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嫡明

嫡明 第265节

  而且整个贡院街,都会被封锁,无关人员不得靠近。

  一时间,很多家属都是呼郎唤儿,声音带着悲怆,似乎自己的亲人不是上考场,而是上战场。

  考生们一起回头,向家人告别。

  整个贡院前,居然挥泪如雨。

  朱寅回头,看着人群中的宁采薇、宁清尘等人,相互挥手作别。

  “小老虎!”宁采薇脆生生的大喊,“身体为重!不要勉强硬扛!”

  “小老虎!”宁清尘奶声奶的呼喊,“健康第一!”

  朱寅不禁眼睛一热,泪目笑着点头。

  “稚虎!”庄姝也高呼,“祝君考神护佑!马到成功!”

  唐蓉捏着粉拳:“考场如战场!虎虎生威!”

  朱寅也客气的挥手。

  很快,众人就被清理出去。

  搜检非常严格,不但携带的行礼要一一检查,就连衣服、鞋帽也要检查。

  就算检查通道不止一条,可速度仍然很慢。

  人群十分密集,烈日当头,挥汗如雨。就是朱寅也有点吃不消了。

  一个时辰之后,终于有白发苍苍的考生倒下,随即被抬出队伍。

  每个人都觉得时间很慢,秋阳太毒。

  朱寅忍不住说道:“唉,真是笨死人。”

  忽然前面传来一声惊呼,“我错了!我错了!请饶恕我一次!”

  众人一看,只见有个考生,被搜出一本袖珍版的《增广四书备旨》。

  虽然书极小,印的却是蝇头小字,囊括了很多四书内容和朱熹注释,可谓作弊神器。

  “拿下!”监考官吏一声令下,如狼似虎的军士就扑上去,将这个夹带的考生拿下,迅速带离。

  众人的脸色,顿时都有点发白。有的幸灾乐祸,有的物伤其类,有的惴惴不安。

  直到一个多时辰之后,才轮到朱寅。

  他的东西都没有问题,但他的东西太多了,年纪又小。

  监考官吏干脆派人帮他拿东西,一起入内。

  通过搜检进入贡院,朱寅这才松了口气,衣服里面都汗湿了,小脸晒得通红。

  进入大门之后,首先是一座高大的牌楼,乃是放榜之处。

  牌楼之后,就是供奉文曲星和文昌帝君的魁楼。

  转过魁楼,就是贡院的主楼,建于嘉靖十三年的明远楼了。

  明远楼高达三层,高大雄伟,和贡院四角的瞭望塔相互呼应,乃是考官俯视全场、发号施令的中枢。

  明远楼的东西两侧,就是巨大的考场区。

  东西两大考场区,是一排排蔬菜大棚一般的考舍,密密麻麻,这就是考棚了,名字十分贴切。

  每一条考棚都是编号,编号全部取自《千字文》中的奇数字,比如天地玄黄…中的天、玄考棚,就叫天字号、玄字号。

  每一条长长的考棚,都有几十上百的号舍,分为不同的字号。

  贡院之北不是考场区,而是大量的官署、公廨、亭台。那里是考官、提调、誊写、弥封等官吏的办公场所。

  朱寅的号房,是云字号第九舍。

  号房都是对号入座,随机分配的。通过浮票找到自己的号房,朱寅不禁送了口气,忍不住额手称庆。

  还好,不是“粪号”。

  所谓粪号,就是茅厕傍边的号房。考舍两侧有很多茅房,那可是旱厕啊。

  一旦分到茅厕边,那就惨了。不仅是屎尿味熏死你,就是苍蝇和蚊子也会让你苦不堪言。

  朱寅的号房虽然不是最好的位置,但距离最近的茅厕也有七八丈远。到时闻到的气味…应该很淡。

  实际上这么多茅厕,天气又这么热,也只有极少数号房完全闻不到异味。

  这个号房的位置,朱寅已经很满意了。

  可是看到号房中的情景,朱寅又直皱眉头。

  考场三年启封一次,里面早就蛛网遍布、杂草丛生、尘土飞扬。考生进来之后,还要自己打扫清理。

  朱寅看到自己的考舍之门,被一面大大的蛛网封住,一只盘丝大仙正老神在在的坐在中间,张网以待。

  “蜘蛛仙子,大家都姓朱,还请担待,抱歉。”

  朱寅说完就赶走蜘蛛,拂去蛛网。

  可他刚准备进去清理杂草,一只野猫就“喵呜”一声,从桌板下窜出,带着一股呛人的灰尘,从朱寅身边掠过。

  朱寅动作敏捷的一躲,没有被这只野猫扬起的灰尘沾染到。

  朱寅还没来及打量,傍边号房里突然传来一声尖叫,“啊!蛇!蛇!”

