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394节
发展最快的就是中国的电视业,随着电视机拥有量的越来越多,各种电视节目和电视剧越来越多,足球比赛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直播,这自然带动了电视广告业的高速发展。
原来受通讯和交通影响,加之地方保护主义印象,很多企业只是具备局部影响力,但随着电视的大量出现,一个产品广告做好了,就有可能获得全国影响力。
所以六七十年代,有很多很多企业依托成功的广告迅速崛起,与此同时,也有一大批企业则因为忽视时代变迁,不愿意做广告,走向衰落,在这一起一落间,一个统一的中国大市场逐步成型。
在这个过程中,电视广告业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所以电视的影响力迅速超过了报纸和电影,在此期间,各种明星不断出现,明星们的收入开始爆发式的增长,有的人适应了新形势,加强修养,影响力一直保持的很好,有的则昙花一现。
在电视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国产电影业进一步发展,同样出现了繁荣局面,飞来飞去的武侠片和喜剧片最受群众喜欢,各种各样的剧情片、黄梅戏电影也有不少影响力,各种各样的电影数量不断增加。
而从六十年代开始,各种反应革命时期的主旋律电影也拍摄了不少,一开始是以纪念烈士为主,等到谷雨退休,反应革命时期的电影开始拍摄,不过一开始影响力不大。
等到苏俄的《胜利》系列出现,中国有关方面对苏俄大肆鼓吹苏军,十分不满,此时有了家底的中国也开始拍摄大片,群众瞠目结舌的发现千军万马也出现在电影中,这迅速引发了轰动,票房大增。
随着第一步大片《百团大战》叫好又叫座,第二部、第三部也迅速立项拍摄,而大片时代的到来,也让很多人忽视了美国电影此时同样发生了巨变。
此时中国虽然也从美国引进电影,但此时的美国大片还没有探索成熟,有一些电影在中国挺受欢迎,有些就不太行了。
不过到了1975年后,《2001太空漫游》、《大白鲨》和《星球大战》陆续公映,相继在中国获得了非常高的票房,而与此同时,光盘也已经出现,谷雨知道,中国电影的盗版危机就要出现了。
而在六十年代,孙维世连续拍摄了几部反应现实的讽刺电影,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做到了商业化和现实主义的双结合。
不过到了七十年代,随着年龄日大,或者是功成名就,孙维世的电影之路似乎走到了头,她也想有一些突破,不过连续几部电影都不成功,虽然还不算江郎才尽,但已经不太行了。
孙维世一步步走下滑路,并不奇怪,在新闻媒体被加强管制的同时,电影业也受到影响,而孙维世的靠山周恩来同志也一步步走向人生的终点,也没办法多照顾她,她现在讽刺现实这一块有突破很难。
但在谷雨看来,她最大的问题还是有些端着,说白了,她是高干子弟的眼光看待世间种种,一开始大家看新鲜,但时间一长,就不太行了。
但讽刺的是,底层出来的导演要么压根不敢拍摄这种带有讽刺性质的电影,要么钻到下水道,拍摄中国的阴暗面。
对这些年宣传口发生的变化,谷雨虽然不满意,但也没有出来说什么,谷景生确实比他保守一些,不过也不是不能接受,在提拔谷景生的时候,他早就考虑过这一点,一把手保守点不是坏事。
但总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这就需要找一个有创造力的媒体人,这个周瑾或许有些希望,谷雨就想搞一搞扶持,当然了,名单中也不仅仅周瑾一个人。
在李GY陪同,返回宾馆后的次日早上,谷雨就见到了周瑾,看到这个女记者表情有些拘束,谷雨笑着问道,“小周,你父亲是我的老部下,你看到我还怕?”
“谷主席,我不是怕,我是激动,没想到能够在香港看到您!”
“我确实不怎么来香港,这一次见你,也是想和你探讨一下!”
