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435节

波兰当局、团结工会、苏联三者之间,团结工会是天不怕地不怕,无所畏惧。可波兰当局则不然,它既怕团结工会咄咄逼人的夺权攻势,又怕苏俄虎视眈眈的入侵威胁。

雅鲁泽尔斯基左右逢源,左右为难。他一方面要坚持举着同团结工会实行和解的旗帜,一方面又要兑现向苏俄许下的同反革命进行斗争的诺言,到底是实行和解,还是动外科手术,在两者之间游移不决。”

"苏俄有动武的迹象吗?”谷雨放下手中的报纸,目光锐利。

"目前没有军事干预的迹象。"李思明回答,"不过,我们的情报显示,苏俄军队在波兰边境附近集结,随时准备入侵。”

“色厉内荏!”谷雨不屑地说道:"上一次对捷克不该打,他们打了;这一次对波兰应该打,他们又不敢打!”

“主席觉得苏俄最好的选择是打?”

“苏东集团已经露出了颓势,该收缩了,越是需要收缩时,越要强硬,不乘着欧美还没有摆脱对苏俄石油依赖的机会动手,再拖下去,油价一跌,苏俄财力不足,波兰丢定了,而波兰一丢,东欧必成连锁效应!”

“波兰的反苏情结特别深,苏俄一直顾虑重重,怕陷进去!”

“越是如此,越要收拾波兰,反正仇恨很深,那就乘着还有力量的时候狠狠杀一顿,杀怕了,让波兰未来不敢轻易跳反,这对其他苏东

国家也是震做!

“苏俄没有这个胆量!”

“我也知道,事实上,当年钢铁就不该吞下波兰,有些饵就如同毒药,看起来香甜,吃下去是要死人的,我们周边的朝鲜、南越、缅甸都一样,还有那几个海外省,等我们以后出现危机,也容易出事...”

李思明知道党内有一些同志和谷主席看法不一样,他没有辩论,而是补充道:"波兰政府再一次向我们提出了紧急贷款请求,希望我们能提供至少5亿美元的外汇支持。”

谷雨脸上露出一丝冷笑:"上一次借钱,我们提出的条件,他们到现在还没有拿出一个真正有说服力的方案,什么都不愿意做,还想要钱,真是白日做梦!”

“党内同志担心万一苏东出现重大动荡,我们未来孤立无援,他们的想法是通过支援,拖延一段时间!”

“有些关卡是一定要过的,不要妄图侥幸!”谷雨走回书桌前坐下:"要借钱可以,比如有明确的偿还计划和抵押担保,做到哪一步,给多少钱,另外可以扩大与波兰和其他苏东国家的以货易货贸易。”

李思明点点头,中央也是这个态度,谷主席说了,就可以堵住一些老同志的嘴,这才是他过来咨询的最大目的。

他接着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主席,关于民主德国,您认为要接受东德马克,很多同志认为风险不小!”

"民主德国表面上看起来稳定,但实际上危机重重,一旦苏俄无力继续支持,或者西德改变政策,民主德国将面临崩溃。"他停顿片刻,然后意味深长地说:"我认为,在未来十年内,两德统一是非常有可能的。”

李思明吃惊地抬起头:"两德统一?苏俄怎么

可能会放弃二战最大的胜利成果,美英法也不会赞同吧?”

“同志们要多读一读历史,十八、十九世纪俄国和德国以及德国的前身普鲁士一直是联盟关系,两次世界大战,俄德自相残杀,德国分裂了,俄国损失空前惨烈。

合则两利,败则两伤,两国精英应该早就有反思,若是两德统一,两国仇恨化解,已经失去军事化的德国威胁不了苏俄,相反为了安全,并摆脱美国的控制,德国反而要与苏俄加强关系。

如此一来,苏俄既可能获得大量的技术支持.又可以通过或明或暗的合作,对欧洲其他国家形成战略上的压制,还可以一步步摆脱美国的巨大压力!

此举自然不能被美英法所接受,但美英法不能接受的,恰恰也是苏俄所希望的!”谷雨说到这里,笑着说道,“当年贝利亚就想出售民主

德国,可见苏俄早就有一路人这么想过,一旦苏俄没办法维持东欧的控制,放任两德统一反而是一步好棋!”

“两德若能统一,西德要收买德国民众,东德马克确实会值钱不少!”李思明表示理解,但仍有疑虑:"但接受东德货币有一定风险。如果东德经济崩溃,却没有统一,我们手中的东德马克将变得一文不值。”

"确实如此!"谷雨承认道,"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合理的上限,多余部分只能用于购买东德的特定商品,这样可以降低风险,同时也显示我们对东德的支持。”

李思明点头表示明白,谷雨问道:"对了,去年我们派往东欧的工作组回来了吗?他们的调研报告准备好了吗?”

