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239节
至于一些同志的抱怨,也有道理,可以做一些适当的限制,不过也应该注意到世代从军的良家子是国家的支柱,现在军队又格外强调技术,很多军队同志从军类似于在国企和研究所担任技术岗位,要有区分。
周恩来同志想了想问道,“谷书记,您觉得要等多久?”
“这要看美苏两国的此消彼长,怎么也要再等十几年!”
“十几年?我们能活那么久吗?”
“那就要去问老天爷了!”
周恩来同志想了想,非常明确的说道,“如此说来,谷景生同志之后的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必须有足够的军队影响力,我认为15后同志中李耀文同志是比较合适的,到时候可以由他来领导完成这一项改革!”
“现在谈论15后同志实在太早了一些!”
“等到谷景生同志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可以让贤!”
谷雨本能的连连摇头,然后非常严肃的说道,“恩来同志,你可能误会了,谷景生同志只要身体好,干个三届也是可以的,他是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不是什么过渡角色,你要摆正立场!”
一边说,谷雨一边看向身边的吕和同志,“今天这个谈话,整理一番,接下来发给全会,党内有些事情必须有一颗共识!”
不管周恩来同志是本意,还是试探,此时此刻的谷雨都必须表达出对谷景生同志足够的支持,接下来的整顿至关重要,他绝不允许失败,这直接关系到未来。
至于限制军队系统的政治影响力,谷雨压根不着急,甚至无意搞改革,就算军队影响力比较大又如何,控制了全党又如何?他能控制全党就是靠的军队支持,他不也搞得挺好吗?
前世的老毛子最后完蛋,在谷雨看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军队和党的联系不够深,在关键时刻,军队坐观苏共灭亡,而不是力挽狂澜,相反中国的体制下,军队和党密不可分,党完蛋了,军队也绝对会遭到重创,这是军队高层绝不愿意看到的,关键时刻,他们将不得不出手。
军队天然具有保守属性,也天然具有民族主义属性,未来有一天,共产党的领导人可能会被和平演变,但军队统帅反而不太可能,他或许贪财,但他的基本盘注定了他没办法干太过,要不然他就会被军队抛弃,既然如此,谷雨有什么好担心的,让军队做最后的兜底,反而是好事。
在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类似的事情不少,虽然中国比较特别,但中国不是欧美,中国空前庞大的体量注定玩不了欧美那一套,而要保持中央集权,军队是最后的底线,军队的影响力必须在,退一万步说,就算哪一天不行了,他也宁愿如汉唐一般,以强大而亡,不是如宋明一般,窝窝囊囊的灭亡!
这个周恩来骨子里还是传统那一套东西,怎么也改变不了,而他那一套注定会被抛弃,谷雨心中哂笑,想窥探我对未来的安排,然后搞一搞政治投机,不要想了!
接下来,不仅他的投机不成,他所器重的未来之星也要好好整顿一番,都到这一步了,权力欲还这么大,难道他不明白毛泽东同志的建议就是针对他吗?这么不自觉,那就不能客气,这一次全会不少人有怨气,一个中央局候补委员落选中央委员,作为安抚,也不是不可以!
第221章 最后一搏
谷雨这般说,周恩来同志愣住了,他沉默片刻,然后做了最后的努力,“谷书记,这样做不合适吧?”
“合不合适是我说了算,不是你,恩来同志,回去好好想一想,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你作为老同志心里要有一杆秤,不该你插手的事情,你不要插手,要不然会产生误会的!”
说完,谷雨伸出了手,周恩来同志眼神复杂,有一些释然,有一些伤感,也有一些尴尬,他和谷雨握了握手,最后说了一句,“我一直是支持你的!”
谷雨冷冰冰的说道,“我知道,谁在台上,你都支持!”
周恩来同志听完,转头离开,他脚步有些踉跄,而谷雨则怒气充盈,自己是不是太好说话了,以至于一个个胆子越来越大了?谷雨缓缓坐下来,他要想想,好好想想!
如果周恩来同志不提李耀文,谷雨也不至于把话说的这么绝,也不会把交谈内容对外公开,但当他当面说出李耀文,谷雨就没有退路了,他必须坚决维护谷景生同志,你们以为他是过渡角色,我偏偏说他是第二代领导核心,要不然这个整顿还怎么做?