一边说,谷雨一边请周瑾坐下,“最近的电游风波我看到了报告,你那份报道是北京的记者给你的吧!”
“是我学弟做的调查,我非常了解他的人品,不过《北京晚报》总编辑不让登,他就传真给我,我通过关系做了一番调研,然后选择《南华早报》上公开!”
“压力不小吧?”
“确实不小,不过我扛得住!”
谷雨点点头,继续问道,“你那位学弟怎么样了?”
“他已经来到了香港,现在是《南华早报》的见习记者!”
周瑾牙一咬,说出了下面一段话,“现在有理想,想做事的新闻记者很多在内地待不住,来到香港的记者很多理想动摇,甚至开始怀疑起我们的制度。”
而留在内地的记者,被现实教训一顿后,往往会变成所谓的建制派,说得不好听就是老油子,想的是从中谋利,甚至还有不少别有心思者!”
“你说的是实话!”
谷雨微微叹了一口气,“那个记者离开北京,我可以肯定并不是高层的本意,中央一直希望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但现在不管是内地,还是香港,结果都表现得不是很好。”
这里面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官僚主义,我国实行的是科层制,一层层干部,更准确的说是官僚,对上面的指示,他们怕担责任,不断往里面塞各种东西好避免出问题时,承担责任,到了下面就变味了...
“我们的体制有非常多的长处,我国能有今天的成功,我们的制度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有光明,就必然有阴影!”
“你说的没错,这一点我早就知道,所以我有意留下了香港这个口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港也出现了两极分化,你所在的《南华早报》算是分寸把握得比较好的,所以我请你过来谈一谈,希望你给中央提一些意见!”
“谷主席,您提出的题目实在太大了,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不要紧张,你随便谈谈即可!”
周瑾想了想说道,“谷主席,我听说国外有很多著名的记者,他们影响力很大,可以轻松见到很多重要人物,而我国这样的人并不是很多..”
“你的意思是跳过官僚体系,培养一些有影响力的人,通过他们来纠正官僚体系的乱作为、不作为以及种种加码,同时可以快速的把各种底层信息上报中央!”
“我就是这个想法!”
“在欧美,媒体被称为第四权,这些有影响力的记者一旦扮演着这样的角色,能不能很好的使用他们掌握的权力,谁又能监督他们?”
“在各行各业中,这样的人不少,尤其是您器重的科学家,有很多人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其中有人搞裙带关系,创建一个个小圈子,甚至搞世袭:有人利用权力寻租,打科研资金和研究成果的主意;甚至还有人欺男霸女,朝女博士女硕士下手,有记者想监督他们,却遭到了当头一棒!”
谷雨看向这个胆子不小的女孩子,“你是在当面告状吗?”
周瑾很坚定地说道,“我是在践行主席提倡的实事求是!”
“确实有一些科学家不像话,但不用他们也不行,因为无数干部同样搞你说的种种,而科学家好歹有专业知识,能出一些成果,但我们的干部就未必行了,干什么不成,争权夺利反倒很在行!”谷雨给自己重用科学家搞了一套借口后,又说起了记者,他明言很多记者、律师、作家这一类人向往西方,很多人都是自由主义者,他们反对体制,但他们并没有实现本土化,他们不能弯下腰,和当年的环太党一样,去动员群众,说服群众。
中国体制的意识形态属于典型的左派政党和民族主义的结合,所以这些人反对体制,又变成了反对主体民族,搞起了逆向民族主义,所以他很警惕,非常警惕...说到这里,谷雨看向周瑾,笑着说道,“不过孙维世和你的出现,让我也看到了一些希望,虽然光英同志现在发展的不好,但她开启的讽刺现实电影好歹有一些突破,而你更年轻,或许可以做得更多!”
周瑾很吃惊,“我?我就是一个小记者,我恐怕难当大任!”
“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
谷雨笑着说道,“当年我二十多年就成为中央领导人,我一开始也犯了很多错误,但时间一长就历练出来,你还年轻,有时间!”
