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543节

  张世泽听了这话,着实有些惊讶,他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诧异的光芒,他倒是没想到这些勋贵子弟不是不想买,而是想要多买一些。

  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就在这时,又有一个勋贵子弟解释道:

  “世泽兄,这其中的事情我们也不好与你多说,等你回去之后问一下英国公,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总而言之,兄弟们现在手里有点钱,大概五十万两银子左右,麻烦你牵个头,想办法把这五十万两银子都换成大明国债。”

  “对了,最好是全部换成大额的,因为大额的有陛下和太子的签名,就当是咱们为大明尽一份力了。”

  “你想想,这国债有陛下和太子的签名,那可是无上的荣耀啊!以后拿出来,也能跟别人炫耀一番。”

  张世泽看着眼前这群狐朋狗友,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他的嘴角微微抽搐,也不好直接说出什么拒绝的话,毕竟大家都是朋友,平日里关系也不错。

  所以他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说道:

  “好吧,我回去问问我父亲,看看这事儿该怎么办,但你们也别抱太大的希望,毕竟这国债的发行肯定是有规矩的,不是我想让你们多买就能多买的。”

  众人听到这话,随即也是满口答应了下来。

  “那就有劳世泽兄了!”

  等到告别这群狐朋狗友,回到英国公府之后,张世泽就察觉到府内气氛有点不对劲。

  府里的下人们都神色匆匆,走路都带着小跑,而且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紧张和兴奋的神情。

  张世泽心中疑惑,便拉住一个下人问道:

  “府里这是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那下人赶忙说道:

  “世子爷,您可算回来了,国公爷正在招待几位勋贵呢,都喝了好几个时辰了!”

  张世泽听到这话随即便放开了那个下人,然后直奔宴会厅而去。

  不过他并没有冒然打扰这场聚会,而是趴在门外听了一下。

  随即只听里面传来一阵热烈的讨论声,隐隐有勋贵们想要多购买大明国债的意思。

  有的勋贵说道:

  “英国公,您看这大明国债如此稳赚不赔,咱们不妨多买一些,也算是为大明出一份力啊!”

  另一个勋贵也附和道:

  “是啊是啊,我家里还有不少闲钱,正愁没地方放呢,这大明国债确实是可以多买一些的!”

  张世泽微微皱眉,只觉得这大明国债似乎是什么魔力,居然能让这些勋贵们都如此热衷?

  但这种事情他也不能贸然去问,只能耐心等待这场宴会的结束。

  直到又过了半个多时辰,这数十位勋贵终于告辞离开。

  随后张世泽这才走了进去,然后他就看到了喝酒喝得满面红光的英国公。

  没办法,这种场合不喝酒是不行的,即便英国公已经再三推辞,说自己不胜酒力,但还是被灌了不少酒。

  此刻英国公正坐在椅子上,眼神有些迷离,脸上还带着一丝醉意。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张世泽心中那股子疑惑再也按捺不住,赶忙开口问道:

  “父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英国公一看到张世泽的摸样,心中便已然明了,张世泽大概已经从旁人口中听闻了大明国债的事情。

  紧接着,他双手撑着扶手想要站起来,可刚一站起,身子便微微晃了晃,一副站不稳的模样。

第307章 崇祯:恢复驿站?你这不是打朕的脸吗?

  张世泽见状心中一惊,赶忙快步上前,稳稳地搀扶住英国公,仿佛生怕一松手英国公就会摔倒。

  就在这时,英国公突然说道:

  “扶为父去书房!”

  张世泽点了点头,随后两人便来到了书房。

  一进书房,英国公便二话不说径直走到书桌前,伸手从抽屉里拿出一摞大明国债递给了张世泽。

  张世泽小心翼翼地接过,仔细端详起来。

  只见这大明国债分为两种,一种面额为一万两银子,另一种面额为五千两银子,有的上面签着崇祯的名字,有的上面签着朱慈烺的名字。

  紧接着,英国公边将之前发生的事情大概说了一遍。

  张世泽虽然已经从那些平日里与他吃喝玩乐的勋贵子弟口中知道了此事的大概,但那些人说得支离破碎,远没有从英国公口中听到的这么详细。

  听完英国公的这番话之后,他忍不住感慨道:

  “真是没有想到,太子殿下居然会想出这么厉害的办法。”

  英国公听到这话,也是颇为感慨,随后带着几分自豪与欣慰笑着说道:

  “正是如此,所以为父这才会卖力在勋贵中宣扬此事,而且这种事情确实也是有利可图的,还能为国分忧,落下一个忠君爱国的名声,你说那群勋贵为什么不买呢?”

