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241节

  “能够不断推动发展,人民也乐见其成的就是进步,相反就是倒退!”毛岸英同志想了想说道,“爸爸,我觉得你们已经在中和,两个试点区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挫折,但都在推广,这不就是中和吗?”

  “这也是实事求是,不过要想实现实事求是,实在太难了!”

  “再难也要坚持,现在苏俄脱离了实事求是,他们的路也越走越窄,相反我们的道路却越走越宽!”

  “现在苏俄与欧美缓和,国力蒸蒸日上,相反我们同时面临美苏的压力,这两年的经济增长还是有一些不理想,外界这段时间对我们的批评不少!”

  “很多人都会被表象所迷惑!”毛岸英同志笑着说道,“爸爸,您肯定不是这样的人!”

  “你很自信嘛!”

  “当然自信,我们较为成功的完成了领导人的交接班,虽然外贸上遇到了一些冲击,但各项应对有条不紊,可以说,不管是政治,还是经济都已经成功排雷或者正在排雷。

  接下来,我们的形势只会越来越好,保持几十年的稳定发展,应该没什么问题,这是苏俄绝对比不上的!

  苏俄日子好过,是创建在与西方缓和和石油涨价基础上,实际上非常不稳定,等到西方挺过这一次危机,就不会与苏俄缓和,到时候石油价格也不会高涨,加之现在又和我们闹起了矛盾,到时候苏俄就会感受到严冬的到来!”

  “柯西金也在改革,马祖罗夫等地位稳固了,应该也想做一些事情,他在白俄罗斯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不搞价格改革,注定一场空,看苏俄目前的架势,这注定是一场虎头蛇尾的改革!”

  “苏俄的计划经济直接关系到苏俄政治的稳定,没办法改,虎头蛇尾是注定的!”

  “既然没办法改,就不得不面对计划经济的僵化!”毛岸英想了想说道,“我和张云龙同志这段时间有不少接触,他对苏俄很了解,他说中国社会活力四射,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都在想着发展。

  苏俄则死水一滩,从上到下,浑浑噩噩,表面上看,苏俄卫星上天,飞机坦克隔三差五的冒出来,鼓舞士气,但苏俄民间压根不看这些东西,知识分子也积累着很多怨气,这些问题迟早会爆发出来!”

  “苏俄领导人不懂哲学,他们不明白事物总在变化发展中,搞得是静态主义,任何事都不想改,可人民不会答应,人民的需求会越来越高的!

  日子不好过时,有吃的有穿的就行,不在乎好不好;现在不行,要讲究吃得丰富,吃得健康,穿得也要花枝招展,各种奇装异服都想试一试,还要大电视,小汽车,欲望无止境!”

  “爸爸,你以前可是说过吃得饱,穿得暖,时不时有鱼有肉吃,还不够吗?”

  “我虽然老了,但眼睛不瞎,看得见变化,就不允许我实事求是吗?”

  “要想应对人民欲望的不断增加,苏俄那一套搞法肯定不行,有能力的,注定不能接受;没能力的,也不会感激,他们不会觉得自己能力不行,反而会怨恨国家管得太宽,不给机会,这一切都是人性的问题,根本无解!”

  “资本主义追求对的金钱,会不断放大人的欲望,社会主义想通过理想和教育来解决资本主义的诸多缺陷,但现在看来,很难成功,你觉得什么时候可以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

  “我们这些幼稚园一代也问过谷书记,谷书记说这和大同社会是一样的!”毛岸英同志想了想说道,“谷雨同志还说,一切问题都是能量问题,哪一天我们实现可控核聚变,实现了能量的自由,到时候,就有可能实现物质极大丰富!”

  “我不懂物理,不过这应该是谷雨同志女婿的工作范畴吧,有进展吗?”

  “应该没有,有的话美苏都应该有消息!”

  毛泽东同志点点头,“现在看来,我们的党和国家重点要做的是两件事,一是压制官僚和资本的贪婪,二是兜底,最基本的生存权、教育权、养老医保得到保障其他的看群众自己,有能力就好过一些,没能力就差一点!

  我们现在这两块做得都很不够,一些地方干部和民营资本家越来越过分,对他们的打击不够,而对广大工人农民的兜底也远远不够,也就刚刚吃饱肚子,有衣服穿,虽然比过去强,但与欧美压根没办法比!”

  “谷书记国庆讲话也指出了这两点,接下来谷景生同志应该会忙第一点,孙运璇同志会忙第二点!”

  “谷雨同志对形势的把握是非常强的,非常敏锐!”

  谷书记说我们与官僚主义、资本主义、与美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斗争将是长期的,这个判断非常精准!”

  “让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整顿是对的,都这么支持了,希望谷景生同志能够做好吧!”

