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533节
那些图纸密密麻麻地铺满了整张桌子,线条纵横交错,图案复杂而又神秘,顿时让他眼前一亮。
因为他看得出来,这些图纸正是步枪的图纸。
朱慈烺没想到他之前只是提了个大概的想法,毕懋康就已经研究到这种程度了。
这让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对毕懋康的研究能力感到由衷的赞叹。
看到朱慈烺盯上了面前桌上的图纸,毕懋康则是在一旁解释道:
“回禀太子殿下,臣近来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改进,总算是有了一些突破,臣觉得再过个一两年的时间,臣就可以研发出这种自动步枪了。”
“此物一旦问世,必将又是一项全新的变革,它将彻底改变大明军队的作战方式,让大明的军队在战场上更加所向无敌,成为一支无敌之师。”
毕懋康的声音中充满了自信与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步枪在大明军队中大放异彩的场景。
“好!好!好!”
朱慈烺听到这话,连说了三个“好”字,心中的激动简直难以自抑。
要知道自动步枪这玩意儿本应在三百年后才逐渐出现,那可是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可现在,在毕懋康的努力下,却马上就要出现了!
毫不夸张地说,这玩意儿要是真搞出来了,那么大明朝的军事力量将会发生质的飞跃,全世界都将在大明的脚下颤抖。
这一刻,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明的军队手持步枪,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壮观景象。
再次看了一下桌上的图纸,朱慈烺又和毕懋康探讨了一下其他问题。
他们从步枪的设计原理,谈到了生产工艺,又谈到了未来的改进方向。
每一个话题都充满了深度与广度,让朱慈烺对步枪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随后,朱慈烺又来到了蒸汽机的部门。
这里同样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一些研究人员正围着一台蒸汽机,仔细地观察着它的运行情况,不时地记录着各种数据。
直到发现朱慈烺来了,王微赶忙率领众人参拜道:
“臣参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赶忙将他扶了起来,然后笑着说道:
“快快起来,不用如此多礼。”
随后,朱慈烺看向了不远处的蒸汽机。
只见这台蒸汽机庞大而又威武,散发着一种强大的力量感。
果然,蒸汽机的研究速度比他想象中的快多了,甚至可以匹配蒸汽火车的蒸汽机已经研发成功了。
只见那蒸汽机的活塞有节奏地上下运动,带动着飞轮飞速旋转,发出阵阵轰鸣声,仿佛一头咆哮的巨兽。
只是目前朝廷还没有铺设铁路的打算,所以这蒸汽机只能暂时放着“吃灰”了。
不过这样说貌似有点不准确。
既然蒸汽机已经研发出来了,那么有没有可能先造一辆蒸汽汽车呢?
这个念头一出来,朱慈烺突然就再也收不住了。
只是他对于这方面其实不太了解,不知道制造蒸汽火车容易还是制造蒸汽汽车容易?
不过这也不是他该担心的事儿,他只需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其他的交给王微就可以了。
想到这里,朱慈烺赶忙拉着王微坐了下来,然后笑着问道:
“王大人,你觉得有没有一种可能,将这种蒸汽机用到马车上,让马车不用马拉便可以跑?”
王微听到这话,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说道:
“太子殿下,这和之前您说过的蒸汽火车有何区别?”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疑惑的神情,似乎对朱慈烺的想法有些不太理解。
朱慈烺笑着说道:
“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就是体型可能会稍微小一些,然后也不用铺设铁路,而是需要加装一个类似于舵手的东西控制方向,另外可能还需要添加一些刹车之类的东西。”
“但原理和之前提到的蒸汽火车是一样的,而且行动更为方便一些。”
“你想啊,如果马车不用马拉就能跑,那将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多大的便利!而且在军事上也可能会有很大的用途,比如可以快速地运输物资和人员。”
说这话的时候,朱慈烺的声音中充满了激情与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蒸汽汽车在大明的土地上飞驰的场景。
王微想了想,突然觉得这个想法实在是太新奇了,甚至比之前的蒸汽火车还要新奇。
毕竟蒸汽火车的设定是在铁轨上行驶,不需要转动方向,它的运行轨迹是固定的。
但是朱慈烺刚才所说的这个新鲜玩意儿需要加装舵手控制方向以及刹车装置,这就需要解决很多技术难题。
说实话,这对他而言,实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充满了挑战。
但巧的是,他就喜欢这种挑战!
