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596节
他们先将地下向下深挖一米左右,在挖好的地面上均匀铺上一层稻草和草木灰。
稻草和草木灰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土地上冻,为后续的种植环境提供基础的温度保障。
接着,选用经过桐油和鱼油充分浸泡处理的麻纸或绢布,将其精心制作成透光性能良好的材料。
在建造温室主体时,使用泥砖或者夯土在四周砌筑厚墙,这种厚墙结构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储存白天的热量,并在夜间缓慢释放,起到蓄热保温的作用。
温室的支撑结构采用竹木搭建框架,竹木材质轻便且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满足温室的基本承重需求。
随后,用柔韧的藤条对竹木框架进行缠绕捆绑,确保各个部件之间连接紧密,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关于温室内部的温度调节,主要使用蜂窝煤作为热源。
蜂窝煤燃烧时间长、热量释放稳定,能够为温室提供持续的温暖。
当然,木材等传统燃料也可以作为替代选择,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如此精心设计和搭建,整个温室已然初具后世温室大棚的典型模样与功能特征。
这个温室大棚占地约有一亩地,就坐落在东宫之内。
这也是朱慈烺自己特意要求的,因为他想要时刻观察这大棚到底能不能行。
为此他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到大棚前,仔细查看里面的作物生长情况。
如果实验成功的话,明年就可以开始推广到全国各地,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就在朱慈烺这边热火朝天地忙着搞温室大棚的时候,京城之外,一队从陕西而来的队伍缓缓而来。
队伍的两边是身着整齐铠甲、神情严肃的士兵,而中间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投降了朝廷的罗汝才。
没错,罗汝才终于进京了!
因为朱慈烺之前交代过像罗汝才这样的农民军首领投降之后是必须要送到京城的,再加上眼下正值崇祯的万寿节,于是孙传庭就把罗汝才当做一份特殊的“贺礼”送到了京城。
毕竟农民军首领主动投降朝廷,这对于朝廷而言着实是一件大喜事。
因此罗汝才“贺礼”的名头倒也名副其实。
此时此刻,罗汝才骑在一匹黑色骏马上,远远地看着视线之内那三座高大雄伟的城池。
他最先看到的是两座新城,就是朱慈烺之前下令修建的两座新城。
这两座新城虽然比不上京城那历经岁月沉淀的雄伟高大,但也算是颇为壮观了,城墙坚固,城楼高耸远超一般的城池。
除此之外,这两座新城的四个角落都有着一台热气球,那热气球高挂于天地之间,在风中轻轻晃动,远远看去煞是惊人。
罗汝才从未见过如此神奇之物,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满是好奇与惊讶。
随后他看向身边的武将恭敬地问道:
“敢问大人,这是何物?为何能飞到天上去?”
那武将看了一眼热气球,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然后道:
“此乃热气球,可于空中观察周围的情况,算是我大明的秘密武器。”
“若是敌人靠近的话,上面的士兵在十里之外便可以发现,然后告知全军敌军动向。”
罗汝才听到这话,心里不禁有些发怵,他倒是没有想到,朝廷居然会研发出这么厉害的东西。
不过很快他又释然了,想想也是,朝廷连燧发枪那种厉害的火器都能研发出来,这种东西又算得了什么呢?
“呜呜呜”
突然就在这时,罗汝才身后的轿子内突然传来一阵啼哭之声,随后便传来一个妇人有些慌乱的声音:
“别哭了,别哭了,好好的你怎么又哭了?刚才不是吃过东西了吗?”
随后便是妇人拍打孩子的声音。
没过一会儿,哭声渐止,看样子孩子要么是睡着了要么就是被哄好了。
之前准备出发的时候,孙传庭有问罗汝才进京需要带什么人。
按照孙传庭的估计,罗汝才可能会带几个亲兵上路,毕竟一路长途跋涉,有几个亲兵在身边路途上也能有个照应。
结果呢?
罗汝才并没有带自己的亲兵,相反,他居然带着十来个普通的农民军、或者说是农民进京了。
其中有两个失去了丈夫、带着孩子的妇人、三个普通的男性农民、还有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剩下的也都是一些十岁到十三四岁左右的孩子。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家破人亡。
要么是没了丈夫、要么是没了孩子、要么是没了父母。
并且大多数都是饿死的!
