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346节

  当年在北方地区工作,北方的情况比谁都清楚,很多地方的树木都被老百姓砍光了,山上光秃秃的,这些树木都是用来取暖,以至于老百姓都不敢轻易洗澡,他这个南方人一开始真是不习惯。

  建国之后,国家不断提升煤炭产能,并大规模推动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群众逐步开始使用煤炭取暖,但买煤总要花钱,花不少钱,若是太阳能热水器价格合适,农村群众肯定会购买,这个市场规模有多大可想而知。

  而进一步调查发现,毛岸英的厂子也在研发太阳能,虽然技术表明这一块需要漫长的时间,但任摩逊同志也知道国家非常重视,将其看作为未来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部分,所以他决定与毛岸英好好谈一谈,大家合作!

  军工系统的战略重点永远在军品,对民品的投入总是不足,加之国企的一些缺陷,还有一些企业处在大山中,其民品发展只能小打小闹,过去交通不便还能扛得住,现在明显不行了。任摩逊同志心里很清楚目前兵器工业下属民品板块必须进行大规模重组,有些要出售,有的要进行技术改造,有的要剥离,有的则干脆关闭..

  偏偏现在美苏欧的第三代坦克研发如火如荼,而在火炮领域,由布尔博士推动的长身管远程常规火炮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而这些新武器的出现都意味着解放军陆军核心装备已经严重落后。

  在战争时期,解放军吃够了火力不足的苦,战争结束后,中国陆军的发展虽然相对停滞,但兵器工业集团对新兴技术的追逐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所以看到美苏欧第三代坦克的研发指标,当看到GC—45式45倍口径155毫米加榴炮在发射远程全膛底排弹时,可以打到903米/秒的初速和39千米的射程,自然相当的着急,再想办法从国外吸收技术的同时,兵器工业集团自然也启动了研发项目。

  但光靠国家的投入不够,兵器工业集团必须搞来一大笔钱,这个难度相当大,任摩逊同志今年都62岁了,却挂了一个顾问,说到底也是因为民品这个坑比较大,上面希望能力比较强的他带一带年轻同志,闯过这一关。

  恰好中国的国企改革已经深入,张一思的梦想集团与乐凯集团的谈判已经进入到最后时刻,有了这个先例之后,任摩逊同志自然觉得可以甩掉一些处在困难中的民品,毛岸英是很不错的接盘对象嘛!

  毛岸英的公司现在发展的不错,又有国家提供的不少低息贷款额度,拿下一些项目还是有可能的,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收回一笔钱,还能安置一些人。

  一个郎有情,一个妾有意,两人的交谈还是比较顺利的,兵器工业集团可以获得太阳能热水器的技术转让,两家一起推动这个产品在全国的推广。

  作为交换,毛岸英想在电池领域加强合作没有任何问题,兵器工业集团下属的民品工厂可以对外出售的,也给了一份清单给毛岸英,你要是感兴趣,直接卖给你都行..

  毛岸英暗暗吃惊,兵器工业集团是国字号央企,没想到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不过仔细看看任摩逊同志拿出的名单企业大多让人皱眉,他搞得电器行业竞争越来越厉害,利润率越来越低,他可没有底气吃下这些厂子,只能取长补短!

  任摩逊同志多多少少有些失望,可也没有办法,他也理解,来到湖北,湖北省长江泽民自然要和他见一见,谈一谈相关合作。

  在与江泽民、朴中树交谈时,对军工企业的民品目前遇到的困难,两人感同身受,朴中书认为军工企业搞民品竞争力有限,各种束缚太多,最好是搞一搞民企不搞得东西,并剥离那些技术条件一般的,军工企业搞一搞资本投资。

  任摩逊同志虽然也认可朴中树的建议,但他同样感到相当棘手,“这么大的摊子想剥离谈何容易?”

  然后他又询问江泽民美国的军工巨头到底是怎么做的,“美国军工大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越来越频繁,搞得好的继续发展,搞得不好的,就会出售相关部门转型,或者直接被其他大企业合并...”

