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兵圣

红楼兵圣 第271节

  太上皇在床榻上盯了张吉甫片刻。

  忽然开口。

  “还要多盯着皇帝。”

  皇帝动作不断。

  联络宗室,获得宗室的支持。

  忠顺亲王出面,负责拉拢勋贵,刘儒还是负责稳定文官,倒是如虎添翼,走的稳当,虽然成效还不大,却能让人感受到危机。

  张吉甫不怎么在意。

  人才最重要。

  勋贵里能有什么人才,不过是一帮靠着祖宗余荫的饭桶罢了。

  哪怕出几个王信这样的人,那也是贫苦出身。

  唯独寒风里才能培养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看到张吉甫的神色,太上皇也懒得再多言,张吉甫终归只是张吉甫,不是他的恩师周道丰,对不同的人,要不同的对待。

  不能按照对周道丰的要求去要求张吉甫,不光会毁了张吉甫,也会让自己出错。

  自己已经没有犯错的机会。

  不像是皇帝。

  明明犯了那么多错,身边聚拢的人却越来越多,一个个蠢货竟然拥护那样的蠢人。

  时局艰难,这样的局面交给他,他能处理好?

  太上皇不信。

  太上皇挥了挥手。

  张吉甫恭敬的倒退离开。

  大殿又恢复了宁静。

  没有丝毫的温暖,只感受到阵阵寒意,也没有丝毫的安全感,不禁裹紧了身上的御被,太上皇眯起了眼睛。

  不服老不行。

  后人自有后人福。

  可皇帝总是不能让人放心。

  想着大周目前的积弊,应该用什么样的手段,有时候,看到了弊端之处,却要从别处入手,隔山打牛,往往比直面弊端效果要出众。

  太上皇嘴角忍不住露出微笑。

  自己倒是不怕斗。

  其实挺有趣。

  才一会,太上皇犯起了迷糊,瞌睡袭来,再也坚持不住,深深叹了口气,再多的想法,也化为了虚无。

  人还是斗不过天啊。

  张吉甫在太监的引路下离开午门,家里人早已在等候,伺候老爷坐上轿子,一行人离开皇宫。

  “老爷。”

  “明天王信要登门拜访老爷,此事要不要推?”

  知道老爷繁忙,府里的管家跟在轿子旁边,隔着轿子的窗帘,询问明天府里的事情。

  俗话说得好。

  宰相门前七品官。

  张吉甫虽然不是宰相,却是未来的首辅。

  管家虽然疲惫,脸上的精神却藏不住,虽然语气低调,浑身却是透出一股傲然。

  轿子里的张吉甫闭着眼睛养神。

  听着管家的话,想起了王信。

  王信的能力十足。

  用好了此人,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如在大同,他能打败冯庸,虽然背后有自己的支持,可首先要他立得住,自己才能在背后使力。

  “不要推,他来了后,直接带来见我。”

  轿子里传出张吉甫的声音。

  “知道了,老爷。”

  管家恭敬说道。

  那王信虽然只是游击将军,老爷却很重视此人,管家记在心里,知道自己下回应该如何对待王信了。

  张吉甫终于回到了张府。

  府里人赶来伺候。

  此时。

  王信和平儿原本已经睡下。

  平儿力疲,实在不能伺候王信,王信也不让平儿起来伺候,床铺里的平儿坚持不住,已经睡得香甜,王信披着衣服,点亮了灯火,在烛光中沉思。

  大周是在大明土木堡之后建立的。

  战乱数十年,最后大周建国,至今已经百年。

  按照时间推算的话,原本的时空应该处于万历中后期。

  大明到了万历朝,其实已经病入膏肓,因为张居正的改革,才有了万历中兴,乃至于万历中后期三大征的底气。

  大周立国才百年。

  又是大一统王朝,按道理应该还是中期才对。

  可是大周的国情不同。

  大周的战乱程度比较低,人口损失较少。

  大周开国的实力不够强势,所以妥协了许多,四王八公可以看成是对功臣的丰厚赏赐,也可以看成是功臣们的尾大不掉。

  反而是大明。

  朱元璋消灭了庞大的开国功勋势力,为中下层上升打通了渠道,赢得了更久的生计。

  而大周承袭明制。

  与大明承袭宋制不同。

  大明与大宋之间隔了一个大元,百年的时间,足以令人们断绝了文化根基。大明开国之人都是大元生人,没有一个大宋生人。

  虽然是承袭宋制,其实是择中选优。

  反而大周承袭明制大多全盘接受,土木堡之变时,大明积弊已经不少了,这些弊端多被大周继承。

  种种弊端之下。

  又有大周本身的短板。

  特别是太上皇和皇帝的皇权之争,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大周开国之初东征北伐。

  灭了鞑靼和瓦剌,又重新归化了女真,百年后,不光北边兴起了胡患,努尔干那边也兴起了蛮族各部,如今竟然有实力消灭两千京营精锐。

  虽然背后可能有东平郡王的原因。

  可要消灭这两千京营精锐,蛮人自己也得有足够的实力才能吃得下。

  还有未来的南安郡王吃了败仗。

  加上红楼里的原文。

  各处末世的景象。

  多年后,连京城里都闹起了大贼,可见地方已经失衡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等等。

  这大周的局势不太妙啊。

  所以许多问题,不得不考虑。

  现在正是大争之世,西方诸国开始大航海,商业被释放,生产力大解放的开端,但是大周却陷入了战乱,错过了机会,王信觉得实在是惋惜。

  自己既然来了,总要留下点东西。

  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人。

  可是猜测是猜测,大周到底会如何,王信也不得而知。

  如南安郡王吃了败仗,他和王妃却能在京城如常走动,说明王府和皇室的关系并没有破裂,朝廷和地方还是站在一起的。

  又有太上皇和皇帝之间的内斗明显平息了,最后是皇帝胜出。

  没有了内斗,大周会不会恢复稳定呢。

  既然看不清。

  那就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吹灭了蜡烛,回到床铺上,抱紧了平儿,平儿身上暖和,又软软的。

  平儿睡梦中被抱住,感受到一阵冷意。

  下意识呻吟了一声,半梦半醒感受到王信,依恋似的拥抱住对方,两人像个八脚鱼似的缠在一起。

  王信找了一个舒服的姿势。

  可烦心事又不少。

  不光是大周的事,还有王子腾。

  此人竟然把自己当做救命稻草,那么此人绝不会轻易放弃对付自己,他会怎么做呢。

首节 上一节 271/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