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511节

中国政府希望朝鲜多设立几个外向型产业园,更多得接纳的中国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朝鲜人口众多,人均收入低,海岸线很长,很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朝鲜的重化工业这些年搞得不错,但事实证明,朝鲜市场太小,依托本土资源的重化工业是没有竞争优势的,中方希望贵我两国做一些整合.....”

金成哲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朝鲜将更深地嵌

入中国的产业链,失去自主发展的可能性。但拒绝?压根不可能!

虽然朝鲜到目前并没有成为香港经合组织的成员国,但这是两边有意识选择的结果,朝鲜想保留更多的独立性,而中国不愿意承担朝鲜五千万人口,这一点与中国对暹罗的态度几乎同出一辙。

但实际上,朝鲜和暹罗已经与中国密不可分,朝鲜的国防全部是中械,朝鲜的铁路网编入中国铁路网,朝鲜的电力、煤炭、通讯、航空等等基础行业都采用了中国标准,也都有中国企业的参股。

而朝鲜那些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如三星、现代都受到中国非常大的重视,他们甚至被默认享受中国国企的待遇,事实上,他们至少有40%的股份属于中国各种国有投资资金。

虽然这些企业的经营者都是朝鲜人,最大股东也是朝鲜国有投资资金,表面上看这些企业都

是朝鲜的民族财富,但他们都按照中国的要求在发展,三星搞电子,现代搞钢铁、汽车、造船,中国还给他们大量的技术转让,给他们提供市场和贷款,鼓励他们对外扩张。

而这些企业在高速发展中,也不可能只从中国贷款,主要资金也还是来自于朝鲜,虽然朝鲜每年可以获得大量税收,但朝鲜政府对这些企业的控制越来越力不从心,这些企业在国外遇到问题,往往找的是中国大使...

未来如何演变,金成哲并不完全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朝鲜绝对承担不起这些大企业财团出问题,这也意味着朝鲜不仅仅在政治、军事,还在经济上都被中国牢牢钳制,只能按照中国政府的指挥棒前进,做中国的马前卒!

不过金成哲对做中国的马前卒并无多少抵触心理,朝鲜太小了,只有事大才有前途,尤其是现在中国实力越来越强,蓬勃向上,经济已经超过苏俄,离美国越来越近,国际地位不断攀升,朝鲜的国际地位也在水涨船高。

朝鲜雇佣军世界闻名,连带着数百万朝鲜移民在海外活动,每年带来无数侨汇,这些都和中国有很大的关系。

过去四十年,虽然朝鲜有种种混乱,但总体安稳了四十年,经济不断发展,虽然比不上中国,但日子也越来越好,温饱不成问题,小康也快了,这是多少美好的成就。

随着朝鲜的情况越来越好,朝鲜国内的亲华势力越来越强,虽然还有一些人心向美国,但朝廷社会早就逐步摒弃过去种种愚蠢的宣传,到了今时今日,朝鲜已经对重回中华卵翼没有多少抵触,如果说不舒服,九州日本对中国的影响太大了,实在不应该....

就在朝鲜总理访华的同时,九州日本主席大岛健次郎访问中国,他同样需要头疼很多在华商人遇到的麻烦......

大岛健次郎与左洋子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关系,

任他们的帮助下,我到了李锡文,请他帮忙解决一些问题。

“大岛主席,这一次九州日本出现一些问题,未尝不是好事,九州日本可以顺势进行大的调整!”李锡文笑着说道,“中央非常重视九州日本的作用,而这些年九州日本也不负众望,在诸多领域表现非常突出。

但九州日本的人口摆在那里,不可能面面俱到,中央一直希望九州日本在半导体设备、光学设备和精密器械领域等多发挥一些作用,这一块你们的基础非常好。

中央可以考虑把一些相关核心企业出售给九州日本,当然了,整合是相互的,九州日本的企业也要与中国本土的优秀企业做一些整合......”

大岛健次郎的瞳孔微微收缩,这等于让九州日本彻底成为中国的配套供应商,他想起临行前福冈工会的示威标语:“捍卫产业主权!”

但这根本不可能,不管是九州日本的未来,还是他们这些九州日本领导人的未来,都只能与中国的产业链深度契合,变成中国产业的一部分,这才符合九州日本的根本利益。

至于本州日本,他们实际上也想把九州日本作为配套,只是他们能拿出来的筹码,远远不如中国,中国好歹给的是高精尖产业链的上游,本州日本给的是什么东东?

