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531节

  看来有些事情还真是他自己给想的太复杂了。

  就在这时,朱慈烺突然开口道:

  “对了父皇,儿臣刚才听王公公说,再过三个月就是父皇的寿辰了,还说礼部曾经奏请过,要不要为父皇举办寿宴,结果父皇拒绝了,这是为何?”

  这话其实有点明知故问的意思,毕竟朱慈烺已经知道了崇祯为什么会拒绝,不过这并不重要。

  崇祯听到这话,叹了口气说:

  “其实也没什么别的原因,就是朕觉得寿宴实在是太花钱了,有这银子还不如增加一些军费,再说了,这么多年以来,朕也没有过寿的打算和习惯,和新年一起过也就行了。”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朱慈烺也看得出来崇祯这话说的有些言不由衷。

  毕竟想想也是,作为一个好面子的皇帝,崇祯怎么会不希望自己能操办一场盛大而又隆重的寿宴呢?

  只是国家刚刚有了起色,这种事情他要是答应的话,也说不过去啊!

  万一到时候百姓们认为他铺张浪费,不关心国家的疾苦,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下一秒,朱慈烺却是摇了摇头道:

  “父皇,儿臣倒是觉得这次应该给父皇好好操办一场寿宴,虽然操办寿宴会花些银子,但对于如今的朝廷而言,这些银子并不算什么。”

  “关键是可以通过这次寿宴,让大明的百姓以及那些外邦臣子们知道大明如今的国力昌盛,让他们不敢造次。”

  “除此之外,什么朝鲜使臣、蒙古使臣、建奴使臣,甚至一些遥远的外邦使臣全部都可以邀请过来,让他们见识一下大明如今的样子,让他们不敢再轻视大明,扬我大明之威!”

  话说到最后,朱慈烺的声音都不由的拔高了几分。

  而崇祯听到这些话的时候眼睛都亮了。

  因为这一切也正是他所期盼的,他一直希望能够让大明重新恢复往日的辉煌,让那些外邦臣子们对大明敬畏有加。

  所以一瞬间,他就心动了!

  不过紧接着,他还是有些扭捏地说道:

  “这样真的好吗?文武百官以及百姓们会不会觉得这样不妥?认为朕这是在极奢淫欲?”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犹豫和担忧,却又带着一丝期待。

  简单来说,崇祯现在这副样子就是纯粹的“既要又要”。

  他既想要操办一场盛大的寿宴,来彰显大明的国威,又担心别人会说他铺张浪费,好面子。

  但朱慈烺也不在乎崇祯的这点小九九了,而是直接说道:

  “父皇放心,如今的大明不比之前,远了不说,整个京城内的百姓过得还是相当富足的,粮价也算稳定,蜂窝煤以及煤炭供应也十分充足。”

  “再加上朝廷实行了一系列的救助,就算孤苦无依着如今也有饭吃、有地方住。”

  “而且对外又打了几次胜仗,甚至也算是开疆拓土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儿臣觉得为父皇举办一次寿宴并无不妥。”

  “再说了,父皇自登基以来也没有举办过一次像样的寿宴,难道不该举办一次盛大的寿宴吗?”

  听到这话的时候,一旁的周皇后也是欣慰地说道:

  “陛下,既然烺儿有这样的心思和孝心,你就答应下来吧,反正一场寿宴也花不了多少银子。”

  她的声音轻柔而温和,仿佛在为崇祯提供一个台阶。

  眼看着朱慈烺和周皇后都在劝说,崇祯这下子也不端着了。

  他微微抬起头,脸上露出了笑容,随即便笑盈盈地说:

  “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那朕便答应了。”

  此刻的崇祯,心情真是前所未有的舒畅。

  毕竟他这个皇帝终于也能过一场像样的寿诞了!

  就这样,关于寿宴一事总算是敲定下来了。

  宫殿内的气氛也变得轻松起来,仿佛刚刚的焦虑和担忧都随着这个决定而烟消云散了。

  紧接着,朱慈烺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之前关于国债的事情。

  他内心一番犹豫后,终究还是觉得此事应先与崇祯打个招呼,毕竟这件事情也需要崇祯帮忙。

  于是朱慈烺再次开口说道:

  “父皇,除了方才所言之事,儿臣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向父皇禀告。”

  崇祯此刻心情犹如春日暖阳般和煦,听闻朱慈烺此言,当下便是爽朗地说道:

  “有话便说,朕听着。”

  但朱慈烺却并未立刻开口,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周皇后,神色略显郑重地说道:

  “母后,此事乃是国家大事,还望母后暂且回避。”

  周皇后听闻此言,脸上并未露出丝毫愠色。

  毕竟眼前两个一个是自己视若珍宝的儿子,一个是与自己携手走过风风雨雨的夫君,又怎会因这点小事而生气呢?