谷雨对自己搞出来的人民共和国非常自信,得国之正,绝对胜过了西汉王朝和朱明王朝;这些年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些年有了明显提升,归属感很强;他这个开创者又顺应时势,既不搞个人崇拜,又主动退居二线,开了一个好头。
而现在的中央重量级领导人,在谷雨印象中,活到八九十岁的大有人在,谷雨也不用担心,他如果早死,未来没有有影响力的人物。
虽然他担心二代而亡,但可能性非常小,他真正的担忧实际上是各种各样的勋贵太多,堵塞了上升通道,需要整顿一番。
这是历朝历代都需要做得,但由于钢铁搞出来的那些破事,谷雨又没办法对功臣搞得太过分,那么只能留给第二代领导人,所以越是阻力大,谷雨越需要提升谷景生的地位,要不然他压根没办法做事。
谷雨确实想过李耀文作为第三代领导人,搞一些安抚,但现在大整顿还没有开始,周恩来同志跑过来说这么一通,他想干什么?破坏整顿?他到底在想什么?
更重要的是,让谁来做接班人,有,且只有他谷雨来提,不是周恩来同志有资格提得,哪怕你威望深厚,哪怕现在李耀文的优势十分清楚,周恩来同志也没有资格说,你说了,我怎么办?难不成让李耀文同志对你周恩来早请示,晚汇报?
更何况,周恩来同志还提到了军队政治地位,这件事更加敏感,只有谷雨咨询时,他才能说,谷雨不问,他就不能说,哪怕他心里想,也不能提,军队是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命根子,是九鼎,鼎之轻重,是他有资格问得?
周恩来同志在中枢多少年了,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些问题,他为什么会问?他凭什么问?他到底倚仗什么?这才是谷雨真正担心的!
谷雨自问对周恩来同志不错,如果谷雨硬赶,他在建国之后,就被退出常委会,可他还是干到了1961年,然后又在香港坐镇十年,哪怕他有一些做法不合谷雨的想法,谷雨也忍了,他现在不愿意斗来斗去,想的是安安稳稳收场。
谷雨虽然身体没老,但心境已经老了,精力都用在关键问题上,其他事务都不太管,放手让下面同志做,周恩来同志发挥特长时,政策上有些把握不到的地方,谷雨也难得计较,反正大局已定,南洋翻不了天。
可能是在香港待了十年,自在惯了,对很多事情的敏锐度降低了,亦或是他自以为是文官集团,或者叫作官僚集团的总代表,发出了政治试探。
谷雨想起了前世种种,怎么搞来搞去,大家都感激他,这是个什么鬼?历朝历代,只有宰相背锅的,没听说宰相是好人,一把手和同僚都不怎么样的。
而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这样的局面,就在王朝的中后期,皇帝不是东西,太监锦衣卫不是东西,武将更不是东西,靠拢皇帝,为国理财的文官同样不是东西。
只有和皇帝对着干的,为官僚集团服务的,才是忠良,才是天下第一等完人,哪怕他一上任就割让土地,哪怕他占地几十万亩也一样!
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官僚集团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并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此时必然会出现一大堆幺蛾子,亡国不远。
现代也有这样的案例,前世苏俄的崩溃同样也是类似的道理,苏俄亡党亡国,对绝大部分人都是悲剧,但对于那些官僚却是幸事!
所以这些年,谷雨一切操作的核心就是将国家利益和官僚集团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在谷雨眼中,官僚集团不需要一个总代表,如果说官僚集团有一颗总代表,那个总代表有且只能是党的最高领导人。
以前是世袭制的皇帝,现在皇帝不存在了,一把手也是流官,本质上也属于官僚,也就是说,官僚集团拥有了国家,所以党的最高领导人必须是官僚集团的总代表,他的所作所为不仅要为了国家的利益,也要为了官僚集团的利益,他的核心工作是调解两者之间的矛盾。
若是哪一天党的最高领导人之外诞生了一个总代表,那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体系出现了重大问题,一把手干不了活,那么现行体制的崩盘就成了必然。
前世建国初期的种种就是明显的证明,一把手成为了官僚集团的死敌,两者鏖战了十年,最终官僚集团获得了胜利,最终创建的国家实际上内核已经改变,可以说是第二共和国。
而当时的官僚集团总代表,嘿嘿,还真是巧合,哪怕他不在这个位置上,他同样被人推出来询问,这是不是意味着他创建的体制也有类似的问题?