在中国越来越强大,在东亚逐步排挤美国影响力的当下,本州日本迟早会被中国产业整合,若是与本州日本整合,岂不是孙子辈,这是九州日本各界绝不会答应的!

这还仅仅是经济上的考虑,若是放大到政治和军事,九州日本压根没有选择,中国给了九州日本足够的面子,若是给脸不要脸,那就等着被抽,南洋那帮子土鳖现在不就被抽达得很惨吗?明明有望获得更多的东西,现在却被定位为原材料供应地,以后有他们哭的!

香港经济合作组织会议各成员国和观察国领导人围坐在扇形会议桌前,背后的屏风上绘着《万里江山图》,会议主席李锡文打开文件夹:“基于特殊盟友关系,中国将设立东亚产业调整基金,专门处置各国在华地产不良资产,同时进行相关产业链的整合!”

....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罗纳德·里根听完汇报,简直难以置信,“我们美国的企业怎么跑去投资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而且投了那么多钱!”

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站在一旁,面色凝重:“总统先生,摩根史丹利、美林这些机构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累积超过100亿美元,现在中国国有房地产相关企业连续出问题,中国人制定的债务重组方案对他们非常不利!”

里根冷笑:“我们的银行家们不是一个个号称精英吗?怎么可能会跑到北产主义国家投资房

地产,这是什么样的猪脑子?”

国家安全顾问罗伯特·盖茨轻咳一声:“总统,您有所不知,过去四十年,中国房地产是全球资本最稳定的利润来源之一,凡是参与的财团都获益匪浅。现在中国突然收紧政策,一大批国企破产,国际债权人连谈判的机会都没有。”

里根眯起眼睛:“所以,中国人是故意的?”

贝克想了想说道:“应该不是刻意所为,中国政府对房地产价格过高非常警惕,而过去几年人民币升值,进一步助长了房地产领域的投资。

中国政府已经发出了多次警告,并在几年前进行了一连串打压,但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现在中国人直接用‘硬着陆’的方式挤掉泡沫,本身是一种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很可能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做法。

相比于中国经济遇到的损失,相比于中国东南亚华裔遇到的损失,美国银行界的损失只是很少一部分!”

里根沉默片刻:“无论如何,都要让中国人还钱!”

面对美国的威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周南,语气坚定:“中国政府一贯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处理企业债务问题。国有企业的债务应由企业自身承担,政府不会为任何企业的商业行为提供兜底,这也是国际惯例!”

BBC记者立刻追问:“但美国财政部已表示,如果中国拒绝承担外债,将考虑冻结中国在美资产。中方如何回应?”

周南微微一笑:“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同样受国际法和当地法律保护。任何单边制裁行为,都将破坏全球经贸秩序。”

台下,路透社记者低声对同事道:“中国人这次旦直不灯暂让”

发现中国政府态度强硬,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举行了一次紧急听证会,美林CEO劳尔德面对议员们的质询,语气强硬:“中国此举是对国际资本规则的公然蔑视!如果美国政府不采取行动,未来谁敢在中国投资?”

民主党参议员约翰逊反问:“可中国从未承诺过为国企外债兜底,据我所知,他们的债券发行时,也有不少提醒,你们的风险评估难道没考虑这一点?”

劳尔德一滞,随即反驳道:“因为过去四十年,中国政府从未允许大型国企真正破产!这是默契!”

台下哗然。

里根在电视前看到这一幕,冷哼一声:“这群银行家,赚钱的时候吹嘘自己眼光独到,亏钱了就怪政府没帮他们耍流氓。”

6

国方卿打小次低户鸡,芯死,我们侍似远择——是和中国全面对抗,还是让华尔街自己消化损失?”

里根沉默良久,最终拿起电话:“给我接北京。”

何济世拿起听筒,里根的声音透过越洋电缆传来,带着压抑的怒意:“何总理,美国不会接受中国单方面撕毁商业契约的行为。”

何济世语气平静:“总统先生,中国只是在依法处理市场问题。如果美国执意将商业纠纷政治化,中方将不得不采取对等措施。”

电话那头沉默几秒,里根突然问道:“你们是不是早就准备好了反制清单?”

何济世回应道:“我们只是有相应的预案!”

又是一阵沉默,最终,里根叹了口气:“一个月内,我要看到美国债权人拿到至少30%的清偿方案——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总统先生,贵我两国经济联系很深,受贵国货币影响,人民币长期会贬值,中国大中城市房价未来肯定会有一定的上涨,贵国企业完全可以接受债转股....”

