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兵圣

红楼兵圣 第229节

  无论如何,周人的生活,是他们羡慕的,那么为何自己不行呢,一定是他们不讲礼。

  “将军是真心希望我们胡人过得好,所以希望我们一定要守礼,只有我们大家都遵守周礼,我们胡人才能变成人,过上周人那样的好生活。”

  “所以哪怕硕尔辉立下了很多功劳,可他不讲周礼,对我们这些人才是最大的威胁,反而是将军无所谓,可为了我们胡人的未来,人人讲礼,所以将军才忍痛杀了硕尔辉。”

  这话有道理。

  他们大漠上杀来杀去,你争我抢,强盗马贼横行,就是因为不守礼,如果人人都守礼,不去侵犯别人,岂不是能像周人那样稳定和谐。

  “放屁。”

  有人骂道。

  “你不懂,见识少。”

  “就是因为你们这些未开化的野蛮人太多,所以我们胡人才比不上周人。”

  第二日。

  剩下的七八十名胡人骑兵被召集起来,哪怕经历过上次的屠戮,这些被放过的胡人骑兵,依然没有怀疑过,虽然心里头不高兴,可没有谁怀疑周兵会继续杀他们。

  果然。

  他们见到了张灿。

  张灿黑着脸,看向众人说道:“单于不守周礼,所以单于死了,硕尔辉仗着功劳,也不守周礼,所以他也死了,你们也要明白,守周礼才能活下来。”

  “张将军,我们都知道了。”

  “守周礼是文明,才能过上好生活,将军杀硕尔辉是为了我们好。”

  有人喊道。

  张灿愣了愣,随后连连点头。

  果然将军说的没错,对待胡人,把他们打服才最有用,自然会有人出来解释,并且完成一套毫无漏洞的说法,原来张灿是不信的,现在相信了。

  将军还是那个将军,将军不会错。

  “以后你们守周礼,是自己人,将军心里还是惦记你们的,允许你们融入我的队伍,以后当我的兵,有没有问题?”

  张灿大声问道,说完后有点脸红,只不过脸黑看不出来。

  “我们愿意。”

  “愿意。”

  胡人们纷纷加入,脸上露出兴奋。

  他们以后就是周人啦。

  张灿点了点头,又告诉了他们的待遇。

  虽然不如真正的周军骑兵,他们也能理解,毕竟那是真正的周人,他们才归化的胡人,怎么能和真正的周人比呢,所以待遇差是正常的。

  不过他们现在有了身份,而且死了也有保障。

  小孩可以被周军养大,以后是真正的周人,再也不是胡人啦,一个个兴奋不已。

  张灿也很满意。

  有了胡人骑兵的加入,自己就可以放开手脚了,死多少胡人骑兵也不心疼,倒不是因为胡人,而是因为利益,死一个周人骑兵太费钱了。

  而且养一个胡人骑兵也便宜,要不了什么钱。

  张灿也是聚众昌的一名代表。

  不过不是代表他个人的身份,而是以镇虏城军方的名义加入,同样的还有威远关一名,团山口一名,威远关一名,加上河西营,总共五人。

  但是张灿的骑兵,直接关乎到商会的利益,所以张灿要亲自向商人们提供一份章程,关于军队的变化。

  这是王信的要求。

  这该怎么写?自己还要向商人负责?将军的思路,自己完全跟不上啊,张灿埋头苦思。

第242章 彻底服气

  第二日一早。

  哭喊声打破了宁静。

  两名胡人半夜从一家商号偷了五匹马跑了,还杀死了一名伙计,刚刚被人发现,倒霉的是一家小商号,连股本都舍不得入。

  死了一名伙计,还丢了五匹马。

  掌柜的忍不住骂娘,一分钱还没有挣着,反而先遭受了无妄之灾,损失了一大笔。

  旁边被吸引来的人们,一些人上前安慰掌柜,刚来的人询问发什么了什么事,知道详情的人热切解释,还有人去看倒霉的伙计。

  “死透了。”

  有人忍不住按了按手腕,确认无疑。

  那伙计身上看不到明显的伤口,很多人好奇这伙计是怎么被杀死的。

  “应该是被捂死的。”

  “太惨了,这伙计才多大啊。”

  “东家也倒霉,被偷了五匹马不说,还有这伙计的烧埋银子,没个七八十两平不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言。