谷雨重视政府工作,多位副总理进入中央局,总理、第一副总理更是常委,但中央绝不是二元体制,最高决策权一直在党,关键强力部门的负责人在党,而不在政府。
政府只是负责执行,哪怕是总理、第一副总理也一样,他们首先是党的中央局成员,然后才是行政职务,这个次序从来没有发生过变化,谷雨时不时调整中央局委员的分工,核心依据就在于此。
谷雨思前想后,觉得制度没什么明显的问题,他又思考官僚集团和国家利益的关系,也没什么大问题,谷雨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限制,但他同样也在收买官僚集团,他现在的所作所为实际上符合官僚集团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谁都知道保持上升渠道的重要性。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到底出在哪里?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可能,谷雨眼中的官僚集团与周恩来同志眼中的官僚集团不一样,所以看到谷雨到退休都没有调整,有些人着急了,担心变成祖宗家法,那意味着他们要压抑很多年!
谷雨把职业军人、理工类科技工作者纳入到官僚集团中,但周恩来同志还是老一套,他眼中的官僚体系没有那些人的份,或者说留给他们的空间有限,不过是一群干活的,有什么资格治国,他们打打下手就够了!
选择在这个时候说话,或许就是因为谷雨已经决定退休,这和洪武三十年的朱元璋遇到了南北榜案一模一样,我们不装了,摊牌了,我们要吃独食,你不让我们吃,你就是我们的仇人!既然你们不愿意再装下去,对老子摊牌,那就不要怨老子反击!
谷雨拿起了纸笔,开始哗哗哗的写了起来,一气呵成,写完之后,谷雨先看了看,然后又加了个标题,中国共产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
谷雨思考时,吕和同志并没有立刻离开,等他写完之后,谷雨把稿子交给他,吕和想了想问道,“谷书记,今天周恩来同志提到了李耀文同志,似乎不是很适合出现在公开信上?”
谷雨默默摇摇头,“做任何事总要付出代价的,而且即便我盖住了李耀文同志的名字,其他同志也还是能猜出来,谷景生同志反而可能会有一些不好的想法,还不如挑明了!”
“李耀文同志的压力会非常大!”
“正好可以让他安心工作,我相信谷景生同志也有足够的气度,他就算有什么不满意的,也气不到李耀文同志头上,要说起来,他们虽然差了几岁,但实际上也是两代干部!”
吕和同志想了想说道,“李耀文同志战争时期立了不小功劳,他实际上已经在战争中追上了10后同志,要说起来,我们很多15后与他们差距还是不小的!”
“他的成功,更多的是际遇,你们也慢慢追上来了嘛!”
话虽如此,但吕和同志明白,谷雨同志此说相当于承认了李耀文同志15后领导干部中领头羊的角色, 这正如谷景生同志在10后干部中表现出色,也排在最前列一样。
而谷雨同志是这样的想法,也就意味着李耀文同志在他的心目中,有不一般的位置,所以未来怎么样,还真说不准……
随着谷雨的一声令下,谷雨给出席十一届七中全会与会和列席人员的公开信发出,顷刻间,这一次会议立刻就争论起来。
虽然有很多很多同志持有和周恩来同志相同的看法,天下一统,要偃武修文,给高级军官们的位置太多了,但却没有人主动挑破这层窗户纸,现在第一个人冒出来了,快要彻底退休的周恩来同志。
但他试探的结果却遭到了当头一击,谷雨整出了一封公开信,在公开信中,谷雨再一次强调了他对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解,要想办法选拔精通建设的干部,而不是那种传统的精通权术和拉帮结派的干部!
