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兵圣 第230节
年景不好,剩下的粮食不够,该怎么办呢?
勤俭,节约。
以往吃两顿饭的,改成吃一顿饭。
苦自己。
十八九世纪的昂撒人怎么做呢?
去抢,去偷,任何事情都可以,国王还给予执照,只要把抢回来的东西带回国内。
苦自己?
不,苦别人。
这种行为在古老思想里会引起哗然大波,实在是没有道德,会遭受天谴的。
古老的思想里。
对自己的约束太多了,方方面面都在把自己约束起来。
苦谁都不行。
不道德。
要苦就苦自己。
这是统治者想要的。
别捣蛋。
晚明的明军士兵能苦到把自己饿死,饿到自己的婆娘去做半掩门的生意.
商行缺乏生产资料怎么办?
去抢啊。
这才是最大的利益化。
本来就是要取代胡部台吉的生态链地位。
所以还是思想太僵硬了。
王信露出笑容。
至于商队做大了怎么办?
凉拌呗。
自己又不是皇帝。
担心商队做大,那是皇帝担心的,自己去担心,那不扯淡了么,自己还占两成利,商队越是做大,自己越得好处。
自己再开一家鸟铳厂。
以后每户牧民都得买几杆鸟铳,这是生活环境导致必须要做的,光靠卖牧民鸟铳的利益,就够给自己军队装备火器了。
“王将军不做生意”
周世明准备说可惜了,又想到王信的身份,说了一半说不下去。
王信倒是无所谓。
在大周,不当官是不行的。
“没有我当将军,你们的生意也做不下去,我也不知道能在这里呆多久,说不定哪天朝廷一封调令就把我调走了。”
“将军放心,我们一定会请求朝廷留下将军的。”周世明等人拱手。
他们各家在朝廷都有关系,算是对王信的应承。
王信摇了摇手,“这倒不用。”
众人一愣。
无欲则刚。
如果自己是官迷,那自己就有求于人,最后受人控制,何况自己明明有自己的优势,为何还要被官欲所迷住呢。
“趁着现在时机好,你们早点站稳了脚跟,日后我再也不在,都不会影响商行的发展。”
原来是这样。
众人一时间看不透王信的目的。
他到底要什么?
难道就是一心为商行好?
王信真不是很在意。
镇虏城的动静。
别说大同,山西境内也惊动了不少人。
特别是太原省会城内开了一家商铺,专门招募灾民的消息传开后,连山西巡抚陶鏴都派人去了解。
刚刚抵达赤儿山的翟文,看着不远处的镇虏城,眼神里满是复杂。
上千人虽然不多,分散在工地干活,看起来还是比较壮观的,特别是在这空旷的兔毛川一带,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好大的动静。”
翟文喃喃道,又看向王信,提醒道:“连山西巡抚都惊动了。”
王信耸了耸肩。
“本地大户们的事情,我可管不了,谁要是觉得自己能来管住大户们,谁可以来试试。”
能管住大户们的都没有好名声。
如朱元璋。
对大户们好的都会有好名声。
对于皇帝而言,名声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江山社稷,所以皇帝经常打压大户,双方闹得不可开交,这才应该是正常的。
官员们不同。
官员们需要好名声,花花轿子众人抬,官官相护才能做好官。
所以没有官员会愿意得罪大户。
愿意得罪大户的官员凤毛麟角,可遇不可求。
翟文自己不会得罪大户,也知道山西巡抚不会得罪大户,连本地的大同巡抚御史张文锦,他也不会出面得罪地方大户。
谁会为了公事,去得罪私人?
傻子才会这么干。
翟文没有话说,不知道想什么。
王信问道:“我才打算去大同一趟,没想到你来了。”
翟文叹了口气,说道:“张大人知道你忙,等不到你,所以派我来问问,一是看看你们这边的事,二嘛,确认下胡部的消息。”
张吉甫不信任张文锦的能力。
张吉甫的眼光没错。
可没有谁会甘愿承认自己不行,主要是张文锦乖乖按照张吉甫的计划做事,等于坐实了张吉甫的看法,这会极大的伤害张文锦自身的利益。
张文锦敢不敢冒险。
拒绝张吉甫的命令,张文锦也没有底气,因为此人是真不行。
能力不行,遇到事情就没有魄力。
自己需要做的是为他打开局面,现在良好的局面已经有了,此人能不能下定决心,王信就不得而知了。
这也是自己两手准备的原因。
如果张文锦同意自己的计划,那么接下来就明朗了起来。
如果他拒绝自己的计划,不愿意为了自己的利益冒险,接受了张吉普的命令,那么自己很可能被张吉甫记上一笔,以张吉普的性格,自己坏他一步棋,他可是会报复两步的。
因此自己才在和军队切割。
就算自己走了,可是自己把军队留了下来。
别人不敢这么做,因为就算手里有几个忠心的手下,可也挡不住大势,会有那些不忠心的人从内部坏事,但是自己不怕。
自己相信自己的手下,因为自己的亲信个个忠心耿耿。
加上与地方大户的利益一致,哪怕自己走了,也不妨碍自己布置好的大局,这也是自己不打算全力出手扶持商行的原因。
离开了自己,商行也应该能自发壮大。
这也是对新模式的信心。
别人的做法是养寇自重。
自己不需要。
自己养军就行了。
只要自己的手下们一个个成长起来,自己就是在京城咳嗽一声,地方也得动三动。
王信淡淡的说道:“这边的事,你看到了,胡部的事,我已经如实告诉了抚台,抚台还没有拿定主意,我也是爱莫能助。”
翟文侧目。
王信太过不在意了。
他在河套地区做的事,是功是过,只需要张大人动动嘴。
翟文忍不住问道:“你的底气是什么?”
王信没有回答,而是平静地看着远处的镇虏城。
一种模式的兴起,是势不可挡的,绝不是某个人能扶持起来的,靠一个人扶持起来的事业,必然是有缺陷的。
商业的模式兴起,注定了大势不可为。
如果自己在河套引领的商业模式,离开了自己就存活不了,又或者无法茁壮成长,说明这个模式就是错的,既然是错的,就应该自然的淘汰。
犹如大明,亿万人口的国家,被十几万的部落征服。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