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兵圣 第268节
“你去吧。”
王子腾决定试试看。
“如你所言,他到底也姓王,给他一个机会。”王子腾淡淡道。
王仁信心不足。
唯一能指望的反而是王熙凤,看看王熙凤那边有没有办法,王仁知道时间紧张,竟然不等天明。
贾府不光有两个来自王家的太太,还有一些执事媳妇和管事也来自王家。
如周瑞家的。
王仁不敢大张旗鼓,悄无声息的去见。
如今大事临头,些许小节顾不上了。
——
东军的营地在通州。
还有左右两路总兵衙门也在通州,反而是东军提督府设在京城。
按照朝廷的规划,左右两路总兵对军队的控制要大于提督,提督在朝堂上,战时才负责领军打仗。
可计划不如变化,现实总是不会按照计划去发生。
东军提督府强势,左右两路总兵府反而弱势。
“嗖嗖嗖。”
箭矢的声音传来。
王信因为王子腾的事烦闷,送走了朱胜功后,还没有想清楚如何对待王子腾比较合适,于是在营地里走动。
河西营独占河边。
往西边是京城,往东边是左右二路的营地。
走着走着,来到了一处校场,已经不在河西营的范围。
史平被王信骂走了,王信身边无人。
看到一名将官骑着马,拉着弓箭,在校场上练骑射,引起了王信的注意。
倒不是此人一身好本事,而是此人的主动性。
一匹战马的费用可不低。
还要操练骑射。
原本是军中的供养,可东军的军费,多半用在朱伟自己的铁甲军身上,左路军还好,多少养了些家丁,右路军自从程宏失势,彻底无人管了。
所以能在如此摆烂为王的时候,还能不忘练本事,必然是有抱负的人。
王信忍不住大声喝彩。
听到喝彩声,那将领在马背上回过头看了眼,竟然调转马头往王信所在的方向走了过来。
在远处下马,牵着缰绳。
那将领竟然认得王信,喊道:“王将军。”
王信等那人走近,看清楚那人的面庞,只觉得眼熟,却想不起是谁。
“标下严中正。”
王信想起来了,“是你啊,你不是在东军本部吗?怎么来到了右路?还有那个叫做”
王信只记得一个小子莫名敌视自己,大概是嫉妒。
严中正感到不好意思,说道:“王将军说的可是郑昂?”
“对,就是他。”
王信想起了此人的名字,好奇道:“他怎么没和你在一起。”
严中正没想到会遇到王信。
看到王信后,严中正内心感慨。
此人姓王。
背后有人。
第一次见面,他不过比自己高一级,这次又见面,对方已经是游击将军,且独领一军,而自己还是千总,原地打转。
严中正收拾好心情,苦笑道:“死在了辽东。”
没想到死了。
有点意外。
王信可惜道:“虽然不服我,可军人们,总要有点傲气,倒是可惜,怎么死了?”
严中正气愤了起来。
王信大奇。
虽然没有及时想起此人,可对此人的印象是沉稳,没见过此人发脾气。
第263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原来还是张吉甫的原因。
张吉甫入京之后,因为朝廷财政困难,而边地边祸日益严重,所以打起了京营的主意。
自己趁机和张吉甫谈条件,可以去大同等等,提出了西路军的计划。
张吉甫答应了。
而除了大同军镇之外,还有宣府镇蓟二镇,以及关外的辽东北镇。
郑浩与严中正等一批将校,合计两千兵被派去了辽东,归属于辽东都司,绕过了东平郡王穆莳,可见张吉甫的打算。
也是冯庸失败的原因之一。
不光是自己和他的不和,也有张吉甫要打压边地尾大不掉的态势。
也是因为张吉甫的想法,所以郑浩他们失败了。
不光严中正调回了京营,郑浩还白送了一条性命。
却也不用小瞧严中正他们。
王信内心清楚。
东平郡王穆莳可不是冯庸能比的。
大周开国设四王八公。
四位异姓王是除了宗室亲王之外最高的爵位。
接下来是八位国公。
如贾演宁国公、贾源荣国公、镇国公牛府等等。
然后是侯爵,如史家祖上是侯爵,林如海的祖上也在列。
再是县伯爵位。
如王子腾家祖上。
先不提四王,八位国公里,连贾府数次站错队,也能从死局中脱身,依然门楣高大,可见贾府底蕴之强,何况是四位异姓王呢。
除了北静郡王水王府丢了大宁藩地之外,其余三王还在镇守当地。
东平郡王守辽东北镇。
南安郡王取代前明沐王府,世代镇守云南。
西宁郡王守大西北。
可见四王的实力。
原文里关于南安郡王的内容多一些,按照时间推算,应该是三五年后,南安郡王不知道与什么对手打了一仗,结果战败了。
为了求和,保住地方安稳,兜兜转转的,竟然挑选到了荣国府里的贾探春去和亲。
所以南安郡王有些镇不住对手了,倒是东平郡王和西宁郡王说的少,不知道结果如何。
但是换个角度想。
南安郡王已经吃了败仗,可王妃在京城一样权势不小,甚至主导求和的大事,而贾府上下不敢得罪,如此来看,几位异姓王的实力并没有受到影响。
说明张吉甫在此事上是失败的。
连张吉甫都失败了,何况是严中正郑昂这小普通武官。
王信没有小瞧严中正。
眼前这位年富力强的中层军队将领,其实是自己目前最需要的人才,王信看着一脸颓废的严中正有些眼热。
严中正不知道王信的想法,内心早已在唏嘘。
大家都是京营里挑出来练兵的。
虽然郑昂最不服气此人,屡次挑衅,其实自己心里也有些不服气。
事实证明此人远不是他们能比的。
无论是带兵打仗,又或者应对不同的局势。
此人竟然在大同打败了冯庸节度使,相比较他们不光丢了性命和前程,自己还狼狈的逃回京城,双方的结果实在是天壤之别。
“东平郡王的确势大,军门不敢得罪东平郡王,所以冷落了你,这件事是军门做的不对。”
王信为严中正抱不平。
听到王信的安慰,严中正感动之余,并没有接话,也没有反驳。
没有接话,是因为清楚自己的身份。
没有反驳,是因为王信在帮自己说话,自己如果反驳王信,说明自己因为怕事,不够义气。
严中正也没有解释,低着头看着地面。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