想到这里,王微赶忙说道:
“启禀太子殿下,臣觉得可以试一试,不过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也可能要花费很多钱。”
“毕竟这种事情臣之前从未研究过,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实验才行。”
朱慈烺听则是笑着说道:
“你放心尽管去试,需要什么人或者什么材料都可以给你,至于所需的银子,无论多少本宫也都会支持你。”
“这样吧,先给你二十万两银子用作初步研究,若是不够的话,直接来东宫找本宫便可。”
这话一出口,王微顿时便激动了起来。
他赶忙对着朱慈烺拱手道:
“如此,臣谢过太子殿下了,臣一定不负太子殿下所托,全力以赴地进行研究,争取早日让这蒸汽汽车问世。”
看到王微这般样子,朱慈烺自然也是十分的欣慰。
而且他隐隐觉得,或许在蒸汽火车被制造出来之前,这蒸汽汽车就先制造出来了。
只要这样的话那可就好玩了!
毕竟能在古代开上汽车,那可是相当的牛逼了!
第300章 过寿要花两百万两银子?崇祯你到底怎么了?
紧接着,朱慈烺又参观了一下火器研究院其他的地方。
比如燧发枪的生产作坊和玻璃的生产作坊。
只见在燧发枪的生产作坊里,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着各种机器,将一个个零件组装成一把把造型极为精美的燧发枪。
那些燧发枪的枪身光滑而又坚硬,枪管笔直而又精准,散发着一种冷峻的气息。
不得不说,如今燧发枪的产量真是越来越高了,生产模式也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流水线了。
工人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高效而又稳定地运转着。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生产效率更高,产品的质量也更好。
每一把燧发枪都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在战场上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而且前不久,还有一批燧发枪被送到了孙传庭那里,总共有一万把。
不出意外的话再过几天就应该到了。
有了这一万把燧发枪,估计李自成那边可就不好受了。
而在另一边的玻璃制品车间里,同样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工人们正将熔化的玻璃液体倒入各种模具中,经过冷却和加工,一件件精美的玻璃制品便诞生了。
那些玻璃制品晶莹剔透,造型各异,有的像盛开的花朵,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鸟儿,美轮美奂,让人爱不释手。
不过玻璃这玩意儿毕竟是个稀罕物品,所以目前生产的速度不需要太快,往往是卖完一批之后才会继续生产。
价格方面也是高的离谱,主要对标的是那些富商权贵。
总而言之,火器研究院的发展还是非常不错的。
过了好一会儿,朱慈烺这才意犹未尽的离开了火器研究院,随后便准备返回东宫。
此时他的心情格外舒畅,仿佛看到了大明更加美好的未来。
而就在朱慈烺准备回到东宫的时候,另外一边,礼部尚书王家彦却是匆匆赶到了皇宫。
只见他的脚步匆匆忙忙,脸上带着一丝焦急与疑惑。
因为就在刚刚,崇祯突然派人来传唤他,是不是有要重要的事情要和他商议。
王家彦听到这话,哪里敢有丝毫的犹豫?
马不停蹄的就赶了过来!
不过说实话,这会的王家彦还是有点懵逼的,因为他实在搞不清楚崇祯为什么要召见他。
毕竟之前他请求崇祯要不要办一场寿宴,崇祯都已经拒绝了。
所以他觉得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就应该没他什么事儿了。
接下来礼部要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首当其冲的就是筹备祭祀的事情。
虽然之前松锦大战之后已经祭过一次了,但毕竟之前在蒙古又获得了大胜,自然也是要禀告祖先和天地的,好让祖先们知道大明又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
只不过这次的规模就没有之前那么大了,简单准备一下即可。
除此之外,就是准备过年了,但这种事情确实也没什么好准备的,因为一直以来崇祯对于这种事情其实并不怎么在乎,按照以往的简单流程走就可以了。
所以他还真不知道崇祯要找他来做什么。
见到崇祯之后,王家彦赶忙行礼:
“臣参见陛下!”
崇祯点了点头,然后问道:
“你可知朕找你所为何事?”
王家彦一阵无语,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