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423节
“好说,我会给你最优惠的条件!”
“真不容易!”徐卫谷真诚地评价道,尽管他对当年的所作所为并不认同,但不得不佩服这个人的顽强生命力,真是可惜了,他如果不是老爷子那档子事,或许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或许如他所说,不至于有现在的成就,他的评价相当有道理...
"老胡,你现在的生意主要和哪些中国企业合作?”林向阳问道,显然对胡小常的商业网络很感兴趣。
"我和中国许多大型国企都有合作,包括华钢、中粮。”胡小常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考虑是否要透露更多信息,”不过搞铁矿石,我更想和民营企业合作,比如华侨钢铁,又比如山东和江苏几家钢铁企业,希望你们帮我拉拉线,该给的好处,我一分不会少!"
徐卫谷微微皱眉:"你在刻意避开和央企的合?"
胡小常苦笑一声:"有些伤疤,时间久了也会结痂,但永远不会完全消失。我这种人和那些背景干净的企业打交道,总会多一道审查,多一份怀疑。与其被人拒绝,不如主动避开,你们倒是不一样,我们毕竟是校友!”
“我伯伯前些天还念叨你爹...”
“我爸爸死了好几年了,我不想思考以前的事情!”
室内一时陷入沉默,”要说起来,我们四个还真是走了完全不同的路。"徐卫谷打破沉默,"向阳如果不是上面动员,估计一直会搞科研,哪怕现在,心思也一大半放在研究上,云杰搞得是纯粹的民营企业叱咤风云,我先当兵,后混政坛,小常在异国他乡白手起家。"林向阳若有所思:"这么一想,我们还真符合那个干部子弟鄙视链的四个等级代表。”
“哦?什么鄙视链?”胡小常有些好奇。
徐卫谷简单解释了干部子弟四个层次说——从军报国、科研创新、政企担当和实业兴邦,“看来我是被开除鄙视链籍了。”胡小常自嘲道。
“你并没有被开除鄙视链,你一半在第一条,一半在鄙视链外!”
“多谢徐大哥的夸奖,不过我也就这样了,不像你们前途无量..”
三人对视一眼,都知道有门,得下一点功夫,巴西铁矿搞国有化,央企可以搞参股,那是国家层面的事情,但要想做好铁矿供应,巴西民营铁矿企业反倒更关键,胡小常特殊的身份完全可以借重
听完了徐卫谷的汇报后,刘粹刚点点头,“听你这么说,胡小常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可以多下一些功夫,过去有些恩怨,可以想办法化解嘛!”
交谈一番后,刘粹刚又和徐卫谷谈起了与巴西总统交谈的经过,“巴西和阿根廷的情况很相似,现在的情况相当不乐观,要想继续发展就需要借债,可现在债务利息这么高,他们压力很大,这是我们很好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
1964年上台的巴西军政府提出了进口替代战略,这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因为国际大环境有利于它。当时,欧美等发达国家已进入高增长阶段,储备了大量资本,需要对外投资,而巴西正是他们的投资目标之一。
除了资本之外,要创建民族工业还需要消费者,军政府除了大搞基础建设以外,同时选择中产阶层作为消费群体。
但在军政府之前,巴西实行的是奴隶制大种植园经济,虽然这种体制早在19世纪末就被废除,但其造成的“巨富+赤贫”的社会结构却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所以这个依附于巨富或政府的中产阶层,在整个社会中的占比不高,消费能力有限,本不足以成为推动大规模工业化的基础,所以为了让这个阶层有能力花钱,军政府又高了多种政策手段补贴他们消费。
这些人主要依附于巴西政府存在,公务员、教师、技术人员、军人和国有垄断的职工为主,是巴西军政府主要支撑力量,至于广大的赤贫阶级,巴西政府压根不怎么管,毕竟是资本主义嘛!