  更何况国家大事本就不是她一个后宫女子能够随意插手的。

  于是周皇后优雅地站起身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轻声说道:

  “行了行了,你们父子俩就安心谈正事儿吧,母后去别处逛逛。”

  言罢,周皇后便迈着轻盈的步伐径直离开了。

  与此同时,屋内的所有宫人太监在王承恩的示意下也都纷纷退下。

  毕竟事关国家大事,这种事情可不是他们能够随意偷听的。

  待宫殿之中只剩下崇祯与朱慈烺父子二人时,崇祯这才面带好奇地问道:

  “究竟是何事?”

  朱慈烺也不再客套,直接说道:

  “是关于修建水泥路的事情。”

  水泥路?

  崇祯听到这三个字先是微微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颇为赞许地说道:

  “原来是这件事情啊,说起来,朕还得再夸你两句呢!”

  “这水泥路修通之后,整个京城的风貌那可真是焕然一新啊,朕之前亲自去瞧过,确实好得很呐。”

  说这话的时候,崇祯的眼中满是自豪与欣慰。

  想当初,水泥路刚开始修建的时候,崇祯心里其实是有些疑虑的。

  他觉得这修路之事多少有些劳民伤财。

  毕竟京城原本的路虽然不算特别宽敞平坦,但好歹也能走人,何必非要大费周章地修路呢?

  而且这修路的动静着实不小,搞得京城里人心惶惶的。

  然而,等水泥路修好之后,崇祯亲自去实地查看了一番,顿时就被震撼到了。

  那平坦如镜的水泥路坚硬无比,马车在上面行驶,竟连一道印子都不会留下。

  即便是在下雨天,路面也不会变得泥泞不堪,让整个京城都显得整洁有序,风貌焕然一新。

  更主要的是,这水泥路看着就大气磅礴,那无比宽阔的马路,比以前的青石板路、石砖路以及泥泞的土路不知好看多少倍。

  作为京城的最高统治者,崇祯看着这崭新的水泥路心中自然是满心欢喜。

  然而就在这时朱慈烺突然开口问道:

  “父皇可知修建这京城的水泥路花了多少银子?”

  崇祯微微一愣,思索片刻后说道:

  “户部和工部之前好像送过来一道折子,说是关于水泥路的,但朕想着你快回来了,就没有去看,你且说说,到底花了多少?”

  朱慈烺神色平静的说道:

  “一千八百万两。”

  多少?

  崇祯听到这个数字,整个人都被震惊得从座位上弹了起来。

  他万万没有想到,只是修路而已,竟然花费了如此巨额的银子。

  要知道这一千八百万两银子,几乎相当于以往一年整个朝廷的税收了,而且还是不吃不喝、一分不花的情况下才能攒下的收入。

  一瞬间,崇祯只觉得原本看着无比顺眼的水泥路,突然变得不那么顺眼起来。

  这哪里还是水泥铺成的路啊?这分明就是白花花的银子铺成的啊!

  想到这里,崇祯忍不住开口问道:

  “怎么会花这么多银子?这其中是不是有人贪污受贿?若是有的话,朕绝不能轻饶!”

  朱慈烺摇了摇头,神色平静地说道:

  “儿臣已经仔细核对过了,确实没有贪污受贿的情况,只是因为这修路的成本实在太大了,所以才花费了这么多的银子。”

  崇祯听到这话,心中虽然有些不甘,但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了。

  不过,紧接着崇祯还是皱着眉头说道:

  “既然这修路如此花钱,那朕觉得还不如暂时不要修了,在朕看来,修路虽然是件好事,但也不能如此铺张浪费啊。”

  “光是修个京城的路就花了一千八百万两银子,要是想修建整个大明的道路,那还得花多少银子?”

  然而,朱慈烺却是摇了摇头说道:

  “父皇,这可不行,儿臣已经和工部以及户部商议过了,等到明年一开春,就要同时修建三条路。”

  “一条是京城通往宣府的,一条是京城通往辽东的,还有一条是京城通往天津的。”

  崇祯听到这话,神色复杂地看了一眼朱慈烺,缓缓说道:

  “朕知道如今内帑和户部都不缺银子,但花钱也不能如此大手大脚吧?这三条路修下来,恐怕得花费三千万两以上的银子吧。”

  朱慈烺纠正道:

  “不是三千万两,是四千万两。”

  “而且这也只是最初的估算,实际花费可能会更多。”

首节 上一节 531/6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红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