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338节

  年终还有大批奖品发下来,贵重的有小汽车,地毯,电视机,本来是奖给工作优秀者和苏德战争的参战老兵的,但都被他们瓜分了。

  在有些地方,从州到农场的各级官员不时巡视牧场,随便指定几头母畜,交待牧工队长说:“这几头牲畜是我的,请你给我代牧。”于是被指定的马们,牛们和羊们子孙繁衍几年就是一大群,成了他们的私产,官员们又变成大畜牧主了。

  农场有各种建设,但其中的经费被大笔贪污,却没有人管,账册上年年装自来水管,年年领修建费,建一座新办公楼,能够建个五六年,花的卢布可以把建的楼房包起来...

  集体农庄如此,涉农工业部门也好不到哪里去,化肥20%—40%不符合技术标准,有效成份比外国低,从出厂到使用一系环节都浪费无度,每年浪费化肥400万吨以上,无奈之下,苏俄只能从国外进口化肥。

  更奇葩的是,苏俄化肥对中国却是好货,中国

  国内的化肥质量也不好,而且总产量不够,中国有无数贸易公司不断通过边贸进口苏俄化肥,并出售给农民发家..

  最后谢列平给出了结论,目前这种制度下,农民压根都不想种地,也都不负责任,苏俄哪怕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机械,但生产却无比原始,粮食产量有20%—40%都损失在播种、收割、运输环节了,要是继续这样,哪怕苏俄有天大的家当也扛不住!

  随着谢列平的描述,中央局委员们脸色越来越沉重,最后阴沉得简直可以滴水,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波利扬斯基则脸色苍白,他没想到问题竟然严重到这种程度!

  在死一般的沉默后,勃列日涅夫询问,“谢列平同志,您说的问题非常严重,我可以见一见那些考察集体农庄的KGB同志吗?”

  “勃列日涅夫同志,您随时可以召见他们,事实上,我一开始也不相信,后来又增派了一些同志,他们给出了相似的说法,问题不仅仅是北哈萨克斯,在乌克兰,在高加索,可以说遍布全苏..”

  苏斯洛夫若有所思的说道,“谢列平同志,您很关心农业问题!”

  “我是KGB主席,在我看来,派遣间谍,搜寻一些军事部署和新式武器都是KGB最肤浅的内容,国家安全部门首先查漏补缺,苏俄的农业就是苏俄最大的漏洞,KGB必须关心,非常关心才对!”

  虽然这些老家伙们都知道谢列平这家伙别有用心,但他说农业是苏俄最大的软肋,一点都没错,大家伙也没办法说他不对,柯西金又看了一眼可怜的波利扬斯基,然后缓缓问道,“谢列平同志,面对困难,您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还没等谢列平回答,波利扬斯基反应过来,他迅速说道,“我也知道现在各个集体农庄有不少问题,但我可以撤销一些集体农庄主席的职务,却对付不了怠工的农民,你是不是要和钢铁一样搞清洗,把农民流放到西伯利亚,这是不行的,集体农庄的农民本来都不够...”谢列平心说这家伙真是坏透了,到这个时候,竟然还这样说,他很快说道,“农民确实怠工,这是小资产阶级的本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会让他们变成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在此之前,联盟需要打击腐败分子,同时想办法提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一块联盟有相当成熟的办法,我相信部长会议的同志肯定能做好。

  我有一颗建议,可以按照二十多年前的做法,直接调走多个集体农庄的官员,把农民连同生

  产机械一起交给中国的农业公司,由中国人去经营。

  联盟提供种子化肥农药,所得产出苏俄全部收购,中国人的收入必须换取苏俄的工业品,比如伊尔62飞机,比如T72坦克等陆军武器,中国的陆军装备太差了,我们用这样的办法和中国人合作,我相信中国政府不会拒绝,这同样会让美国人产生怀疑!”

  苏斯洛夫心中猛然间一动,谢列平成熟了很多,并没有猛烈攻击部长会议,相反还提议让部长会议去做,负责,同时要求加大与中国合作,这不会让他树立更多的敌人,或许确实可以安排他去分管农业,铁腕舒尔克正好适合对付那些该死的农庄主席!

