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408节

  怎么办?这就是需要中央民生委出来缓和矛盾,既然核心设置是缓和矛盾,让各种矛盾不至于爆炸,那就很难进行绩效考核,只要大差不差,不出大问题就算过关。

  但大差不差,既可能是矛盾得到缓解,也有可能是矛盾在不断累积,哪一天突然间炸了出来,把所有人都炸得灰头土脸。

  但仔细一深究,未必与责任人有关,可能是上一任,上上一任,所以从中央到地方,民生委就如同一个冰箱,进来了就会被冻住,再也没有了前途,不背锅就不错了,还想提拔?做梦去吧!

  所以李耀文从中央政法委枢机被挤到民生委担任副主任,他心里就很清楚,自己的仕途到头了,如无意外,1980年他就会退出中央局,进入到人大或者政协过渡一届,然后颐养天年,未来的路基本定下来了!

  你要说李耀文有没有遗憾,那当然有,如果不是谷枢机改变了主意,继续干下去,或许他现在已经是常委会的一员,即将步入舞台的中央,接下来就可以指点江山,或许谷枢机也会对他说“你办事,我放心”.

  但每当李耀文同志看到谷景生同志头上不断增多的白发时,他就明白那个位置不好做,更准确的说,非常难做,他未必能够坐得稳!

  那么多老同志想法不一样,也各有各的人事考虑,要想协调好,简直难比登天,哪怕他自认为善于搞协调,也绝不可能让老同志们都满意。

  哪怕有谷主席撑腰,有些事情不需要考虑太多,但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总要处理好吧,谷景生同志和寻淮洲同志是老搭档,资历相当深,孙运璇同志又是那种谨慎、谦逊的同志,尚且围绕着很多问题,出现了不少分歧。

  他的资历远不如谷景生同志,而15后有望冲击总理的同志,各个都是敢拍板,能拍板的同志,他能压住谁,光靠战争结束时的军政委资历可不够呀!

  李耀文很能理解谷主席的选择,如果不是党内高层潜伏着那么多问题,他绝不至于六十刚出头就主动退休,扶持谷景生同志,创建起一套交接班模式,真正要说牺牲,谷枢机的牺牲才是最大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谷景生同志可以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较为稳当的推动了中央部委改革和国企改革,并取消了农业税,他就能做得到吗?真让他坐在舞台中央,天知道会遇到什么事情!

  所以李耀文同志的心态一直都摆得很正,他没有任何抱怨,而是兢兢业业的做好民生工作,而当他深入到民生工作时,他才发现目前这个中国高速发展期到底累积了多少问题。

  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劳资矛盾,拆迁矛盾、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农村凋敝,土客矛盾、本地居民与移民的矛盾。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有些则是最近这些年才冒出来的,甚至于难以置信,谁能想到被中央严厉管制的山西黑煤窑,竟然有人坑蒙拐骗,找来了一群偷渡的朝鲜人、南越人挖矿!

  这是内陆身份山西,不是昆仑省、南洋省,也不是东北,这些人到底是怎么过去的,做过中央政法委枢机的李耀文感到了巨大的不安,他无论如何也要查一个清楚明白!

  而在调查的同时,他也相当的感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马克思的这段话真得太精辟了!

  谷主席把宋代以来的种种做法成为外残内忍,认为必须恢复汉唐那种朝气蓬勃的对外政策,但外霸内王同样也有一大堆后遗症,现在越来越明显了。

  事实上,谷雨同志也看到了问题,到了六十年代之后,在外交上就柔和多了,还多次警告党内同志,对外一定要谨慎,尤其注意一定要有足够的道义优势,才可以出兵,而且不要万不得已,不要用陆军。

  但有些东西,一旦打开了口子,想再收回去,必然很困难,目前这种做法的好处实在太大了,缺乏原始积累怎么办,从海外搞钱;大批地方国企破产,职工没办法安排怎么办,派往海外。

  既然可以通过海外扩张缓和矛盾,那么再进行深刻的改革显然不可能,中央民生委遇到的这种种矛盾,中央难道不清楚吗?当然清楚,但又有几个人想改?

  谷主席已经不错了,他看到了问题,做出了一些试点,但仅仅是试点,很多同志甚至认为搞那些试点都是没事找事,现在我们的制度好得很,要有足够的制度自信!