“我,真不是知道可以做什么?”
“你可以做知名媒体人,不仅搞报纸,也可以在电视上搞访谈节目,还可以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志拍一拍反应现实的电影,只要你心正,就没有不能做的事情!”
第340章 又乱了
虽然谷雨解释了一番,但周瑾还是有些莫名其妙,虽然获得谷主席的青睐是好事,但为什么是她?
她想不通,有那么多人可以扶持,哪怕谷枢机要选干部子弟,在香港媒体界的也有好些个。
事实上,谷雨也不是扶持她一个,谁表现得好,他都愿意给机会,不过周瑾毕竟是自己的孩子,最起码不会挖他的祖坟,看到一个像样的出圈,他自然要扶持,有时候真相就是这么简单!
随着年岁日老,他越发的考虑后事,也会回忆这一生的种种,而每当想起这些的时候,他总会对一些事情不放心,也总会产生自己的孩子更放心这种早就被实践证明不靠谱的想法。
谷雨愈发的理解前世那些老同志,或许这就是人性吧,是人就有自私之心,总想着留点什么下来,名或者利,不求名,不求利的人确实有,但微乎其微。
哪怕不在乎名利的人,也未必希望自己当年的一些腌臜事被知道,那就只能交给自己人才放心,谁是自己人,当然是有血脉关系的人,哪怕明知道这样做不够实事求是,但还是想尽力为之,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
想到这里,谷雨摇摇头,甩走这些不健康的思想,理性重新占据了统治地位,对于宣传系统的未来,他实际上并不是太在意,目前这种框架确实乱糟糟的,但这也是注定的。
中国的大政府模式注定了国家必然加强对舆论的控制,但一百多年的落后史又警告中国不能彻底封锁思想,所以从一开始谷雨的布局中,就留下了空子,香港就算不行,还有东南亚那些华人国家。
谷雨很清楚,中国思想领域的斗争是长期的,但又不是决定性的,因为中国人民非常实际,不在乎你怎么说,而在乎你怎么做。
党和国家做好该做的,经济不断发展,哪怕未来经济增长率下滑,只要人民还能过得下去,党和国家的统治还是比较稳固的,东风也必然压倒西风。
但若是统治集团乱来,贪婪的夺走一切,也不给上升渠道,种种蝇营狗苟不断,国家必然会走向衰落,直至灭亡,到那个时候,就有可能出现一段时间的西风压倒东风。
但纯粹的西风在中国刮不久,任何西风要想获得中国民众的认可,就必须本土化,一步步变成新的东风,而做不到的西风必然不能长久,这就是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延续至今的秘密,它有足够的体量,也有很好的位置,不保守,不封闭,愿意学习,衰落后就不会一蹶不振,反而会不断复兴。
不过在衰落到复兴这一落一起间,必然会出现生存空间的变化,而纵观中国历史,中国的生存空间实际上是在不断的扩张,凡是做到的统治者,都会被历史高度评价;若是做不到,那自然就是窝囊怂!
想到这里,已经被名缰利锁牢牢捆绑的谷雨目光迅速锐利起来,长达几十年的岘港体系在未来十几年就要崩盘,在这一次大变局中,中国必须进一步扩张,同时要乘机进一步压制潜在的对手!
谷雨并不在意昆仑省、天方省,如果拉长时间线,谷雨相信在中国下一个收缩期,这两个地方十有八九守不住,毕竟距离摆在那里。
所以目前中国在非洲的扩张只是为了经济上的好处,哪一天经济上好处没有了,肯定就会不行,但南洋省不一样,南洋省完全守得住,甚至还能更进一步,他必须为后人做好准备!