  不仅仅苏斯洛夫这样想,勃列日涅夫同样意识到这是一个调整的好机会,波利扬斯基本来就不受待见,现在苏俄的农业又搞得这样糟糕,完全可以把他提出中央局,然后让对农业很关心的谢列平来做。

  谢列平一旦调走,就会空出十分重要的KGB主席,到时候可以安排自己上,作为苏共一把手,别的位置可以让,KGB主席绝对不能让,要不然他根本坐不稳。

  勃列日涅夫事实上相当忌惮谢列平,即便谢列平的羽翼已经不多了,但他对年轻干部的影响力还是很大,又是中央局年轻一代资历最深的,有他在,谢比尔茨基想登顶阻力会不少。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勃列日涅夫现在的首要大敌还是马祖罗夫,他不能容忍马祖罗夫还在中央第一枢机的位置上,必须换一个人。

  中央局的同志可以接受他,但就是不能接受谢比尔茨基,但勃列日涅夫自己不想做总枢机,太过劳累,他不想做太多的事情。

  勃列日涅夫需要一个过渡者,这个人他也想好了,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佩尔谢,他是列宁时期的老布尔什维克,他有足够的资历。

  不过让一个已经七十多岁的老人担任第一枢机,从事繁重的党务工作,自然不合适,这就需要副手们发挥作用,谢比尔茨基同志可以多做一些事情,做出成绩。

  本来勃列日涅夫还在想如何说服中央,不过可爱的谢列平提供了一个无可挑剔的理由,各个集体农庄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党中央完全可以让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佩尔谢担任第一枢机,让他来负责这一次大规模调整,他有足够的威望。

  等到事情忙完了,佩尔谢同志也可以带着巨大的荣誉退休,然后把总枢机的位置交给谢比尔茨基,多么美好的方案..

  所以清了清嗓门,勃列日涅夫开口了,等他说完,其他中央局委员当然明白了他的想法,大家面面相觑,佩尔谢资历是够,但能力,不说也罢,本来最合适的人是勃列日涅夫,可他又不愿意干,也只能让他上了,这是一个对所有人都没什么威胁的同志。

  实际上,苏共大佬们对谢比尔茨基的看法并不差,不过马谢罗夫在前,他的能力也很强,但他的外交能力不行,在总枢机的位置上并没有做好,谁知道谢比尔茨基会不会是第二个,到时候可就不好换了。

  更重要的是,大佬们对现在的政治平衡很满意,但如果谢比尔茨基上任总枢机就会打破了平衡,毕竟总枢机是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统治现在可以,但他不能统治未来,这是同志们一致的决定。

  不过有反应快的大佬迅速意识到如果出现了这样的先例,哪怕佩尔谢老迈,未来也可以把人畜无害的同志推为总枢机,如此一来,党的集体领导就可以持续下去,当然了,要想进行这样的调整,需要一次中央全会...

  就在勃列日涅夫逐步说服其他资深的中央局委员,准备利用外交突破的机会,赶走马谢罗夫的同时,从莫斯科返回美国的尼克松正在全力以赴竞选第二任美国总统。

  尼克松一回国,就向国会和美国民众说明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对美国的战略意义,以此告诉人民我干得很好,不过很快他就发现光光这个筹码还不够。

  美国强硬派还是不太满意,而美国商界则对尼克松不愿意让中国入关,甚至还搞出了中国间谍案不是很满意,这严重影响了他们赚钱。

  而普通的美国民众对现在的生活并不满意,以前只是汽油涨价,现在更加离谱了,你能想象吗?食品价格竟然在不断涨了将近三倍,人民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看到了人民的不满后,不断攻击尼克松,美国粮价都大涨了,你竟然还借钱给苏中购买美国粮食,你是不是昏了头?尼克松对此非常不爽,美国的农产品卖不掉,库存太多是老大难问题,要不然他不会费尽心思和各个国家谈判农业问题,当初贷款给苏中两国购买美国粮食,无数人赞同,但谁也想不到苏中两国竟然会同时歉收,都在大规模购买粮食。

  要不是那些打着阿拉伯国家旗号,但也有部分中国资金的海湾投资基金乘着小麦期货价格大跌的机会,大手笔买入,锁定低价小麦期货,引起了华尔街的主意,督促美国政府进行了一

  番调查,美国政府还不知道苏俄竟然正在疯狂

  的购买小麦,竟然搞走了一大半的美国粮食库存。

  美国政府发现上了当,一方面迅速拉起粮价,另一方面对出口粮食进行限制,这才压制住粮价没有迅速增长,虽然此举让苏俄相当难受,他们的粮食缺口估计还不能满足,接下来不得不花费重金购买粮食,不过尼克松同样恼火的发现,中国人这一波赚大了!