事实上,中国也有类似的政策,不过中国的中产阶级要广泛许多,因为中国经过了大规模土改,中国广大农民虽然占有土地不是非常多,但凭借着精耕细作,以及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有相当的消费能力。
而与巴西不同的是,中国搞得是外向型经济战略,要求全民勒紧裤腰带搞积累,同时谷雨还十分警惕外债增多,哪怕发展缓慢一些,也要限制外债增加,这也让中国拥有足够多的外汇储备,而外债一直严格控制在安全线内。
而巴西就不同了,这会后世支撑巴西经济增长的铁矿石、大豆价格都不是很大,巴西深海油田也没有发现,巴西实际上就靠农产品赚取外汇,所以其外债自然在不断累积。
应该说这套发展模式在理论上是说得通的,在现实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巴西经济取得了一段时间的辉煌,不过1969年石油危机爆发后,巴西的经济增长就明显下滑,到了1979年,巴西模式就彻底玩不下去了!
因为巴西的“进口替代战略”也有明显的制度缺陷,主要表现为三条:政府补贴中产阶层消费不仅会造成更为严重的贫富分化,也必然加剧通货膨胀,这让那些原本就处于破产的边缘的赤贫阶层更加贫穷。
而中产阶层的人数是极其有限的,即便有消费补贴,也不足以支撑工业如此高速的发展,一旦市场饱和,就会出现经济停滞。
更麻烦的是,产业资金始终掌控在欧美等外资手中,一旦外部环境有变,整个经济立马崩盘。而很不幸,巴西先遇到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增长减速。
到了1978年,美国开始迅速加息,而到了今年,又爆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那些支撑巴西工业的外部资金突然大举撤离,同时,巴西之前欠下的各种债务也面临偿还的巨大压力..中国相关经济分析部门一直在仔细调查巴西、阿根廷的债务情况,所以当巴西债务积累越来越高后,中国开始了行动,办法很简单,一是扩大对巴西铁矿石、大豆领域的投资,巴西不是没钱吗?中国给美元,条件也很好,让巴西多支撑一段时间。
二是推动中国和巴西两国的以货易货贸易,巴西过去很多中高端进口,又想推动很多项目,没有美元,突然被卡了脖子,国内消费也出现。
很多中国有供应能力,而且成本更低,只是过去的巴西看不上,现在中国提供相应的消费品和各种设备原材料,价格更低,而且不用外汇,这同样可以让巴西多支撑一段时间。
当然了,中国的借款和各种帮助不是白给的,巴西需要允许中国扩大投资入股,同时保证越来越多的产出满足中国的需要,还要允许中粮这些巨头投资巴西农场。
虽然这些不算是趁火打劫,但巴西想要高价显然也困难,因为这些东西,巴西实际上找不到太多的买家,要价没办法高...
不过即便如此,巴西高层也相当感激,所以他们对刘粹刚来访很重视,给予了很高的礼遇,巴西总统还说经常看中国国家队的比赛,这也让刘粹刚有些哭笑不得。
虽然中国足球水平不错,也是世界一流强队,但只有两个世界冠军,没有巴西冠军多,尤其是进入到70年代后,中国66黄金一代开始老迈,现在更处在新老交替阶段,78年世界杯小组赛就被后来的冠军阿根廷淘汰。
而现在的巴西队随着一堆中场天才的出现打得很好看,自然也不存在什么巴西总统看中国国家队比赛这种说辞。
不过听到这样的说辞,刘粹刚哭笑不得之余,又相当的感慨,巴西的种种做法你说有多大错,也说不好,但巴西工业化停顿是必然,这里面除了美国关键时刻的打击以外,也有中国的原因。
中国工业品的竞争力太强,巴西工业产品不仅出口卖不动,国内市场也受到不少冲击,巴西扛不住也在情理之中。
但归根到底还是巴西自己的问题,巴西的社会问题太严重,巴西政府的控制力不够,还有一点,巴西人没办法和中国一样,吃那么多苦,死那么多人!
聊到这里,徐卫谷想起了牺牲在战场上的父辈,想起了伯父提到的二战战场,想起了四五十代疯狂的各种工程,还有在南洋的中美交锋,又想起了胡小常那些人在非洲的开拓,还有这些年中国不断的压制汇率,刺激出口,崛起是有惨烈代价的!
