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嫡明

嫡明 第212节

  徐渭很满意,朱寅也很满意。

  徐渭确定,朱寅有那个志向,就是他之前求之不得的人。

  朱寅也确定,徐渭早有反心,他仇恨朝廷,肯定是造反事业的忠实盟友。

  于是,朱寅话中有话的说道:“希望先生保重身体,将来还有大事仰仗先生。”

  徐渭也话中有话的说道:“我也希望活到八十,尽量等到那一天。”

  两人正说到这里,忽然康熙来禀报,商阳来了。

  前段时间,商阳来和徐渭故友相聚,在此住了几天。

  这次又来了。

  很快,年近五旬的商阳就神色玩味的走进小院,先是给徐渭见礼,接着对朱寅说道:

  “稚虎,你今日散学走得快,却是还不知道吧?”

  朱寅问道:“知道什么?昼明兄有点奇怪啊。”

  商阳笑道:“不久前,王瑞芳和董释他们就宣扬,南京城里的很多赌坊,都已经开了赌注。”

  “赌你和王瑞芳,明年乡试,谁才能考中举人,谁才是真正的南雍神童。”

  “到了明日,你和王瑞芳就名满南京了。”

  “稚虎,这一次王瑞芳可是给你下战书了,他这是把你逼到了墙角,放在火上烤,不怕事大啊,你不接也要接。”

  “他这么一闹,你明年若不能中举,这神童的帽子,只怕会被踩在地上…”

  朱寅怎么也没想到,王瑞芳居然嫉妒之下,如此不讲武德!

  这已经是超出斗争的范围,而是流氓手段了。

  嫉妒真是能让人疯狂啊。

  “王家儿!”朱寅忍不住拍案,“不当人子!”

  PS:小老虎十岁,王瑞芳十三岁,到底谁是真正的神童?赶快下注吧,蟹蟹,晚安!

第140章 朱社长

  朱寅入南雍两月,诗词、策论、典律、诏诰表判、书法等成绩,样样压了王瑞芳一头。

  就是在最重要的经义时文上,两人也差不多。

  爱看热闹的南雍监生们,为了撩拨王瑞芳,甚至不嫌弃事大的搞出一句话:

  “朱稚虎入南雍,王瑞芳辞神童。”

  他们是故意用朱寅,来杀杀王瑞芳的威风,治治王公子的傲气。

  如此一来,朱寅就彻底夺取了王瑞芳之前南雍神童的名头。

  更令心高气傲、鲜有挫折的王瑞芳嫉恨的是,对手比他还小了三岁!

  这当然让年仅十三岁,正在叛逆之年的王公子,争强好胜之心更是如火如荼,难以遏制。

  朱寅理解王瑞芳的嫉妒,可他没有想到,王瑞芳会搞出开赌盘的事情。

  这也太孩子气了吧?

  幼稚。

  他肯定,此事王世贞不知道。否则以王世贞的做派,不允许孙子如此出格。

  这成何体统?

  “稚虎。”商阳坐下来喝了一杯茶,“王瑞芳似乎有恃无恐,他要寻你立下战书,赌明年的乡试成绩。”

  “哪怕你们都考不中,一起落榜,但只要他成绩比你好,你就还是输。”

  “名声对士人,有时可不能不争啊。神童这个名头,你要是甘心让出,那就是反过来成全了他。此事,你不能退。”

  徐渭也是点头道:“退无可退。虽是幼稚手段,却足以坏你名头。稚虎啊,你只能应战。如今士人唯知争强好胜,已无君子谦让之风了,退缩反倒让人不屑。”

  作为老友的商阳,听到徐渭的话神色古怪。

  你青藤先生,当年不是最争强好胜的么?这话我可以说,你说真不合适啊。

  徐渭老神在在的翘足而坐,抚须微笑:

  “但你若是赢了,这神童之名,就会彻底打响。顶着神童的名头,很多事就无往而不利。”

  “就说我当年,虽然只是个秀才,但因为有神童的名头,得以结交公卿,出入高堂,也算获益匪浅。”

  朱寅点头冷笑:“王瑞芳此举虽然幼稚荒唐,但我还就接了。我不在意神童的名头,但若是连我都不是神童,那南雍就不能有神童!”

  “哈哈哈!”徐渭闻言大笑,笑的银须乱颤,“好!稚虎此言,乳虎啸林啊!就要这种气魄,不服就干!”

  “城中赌坊开了赌盘么?好得很,老夫也去下赌注,压稚虎赢!”

  商阳弱弱的问道:“文长兄,你有钱押注?你向来不是…不爱孔方兄?”