  毛泽东同志说到这里,微微沉默,片刻之后说道,“我这一次上京,除了悼念陈赓同志以外,也想和谷雨同志谈一谈干部评价标准的问题,我们现在以GNP为纲的做法,必须改一改!

  地方修桥铺路,看着在不断增加GNP,可好不容易修好一条路,换了一个干部,又要开始挖重新搞,城市规划又是一个干部一个主意,这里面浪费了多少钱都不知道!

  哪怕中央三令五申,不让搞门面,不让搞亭台楼阁,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没几个认真执行的,可奇怪的是,这些竟然也可以带来GNP的增长,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不改不行的!”

  “爸爸,这一套统计办法确实有很多不足,但这样的操作办法也确实极大的发挥了地方干部的能动性,当前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短时间内可以,但时间一长,党内必然混入一大堆资本家的代言人,而且各地的收入差距拉大,干部收入也会拉大,这会滋生严重的地方主义和地区差距,这些很危险!”

  “中央实际上已经考虑到内地和边疆地区的不足!”

  “还是不够细致,沿海沿江,交通好的地方和交通不好的地方差异很大,一刀切不行!”

  “可如果不一刀切,就会被人钻空子,哪怕现行办法有缺陷,也比没有标准好!”

  “治国真是难,这些东西在中央时,我从来不注意,可到了武汉后,时不时走走看看,才发现问题真是多!”

  毛泽东同志有些感慨,他抽出一根烟,闻了闻,“要论发展经济,了解情况的是企业,是工人农民商人,干部真正懂得并不多,哪怕是谷雨同志器重的建设干部也一样!”

  “党政机关真正要做的是仲裁,就像谷雨同志曾经说过的那样,党政机关要做的是服务,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有私营企业,我们都要做到一视同仁。

  你注册我登记,你挣钱我收税,你发财我高兴,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同情,同情归同情,但政府不能再把你们养起来,只能通过社会保障帮你们解决问题!”

  “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

  毛岸英点点头,“名义上国资有很大的经营自由,但那么多大事小事,政府却总想着管,但又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出问题的地方国企和地方乱管、瞎管很有关系。

  奖罚也有严重的问题,有的厂长搞坏一个工厂,却可以转到另一个企业继续当厂长,搞垮几个工厂,却可以转到政府当局长,武汉这样的例子就有好几起!

  而在处理这些有问题的企业时,很多地方干部私心很重,或是低价卖给领导干部家属,或是卖给与他们关系很好的民营企业,对职工利益照顾不到,出现了很多问题。

  央企和地方企业的关系也很成问题,央企好的说法是非常喜欢算经济账,不好的说法是凭借政策和资金优势,不断抢夺地方优质资产,这种垄断未必可以提升经济效率,有时候反而限制了一些本来搞得不错的企业发展!

  民营企业和华侨企业问题同样不小,这些企业一切朝钱看,挖空心思拉干部下水只是一方面,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责任感,甚至有的甘当买办,配合外企,打压国内搞得好的企业,甚至于有一些处在关键位置的行业协会和国企也有类似的问题……”

  “问题一大堆喽!”

  “您老认为应该怎么改?”

  “这不是我的长处,我已经老了,没能力解决问题,只能提出问题了!”

  “发现问题容易,解决问题难,尤其是深层次的问题,我觉得谷书记也答不出来,只能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改善和解决!”

  “现在你还觉得我们的未来很乐观吗?”

  “谷书记在国庆讲话中公开承认问题,您和我不断研究和讨论解决的办法,我相信全国上下正在研究的人还有很多很多,这么多人想办法,总能找到办法,能不乐观吗?”

  “我老了,希望你一直这么乐观!”

  听到毛泽东同志父子上京的消息,此时正在等待退休的谷雨一身轻松,他打电话叫来女儿丁承德,父女俩一起去迎接毛泽东同志,毕竟这一次见面之后,下一次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或许这辈子没几次了。

  丁承德有些奇怪的说道,“爸爸,我觉得你对李伯伯一直另眼相看,对吴伯伯同样也是另眼相看,只不过另眼相看的方式完全不同!”

  “你觉得对不对呢?”

  “你们上一代人的恩恩怨怨我不是很清楚,不过有一点我清楚,您不同的对待方式总是有原因的!”

  “一句正确的废话!”

  “呵呵,反正与我无关,我才不关心呢!”

  "是呀,我们的世界已经过去,你们不关心才是对的!”

第223章 交谈

  谷雨和毛泽东的手握在一起,谷雨主动寒暄,“好久没见了,身体怎么样?”

  “岁数大了,毛病缠身,心脏一直不好,眼睛也不太行了,有了白内障,看书都成问题,这是我最烦恼的问题!”

