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第279节

高世德行走间,步伐沉稳有力。

行至御前七步,他一撩袍服前摆,双膝跪地,俯首朗声道:“臣高世德,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中骤然一静。

朝堂面圣,惯例只呼“圣躬万福”,?重要庆典上则喊“万岁”?。

具体流程是,礼仪官引导“山呼”。

群臣齐喊“万岁”。

礼仪官引导,“再山呼”。

群臣再次齐喊“万岁”,只喊两遍,礼毕。

至于“万岁万岁万万岁”这样的叠称,闻所未闻。

赵佶先是一怔,继而龙颜大悦:“哈哈,好!好个‘万万岁’!”

高世德顺势双手奉上谢表:“臣蒙天恩,擢升神卫军两厢都指挥使,特此叩谢圣恩!”

一名太监忙快步走下阶梯,接过谢表,又返回呈到御案上。

赵佶点头,“嗯,世德快快起身吧。”

“谢陛下。”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可能会对形象气质佳的人产生本能的好感。

因为这类人的外表、衣着、举止仪态,都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愉悦。

而赵佶更是外貌协会的活跃会员,他见高世德仪表堂堂,心中好感倍升。

“《诗经》有云:‘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接着,赵佶竟当场打开谢表,翻看了起来,百官只能默默等待。

只因高世德谢恩,赵佶竟将百官晾在了一边,显然,他的心情很不错。

蔡京瞟了一眼高世德,心中暗忖:‘这小子怎会想出这等新奇贺词?回头让蔡绩多跟他学学。’

高世德从那次春猎开始,便进入了蔡京的视线,之后的买官,寿宴,至现在。

蔡京觉得高世德不是池中之物,让蔡绩与他交好也不是坏事。

王黼心里酸溜溜道:‘呸,高家子哗众取宠!’

童贯站在武官之首,微微侧头,笑着小声道:“呵呵,高太尉,你这义子倒是有意思。”

高俅嘴角微微上扬,谦虚道:“嗨,这臭小子平时没个正形。”

高俅没有蔡京的“学识”,没有童贯的“战功”,但他却能担任殿帅十几年,巍然不动,自然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他见高世德老老实实地按照吩咐叩首,心中想道:‘这混小子昨天嘴还挺硬,没想到事到临头,竟比老子还会拍马屁,嘿,后继有人了。’

高世德觉得,赵佶是驰名中外的艺术家,自然有资格受他一拜。

他这么心思单纯的人,是尊重艺术的,绝不是因为赵佶的权力。

……

【南郊祭天】

【明堂大礼】

第337章 轻车都尉

朝堂上大多数官员、并不知道高世德如今是什么品级的官职。

但他们看到那条亮闪闪的金束带后,不禁心神微动,直呼“好家伙”!

在朝会、祭祀等场合,腰带的材质,直接体现官员的等级秩序。

而金带是三品官员的标配,特赐金带与制式金带的外观不同,可一目了然。

御赐金带不仅仅是服饰,更是身份与皇权恩宠的象征。

部分接近三品的四品官员,也可能因为皇帝特赐获得金带,这是皇权对臣僚笼络的一种手段。

高世德就属于这类超品待遇。

毕竟,之前有燕王的请功,高丽的谢章,俅哥的面子,破格赏赐一条金带也不足为奇。

赵佶看着谢表,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因为这份谢表,是高世德特意仿照瘦金体风格书写的。

“哦~,高世德,你这字写得不错啊,笔锋如刀,却又藏锋于内,颇有几分‘风樯阵马’的气势。”

直视皇帝是不敬行为,高世德保持着微微垂首的姿势。

闻言,他拱手道:“陛下圣鉴。臣幼时顽劣,全赖家父严令临摹字帖。

家父常言:‘书法如用兵,须得《兰亭》之从容,《祭侄》之雄浑,《醴泉》之严谨,《寒食》之激越。’

臣深以为然……”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整篇作品呈现一种从容不迫、气韵自然的感觉。

颜真卿的字以雄浑著称,《祭侄文稿》便是他的代表作,是为“天下第二行书”。

而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其字体的严谨程度可见一斑。

最后的《黄州寒食帖》,是苏轼的作品,苏轼的书法虽然不错,但与这几位大拿相提并论,肯定被虚抬身价了。

梁师成立在赵佶身侧,闻言,他欣慰地朝高世德看了一眼。

而高俅闻言则愣了一瞬,心道:‘我?有说过这句话吗?’