  江泽民举美国航空工业为例,二战时期,美国航空工业的竞争是相当充分的,产业集中度比起德国、日本或者英国要低很多。

  各家飞机公司都至少能接到一项大订单,政府和国会基本上一碗水端平了,分布相当均匀,比如波音B—17“空中堡垒”和B—29“超级空中堡垒”、道格拉斯DC—3/C—47“达科他”、洛克希德P—38“闪电”、贝尔P—39“飞蛇”、寇蒂斯P—40“战鹰”、共和P—47“雷电”、北美P—51“野马”和B—25“米切尔”、诺思罗普P—61“黑寡妇”、沃特F4U“海盗”、格鲁门F6F“野猫”、统一B—24“解放者”、马丁B—26“劫掠者”.

  但是等到二战之后,这些航空企业就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贝尔搞直升机,柯蒂斯就转型搞飞机零部件,沃特、共和、统一、北美现在都没什么名气了,现在美国航空工业几家比如波音、麦道、洛克希德—马丁、格鲁门、诺思罗普这五家。

  其中波音和麦道竞争运输机、轰炸机和客机,洛克希德—马丁、格鲁门、麦道竞争战斗机,在美国第三代战斗机的研发中,麦道最牛,拿下了两款飞机的研发,但其客机就不如波音。相比于美国的兼并重组,中国虽然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军工集团,但由于家底不够,军工集团内部相当分散,很多时候是上级分蛋糕,分配谁谁谁做事,竞争不够。

  其他两人听完都默默点头,此时此刻,正在谈论的几个人并不知道,为了第三代战斗机陆军的歼7和海军的歼70以及隐形攻击机轰70的研发,负责航空工业的林彪找到了谷雨。

  林彪认为不能这一次招标的范围还要扩大,不仅要让整个军工系统加入,有相应一技之长的民品企业也可以加入!

  “飞机越来越贵了,歼6七百多万一架,我都觉得是天价,而第三代飞机我估计歼7有可能再添一个零,七千万一架搞不好都打不住,轰70需要大规模更新生产设备,装备数量又不多,一架两个亿都有可能!

  如果不引入更多的竞争以降低成本,光靠航空系统那么点拨款和家底根本吃不消,必须乘着我们有精力的事情把这件事做好!”

  谷雨一点都不奇怪,他亲手端过一杯水,“老黄,不要着急,慢慢说!”

  “现在党内大大小小的山头平了一大堆,但一不留神,部委又出现了山头,铁路、石油、军工、电力一个个都围绕着各个总公司,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山头,有订单了,都想内部消化,哪怕其他单位的产品更好,价格更便宜也不行,这一块的浪费已经非常大了...”

第302章 访问

  “我是这样想得,中航发暂时维持不变,中航试点进行拆分,试飞中心和风洞以及一些独一无二的企业比如西南铝厂等留给中航工业,以后中航工业主要承担各种战略性基础研发项目,比如各种新式风洞,这不可能让下面的飞机制造公司去做。

  但下属六大飞机制造公司和各个民品厂全部独立,参与市场竞争,虽然我们有些区分,比如安东诺夫搞客机和大运,西安飞机搞直线飞机、运输机和战斗机,成都飞机搞战斗机和直升机,南昌飞机搞战斗机和教练机,长沙飞机搞中小支线飞机、水上飞机和直升机、重庆飞机搞隐形飞机和直升机,但这只是暂时的。

  未来国防科工委下达的各种研发任务,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得,还是水里有的,这六大飞机公司都可以参与竞标,同样的,其他兄弟单位也可以抢夺航空领域的标单!

  六大飞机制造公司和中航工业之间将不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兄弟企业关系,级别一样,相互之间的合作需要算经济账!

  中航工业与可以与各个汽车公司等等合作,他们要搞新车型,往往也要吹风洞,中航工业可以提供帮助!”

  “六个飞机公司好像多了一些?”

  “确实多了一些,所以国家可以鼓励竞争和合并,但任何一个领域都至少有两家竞争者,航空领域的投资实在太大了,若是被一家垄断,极可能出现重大问题,但我们也不能和苏俄一样分蛋糕,同一代坦克搞三款,这太浪费了!若是某一家企业竞争不过,可以转向其他领域,我们航天航空界限分明,这是很不合理的,必须改变!”