  他和徐渭在胡宗宪幕府共事多年,对徐渭很是了解。

  徐渭当年名头极大,傲视王侯,是不缺银钱的。

  这位青藤先生,才气就能换钱。曾经是阔过的。

  可惜,徐渭的钱囊好像是漏的。他花钱如流水,千金轻一笑,不置产业,粪土白锵,全无爱惜财货之心。

  那时的青藤先生,骑肥马,拥轻裘,狎名妓,喝花酒。何等风流洒脱啊。

  不但用起钱来大手大脚,还慷慨大方,仗义疏财,甚至周济路边的陌生人。

  往往是左手进右手出,银子还没捂热就花了。

  自己就受过他的接济。

  他如此藐视钱财,以至于五旬之后,变得困穷不堪,鲜有余财。

  其子与其反目,其妻与人私通,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不置产业,家境窘迫。

  所以商阳很怀疑,徐渭还有钱下注。

  朱寅却是笑道:“先生怎会无钱?最近,我可是买了他几幅字画呢。”

  他的确买了很多徐渭的字画,都是最新创作的。

  既是喜欢徐渭的字画,居为奇货。也是想变相资助徐渭。他乐的当徐渭的金主。

  商阳闻言,不禁有点羡慕徐渭。

  因为他知道朱寅富裕,徐渭今后衣食无忧了。

  商阳提醒道:“王瑞芳的制义时文,有王世贞亲自指点,到时肯定不差。”

  “稚虎,王瑞芳出生豪门世家,帮衬很多,声势显赫,你千万不要轻视他,以免被他暗算。”

  “如今他还发起结社,已是菊社的社长,结社于菊山堂了。”

  “菊社,社长?”朱寅一脸古怪,“为何叫菊社?我觉的葵花更适合他。”

  商阳道:“应该有两个原因。菊山堂是王氏城东菊园,可为社址。二嘛,许是这王神童以菊花自况。”

  朱寅绷着小脸,装模作样的点头,“想也固然。嗯,他以为成为菊长,我就怕了他么?”

  商阳纠正道:“不是菊长,是菊社社长。”

  “别看菊社只是刚成立的新社,南雍却有很多人参加,仅仅一日,就有几十个监生入社啊,社员有董释、徐元晋、王术等人,都是高门子弟。”

  “董释你很熟,我就不说了。徐元晋你猜是谁?徐华亭(徐阶)之孙。王术,是王太仓(王锡爵)之侄…”

  “什么?”朱寅不禁直皱眉,徐阶之孙也就算了,毕竟徐阶已死。可是王锡爵,却是当今大佬啊。

  “稚虎。”商阳很为朱寅担忧,“王术伯父乃是政府(内阁)次辅,其父王鼎爵,也是三品大员。他们这些王孙公子,可都是新成立的菊社社员啊。”

  “这么多以菊花自况的王孙公子。”朱寅摇头,小脸讶然,“那就有点吓人了。可这些人,为何唯王瑞芳马首是瞻?王菊花才十三岁吧?能行?”

  商阳老实回答道:“徐元晋、王术等人虽然比王菊…瑞芳大几岁,可在国子监的成绩却不如王瑞芳。王瑞芳年幼,反倒是明年最可能中举之人,不然他之前的神童之名怎么来的?”

  “再则,王瑞芳和王术同样出自太仓王氏,王瑞芳虽然小几岁,却反而是王术族叔,辈分在那摆着。”

  朱寅问道:“就是这些衙内们串联起来,设立什么赌局?没这么简单吧?”

  “当然没有这么简单。”徐渭放下鼠须毛笔,“这是借势杀人,饮糟亦醉的计谋。”

  “稚虎,你要知道,能不能中举,看的是主考官的态度。主考官如果看到这些高官子弟和你作对,哪怕原本想录取你,最后也可能因为不敢得罪权贵,黜落你。”

  “他们还不知道,你背后还站着镇守太监。”

  “若非你也有大靠山,就这一招借势杀人,你明年就肯定中不了。”

  朱寅神色阴沉。

  猜测他和田义有关系的,只有青桥里的人。而且也只是猜测,不敢肯定田义是他靠山。

  至于南京城里,除了极少数人。没人知道他背后站着田义。

  王瑞芳等人当然还不知道。

  临时给徐渭当书童的康乾忍不住问道:“主公,徐老爷,乡试不是要糊名考试么?考官怎么能…”

  “你这孩子。”徐渭摇头,“糊名不假。考卷还需要专人誊录一遍。但就算能考中,考官仍然可以找借口黜落。大明科举以来,取中之后再找借口黜落的士子,又不是没有。”

  “比如扣上舞弊、被人举报这些帽子。或者事后在你试卷上加一笔,说你没有避讳,法子多了。就看考官愿不愿意这么干。”

  “考官只要愿意,就算发现枪手替考,也可以装糊涂。”

  徐渭说到这里叹息一声,“我当年八次不中,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得罪了权贵,考官不敢取中。傻子才相信科举公平公正。只是相对其他事,还算公平罢了。”

  朱寅坐下来,“寇可往我亦可往。他爱菊花,搞了个菊社。那我也结社,但我没他们这么俗!”

  “好!”商阳抚掌,“稚虎好气魄,十岁结社啊。你要结什么社?”

  朱寅道:“穆社!穆者,布德执义、中情见貌。既而公正贤良、宽和仁爱者也。”

  “凡是符合一个穆字,不管士农工商,都可为穆社社员!”

  “王瑞芳有菊社,我朱稚虎有穆社。”

  徐渭眼睛一亮,顿时洞悉了朱寅的用意和野心。

  穆社,这名字的确有气魄,又不犯忌,难得稚虎想出这个名字。

首节 上一节 212/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