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兵圣

红楼兵圣 第275节

  其实所有的问题,主要是钱引起的。

  这个钱。

  乳臭之味。

  可偏偏却是一切事物的关键。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天下,所有的问题就在这个钱上。

  自己一辈子才领会的事,那小子是误打误撞,还是真的有如此理解呢?

  周道丰摇了摇头。

  真要是如此,过分的妖孽了。

  “朝廷真的没钱吗?”

  “真没钱。”

  张吉甫苦笑。

  原以为倭患平了,地方恢复了安宁,税赋也能恢复,没想到要钱是真难,比要别人的命都难。

  “你也没得选择啊。”

  周道丰叹道。

  “是啊,弟子其实也没有选择。”张吉甫也跟着恩师的话重复了一遍,脸上有些落寞。

  看到弟子的神色,周道丰有些于心不忍。

  辽东之事,对弟子的打击很大。

  哪怕自己这位弟子算得再多,可前线总不会听他的,输了就是输了,再多的言语也改变不了现实。

  张吉甫不再犹豫。

  周道丰也没有继续多言。

  事到如今,自己这位弟子其实已经有了主意,只是不愿意而已。

  大同的事情不能视而不见。

  哪怕希望张文锦能压住局面,可也不得不考虑,万一张文锦压不住怎么办。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可张文锦在军事上的才能,还没有向朝廷证明过一次。

  那么就不能赌。

  王信就是保障。

  虽然担心王信是个武夫,成为第二个冯庸,可总比大同乱了,要依靠京营和藩军来平生胡吧,到时候,才是彻底完蛋。

  大周军队虽多。

  可太多不在朝廷控制之中。

  想要把军权逐一收回,过程里容不得犯错。

  “升王信为参将,命他创办大同西军,协助大同巡抚御史张文锦平胡,并调给张文锦三十万两银子,务必修建好六堡。”

  张吉甫还是采取了王信的螃蟹战术。

  以张文锦为主导,大同西军和天成军为钳子,保证两支军队不超出张文锦的控制范围,同时出击消灭胡部。

  如果大同那边胜利了,对自己也是好事。

  “弟子决定不再分散精力,要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先把京营拿到手。”张吉甫严肃说道。

  周道丰露出欣慰之色。

  做人不能太得意。

  张吉甫入京后过于顺利,竟然选择四处出击。

  妄想短时间内消弭掉诸多问题,如果国政如此简单,岂轮得到他张吉甫来面对,牵一发而动全身,处处都要用尽心思才好。

  “犯错不可怕,你能有错必改,为师也就放心了。”

  周道丰笑道。

  张吉甫一脸动容。

  恩师为了自己,实在是付出了许多。

  如果不是自己的原因,恩师早就该跳出京城这里的漩涡了,还是因为担心自己,要帮自己多看顾看顾。

  “老师,辛苦了。”

  张吉甫起身,整理了仪容,认真的一拜。

  周道丰老脸笑成一团。

  “琴韵墨韵书卷韵韵韵润魂,民事政事社稷事事事关情。”

  周道丰念了一句。

  挥了挥手。

  重新盖好自己的被褥。

  张吉甫小心离开。

  半路上,想着恩师刚才的话。

  这是蔡文大家说的话。

  蔡文虽然是文坛领袖地位,却又是皇帝的人,为皇帝在江南奔走。

  但是张吉甫知道,蔡文此人并不是真心支持皇帝。

  蔡文反对所有人。

  认为皇帝,勋贵,贪官都是天下的蛀虫,只不过目前的大周,后两者的危害要比皇帝大,所以才支持皇帝。

  要说起来,自己也是比较认可蔡文的理念。

  而且现在才是最好的时机。

  太上皇虽然是独君,可反过来看,正是因为太上皇的原因,才有他们这些读书人打压皇帝的机会,如此良机,如何能错过呢。

  所以蔡文虽然是文坛领袖,可到底只是单纯的读书人,想问题太过简单。

  越是讨厌,越是要先靠近,靠近之后才能有机会。

  虽然没有得到张吉甫的准确回复,王信已经有了八成的把握。

  两相其害取其轻。

  虽然不承认自己是“害”,可自己这武夫在张吉甫他们眼里,特别是没有成为他的门下走狗,那么就属于不可控因素,当然是“害”了。

  接下来只等兵部公文。

  参将而已,只需要兵部就能解决,不需要惊动朝廷。

  只不过自己这参将要独领大同西军,实权不小,算是比较惹眼。

  还要防着王子腾,所以自己要留在京城,拿到升官的公文后再走马上任,反正大同那边已经打好根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耽误功夫。

  另外一方面最大的问题是粮草。

  张吉甫能给自己升官就不错了,至于粮草,给也是给张文锦,通过张文锦来发粮草给军队。

  这方面必然是变不了的。

  可给多少?

  朝廷的拨款可不是按需发放,而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这个哭声可以有很多方法。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否则地方上的官员不辞辛苦一个个往京城跑是为了什么,总不能是为了锻炼身体。

  自己目前不方便说话,需要低调,因此要用别人帮自己说话。

  贾政身份低了点。

  陆仲恒比较合适。

  最合适的其实是林如海,无论声望还是官位都足够,偏偏他不在京城,难怪张吉甫不让林如海回京,如果林如海回京,四大家不少事情简单多了。

第267章 照搬辽东

  皇宫和皇城并不一样。

  皇城不光包含皇宫,还有宗庙、内廷、官衙、军士和各类仓库等建筑,也包括园林苑囿。

  多数的衙门在承天门和大周门之间。

  大周门在前明叫做大明门,历史上未来的大清叫做大清门,如今叫做大周门。

  大周门进出的人不少。

  王信轻车熟路的离开兵部衙门,从大周门出去后,城门口的兵丁检查并不严格,且多是针对进入的人。

  沿着极高城门门楼两侧的城墙,或坐或蹲或站了许多人。

  宽广到令人震惊,铺着整齐的石砖的广场,依然充斥形形色色的人或物。

  无论是停靠在此处,或者是经过广场的牲畜,骡驴马匹都要带着粪兜,不允许牲口拉屎到地面上,其实城里别处也有这样的规矩,只不过不像此处严格。

  除了茶铺之类,还停靠了各色轿子和马车。

  各家的长随下人在城墙根下等候各家的主人,又或者到了时辰后,从家里赶来接。

  “将军来了。”

  人群里同样蹲着的史平等人,其中一人看到城门口出来的王信,连忙出声提醒同伴,然后站了起来去牵马,史平则赶过去迎接。

  王信已经看到史平。

首节 上一节 275/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