  “再说了,现在又不是以前,以前大家藏着家产,害怕陛下知道具体数目开口借钱,就像老鼠怕猫一样,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那点家当。”

  “但是现在发生了之前的种种事情,这种事情还有什么好隐瞒的?”

  “你要是不买,倒是会让陛下心里落下嫌隙,觉得你不忠心。”

  “那群勋贵也都不是傻子,有些话不需要说的太明白,所以就刚才一顿酒的工夫,为父这边就已经帮着卖出去了两百万两的大明国债。”

  “那些勋贵们一个个都争着抢着买,生怕买不到呢。”

  张世泽听到这话,若有所思地说:

  “孩儿今日散值时,碰到几个往日里玩得比较好的勋贵子弟,他们请孩儿去吃酒,也是想让孩儿想办法帮忙购买一些大明国债。”

  “看来这大明国债还真是抢手啊。”

  英国公听到这话,再次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说:

  “这种事情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年轻一辈的勋贵也想在陛下和太子面前露个脸,证明自己也是有担当、有作为的。”

  “这种事情你能帮就帮,毕竟同为勋贵子弟,往后你们之间还需要相互帮衬。”

  “还有,明日一早你记得以你的名义也去买个三十万两银子的大明国债,千万不能在其他勋贵子弟面前落了下风!”

  张世泽听到这话,赶忙应道:

  “父亲放心,儿子一定把这事办得妥妥当当的。”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文官士绅家中也发生着差不多的事情。

  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文官士绅们,此刻也围坐在一起,讨论着这大明国债的事情

  第二天刚好是上朝的日子,因为此事关乎重大,所以崇祯也难得地上朝了。

  当然,朱慈烺依旧作为监国太子出席了这场朝会。

  等到众臣参拜过崇祯之后,崇祯便直接让王承恩宣布了圣旨。

  紧接着,王承恩那尖细的声音就开始在朝堂上回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朝廷决定发行大明国债,以筹集资金用于国家修路等事务,望众臣子齐心协力,共襄盛举”

  圣旨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关于朝廷决定发行大明国债、以及各省分配额度的事情。

  而听到圣旨的内容时,朝堂上的文武官员们并没有感到丝毫惊讶。

  毕竟早在昨天晚上,他们大多数人都已经知晓了此事。

  因此这件事情毫无例外地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毕竟是为国家修路,这种事情谁要是反对,那不是找不自在吗?

  再说了,大明国债虽说也是向民间借钱,但又不是不还钱,如今的国库和内帑都十分充盈,这三千万两银子还真不算什么。

  反倒是购买大明国债的话既能为国分忧,又能从中获利,何乐而不为呢?

  与此同时,当天早上的《大明日报》也在全力宣扬此事。

  大街上,刚看到新版头条写着“大明国债”的百姓瞬间有些疑惑,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大明国债是什么东西啊?不会是朝廷又想出什么新花样来搜刮咱们老百姓的钱财吧?”

  一些百姓们的脸上满是怀疑与不安,仿佛这大明国债是什么可怕的东西。

  不过随着上面的内容逐渐明晰,百姓们终于明白了这大明国债到底是什么东西。

  原来这是朝廷为了修路等而发行的一种债券,购买者只要等到一年之后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

  但还是有人心怀疑虑。

  “这该不是朝廷想办法抢我们的钱吧?”

  那人皱着眉头,眼神中充满了警惕。

  旁边有人听到这话,忍不住吐槽道:

  “抢钱?就你手里的那几分钱,有什么好抢的?你没看上面说吗?这次朝廷可是要发行三千万两银子的大明国债,就我们手里的这点小钱值得抢吗?”

  “说实话,这要是在以前,我还真不敢买,但是现在朝廷打了好几次胜仗,还改革了税收,我听说国库的银子多得都花不完,咱们有什么好担心的?”

  “再说了,这大明国债一年就有一分的收益,十两银子的话一年连本带利就是十一两银子,这笔买卖还是很划算的,我倒是觉得可以买一些。”

  “没错没错!十两银子一年就能赚一两,一百两的话就是十两银子,这可比把钱放在家里强多了,说不定还能发一笔小财呢。”

  “反正有陛下和太子做担保,咱们也没什么好怕的。”

  “对对对,我也觉得可以买一些,这大明国债看起来挺靠谱的,咱们就当是支持国家建设了。”

  一时间,类似的讨论声不断在京城各个角落响起,仿佛一阵春风,吹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甚至当下便有不少百姓直接前往大明皇家银行询问购买大明国债的事情,他们一个个脚步匆匆,脸上满是急切,仿佛生怕错过了这个发财的好机会。

  但是他们似乎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大明国债还没有正式发行呢.

  当然,这并不重要!

  当天下午,朱慈烺就得到了一个让人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首节 上一节 543/6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红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