在谷雨看来,美国这个敌人从来不重要,中国真正的敌人主要有三,一是东面的日本和朝鲜,此时日本已经被分裂,想重新统一,除非等到中国衰落,但即便中国衰落,中国的体量也决定了未来三个日本想统一还是异常艰难。
而日本省和台湾省就如同两把利剑死死的抵住日本的腹部,所以日本要想真正恢复统一就必须通过战争,那必然会促使中国和朝鲜回忆起过去的不堪,这就注定了分裂的日本会很难受,再次崛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至于体量比日本更小的朝鲜,谷雨更加不担心,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日本、朝鲜与中国的距离必然越来越近,所以谷雨相信东北亚地区的未来是走向以中国为核心的整合,对此他有足够的自信!
第二个是北面的苏俄,必须乘着苏俄走向衰落之机,尽可能的削弱苏俄,俄国人在中国的衰弱期做得那些事,实在太让人揪心了,必须痛打落水狗,扩张缓冲地带。
这一块,他已经有所布局,但能做到哪一步,他心里也没底,没办法,老毛子同样很贼,中国在远东和中亚都没什么抓手。
但不管怎么说,中国已经完成了对西域和外蒙的实控,老毛子同样没有抓手,所以未来对老毛子动手能够获利多少,则是一个未知数,但不管怎么样,苏俄衰落是大势所趋,时间在中国一边。
现在谷雨的重心自然放在南方,谷雨现在的关注点一个是缅甸,一个是马来西亚,缅甸针对的印度,而马来西亚针对的则是信仰穆斯林的土著。
由于谷雨先发制人的攻击,印度不仅被分裂,力量平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时南亚的印度文明和穆斯林文明形成了平衡,谁也奈何不了对方,这就注定了印度文明陷入到内耗当中,自然相当长时间内无法向东南亚扩张。
为了压制印度的扩张,谷雨自然要压缩印度的两翼,一边是缅甸,一边则是东非,在缅甸,他要一步步将缅甸的阿萨姆平原染黄,彻底断绝印度东进的可能,同时也要在东非挤压印度移民,如此一来,印度人只能往欧美移民,这必然会加快欧美的衰落。
目前这一战略完成的相当不错,接下来即将进入收官期,目前控制缅甸阿萨姆地区的吴强已经老迈,控制力越来越弱,而来自于云南地区的移民也越来越多。
缅甸军政府不愿意看到这一幕,但他们愚蠢的靠拢苏俄,加强军备的行为,给了中国足够的借口,这颗定时炸弹现在可以引爆了!
按照谷雨的设想,引爆之后的阿萨姆既不是缅甸的,也不是印度的,当然了,谷雨也不打算变成中国的,未来的阿萨姆会继续留在缅甸,但缅甸却没有任何控制权,这是一个高度自治的自由邦!
苏俄硬生生的扩张,搞得周边国家十分不安,然后被美国利用,搞成了一个反苏联盟,而这一世的中国二战期间和战后初期生吞活剥了不少地方,还直接搞强制移民,自然也让周边国家又惧又怕。
所以在完成战略布局后,谷雨领导的中国迅速开始修心养性,虽然一直在扩张,但他绝不会收回本土,而是变成一个个新国家,不过现在殖民时代已经结束,搞新国家的难度比较大,但逼迫缅甸政府接受现实,诞生一个拥有高度自治权的阿萨姆还是可以的。
不仅仅阿萨姆要自主,缅甸内部其他少数民族同样也要成起义乘机逼迫缅甸政府退让,承认高度自治权,所以这将是缅甸各少数民族反对大缅族主义的民族大起义!
这一块的相关准备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战争会分成东西两个战场,西线是阿萨姆内部爆发一场反抗缅族的起义,阿萨姆少数缅族的统治被推翻,然后一个支持民族团结的阿萨姆自治政府会诞生,当然了,领导人必须是华侨。
而在东线,暹罗就要出场,公开为掸邦、克伦、克耶提供支持,最终形成三个自由邦,至于具体地盘划分,当然是在战场上分出高低。
缅甸和暹罗围绕着中南地区的控制权撕逼了几个世纪,暹罗做梦都想恢复对掸邦的控制,而掸邦又关系到缅甸核心平原区的安全,所以这必然是一场龙虎斗。
而战争一旦打起来,美苏两国必然会下场,美国会支持克伦和若开,这是当年英国人扶持的势力,美国人自然要继续扶持,这也是美国在陆地上的据点,美国人肯定舍不得丢!
