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兵圣

红楼兵圣 第270节

  认为只要强行绑定了,别人就一定服气。

  殊不知,思想上的统一更为关键。

  王子腾太封建了。

  虽然聪明,可认知上的错误,注定了他的失败。

  入京已经两年,王信对王子腾已经越发熟悉,也越发不想沾染此人,奈何此人就像狗皮膏药,把自己当做他的救命稻草。

  真要是按照王子腾的想法,就算他成功了,当上了大同西路军节度使。

  以此人的做事方法,只会把自己当条狗一样的使唤,绝对不会在意自己的想法。

  要当狗。

  自己早就当了。

  还轮得到给王子腾当狗?

  给张吉甫,或者给太上皇,给他们谁当狗,不比给王子腾当狗要强?

  王仁面色一变。

  自己苦口婆心,此人竟油盐不进啊。

  “莫非你觉得靠你自己能留在大同?”

  “除非有人暗中使坏。”

  王信鄙视道。

  既然口口声声是族人,那么打算暗中使坏算什么?

  王仁要威胁的话被堵在嘴里,烛光下的面色阴沉起来,倒是有些像王子腾了。

  “既如此,哥哥不去回去吧。”

  一旁的王熙凤突然插话。

  王仁不满的看向王熙凤,王熙凤眼圈通红。

  娘家不好了起来。

  却还要内讧。

  王熙凤左右为难,心里凄凉。

  他们男人在外头吃了亏也不怕,大不了退回去,倒是自己一个女人能退去哪里,自己还有路可以退吗。

  王仁见王信态度坚定,又有了王熙凤的打断,倒也不再坚持。

  向王信拱了拱手,也不理会妹妹,满脸不快的离去。

  外头等着周瑞。

  王信住在大观园,就在不远的地方,二奶奶独居自己的院子,他们两人进出倒不难,反倒是送王仁离开,周瑞需要自己去安排。

  外头的脚步声消失。

  王熙凤突然抽泣了起来。

  “凤丫头。”

  王信感受到王熙凤的苦楚和无助,忍不住喊道。

  王熙凤抬起头。

  露出一张梨花带雨的小脸,眼睛红红,还在一抽一抽的,看着可怜极了。

  “信爷。”

  王熙凤依赖道。

  王信点了点头。

第264章 不识抬举

  皇宫。

  会极门。

  宫内被烛光照耀的一片明亮。

  大殿内只有张吉甫一人。

  张吉甫一脸恭敬,身上没有之前的傲气。

  单独召见,连太监都屏蔽在外,看起来是黄恩浩荡,实际上是不满。

  虽然与太上皇打交道不到一年,但是有周道丰的介绍,张吉甫非常了解太上皇的习性。

  太上皇很照顾大臣们的面子。

  对谁不满的时候,会单独召见。

  幔帐后。

  太上皇斜靠着御榻,穿着一身宽松的道袍,脸上满是老人斑,面色枯瘦,看起来格外瘆人。

  “你的想法都不错,只是太过自负。”

  太上皇仿佛在评价张吉甫。

  张吉甫欲言又止。

  太上皇仿佛看穿了张吉甫的想法,笑了两声,淡然道:“你的这份自负,控制的很好,如是一般大臣,算是难能可贵,可你要肩负满朝,这丁点的毛病,在无数人的眼中放大,那就是致命的毛病。”

  张吉甫愣住了,开始了沉思。

  太上皇点了点头。

  不愧是周道丰的得意门生。

  比当初的周道丰只差一点,而且永远也不比不上周道丰。

  可世间再无第二个周道丰啊。

  虽然有些缺点,放眼满朝文武,却也是数一数二的,能比拟的人不多,林如海倒不比张吉甫差,可林如海性格不强,成为不了张吉甫,张吉甫也成不了林如海。

  张吉甫仿佛想通了,主动认错道:“臣小觑了东平郡王,因为大同的事,起了自得之心,是臣考虑失当。”

  “唉。”

  张吉甫到底有没有明白自己错在何处,太上皇突然间觉得索然无味。

  要说天下间的事,扪心自问,太上皇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自己解决不了的,可偏偏当政了一辈子,临到头来,却诸事缠身,没有一件事能令自己顺心的。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太上皇最近一直在思考,得出了一个结论。

  自己没有儿子。

  幼年被宫女玩弄,以至于过早失去了能力。

  当时的自己并不是很在意。

  虽然遗憾,却总觉得天下尽在自己手中,没有什么问题是自己解决不了的,一件件做起。

  打压勋贵,收拢军权,征胡人,压蛮人,通运河,修驿道,筑长城,兴社学,平倭寇顺利了一辈子,到老却都翻了车。

  平倭寇,平到自己差点失去了兵权。

  虽然最后赢了皇帝,却也失去了许多。

  “辽东不光是东平郡王的事情,还有蛮人之祸,无论是不是东平郡王背后出手,两千京营精锐在努尔干尽没,可见蛮人实力强盛。”

  太上皇冷哼一声:“东北边的蛮祸,还有大同的胡乱,你又要收拢京营兵权,还要对付边镇,太过急躁,别人栽了跟头,大不了重新来过,国事却没有重新来过之说,你身为内阁大臣,做事务必要考虑周全,切记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

  张吉甫冷静了下来。

  太上皇的话虽然是对自己的告诫,何尝又不是希望自己能肩挑起朝局呢。

  说一千道一万。

  太上皇需要他们师徒。

  张吉甫沉吟片刻,等太上皇说完,开口道:“攘外必先安内,臣决定先收回京营兵权,彻底稳固朝廷局势,恢复东南税赋,积蓄一二年,再图谋边地,解决了边地之弊,再去平外则顺理成章。”

  太上皇没有说话。

  大殿内恢复了安静,寂静的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张吉甫等着太上皇的决定。

  自己和朱伟。

  太上皇必须选一个。

  张吉甫相信太上皇会选自己。

  良久。

  太上皇终于开口,声音里有些疲态,“朱伟可以去五军都督府,只是京营的事,绝对不能有误。”

  张吉甫心里沉甸甸的,并没有太过高兴。

  京营的兵权,一部分在提督府,一部分控制在兵部手里。

  原本应该属于戎政衙门。

  因为兵部的兵权太大了,同样属于要分权的对象,奈何戎政尚书是皇帝那边的人。

  东军提督朱伟是太上皇的人,自己兼任兵部尚书,等于太上皇通过一文一武彻底掌控东军,东军又是京营四军实力最强的一支。

  现在自己要对付朱伟,砍去太上皇插手军权的一只手。

  太上皇当然不高兴。

  可为了支持自己,太上皇愿意让步,但是如果自己失败了,与在辽东不同,辽东毕竟在关外,对关内局势影响不大,而京营却是关键。

  所以失败的后果很严重,太上皇不会给自己第二次机会。

  “请圣人放心,臣一定不会令圣人再次失望。”

  张吉甫沉声保证。

首节 上一节 270/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