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46节

  外头被袭人派来做探子的小丫头,听到里头发出“啪”的一声,紧着听到宝二爷一声惨叫。

  小丫头毫毛一炸,便兔子般跑走报信去了。

  等贾母和王夫人赶到时,宝玉已挨了七八下,手掌一片红肿。

  贾母指着贾政骂道:“你一个做老子的,一大清早就打儿子,还下这等毒手,你是巴望着早点气死我是不是!”

  贾政皱着眉说道:老太太,儿子怎敢气你,儿子只是教宝玉用心读书,可是他却这等不争气,读了怎么多年族学,连大学都背不会。

  这么下去怎么得了,琮哥儿和他一样大,昨日我叫他来书房考教功课,大学和论语都倒背如流,对经文的领悟也别出机杼。

  儿子不求宝玉向琮哥儿这么出色,只教他稍微争气些……。”

  贾母一听贾琮的名字火气就上来了,原来根由在这里,怎么又是那个孽障,不是他我的宝玉又怎会挨他老子的打。

  贾母怒道:“我们这样的人家,又不是寒门破户,不用靠着读书来改换门庭,讨温饱日子。

  能读就读,读不了就不读,难道祖宗留下的偌大家业还不足,非要得陇望蜀,高官显贵才肯罢休。”

  “你别搞糊涂了,清芷斋那个不是你儿子,宝玉才是!”

  贾政被贾母一副强词夺理憋得满脸通红,又不敢回一句,站在那里呆呆的不说话。

  贾母也不理他,领着满脸泪痕的宝玉就回荣庆堂。

  王夫人见到宝玉红肿的手掌,心疼得不得了。

  突然对贾母说道:“琮哥儿到清芷斋有些日子了,因前几日老太太病着,琮哥儿鞭伤也没好结实,我担心冲着你。

  便没让他过来给你请安,如今老太太身体大好了,他以后在西府住,日常的礼数总要的,从明儿起我让他每日照例给你问安站规矩。”

  王夫人的话乍听是没问题的,都知道老太太对贾琮有隔阂,太太是把贾琮往老太太跟前推呢,这也是缓和祖孙关系的好意。

  可王夫人这话,却说的很不是时候,也不知是不是见宝玉因贾琮挨了打,才故意挑着节骨眼来说。

  果然贾母气冲冲道:“我也不用他来荣庆堂请安,他自管好自己日子,读好他自己的书,大家都清静些好,他那里这些礼数能免都免了!”

  旁边鸳鸯、琥珀等听了都变脸色,本来琮三爷搬到西府都是好好的,按规矩日常给老太太请安,是该有的孝道礼数。

  如今连这些礼数都免,那就是明着要打这孙子的脸,怎今日老爷打了宝玉,琮三爷竟会跟着遭了殃。

  老太太这话只怕不用半日,就能传到清芷斋,那边的人听了是个什么心情。

第68章 讨要柳五儿

  这边贾母刚发了话,不到两个时辰,就传到了赵嬷嬷耳朵里。

  这些日子,她奶大的哥儿搬进入西府,离了不是人呆的东路院,听说琮哥儿闭门苦读,二老爷对他比亲儿子还要看重。

  原先那些势利眼的婆子媳妇都调转风向,开始烧起冷灶,有不少人没事有事找她唠嗑,且说的都是好话奉承话。

  可今天赵嬷嬷却听了一肚子冷话,心里觉得不得劲,就去了清芷斋给贾琮报信。

  贾琮对这个真心待自己的嬷嬷还是很尊重的,将她让到书房就坐,又让晴雯给上了茶。

  赵嬷嬷见自己一番话,贾琮听了脸色淡然,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脸上就有些着急:“我说哥儿你可别不在乎,你好不容易离了东路院,才刚熬出点头,要总被老太太不待见,后面指不定又给吃挂落。”

  贾琮笑道:“妈妈多虑了,老太太只是心疼宝玉挨打,这才说了些气话,过几天就好了,我也会留心,谢谢妈妈一直记挂着。”

  赵嬷嬷听她怎么说,略松了一口气,她也活了半辈子,自然清楚老太太的心里疙瘩,长了十多年,那能说解就解。

  她不指望老太太能对贾琮多么好,只希望贾琮自己多留个心,不要再吃暗亏就好。

  “哥儿是个有能为的,自己心里有数就行,好好读书,将来进学做官,就能自家顶门立户,也不用再看旁人脸色。”