中国付出了,也赢得了胜利,而巴西却在这关键时刻崩盘,归根到底是他们的牺牲太少太少了,而他们的资源又太多太多,当躺着可以过上好日子,谁又愿意去牺牲呢!
徐卫谷又想起了美国人,美国人的崛起之路太过顺利,并没有太多的牺牲,美国的资源也过分丰富,或许他们也会在关键时刻如巴西一般,这或许就是中国的机会,什么狗屁天许之国,什么狗屁拯救地球,美国能为,中国同样能为,彼可取而代之,一定有这一天!
第363章 拉美之行
巴西利亚郊外的热带阳光洒满了大地。刘粹刚和夫人许淑芳坐在越野车里,沿着崎岖的红土路驶向内陆。窗外,巴西中部广袤的塞拉多草原延伸到地平线,阳光下呈现出金黄色。
"这是我第一次来南美,感觉和苏俄、欧洲完全不同。”许淑芳望着窗外说道,这位前世在丈夫牺牲后殉情的痴情女子,在一世已经和丈夫一起生活了四十多年,夫妻俩感情一直非常好。
许淑芳相夫教子之余,不断办教育,干得非常不错,而且其性格也与容强类似,很得容强的认可,这些年一直跟着容强办教育,搞扶贫,等到梦想电子和库伦生物联合搞科教基金会,许淑芳也被邀请担任基金会副会长,主持对各类教育的资助。
某种意义上,刘粹刚能够走到现在的位置,除了他是战争英雄,领导空军很有一套,又是东北人以外,也离不开许淑芳与容强的特殊关系..
刘粹刚轻轻点头:"拉美是一片特殊的土地,既有欧洲遗留的殖民痕迹,又有印第安人的传统,还有非洲黑人带来的文化。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但贫富差距太大!”
徐卫谷坐在前排,转身补充道:"巴西其实早在二战后就开始了工业化,但这次美国加息,看来要把它们打回原形了。"
“实际上是我们做得好,他们做得差。”刘粹刚否定了徐卫谷的观点,”巴西搞工业化上个世纪已经开始,我们才40多年,美国加息,我们不也挺过来了?关键还是巴西的发展模式有问题,不吃苦,靠借钱发家,哪有这么容易!"车队驶过一道缓坡,突然眼前豁然开朗——远处是一片绿油油的大豆田,一望无际,仿佛绿色的海洋。田间,大型拖拉机正在作业,扬起阵阵尘土。
胡小常与一位高大魁梧的巴西人站在路口迎接。那位巴西人头发斑白,皮肤晒得黝黑,穿着考究的农场主装束,腰间别着一把装饰性的手枪。
"刘副总理,这位是罗伯托·多利亚先生,我的合伙人。“胡小常介绍道,”他是巴西最早开发塞拉多地区种植大豆的农场主之一。"
多利亚伸出粗大的手掌与刘粹刚握手:"副总理先生,欢迎您到访多利亚—胡农场。这片土地十年前还是荒芜的草原,没人相信它能种出什么。现在,我们已经是巴西最大的大豆生产商之一。"
刘粹刚看着眼前这片绿色的海洋,不由得赞叹:“壮观!真是壮观啊!”
多利亚骄傲地挥手示意:"我们这个农场目前有8万公顷,年产大豆近20万吨。如果中国需要,明年我们可以扩大到15万公顷。”
“中国需要,而且需要很多。”刘粹刚肯定地说,"我们国家正在走上富裕的道路,人民对肉类需求越来越大,我们需要大量的豆粕来养猪养鸡,豆油可以供人民食用,我们对大豆的需求量是空前的!”
他望向远处正在作业的大机器:"中国人实在太多了,看着国土大,但真正适合种地的地方相对有限。我们必须依靠像你们这样的海外朋友提供一些农产品,巴西有广阔的土地,种植大豆是最好的选择。”
多利亚眼前一亮:"我非常愿意为副总理先生效劳,只是我发现贵国主要从美国购买,这会让巴西的大豆生产商感到沮丧....