  李思明同志调到北京之后,李耀文也曾经和他讨论过这方面的问题,李思明则反问,“就算我们克制自己,美国、苏联还有英法那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会克制自己吗?”

  李耀文同志能做的只是摇摇头,李思明还有一套逻辑,进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螺旋上升的,中国不能做烂好人,只要中国比那些国家做得要好一些,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他们的发展,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不管对当代,还是对历史都有交代!

  等到未来,目前这一套做法出现了严重的后遗症,当对外输出矛盾的成本大于收益后,未来的中国领导人自然收敛,进行相应的改革。

  就算那个时候,改革不顺利,引发了一大堆问题,也是形格势禁,大家也都能接受,而现在如果强行改革,属于逆势而为,不仅仅党内不同意,群众也不理解,搞一些试点就行了..李耀文赞同了李思明的说法,同时也对他考虑问题越来越深刻,感到十分高兴,李思明同志能够看得这么长远,谷主席选择他是完全正确的!

  虽然十分赞同谷主席的选择,但李耀文对李思明的未来还是有一些担心,他经历过战争,在战争中做到了军政委,谷主席尚且那么不放心,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李思明扛得住吗?

  或许李思明同志唯一的优势就是时间,他可以熬走绝大部分老同志,而15后年青一代的同志,就算有一些资历,真正能威胁他领导地位的并没有多少,毕竟这些年,大家都一样,做小媳妇,提包打下手......

  想到这里,李耀文摇摇头,缓步出门,然后坐上小汽车,接见外宾,而与此同时,左洋子也见到了长期闭门不出,唯恐被人惦记的左信介,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

  “你是真敢想!”左信介摇摇头,“你知道中国现在这种模式是怎么回事吗?”

  “父亲,这是效仿战国时期形成的大御所+幕府将军,一族两府的管理模式,为得就是稳固江山,只是现在不同了,已经变成了三府,未来甚至有可能变成四府...”

  “不管是三府,还是四府,大御所只有一个,除非大御所身体不行了,才有可能出现争斗,退隐的二代将军想成为新的大御所,但台上的三代将军不想头上再顶着一个大御所,他想做真将军!”

  “二代将军已经在位九年,也创建了不少功勋,他难道就那么甘心吗?”

  “肯定不甘心,但那又如何?他是大御所亲手提拔的,为了巩固他的地位,一向爱好羽毛的大御所都脏了手,他若是敢反,必成众矢之的,他又不傻,怎么会做这种事情!

  “是呀!”

  “事实上,就算他有心,也没用,大御所能有今天,经历了不知道多少风雨,对谁都有防范,禁卫军一直只听大御所的!”

  “人都不在京,也能控制得住?”

  “二代将军敢冒险一试吗?”

  “二代将军的日子不好过,身边一直有备胎,现在连三代预备将军都有了,我听说二代将军不希望和备胎坐在一个会议室,大御所会怎么办?”

  “大御所肯定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他不希望二代将军脱离控制,担心影响到三代预备将军的顺利上位,但他也不能和二代将军公开出现分歧,所以他要出来走一走,让大家知道大御所身体健康,防止人心动摇!

  二代将军的想法又不同,他辛辛苦苦熬了这么多年,肯定想最后一届舒舒服服的,省点心,未来也可以变成新的大御所,可如果备胎地位提升,备胎+三代预备将军的组合也够他受得,他当然不能忍!

  这件事说到底要看两件事,一是大御所到底高寿几何,大御所和二代将军年龄差距不大,大御所又注意养生,谁先谁后,还真说不准。

  二是三代预备将军的想法,三代预备将军现在小心翼翼,不仅对大御所和二代将军,都恭敬无比,对影响力不小的备胎也是一ロー个老领导,正常来说,他不会表态,时间在他一边,他等得起!”

  “三代预备将军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自然是他上位之后,大御所、二代将军统统闭嘴,好做一个真将军,至于备胎,哪凉快哪待着去,谁愿意头上顶一个老领导!”

  “就算都闭嘴,他也未必坐得稳?”

  “应该没什么问题,两代之后就没什么大的问题!”

  “这么说来,四代?”

  “太早,太早,不是我等人力能讨论的,要看天意!”

