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兵圣

红楼兵圣 第304节

  “对将军如何会没有信心呢。”薛岩以为王信说的是对王信。

  王信摇了摇头。

  先有市场需求,后有工业革命。

  市场需求是推动工业革命的根本动力,是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动因。

  阻碍商业贸易就是阻碍社会发展进步。

  瞧不起商人。

  把经商视为祸害。

  已经两千年了。

  商人是个职业,好人与坏人又是一回事。

  南明的锅,戴不到商人头上。

  想要工业革命成功,绝对是离不开商业的,任何抛开商业手段的下场注定了失败。

  当聚众昌这样的模式推出来,并且获得了先机,那么胡人已经没有了机会,至少目前的胡人实力不行,哪怕是欧彦虎。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不怕别人学,就怕只是像而已,反而会带来更大的破坏力。

  张文锦和胡立勇的做法,王信很反感,却又无可奈何。

  不知道大同何时会被他们两个搞出大问题,最后要么剩下个干干净净,要么依然是靠着市场需求的存在慢慢恢复,不知多少年后,悄然抹平曾经的伤痕。

  自己不是说薛岩对自己没信心。

  而是薛岩对他们自己商人们没有信心啊。

第282章 出事

  兔毛川。

  傍晚时分。

  成群的牛羊缓慢的行走,依稀有两三名放牧人的身影骑在马背上,往前面不远处有十几处帐篷的地方,

  “阿大,老刘家好像出事了。”

  年龄小的少年回头喊道。

  从羊群里出来一名骑手的身影,三十来岁,听到儿子的声音后,连忙踩着马鞍伸长脖子,往家里的方向望过去。

  商行分的牧场呈井字状。

  八户人家在中间,各自的牧场往外延伸,每家三五千亩地,也没有具体的界限,大到没有边,每天早上把牛羊赶到远处去吃草,傍晚前回来。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修建镇虏城的时候,干了大半年的活,后来签契约,分牧地牛羊,刚刚来的时候,八户人家谁都不懂,还要商行派人来教。

  帐篷也是小小的一顶,只能一家晚上睡人。

  又过了半年,最煎熬的冬天都熬了过去,日后不会再有过不去的困难,彻底适应了放牧的生涯,一家人不再愁着吃喝。

  虽然只有八户人家,可每天晚上的时候,大家一起喝点小酒。

  各家的儿女在草原上骑马奔腾。

  本来就人少,还讲什么规矩,由着年轻人们去了,只要娶进门就行。

  老刘家的确像出事了。

  老刘家有两顶帐篷,门口围了很多人,好像是镇虏城的士兵,汉子皱起眉头。

  十几名士兵围着门口。

  还有左邻右舍,大大小小几十人,老刘家的妇孺在哭泣,年轻的小子满脸恨意。

  “我们遇到了胡人。”

  “我大让我跑回来,他为了救我,掉头和胡人拼命。”

  “牛羊都被他们抢走了。”

  小子望着士兵,指望士兵帮忙自家主持正义。

  老刘家两个儿子,一个姑娘。

  一家五口。

  姑娘嫁给了邻居,两个儿子大的十六,小的十二,得知老刘家的遭遇,邻居帮忙去镇虏城喊人,镇虏城也来了人,听完了老刘家的事,十几名士兵往出事的地方赶去。

  各家都出了人,除了十几名士兵,还有七八名汉子,留下了一大半的男丁。

  倒不是不愿意帮忙,而是得知不太平,不敢只留下妇孺在聚居地。

  二十几人举着火把,连夜在大漠上赶路,很快来到了出事的地方,搜寻了半个时辰,发现了老刘的尸体,还有些牛羊的尸体。

  牛羊行动速度慢,属于拖累,既然带不走,哪怕把牛羊驱散,要不了十天半个月,还是会被搜寻回来,所以胡人把牛羊都杀了。

  望着父亲的尸体,还有倒在血泊里的牛羊。

  老刘家的两个小子大哭起来。

  士兵们也无能为力,倒不是不愿意去消灭胡人,而是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第二日。

  镇虏城的商行里管事就来了,带着两名伙计。

  老刘家的八十只羊,二十头牛,三匹马,如今只剩下十几只羊,七八头牛,两匹马,靠着这点物资,商行想要收回成本,至少得七八年的时光。

  管事沉着脸,满脸的严厉。

  老刘家的家人除了伤感之外,多了一丝惧色,不知道商行会怎么办。

  七八年就能回本。

  但是商行的利润不是这么算的。

  相比较最初的计划,三年,最迟五年回本,然后是长达十五年的暴利,等暴利期过后,同样还垄断着草原的贸易。

  老刘家的损失。

  就算把老刘家卖了也不够赔的。

  而且商行不允许。

  因为王将军的原因,如果是战乱外力导致的牧民破产,那么债务也不应该由牧民承担。

  管事一言不发的走了。

  老刘家更忐忑起来,除了伤心老刘的死,对全家的未来也一片迷茫。

  镇虏城。

  聚众昌商行的会馆。

  “王将军最初的提议,我们不应该否定。”

  一名掌柜脸上满是懊悔。

  其余几名掌柜也是无言以对。

  “贷款的目录里,现在就要加上火铳,牧民们家家有了火铳,哪怕避免不了胡人的劫掠,可是有了自保之力,双方的消耗之下,胡人耗不起。”

  “可这样的话,成本就高了。”

  另外一名掌柜担忧道。

  他们不是东家,聚众昌是合股,他们是各家商行推出来的掌柜,如果商行的生意不理想,他们就会失去活计。

  离开了聚众昌,他们在别处找不到下一个东家。

  “不这样的话,成本会越来越高。”

  “而且王将军算过账,虽然贷款的目录成本增加,但是牧民们多买了东西,我们左手换右手,其实贸易额会更大。”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大草原上绝不会轻易的稳定下来。

  大规模的敌人不会有。

  但是偶尔的胡人劫掠却阻止不了,靠着军队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只有靠牧民们自己,人人都有火器,和胡人一命换一命。

  胡人才几个人。

  至于牧民。

  大不了商行多出点成本,继续招募新的人手。

  大周什么都缺。

  就是不缺人。

  现在的牧民没有自保之力。

  弓箭的成本高,制作周期长,而且一两年之内,没有多少牧民能学会如何使用弓箭,至于射的准就更难了。

  反而是火器。

  随着鸟铳大规模的生产,流水线的方式,成本越来越低,一杆鸟铳的价钱,连二两银子也不要。

  听东家说过。

  不久后,鸟铳的价格还会降。

  火药和铅子虽然不便宜,但用每发量少,牧民们用得起。

  关键鸟铳是直射。

  射程又远。

  有了这玩意,新的牧民们很快就有了战斗力,面对胡人不会只有被动挨打的局面,可以相互拼命,给予胡人沉痛的打击。

  没奈何。

  为了商行自个的利益,东家们第一时间同意了把鸟铳增加到目录了。

首节 上一节 304/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