所谓的建设干部,应该是注重对于“事务”或“工作”的管理,讲究通过研究工作的方式、资源的调度,工作的流程,来最大化提高效率。
福特发明了流水线,把人分配到流水线上,细化分工,每个人都成为自己工序上的熟练工,效率高了,原来可以生产一百辆汽车,现在可以生产一千辆汽车,福特赚的盆满钵满,也愿意给工人更多的工资,让他们买得起小汽车。
而正是因为福特的理念在美国得到了全面推广和流行,美国工业的效率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美国工人也同样获得了一定的好处,他们很早就买得起小汽车,现在更是一个工人可以养一大家子,这也极大的带动了消费,让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福特虽然是大资本家,但他改变了传统的资本剥削方式,通过提升产量的科技含量,通过科学管理,把资本主义带到了一个更高的程度,可以说他是非常优秀的建设干部,而这样的人恰恰是我们所需要的,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干部!
但很不幸的是,中国共产党党内这样的干部非常少,众所周知,中国的工业化起步较晚,所以很多时候,还是凭借小农思维在做管理,不仅仅企业充斥着这样的干部,从上到下的行政管理者也有无数这一类的人。
传统的农村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分工明确,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协作,最多无非是农忙时多几个人干活,不需要太强调资源调度和流程安排,跟着经验走,四时变换中,自有每个时节该做的事情。
农民并没有动力去研究如何提高自己的种植效率,因为他们的产业集中度太低,一户农民,如果只是凭借劳力耕种五亩地,他根本没动力去研究如何通过管理改进效率,毫无没义。
即使原来干8小时,优化后干6小时,对于他又有什么意义呢?多出来的两个小时,他也不过消消闲,而且多年积累的经验,对于指导提高农业的效率也有帮助。
所以中国社会普遍不在意提升工作效率,再加上受到封建时代帝王术、权术的文化影响,国人在管理中,更倾向于去调动“人”的积极性,而非去研究做“事”的科学性。
谷雨举了一个很常见的例子,现在很多干部格外鼓吹奉献,而在他们眼中,奉献和加班是同义词,他们不看工作完成的情况,只看部下下班之后在不在办公室,似乎在办公室,就是好同志,就是懂奉献,思想积极的干部。
但加班并不都是好事,大家都有家庭,有老人孩子,都跑去加班了,家庭怎么办,老人孩子办?这里面必然有心里不乐意的,此时第二招出现了,那就是权术,也就是驭人之术,就是改造你的思想,让你奉献自己的生活时间,用来达成组织的目标。
一旦洗脑不成功怎么办,那就要挥舞种种大棒,强调领导权威,有那么一些同志,他们有着极高的工作效率,他们压根不需要加班就能完成工作,但在那些领导眼中,这就是另类,非要打倒而后快!
至于有效率的干部打倒了,影响工作怎么办?他们不在意,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干部还不好找,我们中国人这么多,还怕找不到干活的?
说到底人太贱,推一推,压一压就是了,压根没必要通过流程再造和管理优化来减轻人的负担上面只要一个结果,至于过程如何,没有人关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罢了。
为什么我们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越来越多,可总还是有人喊着事情做不完,根源就在于此,我们的工作效率越来越低,所以群众觉得我们很多同志变质了,不是以前的共产党,而中央眼中,则是越来越多的官僚主义、特权主义!
谷雨严厉抨击了现在的干部乱象后,接着开始解释自己的用人政策,为什么他会非常注意从部队提拔高级干部,尤其是选拔参谋长和海空军出身的同志,为什么他非常在意提拔高科技企业负责生产管理和技术研发的干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一类的干部大多是他所需要的建设干部。
现代战争越来越复杂,越是现代化战争,越是高科技武器,其所需要的组织筹划、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却需要好几倍的人手,这就必须创建一套完整的,高效率的军事组织筹划体系。
尤其是中国,是一个拥有150万常备军、两百多万各类内务部队,既百万其他后备武装和数以千万,乃至上亿计的准军事后勤人员、后备兵源的大国,高级将领不仅必须精明强干,还必须驾熟就轻的管理和改进相应的组织体系。
这些人只需要稍加培训,就可以管理和不断改进我们的行政体系,同样的,高科技企业负责生产管理和技术研发的干部也是如此,他们要是不精通各项生产和研发的流程,他们压根做不好事情,这两类人是当前有建设思维的干部,他们可以做好事,重用他们理所应当!