  “大御所有长寿之相,他会不会......”

  “大御所这辈子最擅长虚虚实实,摆在台前的未必是真,放在幕后的未必是假,每一次都同时考虑好几个人,想走通他的路很难,一个不小心反而会变成众矢之的!”

  “那二代将军呢?”

  “二代将军想过得舒服一些都难,如何想得到四代?就算他有想法,未必有多大作用,三代预备将军能有今天,可不是善茬!”

  “那备胎呢?”

  “备胎说到底是大御所的棋子,身不由己,他也看清楚了这一点,索性不管不问,他不犯错,别人也抓不到他的把柄,未来有机会了,他会接住;没机会,他就退休养老,北戴河总少不了他一个席位!

  你为他说话,他绝不会感激您,也不会投桃报李,推什么四代将军,对备胎而言,与三代预备将军的香火情高于一切!”

  左洋子有些无力,“难道就没办法吗?”

  “中国人都很虚伪,想要什么,总会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模样,这一点与我们日本人完全不一样,你要融入这种环境,你为什么要出头呢?

  你最应该做的是告诉那位丁小姐,有人有野心,把他们的阴谋和盘突出,那四位再怎么内斗,对外都是一致的,他们会迅速消弭分歧,打压各路势力。

  他们也都会感你的情,你想要的自然会得到,至于更长远的,那也要有本事,没本事怎么可能走得远?”

  “我明白了,多谢父亲的指点!”

  “你呀,就是想太多,就算王家有那么一天,和你这个日本嫂子有什么关系?”

  “父亲,您太消极了,我的三个孩子,还有我们家在九州,若是想继续保持,没有强有力的高层关系怎么行?”

  “兴衰寻常事,何必太强求?”

  左洋子对老父亲太了解了,他哪里是不强求,他是太想强求,要不然他会分析得那么清楚吗?只是老父亲学会了中国人那一套虚伪的做法罢了!

  左洋子告别父亲,想了想,约两位闺蜜一起吃饭,丁承德和黄文秋都欣然同意了,等到了吃饭的时候,她把了解到的种种告诉了两人,最后说道,“我虽然是日本出身,但也知道稳定最重要,现在一些人总想着破坏稳定大局,这很不好!”

  丁承德和黄文秋虽然也听到了一些声音,但没想到一些人这么大胆,竟然想引发最高层内斗,黄文秋十分恼火,“我们当家的老实本分,从来都规规矩矩,怎么什么破事都要牵扯到他?蕾蕾,你可要帮着我们家锡文在主席和总枢机前好好说一说!

  不管他们两位怎么安排,我们家锡文都会无条件听从,绝无二话,我呀,巴不得锡文现在就退休,民生委的事情繁琐也就罢了,关键是影响心情,他也是六十出头的人了,万一憋出什么病就不好了......”

  “嫂子,你放心,我一定把你的话原原本本告诉爸爸和总枢机,他们两位都理解李大哥遇到麻烦,不会让你为难的!”

  “那就好!”

  丁承德也正如承诺的一样,很快就向谷雨和谷景生汇报了左洋子的所说种种,谷雨让他和谷景生说,又告诉她不要掺和是非,然后就没再说了!

  而谷景生同志听完之后,非常生气,一些人刚刚安分了没多久,又在搞事,他们就没停过,这是想着推李耀文和他对着干,搞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把戏,真以为我眼睛瞎了吗?

  李耀文是聪明人,不上钩,他们就搞串联,这要是不整治,还不乱了套?他想了想,找来了曹元鹏,把这个事情跟他说了说,“有些老同志人老心不老,总想着搞事,看来是有倚仗呀!”

  曹元鹏也是相当无语,他和李耀文革命初期在一起工作,深知李耀文的为人,自然不放过这一次机会,“总枢机,这些位老同志大多是旧社会长大的,而三十年代,为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中央又不得不留用了一大批人,这些人也有不少影响。

  这些年,中央一直在想尽办法清理旧时代的影响,有些人抓住机会反弹并不奇怪,只要我们把握得住,自己不出乱子,就不至于有什么大麻烦!”

  “元鹏同志,你说的没错,革命胜利几十年了,但有一些人思想还活在旧社会,已经根深蒂固,想要他们改是很难改了,关键是我们年轻一代不能被污染!”