  大的商号人手多,晚上守夜的人也多,不像他们这些小门小户。

  随着镇虏城的消息传播开来,更多的小商人来碰碰运气,或者了解清楚形势,确定这里的商机,甚至一些小摊贩也敢来。

  镇虏城许多地段的土墙已经建好了,工地上干活的人已经超过一千人。

  加上两千士兵,杂七杂八的各色人等,三千多人的吃喝拉撒,幸亏旁边是漠河,有充足的水源,加上离威远关近,补给倒也十分方便。

  远处商人营地发生的事,几名少年亲卫很快打听清楚,回来告诉了王信。

  王信虽然惋惜,倒也没有太在意。

  商业的效率为什么最高,为什么商业模式如此高级,这些事的背后是有代价的,商业是很残酷的,不光是外部,更有内部的竞争。

  十个经商的人里头,十年后能存活下来的,能有一个就不错了。

  前仆后继。

  犹如永无止境的潮水。

  这就是商业的残酷,以及商业的效率,是一种类同于科举的功效,源源不断的竞争出头,却又比科举更为残酷和高效的模式。

  那家商行的遭遇,不光今日会发生,以后还会源源不断的发生。

  但是只要有利益的存在,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商人涌入,再大的伤亡,也无法阻止人类对利益的追求。

  犹如昂撒人抵达新大陆。

  最初的时候,十个聚集地,能存活超过三年的,有一个都不容易,往往到了新的船队抵达的时候,发现原来的聚集地消失了。

  反而是官府不行。

  犹如前明收复安南,最终又失败了。

  一次的失败是必然的,十次的失败也是必然的,那么一百次的失败,一千次,甚至一万次的失败,总有成功的一次,这就是成功的必然。

  官府经不起这样的失败,但是商人可以。

  死了一个商人,还有千千万万的商人。

  只要不出现垄断,因为垄断就不是商业了,目前的关外,别说垄断,不过是刚起步而已,市场的极限远在天边,就摸了个毛而已。

  为伙计的个人感到可惜,但对商业的损失并不在意。

  遭受损失的商人,他自己是悲痛的,很快会有更多的商人补上来,因为这里有利益。

  王信约了周世明,张辉等人。

  靠近浑河边有好些个帐篷群,新成立的聚众昌,因为镇虏城没有修建好,同样也只有几顶简易的帐篷,目前也没有多少正经事,主要是讨论新商行的章程。

  周世明,张辉,李德兴等是大股东,参与得最多。

  几人一起过来,见到王新后,惋惜了早上发生的事,很快丢之脑后,满脑子里惦记着利益。

  王信直言道:“从部落收货的牛羊,军队可以低价卖给商行。”

  从一开始压迫各部,让一些不愿抵抗的部落,送上一半的牛羊,王信就是做了这样的准备,生产资料的重要性,王信怎么会不知道呢。

  没想到王信会如此轻易松口,几名商人欣喜不已。

  光一个低价就蕴含了利益,何况他们还会通过借贷的方式抵押给别人,收了利息,日后还要收购别人手里的牛羊,再“高价”卖给行商们。

  不过得知实际数量后,他们很快又苦恼了起来,数量太少了。

  像巴特尔部的部落太少了,更多的部落虽然做不到赤那部那样直接反抗,却也躲得远远地,心里保持着敌意。

  而按照聚众昌的规划,每年的贸易量,光羊就要达到十几万只,牛也要五六万头,至于马,每年搞个三万匹不成问题。

  利益最大化,在商人们的眼里,当然把整个河套地区都算在内了。

  至于办不办得到,管他办不办得到,反正能看到的利益,都要纳入目标之中,这些商人的习惯,让王信仿佛闻到熟悉的味道。

  商行不缺钱,缺的是投资机会,现在更缺时间。

  见众人愁眉苦展,王信露出笑容。

  看到王信的笑容,周世明反应过来,连忙问道:“将军可有计策?”

  众人纷纷抬起头,虽然感到不可思议,他们都为难的事情,王信却有办法,可众人又不得不服气,有时候此人的办法的确令人出乎意料。

  王信没有卖关子,商行的两成利供养给军队,不够的,每年需要十万两银子保底。

  虽然如此,可常年亏本的话,商行也维持不下去,何况王信眼里也不只是十万两银子,二十万两银子,或者更多,这才是王信想要的。

  “商行可以招募胡骑啊。”王信给出了方向。

  众人大惊。

  虽然做足了准备,可还是没想到王信的提议,如此的出人意料。

  王信倒是无所谓。

  这就是古老思想的影响。

首节 上一节 229/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