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27节

  “严打运动再进行两年,以这帮人为主要目标!”

  说起来,也很有意思,此时早已经返回莫斯科的赫鲁晓夫在听说李强访问、考察英国十几天,然后签署了一个长长的合作意向书之后,或许是心血来潮,或许是隐隐的担心,他让人招来了中国的经济数据,想看一看苏俄现在比中国强多少。

  可不看不知道,越看眉头越是紧锁,中国人口众多,绝大部分是农村人口,农业产量很大倒是不奇怪,毕竟人口多,可以更多的精耕细种,这一点他在乌克兰期间就比较清楚,更不要说他们有那么多一年两熟、三熟的土地,而俄国都是一年一熟的土地,差太多了!

  他一月份去岘港,谷告诉他整个广南三省一年三熟的耕地有多少?1500万公顷,每公顷可以生产4吨大米,谷雨说,光光这三个省和隔壁与中国关系很不错的柬埔寨每年生产的大米可以让中国的城市人口完全吃饱。

  所以在看清楚中国的农业产出后,赫鲁晓夫觉得中国拿出六百万吨玉米实际上算不得什么,占比很有限,中国农业去年减产将近两千万吨,可国内根本没什么反应,还拿出了六百万玉米出口苏俄,换句话说,中国只要轻轻挤一挤,就可以拿出更多的玉米,他们完全有能力,只要少吃点肉就行……

  赫鲁晓夫这样想,甚至有一种理所应当,苏俄和东欧是经济发达的欧洲国家,东亚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吃饱饭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吃那么多肉干什么!

  可谷雨看起来不是那么想得,他对中国的牛奶、猪肉、鸡肉和鱼类产量很在意,似乎一步步追赶欧美的生活水平也完全理所应当,真是令人生厌的想法,难不成中国真想成为美欧那样的发达国家,他们的人那么多,根本不现实嘛!

  不过等到看到工业数据,赫鲁晓夫更加皱眉,中国的基础工业品产量增速实在太快了,数量不断逼近苏俄,而且还制定了空前庞大的十年发展规划,若是都实现,中国的基础工业品可能除油气产品以外,都将超过苏俄……

  中国会不会超过苏俄,这个念头迅速产生,然后怎么也挥之不去,苏俄能依靠的只能是自己,还要拿出宝贵的资源支持东欧,还有埃及,可中国呢,不仅自己发展迅速,英国这样的白痴国家还到中国投资,上来就是一个两百万吨的大型钢铁联合体,该死的,也包括他,那个中苏友好大坝就要合拢了!

  虽然中国人口多,基础建设落后,城市化水平比较低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但这恰恰说明中国经济维持相当长时间的高速增长是有可能的,偏偏中国的农业和生活日用品产量很大,已经不需要排队,这样长此以往,苏俄人民会怎么想?总不能告诉人民社会主义不如修正主义吧?

  赫鲁晓夫忍不住着急的走来走去,他总觉得这不可思议,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二战的影响确实非常大,但也不至于被落后的中国追上吧!

  就在此时,秘书打来电话,KGB主席安德罗波夫过来汇报,赫鲁晓夫让他进来,还没等安德罗波夫说话,赫鲁晓夫问道,“安德罗波夫同志,这份中国的经济数据是否经过核实?”

  安德罗波夫接过来,翻了翻,“第一枢机同志,我不太懂经济,但这份报告来自于中央社科院,应该是非常有价值的,不至于存在严重的问题!”

  “看到这份报告,我感觉中国明天就追上了伟大的苏维埃,我们怎么对人民解释,难道告诉人民,社会主义不如修正主义吗?”

  “第一枢机同志,据我所知,部长会议副主席柯西金同志做过一个非常精彩的解释,他认为中国经济是一个半依附性经济,比较依赖西方的投资和市场,这并不能真正代表中国工业的竞争力……”

  “你说的我知道,但问题是数量,数量,他们的基础工业品数量太多了,超乎想象的多,巨大的数量有时候比质量还可怕,这代表着中国的战争潜力!”