  也就在国际粮价拉上来之后,中国人竟然开始不断出口粮食,不仅大手笔出口小米玉米,竟然还向周边缺乏粮食的阿拉伯国家出口美国小麦,中国人甚至都不需要运,直接把美国小麦转给阿拉伯国家的商人即可..

  在恼火之余,尼克松又相当好奇那帮子土鳖中国人竟然懂得投机粮食期货,而进一步调查发现,海湾联合投资基金不仅搞农产品期货投机,在伦敦炒作黄金,还在美欧市场投资股市,颇有成就。

  在纽约证交所,这帮人不仅仅投资美国的石油公司,投资可以说五花八门,比如生产饮料的可口可乐,生产复印机的施乐公司,生产计算机的IBM,生产通讯设备的摩托罗拉,生产小型机的DEC,联合投资基金都长期持股,盈利颇丰..

  对于外国资本投资美国股市,美国一直是支持的,这会让美国更加繁荣,不过这帮子家伙眼力劲相当不错,竟然能够赚到钱,尼克松很是吃惊,恰好沙特国防大臣阿齐兹访问美国。

  阿齐兹这一次访问美国,一是购买美国的军火,二是讨论中东局势,尤其是南也门问题,沙特在南也门问题上有求于美国。

  也门是阿拉伯世界古代文明摇篮之一,与很多阿拉伯国家一样,该国拥有不少的油气矿产,而在农业上,虽然需要进口粮食,但棉花质量很好从而大量出口,而且同时也出产世界上最著名的咖啡之一的摩卡咖啡。

  除此之外,也门还坐拥曼德海峡,它是国际重要通航海峡之一,沟通印度洋和地中海,是欧、亚、非三大洲的海上交通要道,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也门有这么资源,地理位置这么重要,在殖民时代,自然招来了英国佬,英国人先是搞了一个亚丁保护地,然后在二战前夕将也门一分为二,南也门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等到六十年代,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北也门推翻了也门国王,成立了亲埃及的阿拉伯也门共和国,英国人把包括亚丁在内的南也门各个酋长合并为南阿拉伯联邦。

  不过英国人的统治不稳,一批南也门的民族主

  义者结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阵线,即南也门民

  族解放阵线,并依靠农村作为基地,与英国统治者展开了武装斗争。

  1963年12月10日,得到北也门支持的南也门民族解放阵线成员向前来视察的英国高级专员肯尼迪·特尔巴斯克斯投掷手榴弹,一名当地妇女被当场炸死,高级专员的助手重伤而死,高级专员和其他52人受伤。

  英国立即宣布“南阿拉伯联邦”进入紧急状态,并开始了大规模的搜捕检举行动,持续4年的“亚丁危机”由此开始,为了保住这个印度洋的战略要地,英国年度军费的近一半都耗费在南也门。

  不过此时已经不是英国人的时代,南也门民族解放阵线得到苏联、埃及和北也门的多方支援,采取游击战术,硬生生战斗了四年时间,最终彻底击垮了时任英国首相哈罗德·威尔逊继续殖民亚丁的信心。

  1967年11月30日,在没有和南也门民族解放阵线达成任何协议的情况下,最后一支英军仓促撤离亚丁。南也门民族解放阵线随之占领了亚丁,“南也门人民共和国”宣告独立,定都亚丁,一些亲英的酋长和苏丹则逃往沙特阿拉伯。

  也门和沙特相邻,沙特的日子自然不好过,为了避免革命的影响,沙特先是支持北也门皇帝,不过沙特虽然花了不少钱,北也门国王还是于不过埃及支持的阿拉伯也门共和国。

  还没等沙特消化这个失败,南也门的亲苏派竟然击败了总统卡坦·沙比为首的中间派,然后改国号为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同时宣布暂停同北也门的统一进程。

  也就是说,沙特将不得不同一个苏俄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凑在一起,这下子沙特自然受不了,无奈之下,沙特不得不放弃也门国王,承认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给钱给粮支持北也门抗衡南也门。

  怕什么,偏偏来什么,南也门亲苏派上台后,得到了苏俄的支持,不断向其他阿拉伯国家输出革命,所以沙特很担心,很害怕...

