中央局委员,即将进入常委会的领导同志叫板,这要是不严厉镇压,以后中央还有威信吗?

  但一个接着一个电话的到来,也让毛泽东同志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若是谷雨同志退休,新领导班子和老干部们出现激烈对抗,这必然耽误事。

  偏偏现在的国际国内形势很让人担忧,所以当一些同志提出谷雨同志再干一任,哪怕干个两年辞职都好,毛泽东同志就多少有些动摇,他不相信谷景生同志能压得住阵脚……

  不过谷雨同志已经喊了几年退休,他此时不退,对他的形象是很大的打击,谷雨倒还好,关键是谷景生同志,若是此时谷雨不退,对他的威望简直是致命的冲击,以后就算他接班了,威望也没办法树立,这会让相当一部分老干部得寸进尺。

  毛泽东同志一时很难判断得失,他自然也不会表态,正好毛岸英同志回来了,毛泽东想了想,就把这件事告诉他,想听一听老大是怎么考虑的。

  “老毛同志,你已经退休十几年,现在快八十的人,你要做得是颐养天年,多活几年,不要掺和这些是非,你想这些有的没的干嘛?要我说呀,北京开会您老也别去了,就在家养着,这是您老最好的选择!”

  毛泽东同志有些不自然的斥责道,“你在胡说什么!”

  “是我胡说,还是您老这么大岁数退而不休?要我说呀,谷书记也真是脾气好,若是换成了一般人,就您老这作风,要么流放,要么秦城!”

  “我革命了一辈子,合着就落了这么个下场?”

  “您老天天研读二十四史,类似的下场少吗?李善长不甘寂寞,朱元璋看在他岁数比较大的份上,一忍再忍,最后实在忍不住,77岁杀了李善长满门……”

  “你举什么例子不好,举这个例子?”

  “跟您年龄相仿佛的例子还有一些,李靖老迈,唐太宗李世民想让他随军出征,李靖托病不就,李世民劝勉李靖,司马懿七十多岁还能为魏室建功,李靖听完直接发了一身汗,然后随着李世民出征!”

  “现在不是封建时代,谷雨同志也不是封建皇帝!”

  “确实如此,但谷雨同志稍一试探,就发现这么多人跳出来,您觉得谷雨同志能放心?什么让谷雨同志再干一届,这不就是想尽办法打击谷景生同志的威望吗?这是把谷雨同志当成了钟馗,谷雨同志隔着远远地,就能闻得到!

  谷雨同志肯定会想,现在都这样,哪一天他不在了,谷景生同志若是压不住阵脚,被当世司马懿夺了位置,会不会也效仿赫鲁晓夫,也给他一个秘密报告?”

  毛泽东同志沉默不语,毛岸英同志见有门,继续说道,“而您呢,资历深,功劳大,两个兄弟一为总理,一为部长,有自己的老根据地,培养了一大批人。

  您还有自己的一套政治理念,与谷雨同志的路线南辕北辙,您瞅瞅,您瞅瞅,当世司马懿非你莫属,您老还这么不自觉,难不成也想着让两位叔叔和我们这兄弟子侄十几个都跟着您一起去?”

  毛泽东同志终于忍不住拍了桌子,“你这个孩子在胡说什么?”

  毛岸英同志哭笑不得,“我都快五十了,还是孩子?”

  毛泽东同志也觉得自己有些说错,他又找了一个理由,“谷雨同志又不是朱元璋,你在胡想什么?”

  “在朱标病死前,朱元璋也是仁慈之主!”毛岸英同志低声说道,“爸,要论狠辣,要论决心,谷书记甚至胜过了苏俄的钢铁,几十年如一日的移民,不惜代价的改变边疆的的人口比例,这种事情换党内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做,可谷书记就做了!

首节 上一节 233/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