"我代表中国政府向您承诺,只要您种出大豆,中国都会购买。量不是问题,价格也会公平合理。“刘粹刚声音坚定,”中国不仅会购买大豆,还可以投资扩大种植面积,提供农业技术和设备支持。"
多利亚兴奋地转向胡小常:"胡,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我就说中国市场潜力无限!”
胡小常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父亲是革命最艰难的时刻起义加入党,而刘粹刚则原来是KMT军校飞行员,抗战时期加入人民空军,结果他父亲吃了牢饭,一辈子郁郁寡欢,而刘粹刚竟然做到了副总理,军委副主席。
虽然中国革命最终胜利是四路军崛起奠定的胜局,但刘粹刚这样的出身却能爬到那等高位,也怪不得父亲和很多老爷子怨声不断。
虽然有这么多不公平,但胡小常也不得不承认那一位能力实在太强了,短短一两代人,中国已经发展到需要大规模从美国、巴西进口大豆,好增加肉类供应的阶段,也怪不得举国上下把他当成神,哪怕自家老爷子也服气他的本事。
农场指挥中心内,多利亚详细介绍了农场的运营情况,"巴西农业研究公司开发了适合塞拉多气候的大豆品种,再加上美国的机械化种植技术,我们的单产已经接近北美水平。"多利亚自豪地说,"但我们的优势是土地和人力成本低。”
刘粹刚仔细观看着数据,连连赞许:"谷主席说,技术永远是第一生产力,你们在农业科技上投入这么大,怪不得能够发展的这么好!”午餐后,刘粹刚与许淑芳走到了农场的员工区,那里有简陋的宿舍和食堂,与农场主区域形成鲜明对比。
“这就是资本主义的两面性。”许淑芳低声对丈夫说,"技术先进,效率很高,但贫富差距惊人。"
刘粹刚点点头:“不过也不能简单地用我们的眼光去评判。我们党有极强的执政能力,就这样都很难做好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巴西政府的控制力不够,又人少地多,老百姓生存危机不大,自然没有太大的能力,而如果没有大资本投入,这片土地可能依然是荒野。”
“这或许是另外一种荷兰病!”
“苏俄则是第三种...”
下午茶时分,刘粹刚单独与胡小常交谈,"小常,你在巴西生活了多少年了?”
胡小常回答,语气中带着一丝沧桑,"快十年了!"
刘粹刚看着这位曾经的高干子弟,现在的巴西农场主:"这些年辛苦了。你父亲的事情,现在想起来是有些过头,但五十年代的情况,你也理解,咱们实在太穷了!”
胡小常沉默片刻:“副总理,我早已不去想那些事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谁也逃不过。"
"但祖国永远是你的祖国,你也是中国公民,哪怕是第二国籍!”刘粹刚语重心长地说,“你爸爸还有不少老战友在世,他们都很关心你,尤其是徐帅,他和你爸爸私交很好,你爸爸的后事也是他主持的,他现在身体很不好,已经住院了,希望你可以回去看一看!
你的事业也可以回国发展,现在国内进行大整顿,很多不规范的行为被纠正,一大批乱来的干部子弟都被收拾了一遍,搞得好的干部子弟则得到了进一步扶持,你这样有能力,在海外打开一片天的自家孩子,中央肯定是要扶持的!”
胡小常眼中闪过一丝动容:"这么多年了,我第一次听到一位中央领导对我说这样的话,真是谢谢您!"
“时代不同了,小常。”刘粹刚说,"现在国家正在迅速现代化,一线城市已经建起了无数高楼大厦,高铁四通八达,昆仑虽然有些混乱,但整体而言,我们还处在高速发展期,你多一些投资,必然前途无量!”
胡小常深吸一口气,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会考虑的,只是当年的一些事,您也知道,我不得不有所顾忌!”
“我理解。”刘粹刚想了想说道,“我不指望你迅速改变立场,但你可以常回国看看,逐步扩大与国内企业合作。这样既能为自己谋利,又能为祖国做贡献。我相信随着接触的加深,你的想法也会改变!”
