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799节
“更何况如今与朝廷和解,西域的香料也可以直接贩往江南,今年岁入只会比去年多,不会比去年少。”
他与高进达交代着,眼见他言之凿凿,高进达也不得不信,只能将此事记下,同时询问道:“那社仓的那半成粮,还需要继续征收吗?”
刘继隆不假思索回答道:“社仓的粮食继续征收,等到天下太平,休养生息时,我们有了能力补全社仓时,那时再取消也不迟。”
他话音落下,目光则是看向城外南市的街道行人。
他没有去过关东,但也能从陆龟蒙的《杂讽》中看出关东百姓此时遭遇的苦难。
相比较关东百姓,关西的百姓虽然饱受大旱摧残,但在衙门组织的“以工代赈”政策下,他们起码还能活下来。
刘继隆可以看见身穿粗布的老农带着两名十二三的小子,站在官营的粮铺前,与铺内的伙计交谈。
伙计有些不耐烦,老农则是满脸无奈,恐怕是带的钱不够,买不到足够吃的粮食。
对于刘继隆而言,这一幕幕令他尤为揪心。
他既然要接过权柄,自然要让百姓过得好,哪怕没有前世的经历,他也该让百姓过得好。
如今关西百姓如此困苦,责任自然由他承担。
“百姓如此,罪在吾身。”
“只期盼老天不曾吝啬,赶在雨季下两场雨吧。”
刘继隆长叹一声,抬头看向那万里无云的蓝天,只觉得这些蓝色,格外刺眼。
“此非殿下之过。”
高进达等人纷纷躬身行礼,为刘继隆开脱。
在他们看来,这确实与刘继隆无关,毕竟是老天不降雨,要怪也该怪老天爷。
“走吧,去皇城的衙门看看。”
刘继隆拔腿走下城墙,不多时便看见了摆在街道上的马车。
不知何时而起,刘继隆也开始渐渐坐马车了。
乘车往皇城去的路上,朱雀天街上的百姓都在往他这边张望,显然十分熟悉这车驾。
毕竟就长安百姓出生以来,能这么频繁出城关心百姓的,从官员数到皇帝都不多,更别提刘继隆几乎两三日便去一次了。
“汉王殿下出城了吗?”
“唉、要我说老天爷瞧着殿下如此辛苦,也该降雨了。”
“七个多月没雨没雪,听闻陇东许多田地都干裂,秧苗枯死了。”
“唉……”
刘继隆的行动被百姓看在眼中,确实无人怪罪他,只是他自己觉得自己接过大任,未能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所以有些自责。
十余里的路程,马车走了半个时辰,而此时天色也渐渐变得暗淡下来。
王建率先察觉,连忙策马追上刘继隆马车,打开窗户道:“殿下,有云飘过来了!”
“云?!”听到有云飘来,刘继隆立马向外看去,但见南边真的有云朝着长安飘来。
“停车!”
刘继隆开口喝止马车,随后趁马车停下,寻了一最近的佛塔登上。
十丈高的佛塔,修建于大中年间,而今成了刘继隆的登高处。
只见乌云成片从西南越过秦岭而来,看得所有人都止不住脸上惊诧。
“来雨了!”
刘继隆目力最佳,他自然看得到乌云带来的雨幕。
“直娘贼!终于来雨了!”
“定是老天见殿下日日出城,令神仙降来了大雨!”
“哈哈哈哈……”
王建三人畅快笑着,刘继隆也不免放声笑着。
乌云的速度很快,不过一刻钟的时间,便已经来到了长安的上空。
“淅淅沥沥”的雨声由远到近的响起,大雨吹入佛塔内,吹到刘继隆等人身上,可他们却丝毫没有躲避的动向。
感受着雨滴打在脸上,众人放声大笑。
“下雨了!下雨了!”
“终于下雨了!!”
朱雀天街上,许多以农为生的百姓纷纷来到街道上,感受着天降的甘霖。
望着这些激动上街的百姓,刘继隆爽朗大笑,伸出手接住雨滴:
“这场大雨,比千万两黄金还要值当!!”
第451章 朱三野心
“淅淅沥沥……”
四月中旬,历经大半年的无雪无雨,不止是关中,而是整个北方都降下了雨水。
久旱甘霖下,原本开裂的土地随着雨水冲刷而逐渐重合,山林一夜变得郁郁葱葱,从山体流入河谷的河水将干枯的河床灌满,浑浊的泥水汹涌涌入干道之中。
原本沉寂的大江大河,此刻仿佛都活了过来,带着无数泥沙冲入下游。
小半个月的雨,使得北方万物复苏,入眼绿意盎然。
无数诗人因此大雨而高歌,原本颗粒无收的农户,也终是得到了片刻喘息。
“好一场大雨,好一场大雨啊……”
长安城内,看着连降十二日的大雨渐渐停下,阳光穿透乌云照亮大地,陆龟蒙等人也不由爽朗笑了起来。
与此同时,几名水司的官员走入门下省,见到了陆龟蒙、罗隐等人,当即汇报道:
“各州县奏表,河水漫出河道,涌入河渠之中。”
“原本受灾的各州县堰堤都蓄满了雨水,满堰七百六十七处。”
“夏收得以保障,雨水充沛之下,足够用到秋收了。”
工部水司官员的话,令堂内又是一片爽朗笑声,尽皆高兴。
“何事如此高兴?”
