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545节
想到这里,她低声道:
“殿下放心,今年京城各处都早已做好了防寒的准备,想必今年不会再有百姓被冻死了!”
朱慈烺沉默片刻,随后目光突然看见了外面那些正在扫雪的小太监。
“今日扫雪的太监,每人赏十两银子,再赐一碗热姜汤。”
郑小妹微微一怔,随即唇角轻轻扬起,眼中闪过一丝暖意,柔声应道:
“殿下放心,臣妾这就去安排。”
随后,郑小妹穿好衣服,便赶忙吩咐宫女去准备了。
朱慈烺依旧站在窗口望着这场大雪,但很快他又想到了什么,然后无奈地摇了摇头。
因为他知道,伴随着这场雪,必定有人要倒霉了。
原因无他,只因为今天是礼部制定的关于他之前在蒙古大胜之后祭祖的日子。
本来根据礼部和钦天监的推算,今天是一个黄道吉日,天气应该非常不错。
结果没想到偏偏就下雪了。
不用想也知道,现在礼部和钦天监的官员肯定吓得快哭了。
其实这种事情在明朝的历史上还真是很常见的,有时候明明礼部和钦天监选定的日子是所谓的良辰吉日,却偏偏会下雨、下雪。
不过即便发生了这种不可抗拒的因素,该进行的仪式还是要进行下去的,包括这次也是如此。
回过神来之后,朱慈烺这才唤来马宝和几个宫女帮他整理衣冠。
等他出门的时候,就看到仪仗已经在宫外等着了。
类似的流程朱慈烺之前已经走过一遍了,眼下不过是再重复一遍而已。
只不过之前那一次是在正常天气下进行的,而这一次却是在雪天进行的。
天上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倒是为整个仪式增添了几分肃穆与庄重。
这种重大的事情,崇祯作为皇帝自然也不能错过,因此等到朱慈烺和崇祯汇合之后,众人这才冒着大雪来到了太庙。
而这个时候,整个太庙早已经被大雪覆盖。
礼部、钦天监的所有官员此时此刻全部面如土色,有的忍不住身体都在颤抖。
不过他们其实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明明根据天象推算,今天应该不会下雪的,结果偏偏就飘起了鹅毛大雪。
这不是要了他们的命吗?
崇祯这会儿心里也很是不满,毕竟这所谓的良辰吉日看起来一点都不吉,可即便如此崇祯也没有发火,因为他知道今天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
毕竟祭祖仪式对于国家来说意义重大,不能因为这么点小事而分神。
因此接下来,他还是耐着性子和朱慈烺走完了所有的流程。
崇祯和朱慈烺毕竟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太子,所以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太监撑伞护着,因此身上并没有落雪。
只不过其他一些官员可就惨了,一个个身上落满了雪,看起来狼狈不堪。
不过他们大多数都有准备,身上的衣物也穿得极为厚实,所以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只是这些人看向礼部和钦天监官员的脸色也都不好看,显然是对他们办事不力感到不满。
礼部和钦天监的官员们也是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承受着众人的指责与白眼。
忙完了所有的事情之后,众人这才各自散去。
但很快,崇祯的惩罚就来了:
礼部和钦天监一众官员都被罚俸一个月,算是对他们办事不足的惩罚。
不过接到惩罚的圣旨后,这些官员却是暗自松了口气。
因为这份惩罚可比他们想象中的轻多了。
他们原本以为因为这场雪导致祭祖仪式受到影响,皇帝会大发雷霆,然后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惩罚。
却没想到只是罚俸一个月而已,这简直让他们感到庆幸不已。
不管怎么说,伴随着这场大雪,京城总算是终于迎来了冬天的降临。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为这座古老的城市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银装。
大街上,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欣赏着这难得的雪景。
孩子们在雪地里嬉戏打闹,欢声笑语回荡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而官员们则纷纷回到各自的衙门内,围坐在火炉旁,喝着热茶,谈论着这场雪带来的种种影响。
与此同时,陕西潼关。
与京城这场初雪不同,陕西早在十天前便已被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所拥抱。
而今,这雪依旧不依不饶地飘洒着,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染成一片银白。
放目远眺,陕西大地尽被皑皑白雪所覆盖,一片萧瑟与苍茫交织,勾勒出一幅冬日的寂寥画卷。
就在这漫天飞雪之中,一支约莫五千人的队伍,正从山西方向,踏着厚重的积雪,朝着潼关的方向坚定前行。
他们的身后,是一辆辆满载的马车,车上绑着一口口神秘的箱子。
队伍行驶之处,只留下了一串串深浅不一的脚印在雪地上蜿蜒伸展。
尽管这样的雪天对于赶路而言无疑是极大的挑战,但这支队伍却毫无退缩之意,他们顶着风雪,勇往直前,仿佛有着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在驱使着他们。
没过多久,潼关这边也得到了消息。
随后潼关的守军立刻行动起来,一万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城接应。
虽然理论上李自成的大军一直都在潼关守军严密的监控之下,而且近段时间也没有什么行动。
更别提这支运输队伍是从山西方向过来的,李自成的大军怎么着也不会发现这支队伍。
但此事关乎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所以孙传庭依旧派遣了一万人的精锐出城接应。
与此同时,潼关内的守军也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时刻注意着李自成大军的一举一动。
没过多久,两支队伍便在茫茫雪海中相遇了,随后一同返回了潼关的城门。
紧接着,负责运送这批货物的武官,便在众人的引领下见到了孙传庭。
“下官张召忠参见孙大人!”