  “第一枢机同志,现在是20世纪下半叶,钢铁已经不再完全是国力的象征!”

  “我知道,我知道,但还是太多了,他们的铝产量也很大!”

  安德罗波夫并没有回复,因为这是不争的事实,赫鲁晓夫暴躁的走来走去,中国的钢铁产能大,而且扩张飞速,但铁矿石是国外买的,甚至即将从英国搬迁钢铁厂,如此巨大的产能依赖国外,意味着未来的世界大战中,中国不可能招惹美国,甚至有可能……

  两线作战的风险又一次涌上心头,这就是现状,残酷的现状,必须改革,加大改革的力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赶超美国!

  赫鲁晓夫再一次下定了加大改革的决心,考虑片刻后,他才问起了正题,“安德罗波夫同志,你有什么要汇报的?”

  “第一枢机同志,在您访问捷克期间,您给了我一项重要命令,要求我关注党的主席团成员是否有子女去过中国……”

  “嗷,我想起来,有这回事,找到是谁了吗?”

  “第一枢机同志,有很多中央主席团成员的子女去过中国,他们都肩负着国家的使命……”

  赫鲁晓夫接过了报告,翻看起来,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的男孩子们大多从事科研工作,女孩子们则很多搞起了艺术,所以正常来说,男孩子去中国是为了工作,但也例外,比如勃列日涅夫那个很放荡的女儿加林娜,她去了中国不止一次。

  赫鲁晓夫翻到这一页,他指着加林娜问道,“加林娜为什么去中国,而且去了很多次,她是去中国看马戏,还是买珠宝?”

  加林娜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如果非要说她对什么感兴趣的话,从青春期开始她的眼里就只有那些长相帅气的男孩们。

  可能是艺术学院帅哥多的缘故,加林娜想学表演,但勃列日涅夫坚决反对,当时勃列日涅夫还在摩尔多瓦地方任职,他就安排女儿在摩尔多瓦国立大学读语言学。

  加林娜对校园和语言学没有任何兴趣,在摩尔多瓦首府基什尼奥夫,加林娜最大的爱好就是看马戏表演,1951年,一个各很有名的马戏团到基什尼奥夫巡回演出,加林娜当然不会错过,她买了最贵的票来近距离的欣赏这精彩绝伦的表演。

  很快,加林娜的目光锁定在台上一名高大英俊的男演员身上。这名名叫米拉耶夫的演员不但长得帅,杂技绝活还特别多,连体的紧身运动服将俊美的身材完美展现。

  加林娜的心动了,演出中,她跳起来为米拉耶夫鼓掌和呐喊;演出后,她到后台为米拉耶夫送花和礼物。虽然她很快就知道,这位看起来很年轻的帅哥,真实年龄比她大二十岁,早已娶妻生子,但她还是买下了马戏团在苏俄巡演的所有场次的门票,追随米拉耶夫来到了一个又一个城市。

  在加林娜疯狂的追求下,米拉耶夫与加林娜相爱了。加林娜放弃了学业,以专属服装师和化妆师的身份,时刻追随在米拉耶夫身旁。

  米拉耶夫与加林娜悄悄地结了婚,没有告诉任何人。一年后,当加林娜带着米拉耶夫和女儿来到勃列日涅夫身旁时,勃氏才恍然大悟。

  此时的勃列日涅夫已经被钢铁同志看上,来到莫斯科,成为苏俄最高权力机构中的一名高官,自己的宝贝女儿和一名离过婚的杂技演员结婚,勃列日涅夫的内心是千百个不愿意,无奈此时木已成舟,他也只有选择继续宠溺自己的女儿。