  “年轻一代的整顿一直在继续,现在部委和地方上发挥作用的同志大多已经是二三十年代出生的同志,他们在我党的领导下茁壮成长,绝大部分都是好的,对革命工作充满了热情,您完全可以放心!”

  谷景生沉默片刻后,“二三十年代是我们看着长大的,我确实很放心,只是要想他们发挥主导作用,难度不少,有一批年龄不上不下,贡献也不上不下的同志挡在前面!

  这些人在革命时期处在基层,受到旧时代的影响很深,我不是很放心,想着跳过他们,但现在看来阻力也不少!”

  “总枢机,我做过中组部长,对干部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我们现在的干部梯队建设虽然还算不错,但六十年代谷主席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改变,对梯队建设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现在一些同志感到很焦虑,也不奇怪!”“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谷枢机六十年代退休前的处理办法很不错的!”

  “就怕北戴河挤不下呀!”

  “真正想挤进北戴河开会的并不多,可以提升一些经济待遇,但政治待遇可以不给,现在一些老同志有怨气,也是抱怨经济待遇,他们也可以提升一级经济待遇,这么多年下来,他们也知道想提升政治待遇不现实!”

  “都想着提升经济待遇,上行下效,养老迟早会变成一个大问题!”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我们制定政策的初衷或许是这样,但未来可就说不准了,现在地方上很多基中基层干部滥用离休待遇,查出了不少!”

  曹元鹏当然也知道这些,可现在情况就是这样,本来应该是他们接班,可现在他们的位置卡住了,上不去,怨气不小,想着推李耀文打擂台,光打压不行,也要有一些安抚的!

  谷景生没有立刻给说法,他要考虑一下,但他没有明确拒绝,本身就说明了态度,他有些动摇了!

  谷景生转移话题说道,“现在油价上涨,政协那边的专家组怎么个说法?”

  “现在伊朗的政局比较混乱,停止出口石油六十天,伊朗日产原油五百多万桶,伊朗此举直接引发世界石油价格大震荡,根据我们的同志判断,很有可能会出现第二次石油危机!

  这个事情对苏俄是绝对利好,可以多赚不少钱,苏俄有了钱,很可能在南亚问题上对我们施加更大的压力,而美欧则恰恰相反,卡特政府处置不当,接下来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对外应该会更加软弱!

  我们虽然需要花更多外汇进口一些石油,但考虑到美欧为渡过危机,会扩大对我们的出口,我们现在的好日子应该还能持续个几年!”“大家看起来很乐观嘛!”

  “我征询过不少专家的意见,他们都挺乐观!”“我最近和钱学森同志谈过,他认为随着我们的发展,汽车拥有量会越来越多,进口石油的数量会越来越大,这会影响到我们的发展,他建议我们在锂电池、太阳能板等新能源扩大投资,并全力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钱学森同志建议成立一个高规格的中央领导小组长期负责这件事,他说李耀文同志管过企业,又懂英语、日语,很适合领导这一块的工作!”

  “民生委这边工作繁忙,李耀文同志也已经开始管核潜艇,现在又管这一块,他未必忙得过来!”

  “民生委工作千头万绪,他管了好几年,也到了换人的时候!”

  “李耀文同志毕竟是在任的副总理......”

  谷景生多少有些无奈,“我们现在的外汇储备越来越多,总不能一直买美债,肯定要扩大投资,这一块本来是顾准同志在管,但现在担子越来越重,也需要有人分担!

  总理的想法是重新调整国务院的分工,李耀文同志分管发改委、对外投资和商务部这三大块,你觉得怎么样?”

  在换届前一年,做出如此巨大的工作调整,而且是总理孙运璇同志和负责科研的钱学森两人同时提议,两人的意图再清楚不过了,他们选择李耀文,而不是刘杰或者其他人,作为工建系推出的总理接班人,就算李耀文下一任不是总理,也应该是入常的常务副总理!

  曹元鹏本来还想劝一劝的,现在反倒有些不知道怎么说好,总枢机刚刚透露让李耀文下一届退出中央局的想法,没想到就迅速迎来了反击......他想了想说道,“从刚才总枢机的转述来看,李耀文同志的妻子还是很通情达理的!"

首节 上一节 408/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