  贾琮送走了赵嬷嬷,望着东边的荣庆堂,脸上带出几分讥诮,既然都免了规矩,倒省了许多事情,岂不是更好。

  自己难道还一辈子呆在贾府了,自己的前程自己会去争,只希望以后别被贾家脱了后腿才好。

  如今多疏远些,以后反而会更容易些。

  ……

  荣庆堂。

  贾母搂着一脸泪痕的宝玉一通心肝肉的叫,又让鸳鸯找来消肿的伤药给他抹上。

  又问宝玉想吃什么玩什么,这几日让他老子拘着读书辛苦,也该好好松快一日。

  宝玉渐渐从被老子训斥的恐惧中恢复过来,又见祖母对自己百般疼爱,心中也有些受用。

  都是那贾琮每日做那些国贼禄鬼的美梦,学那些酸儒做派,读那些臭不可闻的腐书。

  连累我也自蹈污浊,要去读那些劳什子的东西,还被老爷打骂,真真无趣。

  想到贾琮,宝玉又鬼使神差的想起他身边那个娇弱如玉、俏美娴静的柳五儿,心中不禁一酥。

  晴雯是老太太自己赏出去的,自不好再要讨回来,那五儿可没这个顾虑,说不得求一下老太太能成。

  此时,黛玉正往荣庆堂给贾母问安,这也是园子里姊妹日常惯做事,每日问安后便会陪着贾母说些闲话顽笑。

  然后或是贾母留饭,或是大家散了,去那个姊妹房里说话,也有各自找自己的事去做的。

  黛玉半路遇上了探春,刚过了垂花亭,门外丫头说今早因宝二爷不会背书,被老爷用戒尺打了,一只手掌都红肿了。

  老太太心疼宝二爷,不知怎么就对琮三爷生气,还让免了琮三爷的孝道礼数,以后都不用向她问安站规矩。

  黛玉和探春听了有些无奈,怎么宝玉挨了打,琮三哥爷跟着遭殃,这事听着都离奇。

  就算琮三哥怎么有能为且上进,始终不得老太太喜欢,也是一桩稀奇,这祖孙两莫非是八字不合。

  两人刚走到荣庆堂门口,就听见里面宝玉的声音,像是提到贾琮,心中一惊,都不约而同停下脚步。

  “老祖宗,贾琮身边的大丫鬟五儿看着好,老祖宗能不能讨来放我屋里,贾琮要是不愿意,我屋里的丫鬟随他挑去都行。”

  宝玉倒是不傻,当着老太太和太太的面,没有在挑丫鬟一事上,专门把袭人排除在外,这样八成要引起太太怀疑的。

  袭人清秀温顺,比房里其他丫鬟大几岁,已经出落得有些曲线风姿,待宝玉也格外顺服,虽宝玉年纪小,还做不得男女之事。

  但每次袭人陪床,两人宽衣解带,掏掏摸摸,蹭香磨玉的亲密事儿可做过不少,所以宝玉待袭人不同于其他丫鬟。

  贾琮要是给他五儿,把袭人换走,宝玉也大致不会给的,总会找些其他法子找补,五儿和袭人都在他房里才最称心。

  探春听了这话,心里觉得不妙,她这哥哥对姊妹们都极好,偏改不了这爱红好色毛病,贾琮对丫鬟什么样,府里人可是见识过的。

  黛玉在门外听见宝玉向外祖母讨要五儿,不禁眉头一皱,想起那日在清芷斋,宝玉看着五儿那痴迷的眼神。

  今天琮三哥刚因为他受了牵连,连孝道礼数都被老太太免了,他却转头借老太太的手,打人家大丫鬟的主意。

  想到这些,黛玉心中突然泛起一丝从未有过的嫌恶。

  黛玉也是出身世家,他的父亲林如海除了正妻,也有好几位侍妾。

  在她这样的世家小姐眼中,男儿爱色,也是寻常之事。

  只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限度,索色无度就近乎荒淫了。

  像宝玉这样看见颜色好的,就像往自己房里拉,如今他年纪还小,等年纪大了,岂不是和东路院的大舅舅一个行状!