  勃列日涅夫将米拉耶夫和加林娜调到了莫斯科国家马戏团来工作,为了不让他们和其它同事挤在公共宿舍里,找人帮他们在“乌克兰饭店”里分配了一套五室的套房供他们居住。

  加林娜除了男人以外的第二大爱好是珠宝,只要她看上的珠宝,勃列日涅夫就尽最大的努力帮她搞到手,然而岳父大人的权力也好,丰富的陪嫁品也罢,都没能拴住米拉耶夫的心,他还是出轨了……

  所以勃列日涅夫这个任性女儿的故事在高层很有名,加林娜在苏俄折腾也就罢了,跑到中国折腾,那肯定有问题,她对中国一点用处都没有,她去中国干什么?

  安德罗波夫很累,他不愿意得罪人缘很好的勃列日涅夫,但也不敢欺骗赫鲁晓夫,所以有意把加林娜放到后面,没想到还是被心情不好的赫鲁晓夫看到了,不过他早有准备,他告诉赫鲁晓夫加林娜看中了一个年青的魔术师,而那个魔术师曾经随同文化代表团访问中国,她也跟着去了,就如同第一段婚姻一般……

  赫鲁晓夫不是很相信,“就这么简单?”

  “另外还有一点,加林娜热爱珠宝,她在中国了解到中国人很喜欢一种乳白色石头,但不喜欢钻石,而贝加尔湖一带有很多这种乳白色的石头,她帮助我们的进出口公司赢得了一份中国企业的订单,一份不小的订单!”

  赫鲁晓夫听完,脸色缓和下来,“这样的话,就随她的便,希望加林娜可以多多出口那种毫无价值的乳白色石头,这份工作适合她!”

第33章 “解决”

  这么多人跑到中国,哪怕打着科技交流的口号,表面上规规矩矩,但里面会不会有其他东西,赫鲁晓夫不想知道,也不愿意知道,如果只是一两个人,他还有查问的兴趣,但人数一多,他就没办法查问,真查出了丑闻,损害的是中央主席团的声望。

  所以他刻意挑选了声名狼藉的加林娜做靶子,就是警告这些同志要注意收敛,至于勃列日涅夫同志怎么想,自从了解到洲际导弹大爆炸造成的重大影响后,赫鲁晓夫对勃列日涅夫已经非常不爽了,这也是对他一次警告。

  苏俄家大业大,就算发射场发生了大爆炸,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事实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负责洲际导弹研发的核心团队成员尤其是总设计师gameover,对洲际导弹的研发影响极其深远。

  即便现在苏俄有了接手的人,但整个项目必然会严重拖延,这也意味着苏俄想真正拥有对美国的核反击能力还需要在推迟几年,他如何等得起!

  每每想到这里,赫鲁晓夫就想把勃列日涅夫赶出中央主席团,不过权衡再三,他还是只能作罢,虽然赫鲁晓夫拥有巨大的权力,但勃列日涅夫是他一手提拔的同志,这些年鞍前马后做了不少事情,尤其是中亚大开荒,勃列日涅夫表现非常好,这直接奠定了赫鲁晓夫政治上的胜利。

  如果仅仅因为一次意外,就将勃列日涅夫赶出中央主席团,必然会让其他同志充满不安,所以哪怕对勋总的无能十分不满,赫鲁晓夫也不能赶他出中央主席团,但必须警告一番,加林娜既然擅长卖石头,那就让她卖石头去……

  当然了,仅仅这个小小的惩罚还不够,赫鲁晓夫对勃列日涅夫不再放心,决心让他专心于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工作,宇航这一块需要安排一位搞过军工,还比较有能力的同志,赫鲁晓夫自然想起了表现出色的乌斯季诺夫,他可以担任中央枢机,协助科兹洛夫。

  通过这件事,赫鲁晓夫也意识到一点,KGB主席安德罗波夫并不是那么纯粹的人,他不敢得罪中央主席团成员,所以对KGB的调整就成了必然,需要安排一位相对更纯粹的同志,谢列平本来挺合适,不过他已经是中央枢机,自然不可能转任KGB主席。

