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100节

  只是箭矢的速度远低于火枪弹丸,那些东瀛人身手敏捷,刀术精湛,倭刀挥舞,轻易就能劈飞羽箭,竟无一只射中。

  但也因此被延缓了东瀛浪人冲锋的速度。

  一旁的杨宏斌满脸惊讶,昨夜贾琮让贾雨村调配府衙弓手参与围剿,当时他并不在意,没想过贾琮要来弓手是这般用途。

  只这一波箭矢的阻挠,给第二排枪手的鲁密铳争取了发射的时间,密集的枪弹再一次射出。

  因为此时东瀛浪人已冲到更近的位置,枪弹的命中率明显提升,十发枪弹或次第,或同时射出。

  有些武艺高强的浪人左跳右窜,甚至跃起半丈多高,躲避枪弹,但依然有六七个东瀛浪人中弹倒下。

  那个身材壮实的浪人头领,见对方的火枪用一种从未见过的方式发射,每弹的时间间隔大大减少,杀伤力大得惊人。

  两轮枪弹竟然折损了自己十多个人,见势不对,嘶声高喊,其他的东瀛浪人都停止了冲锋,纷纷后退。

  贾琮见浪人开始退却,他事先预想到以弓箭,弥补火枪三连击的不足,早让弓箭手备足箭羽,又厉声喊道:“放箭!放箭!”

  只听见弓弦振响,一阵箭雨射出,刚准备后退的东瀛浪人,不得不放慢脚步,回身挥刀劈砍射来的箭矢。

  这时三段击的第三排枪弹射出,而后方的弓箭手在贾琮的指挥下,并没有停止放箭,使一些身手敏捷的浪人,失去了跳跃躲闪的机会。

  一排枪弹过后,又被击倒了七八个浪人。

  只是一个三连击,巧妙夹杂弓箭扰敌,竟就击毙了近半的东瀛浪人。

第148章 那一抹血光

  一旁的杨宏斌一脸震惊的望着贾琮,见他全神贯注盯着那些东瀛浪人的进退意图。

  一旦三连击射击效率,无法匹配东瀛浪人的进退速度,他就会适时命令弓箭手射箭扰敌。

  给三连击枪手的装弹和轮换射击间隙,提供最恰当的缓冲和时机。

  弓箭手和三连击枪阵非常完美的融和在一起,将不到两息的枪弹间隔几乎弥补于无形。

  这需要极强的对战场节奏的把握,和无比冷静缜密的头脑。

  或许一个久经沙场、智谋超群的军中骁将能做到这种境地。

  但他只是个十几岁少年,只听说是个读书种子,之前甚至没离开过神京,哪里来的这种老辣的胆识和谋略。

  以前他不相信世上有生而知之的天纵之才,但今天倒像是见到了。

  第三轮枪弹射出后,剩下的东瀛浪人,以同伴殒命为代价,不断后退,总算和枪阵拉开了距离。

  贾琮大声命令道:“枪阵前移,弓箭手戒备,听我号令!”

  三排枪手有序越过挡路的树木,在贾琮的指挥下,保持队形,缓缓前进。

  后面的十几个弓箭手,在贾琮的指挥下,射出羽箭,掩护枪阵移动。

  等到枪阵与退却的东瀛浪人进入射击距离,便停止了前进,重新排好阵型。

  新一轮的三连击开始,弓箭手扰敌,又是一场无悬念屠杀!

  只开到第二排枪弹,剩余的东瀛浪人如被斩平的麦浪,一片片倒下,最后只剩下五六人还站着,但身上多有枪伤。

  贾琮正要指挥第三排枪手射击,将事情彻底了结,他可不认为这些悍不畏死的浪人会主动投降。

  就在这时,那个身材壮实的浪人头目,突然凌空跃起,跳到旁边的石璧上。

  然后诡异的在石璧上跑了几步,又双脚猛蹬,像一只大鸟般凌空飞起,身子竟在空中越过枪阵,直扑向贾琮站立的位置。

  这一下变生肘腋,出乎在场所有人的意外。

  杨宏斌大惊失色,大声喝道:“快拦住他!”