胡小常思索片刻,最后点了点头,而在离开前,刘粹刚在农场主楼前对所有人宣布:"中国政府愿意与多利亚—胡农场签署长期采购协议。
只要你们种植的大豆符合质量标准,中国都会全部收购。同时,中粮集团将考虑投资扩大你们的种植面积,中国进出口银行将提供优惠贷款。"
多利亚激动地握住刘粹刚的手:"这简直是上帝的恩赐!在美国加息的当下,巴西农场主正面临巨大的融资压力..”
刘粹刚微笑道:"好好干吧,中国人民需要的不仅是大豆,还有牛肉、铁矿石,嗯,听说巴西发现了深海油田,我们未来也需要人口,我们的需求是无限的,因为我们有十亿人口,未来必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车队驶离农场时,刘粹刚对徐卫谷说:“这种模式可以推广,我们不一定要购买外国土地,只需要与当地农场主签订长期协议,支持他们扩大生产,既帮助了他们,又保障了我们的供应。"
徐卫谷点头赞同:"比直接收购土地政治风险小得多,而且成本更低,但此举缺乏足够的控制力,我们需要两条腿走路,最好是推动非洲更多的种植大豆!”
“希望东非那一片早一点稳定下来!”
“会稳定的,谁乱来,咱们就会收拾谁!”
徐粹刚微微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车继续行驶,窗外的大豆田逐渐被金黄色的草原取代。刘粹刚陷入沉思,心中已经在构思下一站阿根廷之行的计划。
三天后,刘粹刚一行抵达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机场,军乐队演奏着中阿两国国歌,热情洋溢,阿根廷外交部长亲自到机场迎接。
相比巴西的热带气息,阿根廷显得更为欧洲化,这也跟这个国家的欧洲移民非常多有关系,很长一段时间,阿根廷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吸引了无数欧洲移民。
早在1913年,阿根廷就开通了第一条地铁线,日本和欧洲各国都要派人前往阿根廷学习。阿根廷的公共义务教育已经相当普及,识字率达到65%,当时,欧洲人中流行一句话——“富得像个阿根廷人”。
但二战之后,阿根廷一会搞代表高福利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庇隆主义,一会搞全盘私有化,变成了外资天堂的反庇隆主义,政策每每180度大转弯,偏偏再也没有哪一种思想或主义得到持久的支持,也没有哪一个政权长久执政。
这种来回翻大饼的操作,严重影响了阿根廷的发展,而此时此刻的阿根廷则出在第六次军政府时期,而与此两派更偏向于文斗不同,目前在台上的魏地拉军政府手段狠辣。
魏地拉对全国实行军事管制,大肆捕杀左翼游击队员及其同情者,近30,000人被杀或失踪,五十万流亡海外,其他被关押、虐待的人士则难以计数。
与此同时,魏地拉还肆意践踏法律,在强行解散议会后,将立法权交给由他领导的9人军事委员会。
虽然这与中国的KMT白色恐怖时期没办法比,但魏地拉军政府统治时期,却是现代阿根廷史上最黑暗、最恐怖的一段时期。
魏地拉军政府的所作所为,令阿根廷的国家声誉扫地,很少有国家愿意跟它交往,魏地拉就想到了足球,他通过重金收买国际足联官员、承诺拿出7亿美元预算,也就是阿根廷财政收入的10%,保住1978年世界杯主办权,然后阿根廷国家队用尽种种办法在本土夺冠。
圆梦世界杯冠军后,阿根廷举国狂欢,民族自豪感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还有人觉得球运即国运,阿根廷足球能夺冠,说明它已然是世界强国。
魏地拉也被阿根廷民众视为夺冠的“头号功臣”,由此度过信任危机,得以继续执政。正因如此,在欧洲媒体的评价中,魏地拉无疑是阿根廷夺冠的最大获益者。
不过,阿根廷虽然夺冠,但过程的公正性却遭到强烈的质疑,尤其是第二轮小组赛中,那场6:0横扫秘鲁的比赛,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假球”。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