  赫鲁晓夫需要找这样一个人来工作,他的职务不能太高,他必须能干,也必须对他比较忠诚,又能够被安德罗波夫所接受,虽然安德罗波夫胆子小了一些,但能力是可圈可点的,他进入枢机处后,除了负责外交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以外,也将负责KGB工作,若是安德罗波夫不愿意接受,那也不是很好。

  赫鲁晓夫一时之间也想不好这个人选,不过回到自己的别墅后,恰好看到女儿和女婿阿朱别伊一起来看望他,赫鲁晓夫又想起了勃列日涅夫的女儿,自己的家教多么出色,又挑选了一个多么优秀的女婿……

  赫鲁晓夫若有所思,“阿朱别伊,你觉得安德罗波夫和谢列平谁更出色一些?”

  “毫无疑问,自然是谢列平!”

  “虽然两个人都十分的精明干练,但谢列平拥有着非常高尚的美德!”

  “你说得很对,KGB需要一位有美德的主席!”

  赫鲁晓夫终于做出了决定,他决定在安德罗波夫和谢列平之间搞一搞平衡,拥有出色美德的谢列平同志是一名不可多得的监察人才,有他在,苏共内部很多丑恶的东西都能够挡得住。

  但这个世界丑恶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美国,在与丑恶的东西做战斗的过程中,很多擅长与丑恶作斗争的同志堕落了,所以需要用很有美德的同志担任KGB主席负责执行工作,避免KGB变成第二个内务人民委员部,贝利亚的教训太深刻了!

  但与此同时,又必须让那些擅长与丑恶作斗争的同志充分发挥作用,所以未来分管KGB和中央对外联络部的中央枢机安德罗波夫需要充分发挥作用。

  赫鲁晓夫同样很清楚,这个世界不仅仅只有美德和丑恶,同样有很多灰色地带,这是那些拥有美德的同志控制不住的,所以赫鲁晓夫决定任命一位安德罗波夫的支持者安担任苏俄内务部部长,但负责分管内务部的中央枢机则是谢列平。

  这样的安排也表明了赫鲁晓夫对内对外的思路,对外要想突破,必须有一些黑暗的东西,要不然不可能成功,所以需要安德罗波夫主导,由心思光明的同志负责执行。

  而内部就不同了,内部还需要以光明为主,所以此时恰恰相反,由谢列平这位很光明的同志主导,但执行的同志则需要有一些阴暗,要不然一些黑恶势力总是打不掉不行……

  赫鲁晓夫的设想非常美好,他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做到两个情报机构的平衡,又可以让他掌握住足够的信息,但这必然会造成安德罗波夫和谢列平的交恶,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赫鲁晓夫同志从来都不希望情报机构铁板一块。

  赫鲁晓夫做出这样的决定,也一定程度上参考了中国,通过潘科夫斯基间谍案,赫鲁晓夫第一次注意到非常神秘的中国情报机构,看着没什么名气,竟然能够如此的渗透苏俄,简直不可思议!

  在感慨之余,他也注意到中国与苏俄在强力部门领域的巨大区别,比如苏俄国防部,那是苏俄的总指挥部,苏共中央则通过一个党内的管理部门影响国防部,但很明显,苏共中央对国防部的控制是很有限的,要不然也不会出现朱可夫。

  即便赫鲁晓夫没有使用科涅夫担任国防部长,使用了与苏共中央最为亲密的戈利科夫,但赫鲁晓夫对苏军的控制还是不太够,戈利科夫虽然提拔了一大堆朱可夫的对头,但哪又怎么样呢,苏军还是那个苏军,赫鲁晓夫想裁军,还是遭到了太多的阻力。

  而中国环太党就不同了,中国的国防部完全就是一个空架子,真正领导中国军队的是党,而且军委采取的还是主席负责制,谷雨拥有绝对的权威,看看他去年的那些操作吧,连续任命了多位长期不在军内工作的同志,也没有引起什么波动,这太让赫鲁晓夫羡慕了!

