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兵圣

红楼兵圣 第296节

  不过暴雷也是商人暴雷。

  有利益就有风险。

  利益越大,风险越大,也是获得巨大财富的商人,通过暴雷的方式,财富重新流入社会,变相的财富在分配的过程,并不算大问题。

  反而在发展顺数的过程里,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

  前提不把老百姓拉入到里面。

  要是把老百姓的钱也卷了进来,那就又是一种局面。

  大周的百姓目前可没钱。

  王信也就没有了心理负担。

  聚众昌就是通过抵押河套地区未来的方式,通过提前集资,满足发展的需要,以及军队的维持。

  “半年内,必须生产一万杆鸟铳,一百门佛郎机。”

  王信下令道。

  没有回左云,大同西军衙门搭不搭建,并不妨碍自己组建大同西军。

  抢时间是最重要的。

  来到了牛心山,参观完了火器厂,王信召集属下。

  众人大喜。

  不光是成立大同西军终于获得朝廷许可,还有个人的升官,竟然一下子都解决了。

  “一万杆鸟铳?”

  赵雍一脸惊讶。

  虽然是半路跟随王信,但身为王信以下职位最高的人,赵雍并不像外人所想会受到王信的猜忌,实际上哪怕曾经面对汤平的质疑,赵雍在王信手中的权利仍然巨大,是王信以下第二人。

  王信点了点头。

  传统的发展方式和传统流程,一万杆鸟铳当然很难。

  可大周不缺人。

  只是无法把人力发挥出来。

  极大的浪费。

  “所有的民兵,必须保证一人一杆鸟铳,而且要加强操练,务必保证做到使用合格。”

  哪怕是骑兵。

  必须在骑兵冲锋抵达前,发射三铳。

  一千人就是三千铅子。

  几百骑兵遭受三轮打击,剩下的也无力继续冲锋。

  民兵要发挥作用。

  可民兵的确缺乏作战力,无法近战,那么远战就是唯一的方法,从远处消灭敌人。

  而传统的弓箭成本太高了。

  制作出来的弓也需要定期保养,保养费用也高。

  军队用的弓箭和民间用的弓箭也不同。

  民间的弓还有使用竹子的。

  能射箭就行。

  军队的弓箭需要射程,穿透力等等,需要绷得紧,穿透力和射程越大,可对材料的要求也越高,寿命也越短,更需要维护。

  火器的作用凸显出来。

  平射。

  便宜。

  比弓箭更容易保养。

  用几代人还能勉强用。

  只要火药铅子管够,士兵可以发射很长时间。

  九边贫民如此之多。

  为了一口吃的愿意拼命的人多得是。

  何况自己不光给吃的,还给钱,打了胜仗还能分地,哪怕只是牧地。

  根源上还是钱。

  只要解决了钱的问题,其他问题都不大。

  “民兵操练的事情就交给你了。”王信看向赵雍说道。

  赵雍犹豫片刻,最后没有拒绝。

  各地的民兵当然要聚集起来,在一起操练,经过操练后重新分配,保持各部战斗力。

  “要打仗了吗?”

  汤平忍不住问道。

  将军的架势实在是不小,熟悉将军的做事风格,汤平已经猜到。

  “明年开春。”

  王信点了点头,看了看在场的心腹们,吩咐道:“荡平单于。”

  “喏。”

  众人起身抱拳。

  同时感到牙疼。

  将军对外人又要背信弃义了,连他们都有点看不过去,这是把胡人当倭寇整啊。

第278章 人人都有

  “这位是严中正,你们有人应该认得他,是我从京营要来的。”

  王信向众人介绍。

  大家看到了严中正。

  张灿认识他,向他打了个招呼,严中正回以笑容,然后向众人拱了拱手,表现的十分的低调。

  赵雍顾不上其他,连忙说出自己的顾虑。

  “兵册上虽然是九千民兵,可实际才五六千,还缺三四千人,指望各地官府补齐缺口,恐怕要耽误一年,能不能从本地招募?”

  从本土招募,那就是辽人守辽土。

  自己倒是想。

  王信摇了摇头:“我们大同西军是从大同镇分出来的,多少影响了别人的利益,想要让张文锦松口,他不会帮忙担责的。”

  赵雍听闻后,没有了办法。

  地方懈怠。

  许多事都会拖延。

  现在天寒地冻,灾民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多。

  不是没有人,而是没有合规的章程,如果能招募灾民,上面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自己想出的,唯一可行的法子。

  众人你一言我一言。

  都没有太好的办法,最后看向将军。

  严中正第一次参加,也是大同西军名正言顺的第一次高级会议。

  感受到其中的气氛,人人都为大同西军出谋划策,把大同西军当做自己的事一样着急,这样的气氛,严中正实在是罕见,大受感动。

  难怪王将军打仗厉害,如此上下团结,当然厉害无比。

  不过王将军下了军令状。

  承诺三年平胡。

  如果招募民兵就要浪费一年,等招募来了还要训练,只怕这三年时间不够用啊。

  严中正面露迟疑。

  军令状的事情,王将军还没有宣布,现在面临如此难题,更不好说出来,否则容易影响军心。

  自己要守口如瓶。

  传出去的话,王将军大概会误以为自己说出去的。

  严中正一脸严肃。

  听到手下们的困难,王信想了想,倒是有了个办法,后世烂大街的招数。

  “悄悄从灾民中招募,顶替原来兵册上的人。”

  兵册上有九千兵。

  分散五城二关。

  跑了一大半,还是年初的时候,王信催促各地补充兵源,才又恢复了一二千人。

  人跑了,名字还在。

  也就是顶替。

  众人越想越觉得可行。

  “将军还是将军,吾等不及也。”赵雍笑呵呵的说道,脸上没有了为难之色。

  严中正也是不可思议。

  顶替并不是没有发生过,可谁会想到用来顶替民兵?

首节 上一节 296/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