当时看到这些人的时候,孙传庭多少有些懵逼,因为他不知道罗汝才带着这些人进京是要干什么。
但罗汝才当时也没有解释,孙传庭见状也就由着他去了。
因为他知道罗汝才已经投降了朝廷,应该不会再搞出什么幺蛾子。
而罗汝才也确实有着自己的打算。
他虽然投降了朝廷,甚至得到了相应的官职,但是心里还是对未来充满了担忧。
毕竟皇帝心思难测,想要杀一个人、特别是他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容易了。
所以他必须向皇帝展示一点,那就是他们这些农民军到底有多惨,以及他们为什么会造反。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引发皇帝的同情之心。
如此一来,他就会更安全。
简单点说,罗汝才之所以带这些人来,就是为了卖惨的。
到时候这群家破人亡的百姓们直接往崇祯面前一跪,然后声泪俱下地说家里人都饿死了,逼不得已才跟着张献忠、李自成造反,就想活下去。
然后再磕几个响头求皇帝原谅。
你要是皇帝的话你会怎么办?
当然是原谅了!
如此一来,罗汝才也能跟着脱罪了,只要崇祯当着所有人的面原谅了他们,那以后便再也没有人敢因为造反这件事情来找罗汝才的麻烦了。
哪怕是崇祯本人也不行!
毕竟身为一个皇帝,爱民如子的名声还是很重要的。
当然,本来其实还可以更惨点,那就是直接把那群缺胳膊少腿的农民军给弄到京城来,然后跪在皇帝面前哭!
这场面,光是想想就觉得有点渗人!
第347章 你挺毒的,所以还是去辽东祸害建奴吧!
当然,罗汝才肯定是不敢这么干的!
因为真要这么做的话,就有点强迫崇祯原谅的意思了,到时候即便崇祯当面不会说什么,但心里肯定也会憋着一股火,搞不好哪天这股火就会烧死他自己。
再者说了,这些人之所以会缺胳膊少腿全都拜他所赐,万一到时候有人在崇祯面前告状,那他自己不就完犊子了吗?
因此带这些普通的农民进京来是最为合适的,既不会显得刻意,又不会带有强迫崇祯的意思。
这样想着,一行人终于来到了京城。
而当他们踏入京城的那一刻,很快就被京城的繁华程度给震撼到了。
要知道他们这些人以前去过最热闹的地方就是西安府了,在他们印象中,西安府已经是一座非常繁华的城市了。
但是京城比西安府明显繁华了无数倍,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再加上此时正值年关,街道上行人络绎不绝,男女老少都穿着新衣,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那声音此起彼伏,仿佛是一场热闹的交响曲。
除此之外,这京城的马路也让他们感到震惊。
只见这马路宽阔平坦,比起那些坑洼不平的青石板路好走了无数倍,马车在上面行驶起来十分平稳。
罗汝才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五味杂陈。
至于他身后坐在马车内的一众农民,也早已被周围的一切震惊的目瞪口呆了。
大有一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摸样。
进了京城之后,罗汝才一行人便被安置到了一家客栈进行休息。
毕竟他们的身份有点特殊,算是俘虏又算是朝廷的武将,前来接应的锦衣卫也不知道该怎么安置他们,只能让他们先在客栈休息,随时准备接受皇帝的接见。
很快,罗汝才进京的消息就传到了朱慈烺那里。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朱慈烺也是有了几分兴趣。
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中,罗汝才这个家伙本应死在李自成手里,然后李自成彻底掌握了农民军势力,并且最终推翻了明朝。
但是没想到罗汝才这个家伙却背叛了李自成,并且造成了李自成近十万人的伤亡,还逼迫李自成逃向了四川。
不得不说,这还真是一位“人才”。
想到这里,朱慈烺便吩咐道:
“下午带他来东宫,本宫想要见见他。”
前来汇报消息的锦衣卫听到这话,赶忙拱手说道:
“臣遵命。”
随后便告退了。
很快,另外一边的罗汝才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当得知马上要见的不是皇帝,而是太子的时候,罗汝才多少还是有些懵逼的。
不过很快他还是恢复了镇定,因为他深知在这京城之中,一切都要谨慎行事。
于是他简单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之后,便跟着锦衣卫出了门,直奔东宫而来。
进入东宫之后,便有一个小太监领着罗汝才来到一处花园之中。
只不过此时正值冬季,这花园内也是一片衰败之景,显得颇为萧条。
小太监将罗汝才带到一处亭内,然后说道:
“请大人先在这里喝杯茶,太子殿下马上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