  不仅仅军事部门如此,对内务和情报机构的管理也是如此,中国设立了高规格的对外决策协调机构,同样是KGB,但性质完全不同,中国的KGB由谷雨亲自担任主席,领导外交和内外情报工作,情报机构的头头和外交部长只是负责执行,并没有决策权。

  与此同时,环太党设立了政法委,负责领导对内强力部门,决策权同样在党,公检法、司法和中国对内的反谍部门则具体负责执行,而内务部队甚至直接归属中央军委日常领导,但需要执行任务的则由政法委协调。

  通过这样的方式,中国环太党将决策和执行分开,通过三个党的委员会有效的控制住了庞大的强力部门,而且与苏俄较为简单的划分不同,中国分得较为细致,虽然增加了部门,但各自的权限减少了不少,如此一来,谷雨就牢牢控制了情报和军队,保证了自己的绝对领导,赫鲁晓夫又不傻,自然想学一学……

  在赫鲁晓夫眼中,安德罗波夫和谢列平一个是苏俄的国安办主任,一个是苏俄的政法委枢机,他们互相牵制,若是有矛盾了,他恰好可以仲裁。

  赫鲁晓夫暂时没办法把强力部门的权力重心转移到党内,他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操作,让强有力的同志进枢机处负责领导,让两人推荐资历很浅的同志担任一把手,而为了避免失去控制,则让安德罗波夫和谢列平的人交叉使用……

  赫鲁晓夫当然也想动一动国防部,不过他有这个心,却没有那个能力,苏俄国防部的独立性太强了,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隐患,可他又无可奈何,那些个元帅威望太高了!

  也就在赫鲁晓夫想清楚了未来安排后,安德罗波夫同志自然奉命向刚刚回到莫斯科的勃列日涅夫同志小小提了一番建议,勃列日涅夫十分感动,若是安德罗波夫同志多嘴多舌,这一关他真心不好过……

  此时,勃列日涅夫感觉到了一些失宠,可他也没办法,谁能想得到出现那么大的灾难,不过在内心深处,勃列日涅夫却有不少抱怨,要不是赫鲁晓夫逼着南方局加快速度,至于出现这么大的灾难吗?现在出了事,竟然还埋怨他,该死的!

  不过勃列日涅夫再不爽,也不得不忍耐,他现在必须小心翼翼,所以获得了安德罗波夫的提醒后,他立刻给两个儿女擦屁股,在擦屁股的时候,勃列日涅夫又一次抱怨起赫鲁晓夫,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孩子乱来,为什么盯着我不放?

  勃列日涅夫对赫鲁晓夫不停地折腾,现在相当的厌烦,他怎么就没完没了呢,前几年农业发展明明非常好,他为什么折腾,一会大种玉米,一会又合并集体农庄,取消自留地。

  工业上也是如此,一会要给下面的州和加盟共和国放权,可放权之后,中央计划不仅完成不了,而且各种内部狗屁倒灶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又不得不收权,这不是瞎折腾吗?

  搞来搞去,苏俄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和日用品反而越来越多,既然要买这么多中国东西,那要和中国搞好关系吧,他一会是扣押应发运给中国的商品和技术,可结果怎么样?中国不仅有中子弹,还把苏俄的底牌都摸清楚了,现在又要舔着和中国交好……

  还有外交上,勃列日涅夫真得搞不清楚赫鲁晓夫的脑回路,今年年初高高兴兴的跑到美国访问,回来大喊着美苏缓和,是世界的重大进步,结果到了巴黎峰会,他竟然当众变卦,和西方大吵了一架,这才几个月呀!