  也怪不得沙特不安,其东是中国的天方省,中国号称信仰共产主义,其北是杀了国王的伊拉克,其西北是驱逐国王的埃及,其南竟然又出现了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可以说四面不安。

  沙特日子不好过,自然要与美国加强合作,但谁能想到尼克松竟然跑到苏俄访问,鬼知道他有没有出卖沙特,尼克松听明白之后,不断的安抚,没事的,不要紧,大美国会坚决保护盟友。

  见尼克松拍着胸脯说话,阿齐兹试探的说

  道,“我们注意到中国出口了一批射程达到1000公里的弹道导弹给海德拉巴,这也帮助

  海德拉巴避免了印度的侵略!”

  尼克松十分震惊,沙特竟然有这个想法,这种射程的弹道导弹根本不可能随便出口,中国出口后,美国立刻找中国谈判,想尽办法让中国点头不再出口这种大杀器,若是美国起了这个头,天知道会发生什么?

  当然了,美国同样也不可能允许沙特购买中国的导弹,中国本来就是沙特的邻国,若是再向沙特出口导弹,那岂不是意味着沙特脱离美国的控制?那还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尼克松一边委婉得表示拒绝,说此事非常大,需要认真权衡,同时表示一旦沙特遇到任何威胁,美国绝对会下场支持沙特政府云云。虽然阿齐兹的当面试探效果一般,不过他也不奇怪,事实上,此时沙特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真正的希望并不是美国,反而是中国。

  此前沙特派出代表试探中国,谷雨表示并不排斥出口导弹,不过谷雨询问沙特的代表,我们可以卖,美国会同意吗?沙特政府揣摩一番后认为美国不会同意沙特购买中国导弹,但沙特必须提高国防实力,不能完全依靠美国。

  派代表前往中国主要是看中国到底对沙特有没有野心,事实也证明中国态度很不错,所以这两年,另外一个方案脱颖而出。

  那就是沙特中国,中国向巴基斯坦转让一些导弹技术,并帮助巴基斯坦拥有中短程导弹的能力,不过沙俄必须给予中国企业一大批项目,并不断加大对中国的投资。

  很显然,这是一个无比绝密的方案,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泄露怎么办?沙特的方案是花钱,摆平,阿齐兹访问美国就是带着任务试探美国各路势力...

  不过尼克松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谈完了这几个问题,自然也谈到了埃及问题,美沙两国都对萨达特寄予了厚望,都希望埃及赶走俄国人。

  不过萨达特虽然想摆脱苏俄,但阻力也不小,最大的问题倒不是经济问题,而是西奈半岛问题,以色列必须让出西奈半岛。

  西奈半岛关系到以色列的国家安全,美国要想让以色列舍得放弃,以色列同样有要求,埃及必须与苏俄彻底决裂,且与以色列签署和约,承认以色列,西奈半岛必须有种种限制,以防范埃及变卦。

  尼克松知道埃及驱逐苏俄,放弃阿拉伯国家领袖地位,与以色列媾和必须大出血,但要想让尼克松出钱,埃及必须先做出行动,问题是埃及也怕呀,万一美国晃点怎么办?

  沙特并不完全清楚美埃以三国的密谈,但沙特非常有意思,一方面沙特不承认以色列,拒绝与以色列有任何联系。

  另一方面,沙特非常希望萨达特驱逐苏俄影响,并与以色列媾和,那也意味着埃及顷刻间变成阿拉伯世界的叛徒,这不仅会极大的缓解沙特的安全角势,沙特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也有明显的提升。

  不过这只是沙特心里所想,沙特当面是不会说的,沙特只是说非常希望萨达特驱逐俄国人,并希望美国多做一些努力。

  在这一次交谈的最后,尼克松提起海湾联合投资基金,显得很是赞赏,你们在美国市场的投资搞得不错呀!