  早有府衙的弓手向空中射出羽箭,那身材壮实的浪人头目,虽人在半空,手中雪亮的倭刀电闪般翻卷劈砍,竟将射来的箭矢全部劈落。

  但也因劈砍冷箭,耗掉了他在空中纵跃的惯性,堪堪落在了三段击枪阵之中,原本队列整齐的各排抢手顿时大乱。

  这浪人头目是同伙中武艺刀术最为精强之人,刚一落地,手中倭刀左右斜劈之下,飞快斩杀近身的两名枪手,动作之快犹如鬼魅。

  一众枪手都心中大骇,唯恐遭了毒手,下意识的轰然散开,其中有机敏的便举起火枪要射击。

  只是那浪人头目并没有纠缠,如树蛙左右纵跃,遇到有人近身便挥手一刀,不仅无法瞄准,且也怕伤到自己人。

  而这浪人头目前行的方向正是贾琮站立的位置。

  他刚才率领同伙冲击,却没想到对方的火枪用了古怪的阵法,威力竟比寻常大了许多,又夹以弓箭,竟将自己的人几乎杀绝。

  他刚才看得清楚,不管是枪阵还是弓手,都是那腰悬弯刀的奇怪少年在指挥,他才是罪魁祸首,心中对此人恨之入骨。

  如今他的同伴已被杀的只剩几人,连自己也受了枪伤,而围剿他们的官军还有百余人,他料定今日已难幸免。

  临死之前,如不能斩杀那为首少年,死也不甘心,于是凭着一腔凶顽戾气,抓住时机便冲入对方枪阵。

  这些周人也就凭着火枪之利,一旦近身果然不堪一击,转眼就被他砍死了四名抢手,挡者披靡。

  而那少年已近在眼前,于是奋起余威,鱼跃而起一刀凌空斩下。

  这一招疾空刀势是他家传刀法的绝技,凌空疾跑,配合跳跃和落下速度,挥刀斩击,威力极大。

  这小小少年哪里能挡得住,只一刀就能被他劈成两半,为自己数十名同伴报仇。

  杨宏斌看到那浪人一刀势如千钧,向着的贾琮劈去,一颗心像是要跳出嗓子眼。

  刚才那浪人跳入枪阵,刀法凌厉,片刻间就杀死数人,贾琮一个少年如何能逃得过去。

  眼看这场围剿东瀛浪人的硬仗,就要大获全胜,贾琮谋划周全,指挥有方,必定是此战首功,而自己为之辅助,一份功劳也是不小。

  如果到了这最后关头,这首功之人,反而被浪人反杀,情何以堪。

  贾琮可是刚被皇帝下旨升官,宁王对此人也颇为器重真,要是遭遇不测,不知道事情该如何收场。

  说时迟那时快,那东瀛浪人头目一刀斩下,却没有感觉到往常劈砍肉体的爽利血腥。

  刀势未尽之处,就见那少年飞快抽出腰间一把弯刀,动作迅捷灵巧,令人咂舌。

  两把兵刃狠狠撞击在一起,金铁之音震颤,爆起一溜刺眼的火花。

  浪人头目的倭刀是削铁如泥的利器,如此大力劈砍之下,却没能斩断贾琮的弯刀。

  他见贾琮出刀迅捷,竟然能挡住自己一刀,心中震惊,以往他和周人对峙都是一刀毙命,少有反复。

  而这少年的弯刀十分古怪,两刀相接,就见对方顺势提起刀柄,就将他凌空一刀的劈砍之力卸去大半。

  他临空落地,本来就足力不稳,刀力被这样突然卸去,顿时失去平衡,倭刀竟沿着不受力的圆弧刀身侧滑,带动身形一丝摇晃。

  高手对招,讲究力从地起,差之毫厘,生死两端。

  那浪人头目察觉自己身形失衡,心中一凉,东瀛倭刀术,凌势刚猛,但中原武术却有阴柔御巧一路,这少年竟是此中高手。

  贾琮抓住了这浪人头目被他卸掉刀力,站立不稳的瞬间,脚下步履飞快侧滑,身形如电般避开锋芒正对之处。

  比起东瀛浪人斜削竖砍的刚烈,他学的路数却透着阴柔绵密的杀机。

  两身相错,衣履相擦,贾琮手中弯刀贴着手臂,顺势带过,狠狠在对方腰间划开一刀,带出一抹血光,然后身子快速退开。

  他手中的弯刀是南下前,曲泓秀找高手匠人打造,是一把十分锋锐的利器。