"已经回来了,"李思明回答,"报告也已经准备好。总体而言,他们发现东欧国家的工业基础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尤其是在某些特定领域。

例如,捷克的工程机械、东德的光学设备,都有一定优势。”

"具体一点。"谷雨要求道,"比如东德的蔡司光学,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技术?”

李思明回忆了一下报告内容:"根据工作组的调研,东德的蔡司公司在精密光学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尤其是在显微镜、照相机镜头等方面,比我们做的要好,而这些又是新一代光刻机研发必须的......”

谷雨满意地点点头:"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嗯,我们在电子工业领域投入巨大,这一块苏俄有不少独门技术,也可以交流!”

李思明表示赞同:“我们会按照主席的指示精神,制定详细的东欧贸易计划,特别关注那些具有战略价值的技术领域。”

"还有一点,”谷雨转过身,目光锐利,”人才,一定要想办法吸引苏东国家的人才,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有选择地吸引一批优委的科学

家和工程师来华工作。这些人才可以为我们的科技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李思明想了想,说道:"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不过,我们需要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比如语言障碍、生活待遇等。”

"这些都是技术性问题,可以解决。”谷雨摆摆手,"重要的是战略方向。东欧的科技人才流失将是历史性的,我们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第371章 小常回国

在见过中国一行人之后,经过一番思想挣扎,胡小常选择乘坐飞机来到北京,徐卫谷、林向阳很给面子,特意去机场迎接。

看到徐卫谷出现,胡小常很吃惊,“老徐,你不是下地方做父母官了吗?”

徐卫谷笑着说道,“我想着请你这位大富翁投资呀!”

“等正事忙完了,我一定过去看一看!”

“老胡,你这脑瓜子真灵,只是巴西各种乱象不少,设厂麻烦不少!”

“不是有我嘛!”

交谈了一番,一些人离开机场,陪同胡小常前往宾馆,宾馆就在北京的梦想广场附近,宏伟而华丽,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胡小常离开宾馆,与徐卫谷、林向阳一起在官场闲逛,他们漫步在广场中,看着周围现代化的建筑和琳琅满目的商店,不禁感慨国内的飞速发展。

“国内的变化真是太大了,这梦想广场建得如此漂亮,丝毫不逊色于国外的那些大型商场!”胡小常赞叹道。

“是啊,咱们国家这些年的发展确实让人惊叹。”

三人一边走一边聊,胡小常看到了一家梦想系奢侈品店,他皱了皱眉,对张一思搞奢侈品的行为颇有微词:“这奢侈品行业,就是卖智商税,国内外都一样,我一直很看不惯!”

“老胡,你这个资本家不合格呀!”

“确实不少人这么说过,不过我就是不习惯,一个包几千,太乱来了!”

徐卫谷笑了笑,解释道:“你可别小看了奢侈品行业,虽然价格高昂,但它们的利润大部分都用于支持国内电子产业的发展,梦想电子能发展起来,奢侈品销售起了大作用!”

胡小常听后,若有所思,但还是提出了一个疑问:“若是那一位不在了,这种发展模式还能做到吗?”

这个问题让气氛瞬间有些凝重,徐卫谷沉默了片刻后说道:“谷主席的理念和决策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的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发展体系,不会因为个人的离去而停滞不前!”

“有些事只能开创一代做,第三代恐怕就很难了!”

林向阳也赞同,“这是全世界的难题,美国也一样,小罗斯福可以管住垄断资本家,上重税,才赢得了二战登顶的机会,但后来的美国总统都做不到了,现在里根那一套就是饮鸩止渴,后遗症很大!”

徐卫谷虽然是官员,但也没有否定,“或许这就是历史周期率,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实现工业化,家底厚了,就算有矛盾,也能多支撑一些时间.....”

胡小常脸上露出耐人寻味的笑容,“国内应该有不少人想着学习欧美那一套吧?”

徐卫谷很坦诚,“有,而且不少,不过那一套玩法更容易阶级固化,而且对你们两位资本家有利,但对体制内的官僚集团不划算!”

“那一位带头,权力已经无法继承,现在又打击干部子弟,官僚们肯定不满意.…”

“官僚集团整体是满意的,欧美那一套玩法下,有太多太多人会被淘汰,官僚集团天然讨厌这种巨大的变化,不到万不得己,不会改变现状的!”