更重要的是,这场残酷的战争中,缅军肯定会有很多造孽,然后被美国人宣扬的到处都是,苏俄支持这样的国家,自然也会被进一步抹黑,这自然会有利于美国整合西方阵营的对苏俄的封锁。
而苏俄为了牵制中国,必然会给缅甸军政府支持,谷雨要的就是苏俄支持,苏俄不支持,中国还没有理由动手,苏俄一支持,这个仗必然会打得久,谷雨要的就是打得久一些!
可以想象这一场缅甸战争必然会无比残酷,但必须打,只有打过了缅族才会彻底死了大缅族主义的心思,等到苏俄完蛋后,安安分分的充当中国的小弟!
至于缅甸未来变成美国的铁杆小弟,那是不可能的,美国离着太远,中国太近,缅甸越靠拢美国,中国的压制就会越厉害,只有效仿柬埔寨和暹罗才有未来,这就是缅甸的宿命!
不过相比于中美在缅甸问题上很难得的达成一致,在谷雨关系的马来西亚问题上,中美虽然达成了妥协,但马来西亚却一直非常不安稳。
经过十几年的惨烈厮杀,中国成功分裂了马来西亚和印尼,并且通过对苏门答腊的移民,将马来人、爪哇人这个拥有穆斯林文明的东南亚主要族群分割开,如此一来,东南亚的穆斯林文明不仅没办法和前世一般扩张,反倒只能收缩防御。
穆斯林文明一旦被迫收缩,就必然会趋向保守,偏偏马来西亚和爪哇岛多年战乱,无数人被挤压到两个面积都只有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地方,人口非常密集,资源不足,自然比较落后,这就为极端思想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谷雨对此早有准备,他不仅没有任何灭火的意思,反而要火上浇油,这一次那位马阿訇跑到香港抱怨,就是为了进一步激化东南亚的宗教矛盾。
接下来自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厮杀,虽然他支持和美国人搞联合政府,但并不意味着他希望马来西亚真正变成一个统一的国家,马来西亚的位置太重要了,他要一步步把美国人挤出去,而极端组织一旦出现,必然与美国的长久经营出现冲突!
本质上,这是一场民族生存空间的较量,华人要扩张,自然要挤压土著空间,土著要想反抗,就必须加强团结,极端势力的出现是必然,所以与其让别人来做,还不如主动去做,反倒有利于控制,必要时可以一网打尽,这是他的老套路!
而一旦亲眼甚至于受到宗教极端分子的威胁,必然会引发无数中国人的不安,到时候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反思,必然会自发的抵制各种宗教极端思想,中国的宗教也只会越来越平和,这反倒是好事了。
虽然东南亚不稳当,对中国有一些影响,但这会的中国还没有吃饱,也没到资本大输出的时代,东南亚乱一点影响有限。
而随着中国入关,庞大的中国市场会产生巨大的虹吸作用,面对东南亚不稳定,各路资本不管乐不乐意,只能投资中国,即便是本州日本的资本也不例外,只能和中国一步步经济捆绑在一起,这才符合中国的未来!
至于东南亚什么时候彻底稳定,必须是彻底清除美国的影响力,美国人走了自然天下太平,美国人不走,就算没有这个事情,就有那个事情,既然如此,还不如选择对中国最有利的那条路,搞宗教极端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谷雨吸了一口气,然后微微吐了出来,他想起了一句话,君以此兴,必以此亡,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不断的通过对外转移矛盾,缓解内部问题,必然会形成统治依赖,等到被美国打压时,肯定会有不少问题。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