  与此同时,一个二十多岁的士子,就神色惊恐、连滚带爬的冲出号房,头巾都掉了。

  显然吓得不轻。

  “肃静!不许喧哗!”监考的士卒喝道。

  周围号房正在打扫的人,也纷纷探出脑袋,神色惊讶的看过来。

  朱寅一看,只见这考生的号房内,盘踞着一条很漂亮的蛇。他认出这是一条很有名的无毒蛇,叫玉斑锦蛇,俗称美女蛇。

  “美女蛇”不但很漂亮,而且性格温顺,且无毒性。在后世是很名贵的宠物蛇,一条好几万。

  这条玉斑锦蛇不到两尺长,还是一条半大的蛇,却把这士子吓得屁滚尿流。

  而那条可怜的美女蛇,也被人类的尖叫吓得要逃走。

  “别怕!无毒!”朱寅一步抢入,眼疾手快的一抓,就捉住了那条漂亮的玉斑锦蛇。

  朱寅可是不止一次捉过蛇。

  美女蛇受惊之下,细长的身躯顿时缠住了朱寅的手腕,触感十分清凉舒爽。

  朱寅笑盈盈的将蛇笼进袖子,安慰那士子道:“别怕,有我呢。”

  那士子脸涨得通红,他不但没有感谢朱寅,还狠狠瞪了朱寅一眼。

  他刚才吓得要死,反应过激,本就感到丢人现眼,可朱寅一个孩子居然不怕,众目睽睽之下更是让他难堪。

  “嗯?”朱寅没想到,此人心胸如此狭窄,不但不领情,还得罪了他。

  朱寅懒得搭理此人,将蛇放进包袱里,若无其事的开始清理号房。

  周围的人,顿时对朱寅投去异样的目光。

  这小小少年竟然有这个胆色,难怪如此年幼就敢下场考试啊。

  认识朱寅的人,也都对他点头示意。明天才考试,今日倒不是不能打招呼。

  号房非常狭小,在朱寅看来只有一平米出头,不到一张床大。

  而且墙壁很矮,身材高的人都难以站直。与其说是考房,不如说是牢房。所谓“广不容席,檐齐于眉。”

  朱寅忽然想起蒲松龄对于考场号房的形容,聊斋先生说考舍犹如蜂巢,“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

  还真是这样啊。想到聊斋先生的形象比喻,朱寅忍不住噗嗤一笑。

  这一笑顿时引起傍边监考士卒的侧目。他不明白,此时人人神色凝重,如临大敌,为何这个小考生,却还无故发笑。

  可是这么小的考生,长得又这么可爱,胆子又这么大,顿时引起了这个士卒的喜爱。

  “小公子,俺帮你收拾。”这士卒抽出腰刀,居然帮助朱寅清理号房。

  但见他用刀斩出号房中的草,手脚麻利扒拉出来,堆在号房外面。

  原来,为了监视考生,每个号房外都有一个士卒,叫做“号军”。

  这次的考生有五千人,意味着光是号军,就要调用五千人。

  号军的来源很多。除了五城兵马司,以及应天府、江宁、上元两县的衙役之外,还有南京京营、孝陵卫、锦衣校尉、江防水军等等。

  但是,号军也是随即抽调,随即分配的。

  每一次大考,都要抽调近万士卒,维护贡院秩序。

  负责朱寅号房的号军,乃是南京锦衣卫的力士,是锦衣卫中的普通士卒。

  朱寅赶紧拱手行礼:“大哥尊姓大名,在何处当差啊?”

  那号军笑着回礼道:“小人元钊,一介军户粗汉,不敢受小相公的礼。小人如今在南京锦衣卫驯象所当差。”

  他二十有余,却对年仅十一的朱寅自称小人,这也毫不奇怪。

  因为他是军汉,而朱寅是士人。双方身份差距很大。

  朱寅如此客气,反而让他有点受宠若惊了。

  朱寅问道:“锦衣卫驯象千户所…如今南京还有象么?我记得,驯象千户所在广西啊。”

  元钊见他感兴趣,很有耐心的解释道:“有啊,象房所还有二十四头大象,为的是如果皇上南巡,仪仗要用。只是…”

  说到这里,他似乎有难言之隐,换了话题道:

  “小相公没有说错,锦衣卫驯象千户所的确在广西,是专门捕捉野象、训练战象的。可又在南京、北京各留一个驯象百户所,管理象房中的仪象。”

  朱寅这才明白了。原来驯象千户所分作三处,三个百户所在广西,另外两个在两京。

  南京丹阳湖畔的象房,如今居然还养着二十多头大象呢。

  “原来南京还有大象,真是令人欣慰啊。”朱寅似乎很是高兴,“到时一定去看看。”

  元钊神色惭愧的说道:“南京象房有象奴数百人,小人不过是看管象奴的力士而已。小相公若想进象房看象,小人却是爱莫能助,无权准入。”

  朱寅忽然想起黄冠、郭任等“建文逆臣”的妻女,正是被朱棣配给了南洋进贡的象奴为妻。

  他心中有数,换了话题神色诚恳的说道:

首节 上一节 265/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