  林彪继续说道,“目前中航工业下面各个厂子的民品虽然有盈利的,但亏损严重,很多属于典型的同质化竞争,也要乘着这个机会进行整合。

  我注意到中航下面的工厂基本都有搞汽车配件,有的亏钱,有的赚钱,但即便是赚钱的,在国家航空投入越来越多的当下,这些企业的注意力大多放在军品,也很难进行进一步发展。

  我认为这些民品也可以整合,或者搞一个中航汽配,或者直接剥离,要根据不同民品分门别类的处理,只要做到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就是成功!”

  谷雨笑着问道,“老黄,你把中航工业大卸八块,不怕中航工业的党政干部跟你拼命吗?”“跟我拼命也要做,我不能眼睁睁得看着下面乱来,浪费一些钱也就罢了,一些人才郁郁不得志,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会不会影响到我们三代飞机的研发?”

  “三代飞机对航电雷达系统的要求太高,我们目前还有一些缺陷,我们需要用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搞出来,有这个时间,足够完成改组了!”

  林彪同志动情的说道,“我尽量65岁,可以再于十年,我准备用十年时间完成中航的重组,打好中国航空工业未来赶超美苏的基础!”

  谷雨忍不住鼓掌,“壮哉!就这么办!”

  林彪满意的笑了起来,他已经六十五岁,按照中央规定的退休年龄,还能再干十年,有十年时间,中航可以完全步入正轨。

  到时候,中国第三代战斗机就算没有装备,也应该开始试飞:民航大飞机差不多开始量产:隐形战斗机应该出来了:航空发动机应该会追上来不少...

  如此一来,他就会带着无数荣耀圆满退休,而此举对他的后人也有很大的帮助,宝贝儿子的101电子与军队系统虽然暂时没什么联系,但航空系统大重组,他肯定可以吸收不少人才,这对他的发展有好处。

  林彪虽然是毛泽东同志培养出来的,但他的思想与谷雨很接近,他也非常认可谷雨公私兼顾的思路,不过他的女儿性格不适合从政,在航空系统的女婿倒还可以,不过还需要观察,而且他在管航空,也不方便直接提拔,但航空系统重组机会就会多不少..

  也就在此时,谷雨想了想说道,“现在一些地方干部搞国企改革引发了不少争议,你既然要搞改革,也要有一些支持嘛!”

  林彪想起了那个朝鲜人,不过他还是点点头,反正直接的话不说,他去湖南考察几次,鼓励创新就可以了,朴中树鼓励大学老师创业还是不错的!

  谷雨点点头,“老黄,你刚才说战斗机越来越贵,这一点都没错,飞机的造价比坦克上涨还要快,过去坦克比飞机更贵,技术水准要求更高,但现在已经被飞机甩在后面了。

  我注意到造价飞涨的原因,除了动力系统以外,主要还是电子系统的进步越来越快,这也恰恰说明了我们现在的发展战略是正确的!

  未来的关键是制空权,而制空权的关键是先敌发现,谁的卫星要看得更清楚,谁的导航更精准,谁的雷达探得更远,谁的红外系统更清晰,谁就会获得胜利,而且是压倒性的胜利,可以说未来武器质量,要比武器数量更重要!”

  “确实非常正确,1969年的中东战争和1971年初的南亚战争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不管是我军在战争中的表现,还是苏俄战后的反应都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我认为苏俄目前的装备发展思路已经跟不上时代,苏俄围绕着早打、大打世界大战做准备,强调武器数量压制人,强调简易化生产和操作,这实际上是二战的胜利经验,而这一套思路已经跟不上时代。

  现在顶尖大国有核武器,世界大战很难打起来,大国之间应该是以局部冲突和代理人战争为主,此时军事装备的数量已经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装备的性能,性能越好,越容易在局部战争中获得胜利!”

  林彪默默听着,他已经听懂了谷雨的想法,虽然苏俄拿出了一大堆常规武器,陆军很动心,但谷雨看不上,这就需要他做一些背书,要说服部队的同志,这应该是担心谷景生扛不住压力,不过这件事真得不好做呀!

  果然谷雨接下来就提到让林彪来做说服工作,同时他也表示陆军只需要再忍耐十年,八十年代之后,中国应该有钱了,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武器更新,只需要再等十年..

  “十年真得够吗?”

  “我们经济每年增长8%,十年GNP就可以翻倍,财政收入会增加更多一些,到时候军费哪怕是同比例增长,也是现在的两三倍,引进一些陆军常规装备技术,并不难嘛!”