赵佶笑着点头,看向高俅,“高卿此解甚妙。”

高俅忙谦卑地躬身:“谢陛下圣誉。”

高世德接着道:“臣无比认同家父的说法,便想观一观这些传世之作,从中获取一些灵感。

奈何家父一身正气,清正廉洁,家中收藏实在有限,即便是这些作品的拓本,臣也无缘一见。”

文武大臣们面色古怪,纷纷以为自己的耳朵幻听了,‘什么?你义父为官清廉?你这脸皮得有多厚才能说出这种话呀?’

然而高世德脸不红心不跳,还在继续讲述着。

“家父蒙陛下恩宠,幸得几幅御笔,臣有幸观摩,竟发现陛下字中隐含四势:工、锋、雄、灵。

陛下的字,不以筋肉示人,而以铁骨立势,铁画银钩间法度森严,锋芒外耀而内力充盈。

陛下瘦金体之雄,不在血肉丰碑,而在铁骨擎天,以锋芒为戟,以空间为阵,自成一种峭拔的磅礴与大气,笔势之遒劲,足压千古。

臣每每观之,都深受启发,这才有了如今这般拙作,倒是让陛下见笑了。”

蔡京在高世德找他买官时,已经见识过他的侃大山能力,此时并不觉得稀奇。

童贯在春猎时,也看出高世德是个能说会道的。

‘好嘛,官家随口夸你一句,你绕了一个大弯,竟把官家夸得天花乱坠。’

瘦金体是赵佶的得意之作,他听了高世德的马屁也不谦虚,笑着道:

“嗯,你有这番领悟实属难得,假以时日,你在书法上必能有所成就。”

高世德深深一揖:“蒙陛下金口玉言,臣定当日夜勤练,不负圣望。”

赵佶满意地捋须颔首,“朕向来爱惜人才,何况你此番立下如此战功,说说,你可还有什么想要的赏赐?”

赵佶被这一通马屁拍得极为舒服,便旧事重提,想再给高世德一点赏赐。

高世德微微一愣,‘我是来谢恩的吧?怎么看你的意思,似乎又要给赏赐,嘿嘿,那我就不客气了。’

他忙抱拳拱手,“臣不敢居功,此番剿匪顺利,全赖陛下圣明。”

“哦?”

“拍马屁”是一门技术活,只会说好话还不够,要让对方觉得被真正理解了。

首先要拍得准,不能无中生有;还要拍得巧,善用合理的对比;也要拍得妙,达到润物无声的境界。

低级的马屁是奉承,高级的马屁是共鸣。

高世德微微抬头,目光诚挚:“陛下以圣德治理天下,使我大宋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禁军兵精将勇。

《孙子兵法》有云:‘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

《孟子》亦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而陛下之德,使天下百姓人心归附,故而禁军将士悍不畏死,所向披靡。

青州匪患不过是疥癣之疾,臣率陛下的天军一到,群寇立即土崩瓦解。

这只是我大宋强盛之侧影,而臣只是顺势而为,功劳皆在陛下的英明神武。”

高俅往这边瞄了一眼,‘孺子可教也。’

高世德顿了顿,接着道:“况且陛下此前已经赐过封赏,臣麾下的将士尽皆感激涕零。

声称陛下赏罚分明,愿为陛下而战,愿为大宋赴死。臣岂敢再贪功求赏?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吧。”

童贯心里嘀咕,‘这个小猴精。’

赵佶听了这番话,心中舒坦的同时,也愈发觉得高世德懂事。

当即开口道:“卿不必过谦,有功便该赏。此次剿匪之事,你处理得极为妥当。

高丽国主还特地为你写了谢表,这是为我大宋扬威,朕甚是欣慰。”

童贯见大局已定,便决定锦上添花:“高家小子,陛下金口玉言,岂有收回之理?”

高世德心中暗喜,却做出一副惶恐模样,“这……”

赵佶微微摆手,示意高世德不要说了,“拟旨。”

殿内的中书舍人忙点头称“是”。

赵佶指尖轻叩御案,略一思考,悠悠道:“高世德剿匪安民,扬我国威,特授轻车都尉勋爵,赐带御器械。

另赐御墨十锭,御酒二十坛,宫绸二十匹,金花银盂一对。”

高俅瞪了他一眼道:“愣着干嘛呢?还不快谢恩?”

高世德心道:‘老高,你急什么?他万一喘口气之后,再说出几件赏赐呢?’

首节 上一节 279/3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