  一向喜欢安静过日子的勃列日涅夫,实在有些吃不消赫鲁晓夫的反复无常,他只能叹息了一声,随他去吧,等到二十二大,就可以前往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任职,可以给人发发勋章,到处访问,不断增加知名度,这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工作。

  勃列日涅夫立刻开始了擦屁股,恰好加林娜刚刚回国,所以勃列日涅夫直接收走了她的护照,不允许她在前往中国,至于加林娜爱好鬼混,勋总无奈之下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她去吧,反正她的笑话实在太多了!

  接到勃列日涅夫让自己立刻回国的电报,尤里·勃列日涅夫十分不高兴,好好得为什么要回国,他都买好飞机票,准备去香港理发、购买时装,然后再转往九州日本,那里简直是男人享受的乐园……

  可现在这样的美好时光就要跟他告别了,又要回到那个寒冷而无趣的莫斯科,尤里是真心不乐意,可再不乐意那也是父亲的征招,他不是加林娜那个不管不顾的笨蛋。

  尤里心不甘情不愿的离开了中国,负责尤里相关工作的同志更加不甘心,为了拿下这位公子哥容易吗?现在人家回国了,能不能再次联系都不知道。

  对尤里的工作非常重要,以至于负责这一块工作的国安办主任陈镜湖都听说了,在一次向谷雨汇报工作是,他多少有些遗憾,谷雨则不以为然,“这样一个见识了外部世界的人已经回不去了!”

  “我们还要再派人联络他吗?”

  “不需要,那反而会暴露,耐心一些,他会主动联系我们的,我们并不指望从尤里那里获得什么情报,这反而太容易暴露,但做做生意,淘到一些苏俄珍贵的东西还是可以的!”

  “老大哥领导人的子女是这个样子,咱们党以后……”

  “这样的人自然也有,哪里都有纨绔子弟,现在高级干部子女中的奇葩人物可不少!”

  “确实不少,前些天邓萍同志跟我工程兵司令员陈士矩同志的长子在苏俄的女朋友来到了国内,已经明确是苏俄KGB的情报人员,苏俄知道他喜欢音乐,特意安排这样一个人接触他!”

  谷雨慢悠悠的说道,“也不知道未来会安排什么人接触库伦?”

  “那么多款,肯定可以找到一款适合库伦的!”

  “不管去哪里,这一关都要过,随他去吧!”谷雨悠悠的说道,“把高级干部的子女纳入到管理中未必有用,但最起码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些大爷掌握太多的机密,对国家造成严重的损害!”

  “我看也难,父子连心,真要偷偷搞些什么,就算知道也会藏着掖着,甚至于被拉下水也有可能!”

  “这就是开放的代价!”谷雨晃晃脑袋说道,“可不开放,搞封闭行不行?不行,苏俄就是明显的例子,再怎么封闭,也封闭不了高级干部的子女,反而会削弱他们抗争诱惑的能力,勃列日涅夫的儿子竟然那么容易满足,其他人的子女就更容易收买了……”

  “我们的孩子可以跑到香港购物,跑到九州日本胡来,看着是提升了抗争诱惑的能力,但世面见多了,胃口也大得多,虽然帝国主义不好收买,但对内必然会更加贪婪!”

  谷雨微微叹了一口气,他何尝不知,可知道又如何?他根本就解决不了,人总是有私心的,开国一代还有一些理想,对子女管理也严格了不少,越往后投机主义分子越多,挖墙脚只会越来越狠,这跟采取什么制度无关,纯粹就是人性问题。

  很多人想当然的以为美国人不贪,人家美国人是利用规则的高手,克林顿下台时一屁股债,可没过多久,克林顿基金会总资产就突破了20亿美元,这些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然后克林顿的女儿就是基金会的高管,每年光明正大的拿钱,还美其名曰管理费用,仔细瞧一瞧人家的手段,人家需要去直接冒险贪污受贿吗?压根不需要!

首节 上一节 27/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