  林彪微微点头,有个十年为期就好劝说了,谷雨接着说道,“我不愿意大规模引进苏俄的常规武器,还有一个原因,苏俄现在的日子过得比较好,处在强势期,他们的要价太高,十年后就不一样了!”

  “苏俄的强势期真得只能维持十年?”

  “十年都未必到,苏俄的外汇收入主要依赖原料,尤其是石油的出口,这是苏俄的致命伤,这石油说到底是初级原料,价格不可能一直高企。

  石油价格高企,必然会推动石油开采数量的大规模增加,可现在世界处在经济危机期间,全世界的经济增长率一般,耗油大的汽车越来越少,石油需求量相对供应量大规模减少是必然,到时候油价下跌是大概率事件。

  就算未来十年,我们的经济大发展,从石油出口国变成进口国,也不太改变这种大趋势,而且美国人也不可能纵容苏俄一直过好日子,只要美国经济有恢复的迹象,美苏新一轮冷战的爆发就是必然,而有个十年,美国怎么也该触底反弹了!

  恰好十年后,苏俄领导层肯定要换血,你看看他们的核心层那几个人就知道了,十年后都七老八十了,估计干不动了,咱们这种体制最容易出事就是在换届时期,所以我判断十年后,我们再和苏俄做大规模交易更换算!”

  “那这一次我们要什么?”

  “目前的中苏谈判处于僵局,我们要的东西,苏俄不愿意给;苏俄给的,我们又不愿意要,必须在我出发前往苏俄之前,完成主要谈判。我仔细看了看苏俄提供的产品目录,他们最新搞出来的641B型潜艇,应该还算不错,我认为可以引进,并进行国产化改装。

  至于核能、航天、航空、重工等等领域敏感的好东西,能搞到技术固然好,搞不到也不强求,我的想法是更多的派人去苏俄和东德等国家,同时更多的引进苏东的技术人员。

  苏俄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一思那孩子占了不少便宜,我准备在各行各业铺开,多引进一些苏俄技术人才,我相信苏俄也愿意,他们也肯定希望加深对我们的了解,同时间接了解西方技术!

  当然了,也不能对苏俄太客气,我们需要让苏俄投资我们的基础建设,并修建一条通往我国的输气管路,我是油也要,气也要!”

  “引进苏俄的人才倒是可以,只是如何扬长避短要好好研究一下,现在与二三十年前不同,我们已经有不少好东西了!”

  谷雨笑着说道,“我压根不怕苏俄偷,也不怕把最好的东西转让给苏俄,无他,老毛子的企业只是生产,压根无所谓产品的更新换代,而苏俄的计委才多少人,根本做不到面面俱到。而我们就不同了,企业为了竞争,有足够的动力去提升技术,同样是计算器,一开始是手提着跑,现在呢,不仅仅可以做加减乘除,科学计算器都搞出来了,这才几年时间,苏俄怎么?"

  林彪想起了儿子这些年搞得种种,赞同的点点头,交谈了一番后,他告辞离开,而谷雨则继续研究苏俄的相关资料。

  苏俄成立五十周年庆典,勃列日涅夫现在又巩固了老大的位置,自然要大办一场,树立起苏俄最高领导人的形象,所以邀请了很多国家的领导人,谷雨作为老江湖,自然被摆在很高的位置,老毛子还想让他住在克里姆林宫,好检查他的大便。

  虽然谷雨现在的身体很不错,但也不喜欢不被通知就检查身体,他以自己已经退休为由,拒绝去住狗屁的沙皇寝宫...

  谷雨看了一会,不由得摇了摇头,虽然他做了一些提醒,但老毛子还是老样子,除了大规模引进欧美的设备以外,就是向外扩张,同时进口这样那样的民生物资,而一旦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老毛子未来就算不死也脱层皮。

  谷雨又想到了中国,在他的坚持下,中国继续推行出口优先的战略,想办法扩大出口,同时不断压缩外债,尤其是短期外债,经过一年多的调整,目前中国已经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哪怕美国人突然加息,也能扛得住。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储的规模会不断增加,所以中国的对外投资也在迅速增加,除了对各种战略资源的投资以外,中国也用各种方式投资西方的上市企业,他记忆中那些著名的股票,想来总比买美国国债增值不知道多少...此时此刻的谷雨,愈发的期待八十年代的到来,七十年代真没什么意思,只是到八十年代,他还在不在,就算在,身体还行不行,谁也不知道!