相反,现在组织体系中有相当多的人,心思都放在如何琢磨人,他们做事依靠模糊的、直觉性的认知,甚至是老祖宗千百年前的智慧,好的是《孙子兵法》,不好的,干脆就去研究《厚黑学》,似乎脸皮厚了,心眼黑了,就能成大事!
这些人搞建设,搞出了一个又一个烂摊子,这些年我们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问题也一大堆,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错误、事故一个接着一个,问题就出在这里!
更让人头疼的是,同一件事,同一个流程,看人情,看关系,看背景,有些人能做成,有些人就做不成,这压根不是技术和事务层面的事,单纯是人层面的事,如果做人比做事重要,那谁会研究怎么做事呢?
做完了一番批评和解释后,谷雨很明确的告诉全党:现在中央重点提拔建设干部的政策要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相反,那些一脑门子只会琢磨人,不会干事的人要越少越好,这些人不仅不利于做事,反而会成为组织的蛀虫!
谷雨最后提出了几点意见,除进一步加强从解放军和企业生产、技术研发岗位以及大学、研究所理工科研发岗位提拔人才以外,要明晰以下几点:
一是中央和省一级公务员招考,必须有两年基层工业企业或者从军经历,研究生以上学历必须有现代科学技术研发经验,各级综合类岗位招考,不得限定在人文社科类中招录,要更多的招收理工科出身的大中学生;
二是全党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创建由谷景生同志为主任,中央党校校长曹元鹏同志为常务副主任的全党学习委员会,各级党校对干部各种政治理论、建设基本常识和各类管理学的培训要常态化,也要时不时进行抽查,考核不通过,要重新安排位置;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干部交流,推动党的中高级以上领导干部前往企业、解放军和边疆地区的现代农业企业蹲点、挂职,以提高对现代化管理模式的理解……
看完了前面的谈话纪要,李耀文同志的额头上冷汗直冒,天地良心,他和周恩来同志几乎没什么联系,顶多礼节性的拜访几次,他怎么也想不到周恩来同志竟然那么说话,坑人也不带这么坑的呀!
他一个资历那么浅薄的干部能进入中央局已经是侥幸无比,哪里还敢惦记什么第三代领导人?这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吗?出了这样一件事,他以后怎么和谷景生同志相处?
幸好谷雨同志的公开信是就事论事,主要谈干部问题,并没有牵扯到其他问题,而谷雨同志的公开信也给了他机会。
所以在小组讨论时,李耀文同志第一个发言,他首先做了一番澄清,我和周恩来同志没有任何联系,也不明白他为什么那么说话,他表态自己坚决拥护党的伟大领袖谷雨同志,也坚决拥护和支持谷景生同志作为党的下一代领导核心……
然后李耀文同志结合自己这么多年的人生经历仔细谈了谈他对建设干部的理解,最后得出结论,他能够侥幸成为中央委员、省委书记,可能就是因为中央认为他在建设中做了一些事情,对建设有一定的了解。
但李耀文同志说自己扪心自问与谷雨同志口中合格的建设干部还相差很远,文化水平低,对很多科学知识一知半解,如果中央觉得合适,他愿意让贤,前往一家国有企业任职,进一步增加对谷雨同志各种建设理念的理解……
李耀文所在小组的同志看到公开信之后,都知道他的处境尴尬,不得不做一番澄清和表白,同时也都明白当公开信中出现他的名字后,也就意味着他应该不可能成为谷雨同志心目中的第三代领导人,哪怕过去有这样的想法,现在也不可能了!
周恩来同志这么公开一说,谷雨同志要是再提拔他做第三代领导人,那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当家人?周恩来同志此举等于断了李耀文的前途,大家伙猜想此时此刻的李耀文估计最恨的就是周恩来,我招你惹你了,你要这么坑我!
而与此同时,这些同志也隐约明白过来,周恩来同志提到的种种应该是中央原先的意图,谷景生同志极有可能真得就是过渡角色,只是周恩来同志那么一番话捅破了窗户纸,也彻底激怒了谷雨同志!
他直接不认了,不管过去大家怎么想的,现在谷景生同志就是二代领导核心,他能干三届,直接干到七十岁之后,谁若是不服气,那就放马过来!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