“高相……”
高进达笑容慈善的走出,众人纷纷作揖,接着向他禀报了水司官员的奏报。
高进达听后,忍不住抚须说道:“此事确实是喜事,老夫得亲自前往王府,向殿下禀报才是。”
“刚好礼部治下的邸司也步入正轨,可以将第一版的‘报纸’给殿下带去查阅。”
“邸司?报纸?”许多不明所以的官员疑惑看向高进达,高进达闻言则是笑道:
“这邸司是新设的衙门,隶属礼部治下,所做的便是曾经邸务留后使的差事,邸司郎中品阶制正五品上,日后专管军政及各道报纸。”
“至于这报纸,便是曾经《进奏院状》,只是内容要普罗些。”
高进达与众人解释着,同时目光看向陆龟蒙:“殿下钦点你为邸司郎中,过几日便有调令,你好生准备,届时殿下兴许要寻你对问。”
“是、是……”陆龟蒙显然没料到自己能一下子擢升三级,从从五品下,一下子拔擢为正五品上。
要知道诸司郎中一般都是从五品上,而自己虽然只是诸司郎中,如今却是正五品上,可见邸司地位不低。
左右的官员也纷纷看向陆龟蒙,随后开始道喜。
高进达轻笑颔首,随后看向站在不远处的罗隐:“昭谏,汝随老夫一同前往王府吧。”
“是……”罗隐听到自己随行,他恭恭敬敬应下,随后派人安排马车,与高进达乘车前往汉王府。
在前往汉王府的路上,他们可以通过窗户看到街道上的百姓。
今日雨过天晴,许多人都因此而展露笑容,只因为随着天气变得晴朗,许多蔬菜也开始新鲜上市。
得益于刘继隆准许小商小贩进入各坊走街串巷的叫卖,百姓买卖蔬菜也不用前往特定地点了,菜农自由度更高,蔬菜价格也因为大雨而变得便宜了起来。
对于百姓而言,衣食住行才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所以菜价下降后,百姓脸上自然展露笑颜。
“高相,这邸司的报纸,恐怕不仅仅是给军政及诸道官员查看的吧?”
罗隐眼见高进达高兴,小心翼翼的询问了起来。
高进达闻言颔首,抚须笑道:“邸司的报纸分多种,其中部分是面向百姓的。”
“日后乡长等吏员,都需要向麾下里正、村长普及报纸上内容,与巡检普及律法等级相同。”
汉军衙门中,乡设乡长、巡检、粮长等三名流外吏员,直接切断了乡里豪强把控乡正、里正等官职的机会。
三名流外吏员,不仅要负责乡里的收税、普法、社仓、巡道设卡等差事都需要他们负责。
除此之外,如商贾、百姓出境所需的公验、过所,按照唐制都需要州、县两级衙门办理,而今下放到了县、乡办理。
其内容繁琐,比此前下降了许多,且境内百里无需公验、过所的新规,也让城池就近百里的百姓方便了许多。
总体来说,刘继隆治下的五道百姓,自由度比唐治时期宽松了不少。
如今高进达又亲自开口,将邸司和报纸的事情交代出来,故此罗隐不免皱眉道:
“徭役少则民安,民安则下无重权,下无重权则权势灭,权势灭则德在上。”
“殿下免除徭役,宽松过所,开放言论,鼓励杂讽,本该都是良策,然民愚易蛊惑,唯严刑以禁逸乐。”
“然殿下轻肉刑而重制,然愚民不可制,下官觉得……”
罗隐顿了顿,似乎觉得自己说的有些露骨,反倒是高进达鼓励道:
“你说的这些,老夫也曾与殿下说过,然殿下以为,轻徭薄赋使民安居,上无事而民自富。”
“民若自富,自然不愿生乱,而贫苦激民愚,富贵使民开慧……”
罗隐强调的是制度宽松带来的问题,而刘继隆强调的则是整个天下治理的问题。
罗隐觉得百姓都是愚笨的,容易受到歹人蛊惑,所以必须严明律法来禁止百姓逸乐,以此防止百姓无事生乱。
但在刘继隆看来,轻徭薄赋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而百姓安居乐业,加上衙门不折腾当地百姓,百姓自己就可以一点点的努力富裕起来。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