胡小常正要接话,突然一阵喧闹声从前方传来。他们抬头望去,只见一家奢侈品店门前停着两辆黑色奔驰轿车,几个身材魁梧、戴着墨镜的外国男子站在车旁,警惕

地扫视四周。

“这是怎么回事?”林向阳皱起眉头。

人群开始聚集,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胡小常踮起脚尖,看见一个身材高挑的女人从车上下来。她穿着剪裁考究的貂皮大衣,脚踩锃亮的高跟鞋,一头金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她旁若无人地走向那家奢侈品店,身后跟着两个同样西装革履的外国保镖。

“关门!"那女人用带着浓重俄语口音的英语对店门口的店员喊道,声音尖锐而傲慢,“我要私人购物时间!”

店员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要求弄懵了,结结巴巴地回答:"女士,我们现在是正常的营业时间..."

"我说关门!"女人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一

个保镖立刻上前,掏出一叠人民币塞给店员,“够不够?”

胡小常看得目瞪口呆。那女人举手投足间透露出的傲慢与奢侈,与周围朴素的中国百姓形成鲜明对比。她脖子上那串钻石项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手腕上的金表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那个女人是谁?这也太张扬了!"胡小常低声问道。

徐卫谷眯起眼睛,嘴角露出一丝讥讽的笑容:"加林娜·勃列日涅娃,勃列日涅夫的女儿。"

"勃列日涅夫的女儿怎么在中国?"胡小常惊讶得差点喊出声来。

林向阳拉了拉他的袖子,示意他小声

点:“苏俄好些高级干部的子女都在国内,他们是被流放过来的!”

胡小常悲愤的说道,“这是流放?我才是被流放!”

“好了,好了,过去的事情,看开点!”

店门已经被迫关闭,加林娜带着她的随从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透过玻璃橱窗,胡小常看到她像巡视领地的女王一般,在店内指指点点,店员们手忙脚乱地按照她的要求取出各种商品。

"她在莫斯科就有购物狂的外号,"徐卫谷压低声音说,"每次出国都要买空半个奢侈品店,前一段时间,她在南东京一次性买了三十多件首饰,日本人都惊讶得不得了!"

胡小常难以置信:“苏俄怎么会这样?如此

混乱不堪,怎么挡得住美国人的攻势!”

林向阳冷笑一声:"苏俄现在内部问题严重,经济停滞,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这种现象也不足为奇了。”他指了指店内,"你看她买的那些东西,普通苏俄工人一辈子工资都买不起一件。”

"这些实际上算不得什么,我们国内也有这样的人,但问题是普通苏俄人到现在还在排队,以现在的生产力水平,苏俄的操作就太离谱了!"

徐卫谷补充道,“去年冬天非常寒冷,我国运输日用品的火车延误了一些天,据说苏俄差点要凭票供应,这才是大问题,他们搞了这么多年,这个问题都解决不了!”

胡小常想起自己去年在巴西看到的一则报道:苏俄去年从美加阿澳采购的农产品超

过了1500万吨,又从中国采购了1800万玉米等农产品,这真是疯狂!

店门突然打开,加林娜趾高气扬地走出来,身后跟着提着大包小包的保镖,林向阳注意到,她买的东西已经多到需要专门用一辆车来装—一皮包、手表、珠宝、香水.....这些在中国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在她眼里不过是随手可得的日用品。

"这就是所谓的发达社会主义?"林向阳忍不住讥讽道。

徐卫谷叹了口气:"特权阶层在任何体制下都会存在,苏俄目前的程度并不过分,但他们的理论太夸张了,这就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我们就更能自圆其说了!”

"这不就是新贵族吗?”胡小常突然想到,"和沙俄时代的贵族有什么区别?"

“本质上没有区别,”林向阳接过话茬,"只不过披上了共产主义的外衣,前些年我去莫斯科谈判时,亲眼看到那些高干子弟开着进口车招摇过市,而普通教授连买辆国产车都要排队等上好几年。”

三辆轿车扬长而去,留下围观的群众,胡小常注意到,不少中国路人的眼中都流露出复杂的情绪——惊讶、羡慕、不解,甚至还有一丝愤怒。

“你们说,"胡小常若有所思地问,"苏俄这样下去会怎样?”

徐卫谷沉默了片刻,然后严肃地说:"历史上所有特权阶层严重脱离群众的政权,最终都难逃覆灭的命运。罗马帝国如此,沙皇俄国如此,苏俄也不会例外。”

“但苏俄有强大的军队和克格勃....”

"再强大的暴力机器也挡不住人心的背离,"林向阳摇摇头,"如果苏俄解决了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也没有管得那么过分,或许还好一些。”

“伯父告诉我,谷主席很早就意识到这些,他选择了现在的模式,我们现在的做法至少能维系很久,而苏俄就说不准了!"

首节 上一节 435/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