  想到这里,谷雨猛然一惊,又自嘲的笑了起来,现在他越来越理解秦始皇、汉武帝为什么要追求长生不老,这样的滋润日子实在太美好了,实在舍不得呀!

  谷雨站起身,拿起了茶叶,给自己泡了一杯茶,捂着茶杯,慢慢离开了房间,来到客厅,坐在沙发上,拿起一份报纸,悠然自得的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门被打开,谷雨以为是老婆子回来了,没想到回头一看,却是张一思,二闺女见到谷雨,第一句话就是,“爸爸,梦想集团已经和乐凯集团签署了框架协议,我告诉您呀,接下来梦想集团会和柯达合资的...

  谷雨没当回事,他扭过头,重新看报纸,一边看,一边说道,“在商言商,你接下了乐凯集团大部分资产后,怎么搞是你的事情,我管不着!”

  “你就不怕我做买办吗?”

  “你那些个企业败光了,你才可能做买办,现在嘛,你就安心做一个民族资产阶级吧,你想转行,买办集团也容不下你!”

  “还是您老了解我,爸,这个主意是库伦给我出的,我们是这样想的..”

  谷雨默默听完,然后点点头,“胶卷这一行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你既然决定全力搞研发,就说明你走对了路!

  苏俄的照相机、彩色胶卷虽然不如美国人,但也差得不明显,这一趟我去苏俄,你如果有兴趣,也跟着去,和柯达合资,也可以与苏俄合资嘛!”

  “我没问题!”张一思很果断的说道,“老毛子抠门的很,我们在莫斯科的专卖店卖得很好,几次申请要扩大店面,他们就是不同意,这一次我要逼着他们答应,咱们国家未来每年需要几十亿卷胶卷,他们不给老娘好处,别想进来!”

  “不错,就应该有这种当然不让的气魄!”谷雨笑着说道,“不过赚到钱之后,一定要扩大计算机领域的投入,我要的游戏机要做出来,不管是街机,还是放在家里的台式机,亦或是放在手掌上玩耍的掌机都得给我搞出来,越快越好!”

  “爸爸,你是党的名誉主席,总是想着搞游戏干什么?”

  “你真是笨蛋,德明上一次怎么说的,要想实现我要求的功能,需要上百个芯片,哪怕几年后成本下降,一台也要好几千美元。

  咱们国家这么大,城市人口已经快三亿了,加上周边国家,城市人口怎么也有3.5亿人,每五千人一个街机,就意味着7万台,再加上乡镇,怎么也有10万台以上!

  如果你们要是有本事打到美国市场,那就更多了,这需要的芯片多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个,要想生产出这么多集成电路,必然会逼迫整个产业链不断降低成本,这对集成电路行业的推动有多大,你想过吗?”

  张一思反驳道,“几千美元一台机器,谁愿意玩?”

  “你是真不会算账,咱们中国人是比较穷,但再怎么穷,一块钱还是舍得的,玩一把游击只要控制在五分钟以内,一天按照十二个小时算,就是144块钱,顶多一年就收回成本。

  若是出口到美国,美国人收入更高,玩一次就1美元,美国相关企业两个月就能收回成本,这算个屁,一台机子怎么也能用个两三年,剩下的全部都是利润了!”

  张一思愣住了,良久才问道,“爸,你到底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这个道理实际上很简单,一种新产品要想迅速形成产业,很大的产业,就必须想办法被最广大的老百姓使用,当年福特就是这么搞得。福特把汽车价格降下来,工人的工资提上来,汽车的需求量爆发式增长,直接带动了美国机械产业的大爆发,一举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奠定了世界霸权的基础。

  咱们国家要想发展出强大的电子工业,也要走同样的路,一开始你们搞街机,等相应的技术成熟,成本降低了,再搞台机和掌机,这属于个人拥护,需求量肯定比街机要大很多倍。

  但即便如此,这还不是最多,毕竟还有无数人不玩游戏,但这一类的机器本身就是计算机,也是学习的工具,你们可以研发出各种软件,编写文字,计算各种数据,再打印出来变成工作所需要的文件,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到时候就会如同钢笔一样变成工作的必需品!”

首节 上一节 346/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