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兵圣

红楼兵圣 第303节

  “接下来。”

  王信严肃道。

  “团山口和威远关操练的新兵,经过一个月的操练后,会分派给各部,我相信诸位,也相信诸位一定会用心,但是过程要看,结果更要看。”

  “三个月后,我要看到一支有战斗力,能配合营兵作战的民兵队伍。”

  “有没有问题!”

  “没有!”

  众人齐声道。

  外面。

  午饭时间到了。

  无论大同民间是什么习俗,军队保持一日吃三顿。

  午饭是疙瘩汤配馒头。

  疙瘩汤分量足,筷子竖着插进去不倒。

  再加上一人两个大馒头,多大的肚量也能吃饱。

  营兵总体上全部往骑兵过渡。

  除了少部分的老兵留下来,成为负责带领民兵的什长队长,甚至是哨官。

  好处是升官了。

  虽然什长队长算不上什么官,哨官还能沾点边,可那也是官,不再是普通的士兵。

  坏处嘛。

  民兵肯定是不如营兵的。

  从一线到了二线。

  军官不光要操练士兵,还要告诉士兵们军中的规矩,以及传达他们需要知道的事情。

  “杀敌一人,可分牧地两千亩。”

  “杀敌两人,可分牧地就是四千亩了。”

  “唏哩呼噜。”

  犹如猪拱槽,大口吃的香甜的民兵们,听到两千亩、四千亩的数字,看向身边的军官像看傻子似的。

  杀敌一个敌人,分地两千亩。

  把人当胡人骗咧。

  谁也不信。

  军官见众人的神色,脸上急了。

  他虽然不清楚,这账目是商行算清楚过的,连忙一字一句的转述出来。

  “你们不懂,草原上的地,与内地的地不一样。”

  内地的两千亩是大地主了。

  不说是地方实力最强的大户,也不算小的。

  可草原上的两千亩,军官并没有最初听闻后的震撼,解释道:“草原上像河套那边丰美草甸,算下来,十亩牧地才能养活一只半的羊,最典型的干草原,十亩牧地才能养活一只,荒漠些的地方,十亩地才能养活半只。”

  听完军官的话,众人恍然大悟。

  这才像是真的。

  一些人打起了精神,开始详细的询问,军官高兴了。

  普通的一户人家,五六七口人,得给商行打二十年工,才能挣到八十只羊,二十头牛,三五匹马,三千亩到一万亩的牧地。

  一头牛吃的等于五只羊。

  “为何差别这么大?”有人好奇道。

  军官耐心解释。

  从扬州营流传下来的风气,虽然操练的时候一丝不苟,可私下里的时候,军官都比较负责,而不是作威作福。

  民兵们才来不到半个月,已经踏步的有模有样,除了伙食好,军营里的气氛也不错,许多人不愿意占人家便宜,操练的时候也用心。

  “两三千亩的牧地,虽然够牛羊吃,可没有轮休,要不了几年,牧地的草会越来越少,变得荒凉,所以最好是五六千亩,再多个一二千亩,那么遇到雪灾什么的,也很轻易的熬过去。”

  “你们只要杀敌一人,就可以获得两千亩的牧地,只要是参加战斗,从军两年的时间,表现没有不良记录,同样可以获得两千亩的牧地。”

  军官笑道:“这下你们知道将军对你们的好了吧。”

  如果打仗。

  立了功就能获得两千亩的牧地,还不算平日的军饷,虽然民兵的军饷也不多,可大周当下多得是灾民,好多人只要给口饭吃就愿意来。

  就算没有立功也不要紧,只要参加过战斗,从军了两年,依然可以获得两千亩的牧地。

  也就说是立了功的至少可以获得四千亩。

  没有立功,但是参加过战争,没有不良表现,也可以获得两千亩。

  两千亩的牧地,当然养不了八十只羊,二十头牛,三五匹马,除非最肥沃的草地,但是减少一半的牛羊,也足够维持一家人的所需。

  四千亩的话,一家人吃穿不愁,过上非常好的日子。

  听完军官的介绍,越来越多的民兵主动聚拢了过来,眼神里露出激动。

  “头,你不骗俺?”

  “我骗你做什么。”

  “俺不怕死,只要给俺分地,俺一定冲在前面,俺要是死了,俺的功劳能留给家里人不?”

  “可以。”

  “那鹅一定捶死胡人逑咧。”

  那后生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四千亩在俺家乡,可以养活上千人咧,难怪胡人凶狠,四千亩的地方,才养活这几个人。”有人想的深远,不禁咂舌。

  那人担心道:“胡人的日子过得如此艰难,只怕换成是我们,日子也不会好过。”

  “怎么会。”

  那军官摇了摇头,“以前胡人不听话,经常入关劫掠,朝廷当然防备着他们,商行与他们的贸易,也严格被闲置,如今换成了自己人,有商行的支持,日子怎么会难怪,你们缺什么,直接和商行贸易就行了。”

  “那商行要是店大欺客咧?”

  军官一下子被问住了。

  不过更多的人想不到那么远,只想到了四千亩地。

  杀一个人,从军两年。

  只要愿意拼命的话,希望很大。

  许多人忍不住盘算起来。

  第二日。

  王信离开。

  营地里的民兵们操练,仿佛比昨天更加用力。

  二月未过。

  王信离开便拉起部队西行。

  云川城顺利开始修建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关内,犹如给很多人吃了定心丸。

  聚众昌变得越发炙手可热。

  扩张需要更多的资金,至今从何而来,老百姓是没有的,只有大户手里有,如何从大户手里获得钱呢。

  “以刀子的手段做生意,根不正,长不高。”

  “以生意的手段做生意,生意才能经久不衰。”

  “各司其职,术有专攻,犹如让工匠去打造武器,农夫去种地一样的道理。”

  “如果让工匠去种地,士兵去打造武器,农夫去打仗,那就彻底乱套了。”

  王信告诉了薛岩。

  薛岩没有回东南,一心打理边关的生意,已经停留了半年,打算用一年的时间,奠定薛家在关外生意的根基,然后再回去内地不迟。

  内地的生意轻车熟路,交付给老掌柜可以放心。

  薛岩主动加大了投入,早在薛岩之前,周世明等人已经开始了投钱,新一轮的投钱,决定了各自的股份占比。

  虽然已经赚到了钱,可谁也不会嫌钱少。

  都想要在未来赚更多的钱。

  薛岩不担心王信经商的本事,但是提醒道:“那胡总兵和张府台联手在天成关外学将军的手段,会不会对将军造成威胁?”

  王信摇了摇头。

  薛岩实在不明白王信的信心来自何处。

  王信没有瞒着,“我与他们的做法完全不一样。”

  薛岩没听明白,愣愣的看着王信。

  没想明白区别在哪。

  王信不以为然,分析道:“张府台是为了捞钱,胡宗兵也是为了捞钱,他们的目的就不是以生意为重,以他们的权利来推动,必然会失败的。”

  自己彻底放权,虽然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打胜仗,但是军队的确在为商行的利益服务,哪怕要求商行分地,也是以商行长远的利益为主。

  “他们坚持的越久,失败的会越惨。”

  王信淡然道。

  薛岩倒是没有怀疑,笑道:“如果在将军打败胡人前就好了,免得给将军添乱。”

  “薛东家如此没信心?”

首节 上一节 303/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