  “你这都是老年病,岁数大了都会得,没什么大不了,听医生叮嘱,定时救药就行,不像有些同志得了癌症,发现晚了,救都来不及,要是刘亚楼同志还在,他现在肯定是中央局常务委员!”

  “亚楼实在太可惜了!”

  两人有些缅怀,然后肩并肩往前走,边走边聊,“你这一次牺牲很大,让一些同志死了心,对党和国家的未来是大好事!”

  “实际上我也没那么高尚,到了你我这一步,职务已经不那么重要!”

  “话虽如此,也非常不容易,你才六十多岁呀!”

  “当了三十多年的家,实在太累了,退下来之后,我可以好好休息下!”

  “现在的国际形势很不乐观,没有你坐镇是不行的!”

  “我们现在已经出了牌,接下来见招拆招就好,就算没有我,第二代领导团体也能做得好!”

  “你不准备再打新牌?”

  “我们打牌主要是对内,目标达成了就没必要继续打了!”谷雨笑着说道,“现在就看马祖罗夫是否沉得住气,他要是犯傻,我们就向美国靠近一些!”

  “会不会动刀子?”

  “应该没那么傻,我估计正常的做法是又打又拉,打,我们见招拆招;拉,糖衣收下,炮弹打出去!”

  “我们这些年在南亚、非洲投入不少!”

  “我的基本设想是南亚守,非洲攻,南亚那边,只要印度人不影响我们采矿,我也懒得管,但若是那个铁娘子搞得过分了,我们也只能反击,我们的空军与印度有一些摩擦,让印度人适可而止还是可以的!

  非洲那边,埃塞俄比亚肯定要出事,这个国家人口太多,我们也压根扛不住,就由着苏俄去折腾吧,不过作为报复,我们会对几内亚下手,我们对铁矿石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几内亚铁矿的开发必须加速!”

  “塞古-杜尔在非洲的影响力很大,我们这么做会不会影响到其他非洲国家的观感?”

  “树立政治形象是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是相反,该动手的时候绝不能含糊,既然与苏俄闹翻,掀翻学苏俄那一套的国家也不奇怪!

  几内亚的铁矿石必须越来越多的运到中国,以满足我国的需要,可杜尔现在搞得那一套只会越搞越糟,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他不行那就换人!

  那么大一个铁矿,再加上上千公里的铁路,还有配套的港口,投资几十亿,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影响力!”

  “美法两国都有可能干预!”

  “法国若是敢折腾,我会反击,至于美国,我们在几内亚搞建设的钱,我会效仿在巴西的做法,问美国银行借,美国资本家能赚到钱,自然没必要和我们对着干!”

  “铁矿石的需求量真得那么大吗?”

  “我国钢铁工业的扩张速度太过猛烈,十年内钢铁产量达到3亿吨是必然的,若是入关,甚至有可能达到5亿吨,这需要进口的铁矿石实在太多了,几内亚、孟加拉国和巴西的铁矿必须重点开发,好牵制澳大利亚,让它们不敢太多涨价!”

  毛泽东同志沉默片刻,想了想问道,“对苏这样确实够了,不过如此一来,入关的难度又增加了不少?”

  “未来几年党内、国内要整顿一番,我们没必要着急入关,再等一些年也来得及,未来几年我们经济主要依靠基础建设和消费,经济增长保持七八个点问题不大!”

  “是不是低了一些?”

  “这还是相对悲观的估计,实际上我们的进出口不会太差!”谷雨顿了顿说道,“相比于经济增长数字,我现在更希望培养一些高水平的骨干企业,好减少未来入关之后的冲击,类似丰田这一类的企业还是太少了!”

  “日本人搞企业的本事确实不错,不过咱们国内现在也冒出了一些好企业,中梦高现在都不得了!”

  “他们不过刚刚起步,跟我期待的还是有些距离的!”

  “你思路调整了,对干部的评价标准也可以改一改,现在一些地方干部为了经济增长,挖空心思,搞出了一堆问题!”

  “你也注意到了?”

  “两湖问题一大堆,我哪怕待在家里不出门也能听得到!”

  “到了今天,确实要做一些调整了!”

  毛岸英和丁承德两人也跟在后面,一边看着前面两位,一边也在闲聊,丁承德询问毛岸英的厂子怎么样,“国内对热水器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这个产品算是找对了路,不过普通的热水器竞争也十分厉害,利润率不断下降。

  现在我们几条腿走路,一边扩大宣传,将农村作为主要突破口,一边已经开发了燃气热水器等新的家电,并尝试对内外销售,一边把希望放在太阳能热水器的研发上,这个产品离量产已经不远……”

  “热水器是生活必需品,随着我国群众生活条件改善,需求量肯定会越来越大,你们选择了一个十分光明的道路!”

首节 上一节 241/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