负责护送军需的指挥使张召忠一见到孙传庭,便赶忙单膝下跪。
孙传庭看着眼前这位脸上、手上都布满了冻疮的武将,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悯之情。
随后他连忙上前将张召忠扶了起来,然后温和地说道:
“一路长途跋涉,你们真是辛苦了,快去先休息一下,喝点热东西暖暖身子,有什么事等会再说。”
然而张召忠听到这话却并未答应,而是急忙说道:
“大人,下官不辛苦!在这之前,还是请大人先查验一下军需吧,如此一来下官也好安心。”
孙传庭听到这话也不好再说些什么,随即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于是,一箱箱的‘货物’,便被抬到了孙传庭的面前。
当箱子被一一打开,里面赫然出现的是一把把用油纸精心包裹的燧发枪,枪身闪耀着冷冽的光芒。
看到这些燧发枪的时候,孙传庭的嘴角不禁泛起了一抹难以掩饰的笑意。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他就已经得知朝廷向他这边运送了一万把燧发枪的消息。
当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孙传庭的心情可谓是激动万分!
因为在他离开京城的时候,朱慈烺就曾经拨给了他六百把燧发枪,并且这些燧发枪一直在战场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惜的是燧发枪的数量实在太少,他只能挑选一批神射手专门使用燧发枪。
而且闲暇的时候,这些燧发枪还要被拿出来让一些士兵进行训练。
而经过这段时间的消耗,原本的子弹也已经用完了,现在用的都是一些他们自己烧制的泥丸。
这些泥丸只能用于练习,不能用来实战。
不过好在现在这种情况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有了这一万只燧发枪,他完全可以大规模地进行训练了。
而且除了燧发枪之外,这次还运来了一百万发子弹和相应的火药。
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孙传庭忍不住拍了拍张召忠的肩膀说道:
“好,好,好!真是辛苦你了,你且放心,本官一定会为你请功的。”
张召忠闻言,赶忙抱拳道:
“多谢大人栽培!”
随后孙传庭二话不说,当面在张召忠提来的文书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算是正式接受了这批军需。
紧接着,张召忠这才放心地下去休息了。
等到张召忠一走,孙传庭的那些部下一下子便围了上来,一个个纷纷叫嚷着:
“大人,这燧发枪多给我一些呗!”
“我也要,我也要!大人,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一时间,这些武将们都像饿狼见肉一般,露出了他们的“獠牙”,恨不得当场就将这些燧发枪瓜分殆尽。
没办法,他们之前都见识过这燧发枪的威力,知道这玩意儿远比他们手中的鸟铳和火铳好使,简直堪称神器,所以谁都想多分一些。
第309章 李自成的无奈!
孙传庭见到这幅场面,赶忙伸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然后这才说道:
“你们都不用争了,关于这批燧发枪,本官早已有了计划,那便是从军中挑选一万名士兵,专门使用此等火器!”
众人听到这话,这才悻悻然的闭上了嘴。
只是眼中依然闪烁着对燧发枪的渴望。
毕竟谁不希望能有一支这样的队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