  黛玉和宝玉从小在贾母身边长大,时间长了自然比别的姊妹更亲近些,而宝玉素来在她身上用心的,她自然也把宝玉放心上。

  她这个身份年龄的千金闺阁,足不出户,又能看过多大的世界,除了宝玉也接触不到其他同龄男子。

  便多少觉得这等年纪的少年都是宝玉这般。

  直到贾琮在这府里横空出现,他做的那些事情,几乎桩桩件件都在撼动黛玉的心神,原来世间男儿可以是这样的!

  她从来不劝宝玉读书进学之类的话,不是她和宝玉一样厌弃读书科举,而是他们从小相处,比起旁人,她更深知宝玉为人。

  那些话说了也是没用的,还没来由遭宝玉冷眼厌恶,她只是一个外客,寄人篱下,虽有外祖母疼爱,也没必要自去找这等没趣。

  其实他的父亲是蜚声士林的探花郎,读书人中顶尖的人物,她幼受父亲教诲,有闺阁才女之称。

  这等出身来由,她怎么可能会厌弃读书科举,只会对象父亲那样苦读有成的读书人更生亲近。

  只是她心智灵透,在贾府寄人篱下,事事留意,步步小心,更不会把这些关于读书的心里话,和一个最恶读书的宝玉去说。

  而贾琮虽出身卑微,被生父嫡母厌弃虐待,却毫不气馁自哀,这等年纪就练出堪比宗匠的书法,又是这等闭门苦读,奋发上进。

  当年自己父亲如不是比他人百般刻苦,岂能得了探花之位,贾琮今日便如同父亲少年时的模样。

  这诸般种种,要说一点不入她这种书香门第出身的女子心中,反而还觉得宝玉这样沉迷女色百事无用的会更好,那就真活见了鬼了。

  这世上很多事情,如果只此一桩别无他选,时间长了总会迷蒙眼色,最终觉得千好万好,天下无双。

  如果又出现了第二桩,且又如此惊艳夺目,那多半就是天意弄人了。

  最终英雄会变狗熊,公子会变无赖盲流。

第69章 黛玉巧相护

  黛玉和探春进了荣庆堂。

  黛玉微笑道:“我刚才好像听见宝二哥在提五儿那丫头。”

  宝玉见自己讨要五儿被黛玉听见,脸上有些讪讪的,他这爱颜色的毛病,一向在林妹妹面前还是掩饰的。

  如今自己讨要贾琮的丫头,可巧被黛玉碰上,心中还真有些忐忑。

  贾母问道:“玉儿,你可曾见过那五儿,真的有怎么好?”

  贾母也一向喜欢颜色好的丫头,他知道自己这孙儿眼光可不低,既能被他看重,必定是个好的,自己怎么以前没听说。

  一旁的王夫人神色有些不好,心中却想着,那五儿果然是妖媚的,都到了贾琮房里,居然还能勾得自己儿子去讨。

  这要是真去了儿子房中,还不知道怎么挑唆带坏自己儿子,还好自己早有谋算,早早将她打发到贾琮房里。

  王夫人一向不喜这种俏美又灵透的女子,觉得这种女子不安分,也有一种天然的排斥。

  大概是这种女子和她的本性相左,就像她当年不喜欢那个娇俏聪慧的小姑子,如今也不喜她生的女儿。

  她见老太太已经起意,也不好当堂驳老太太的面子,左右真讨了来,再找个由头打发了就是,绝不能让自己儿子被挑唆坏了。

  黛玉微笑道:“老太太,琮三哥房里的五儿确是个极好的,不仅长得颜色好,还乖巧雅静,做事更是细心妥帖。

  三哥起居饮食都是这丫头操持的,连我都很喜欢这丫头,见了就觉得投缘。”

  贾母目光一亮:“竟真是怎么好的,那赶明儿叫来我也见一见。”

  贾母听黛玉也说五儿好,自己这孙子又喜欢,心中已打定主意,要找个由头从贾琮房里要来,给了自己的宝玉。

  至于贾琮愿不愿意,她倒不放在心上,大不了另外赏他一个丫头就是。

首节 上一节 46/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