  他第一次面对浪人头目这样的高手,危机之中,全神贯注,这一刀虽然只是侧滑而过,但力度却实在不小,再加上手中弯刀锋利无比。

  这一刀竟将那东瀛浪人腰部切开一半,连肠子都流了出来,那浪人头目慢慢瘫软在地,眼中满是不可思议的神情,眼见是活不成了。

  杨宏斌见贾琮和那浪人对了一刀,还能将对方重创,心里大松了一口气,见那浪人还未气绝,狠狠喝道:“射击!”

  至少有五六只鲁密铳举起,一轮击发,就将奄奄一息的浪人头目打成筛子。

  一旁的贾琮望着地上血肉模糊的尸体,握着弯刀的手微微颤抖,那浪人凌空一斩,力道极大,手臂还有些酸麻。

  要不是对方本就受了枪伤,又处于弱势之下,甚至没想到自己竟身怀武艺,才会被自己杀了个措手不及。

  要是双方都完好无损的对峙,最终谁死谁活,还真说不定。

  ……

  金陵宁王行在。

  今日的宁王行在气氛有些异样,行在门口有宁王亲卫严密把守,严禁随意出入。

  不仅金陵知府贾雨村在这里,连昨夜参与石槽窝子事件查勘,应天府仵作和十几个衙役,竟一个不剩都在这里。

  昨日,贾琮根据石槽窝子发现尸体的查验结果,推断出他们是被东瀛浪人所杀,而这些浪人又李代桃僵混入大慈恩寺营造现场。

  龙潭港东瀛浪人祸乱事件,形势扑朔迷离,卫所水监司、金陵锦衣卫都已经牵扯其中。

  应天府押解囚犯至营造现场服役,这等府衙内务之事,又是谁将消息泄露给那些浪人,让他们可以乘机杀人冒充。

  泄密者很可能就是应天府衙中人,或者是能得知这类消息的某人,且这个人必定直接或间接与那些东瀛浪人勾结。

  如今靠着石槽窝子的事情,推断出大慈恩寺营造现场的秘密。

  要想将那些东瀛浪人一网围剿,不让他们再有逃脱的可能。

  不外乎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否则,疑犯在锦衣卫大狱被人灭口之类的事情,说不得又要发生一次。

  于是贾琮和杨宏斌商议,让他带着宁王亲卫,以及刘海麾下兵丁,严密把守石槽窝子,以事情紧急为由,所有人不得擅自离开。

  又自己去了宁王行在,和宁王说明了此事的前因后果,调用宁王训练的三十名火枪手,以及半数宁王亲卫。

  又讨来了宁王手谕,令应天知府贾雨村,带参与石槽窝子案件勘察所有府衙中人,至宁王行在彻夜议事。

第149章 最后的真相

  其他人倒还罢了,但贾雨村是从四品应天知府,形同软禁之事还是有些风险的。

  好在贾琮对他一番说明厉害,贾雨村这人禄心极重,醉心于仕途生发,如今听说应天府衙竟有私通浪人的嫌疑。

  早就惊得三魂七魄去了一半,生怕自己洗脱不了嫌疑,要知道宁王是奉旨处置金陵龙潭港一事,凡有涉疑,宁王可有相机专断之权。

  一封奏疏就能让自己丢官罢职,打回原形,到时候不管是贾家,还是王家,谁都救不了自己。

  如今听说去宁王行在呆上一夜,就能洗脱嫌疑,哪里有不愿意的,至于什么官场脸面倒不怎么放在心上。

  只是见贾琮行事缜密老辣,连宁王好像都对他言听计从,最近又被皇帝升了官,这等能为运势,让他心中震撼不已。

  愈发觉得贾家少年实在是奇货可居,又听他说要调用府衙弓手,更是满口答应,立即写了手令让他去全权派用。

  等到手头诸事安排妥当,去除了后患之机。

  今天一早,贾琮又让秦业借故库房木材石灰严重受潮,让营造工地停工一天,又借机调出五十余工匠壮丁,并一部分守卫工地的卫所兵丁。

首节 上一节 100/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