里根缓了缓说道,“无论如何,你们需要先还一部分钱!”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站在窗前,望着红场上稀稀落落的游行队伍,标语牌上写着“改革不能停!”,但更多的横幅却是“还我养老金!”和“打倒腐败官僚!”。

他转过身,一份简报出现在他的面前,中国副总理唐子容与美国财长贝克握手的照片,标题是:《中美房地产债务问题达成初步协议》。

“中国人是怎么做到的?”戈尔巴乔夫的声音里混杂着震惊和嫉妒,“他们让美国资本家吞下那么多的损失,居然还没引发全面制裁?”

经济顾问阿贝尔·阿甘别吉扬推了推眼镜,苦笑道:“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中国玩的是企业债把戏。

他们从一开始就在合同里写明——政府不担保国企债务,西方人明知风险却还是抢着投资,因为过去四十年中国房地产从未真正崩过。

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并不是刻意赖账,中国人真正要收拾的是势力范围内那些不听话的卫星国企业,我估计中国给了美国一定的承诺.…”

“那我们呢?苏俄的四百多亿美元外债,有多少能这么处理?”

财政部长帕夫洛夫脸色发白:“几乎......零。勃列日涅夫时代借的石油美元全是主权债务,契尔年科时期引进日本技术签的更是国家担保贷款。”

他翻开账簿 “就连现在军队办的伏尔加汽车

合资公司,合同第七条都写着苏联财政部承诺兑付..…”

“混蛋!”

KGB主席谢尔盖对面坐着苏联国防部长特列季亚克,“中国人这招我们学不了。”这位KGB主席眯起眼睛,“但中国的甩包袱思路值得借鉴——把烂账全塞给‘自负盈亏’的企业,政府就能金蝉脱壳。”

特列季亚克冷笑:“问题是我们的‘企业’是谁?红海军办的船舶公司?还是乌拉尔军区经营的坦克工厂?”他掏出一份《红星报》,“看看这个——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机械厂去年账面盈利3亿卢布,实际库存积压的拖拉机够用到21世纪!”

谢尔盖突然压低声音:“如果.....让这些企业突然破产呢?”

“这怎么可能?”

“我说的是波兰,中国人答应美国人的大部分债务变成房地产公司的股份,搞债转股,波兰的债务也同样可以变成国企股份,然后让那些个国企破产重组!”

“帝国主义不会上当的!”

“帝国主义要求波兰做市场化改革,减少补贴,过去波兰拒绝,但现在不一样,我们不也在做类似的改革吗?波兰当然也可以效仿我们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市场化改革!”

“这好像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但此举必然会造成帝国主义更多的渗透!”

“帝国主义对波兰的渗透还少吗?波兰的工人不是很喜欢资本主义吗?就让资本主义去对付他们吧!”

东德,昂纳克攥着一份报告,“中国同志太幸

运了。他对斯哈四部长未尔兑叹追,我们人西德的200亿马克,每一笔都盖着人民议会的公章。”

米尔克突然凑近:“总书记,如果......我们让‘国营柏林机床集团’宣布破产?或者债转股,这家企业刚好欠着西门子4.5亿......”

昂纳克苦笑:“然后让科尔派坦克来讨债吗?”他望向窗外勃兰登堡门的方向,“去准备两套方案——一套给莫斯科,一套问一问中国同志,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出解决的办法!”

新时代新股东 第413章混乱

JPY0.46

投诉

付费内容

1987年10月,谷雨坐在书房里,窗外的树叶在秋

风中簌簌作响。他摘下老花镜,揉了揉太阳穴,

目光落在桌上那份来自东德的文件上。

昂纳克的亲笔信写得极为恳切——东德的经济已

经陷入困境,外汇储备见底,工厂的订单锐减,

甚至连人民军的部分装备维护都出现问题。

信的最后,昂纳克委婉地请求中国提供一些“兄

弟般的支援”,东德愿意在汽车、电子、光学和

精密机械领域与中国加强联系。

谷雨轻轻叹了口气,拿起钢笔,在文件上写下批

示:“建议对东德进行有限援助,交换两国加强

电子、光学、机械领域合作,即便主要技术已赶

上,但东德的技术人员仍对我国有重要价值,争取吸引一批人才!

他放下笔,沉思片刻,又补充了一句:“但一要

注意,合作必须低调,避免刺激莫斯科:二要注

首节 上一节 511/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