  阿齐兹过来之前,自然做足了功课,他笑着告诉尼克松,这些投资基金早在五十年代就成立了,当时中国有了一些外汇储备,又嫌弃美国国债利息太低,就起了投资欧美市场之心,不过规模不大,就与沙特政府联系,希望沙特也入一股。

  沙特人不愿意得罪中国人,也就入了一股,数量不多,做做样子,共同组建了海湾投资基金,没想到中国人比较擅长投资,海湾投资基金这些年收益颇丰,沙特赚到了不少,自然不断加码投资。

  在沙特的影响下,其他产油国比如科威特、阿联酋、伊拉克、伊朗等等或多或少都有入股海湾投资基金,大大小小的产油国穷人乍富,也不知道怎么投资,被人坑了不少,这一类的优质投资基金,可以说非常受欢迎。

  海湾联合投资基金投资的范围不仅仅是美欧,在中国对外的香港股市也有相当大的投资,已经变成了国际市场上一个规模不小的投资基

  尼克松微微皱眉,“这个投资基金还是中国人

  在管吗?”

  “中国人是很重要的股东,拥有不小的话语权,但主要份额已经是阿拉伯国家,管理者都是出色的投资人,虽然也有中国人,但主要还是白人!”

  尼克松点点头,然后板着脸说道,“海湾投资基金把粮价炒高了,我的压力很大!”

  阿齐兹很吃惊,连忙道歉,然后解释了一番,海湾投资基金这一次投资农产品期货,实际上并不是偶然,而是国际粮价暴跌,恰逢中国出现大旱,受中国政府委托,在期货市场锁定了一批低价粮食。

  中国政府的代表说不清楚今年的旱灾到底有多大损失,但现在粮价既然下来了,购买一批以

  防万一总没有问题,但中国政府下属资金投资

  期货市场需要审批,时间来不及,就委托海湾投资基金,但谁也想不到此后世界粮价竟然直线上涨,投资基金获益颇丰!

  尼克松搞清楚来龙去脉后,点点头,算是认可了沙特国防大臣的说法,虽然他相信这里面有不少内幕,不过只要这些投资基金不违反美国的法律,尼克松也没有任何理由打击。

  要说起来,若不是这个投资基金突然下场,引发美国政府怀疑,进行了调查,美国还不知道苏俄如此大手笔的购买粮食,这反而帮了美国政府一把,尼克松自然不可能说什么。

  不过通过这个海湾投资基金,尼克松明白了两点,中国环太党与苏俄有本质的区别,中国人可以熟练的使用各种西方的金融工具,而俄国人则相当的笨拙,他们出口黄金买粮食这种事情都做得出来。

  而且中国人非常聪明,他们带着阿拉伯产油国赚钱,看到赚到钱,阿拉伯产油国大笔投资,中国人再将这些投资基金转到中国国内投资,投资基金赚钱,中国发展也有不少的资本。

  在联想到,这段时间中国国内的建筑企业连续赢得阿拉伯国家的建设订单,很显然中国人交好阿拉伯产油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也意味着资金量高达万亿美元的阿拉伯产油国资本可以帮助中国发展,这必然会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除了中东之外,中国正在大手笔投资非洲,甚至于跑到拉美投资,这进一步引起了尼克松的忌惮,这都是发达资本主义搞得事情,没想到中国人玩得这般转..

  也就在尼克松会见沙特国防部长的当天晚上,一件奇葩事出现了,美国民主党总部的一位工作人员离开水门大厦后,偶然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办公室,他惊异地发现,已经熄了灯的办公室里有几条光柱在晃动。

  同事们都已经走了,那么是谁又进了办公室,不开灯,却打着手电筒到处乱照?——有贼?他马上回到水门大厦通知保安人员,保安当场抓到五个戴着医用外科手套、形迹可疑的男子,其中一人名字叫詹姆斯·麦科德,自称是前中央情报局雇员,中情局就这水平?开什么玩笑,还詹姆斯·麦科德,你是来给詹姆斯·邦德丢脸的吗?

首节 上一节 338/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