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嫡明

嫡明 第446节

  进入仪门之后,秦良玉对朱寅说道:

  “朱家郎君,我家采薇就交予你了,既结同心,夫妻一体,望君日后善待如初,珍视如故。”

  朱寅行礼道:“我心匪石,不可转也。今娶佳人,永不相负。”

  “善哉!”秦良玉点头,“望君永不相负。”

  傧相高声唱道:“凤凰于飞,翙翙其羽。共挽鹿车,丹心如故。之死靡它,丝萝乔木。”

  “请新娘辞别亲长,上轿起行!”

  迎亲的人一起喊道:“上轿起行——!”

  宁采薇对秦良玉盈盈一拜,语气有点伤感的说道:“姐姐,妹妹去了。还请姐姐善自珍重!”

  秦良玉也有点伤感,拉着宁采薇的手:“妹妹且去吧,善自珍重。从今往后,石柱宣抚司就是你的娘家。”

  喜娘立刻上前,将大红盖头戴在宁采薇头上,喊道:“请背新娘上轿!”

  随即秦良玉的弟弟秦民屏穿着红衣出来,这年仅十七的少年对宁采薇道:“妹妹,我背你上轿。”

  宁采薇道:“谢阿兄。”

  新娘出门必须要有人背,脚是不能沾地的。背新娘的人,最好是舅舅。没有舅舅,兄弟也行。没有亲兄弟,那就堂兄弟、表兄弟。

  宁采薇在秦良玉这里出嫁,秦民屏就算是她的兄弟了。

  接着,秦民屏背起宁采薇,望门外走去,众人一起跟随。

  秦民屏背着宁采薇出了公馆,送到大门口停好的八人抬大花轿内。

  两个代哭的土家女子,一边一个的站在花轿两边,更是哭的大声。

  “起轿!”傧相唱道。

  八名身穿彩衣的轿夫一起喝道:“起轿平安喜洋洋嘞!坐着花轿去拜堂嘞!”

  喊声中同时起身,迈步。

  朱寅也骑在马上,带领迎亲队伍在前面开路。而秦民屏以新娘兄弟的身份,率领送亲队伍,簇拥着花轿在后。

  宁采薇上轿时,不禁回望住了十几天的公馆。回程时鼓乐齐奏《太平令》,傧相和喜娘沿途抛洒五谷辟邪,金箔剪的“囍“字纷纷扬扬落在轿顶。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碎屑纷飞如粉雪飘飞。

  一路上夹道观看的百姓,看到这一幕都是津津乐道。

  体面!风光!

  很多女子都很羡慕宁采薇的风光大嫁。宁采薇听到街道边上的议论,心中更是高兴。

  今日总算风风光光的嫁人了。从今以后,真就是小老虎的管家媳妇了。

  行至正阳门下,鸿胪寺官员突然高捧金盘拦驾——原是天子特赐的缠枝莲金丝合欢结到了。鸿胪寺的官员等候在此,就是代表天子赐下金丝合欢结。

  没有翰林院新的祝贺文,也没有派贺婚宦官,只送上一只合欢结。

  “臣朱寅叩谢天恩!”朱寅下马接了御赐之物,还要跪下来面北叩首谢恩。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得了什么大礼呢。

  以朱寅的官职品秩,他的新婚大礼,天子和礼部应该有所表示。皇帝如果大方,会赏赐金银珠宝等物,或者赐匾题字,甚至会派人代表他上门参加婚礼,已示荣宠。

  同时,皇后也应该派遣女官出宫,赏赐新娘首饰、贡缎等物。毕竟自己的官职摆在这里。

  当年高拱的侄儿结婚,隆庆帝赏赐礼金一千两,还有贡缎、墨宝等物。

  可是自己呢?自己好歹是兵部侍郎,连中三元的太子太保,拜金帝居然只派一个鸿胪寺的小官儿,送了一只金丝合欢结!

  这东西在外面稀罕,可是在宫里就是寻常之物,也就值得几十两银子。

  至于皇后也没有赏赐宁采薇。

  拜金帝不但很小气,显然也是借此释放信号,他不喜欢自己,这是暗示自己的政敌大胆寻自己的错处。

  坐在花轿中的宁采薇不知道皇帝赏赐了什么礼物,但她肯定,皇帝不会大方。

  她掀开轿帘一条缝一看,只见前面朱寅正跪在地上,对着紫禁城的方向叩首。而来送礼的官员,只是一个鸿胪寺的八品小官。

  宁采薇轻轻冷哼一声。送礼的官员级别这么低,显然皇帝送的礼很轻。

  这不仅是钱的事,更是在表达对小老虎的不喜,鼓励政敌对付小老虎。

  媒人郝运来看到朱寅手中的金丝合欢结,不禁微微一笑。

  稚虎啊稚虎,你好自为之吧。呵呵。

  朱寅谢恩之后,继续满面春风的上门行进。心里却狠狠骂了拜金帝几句。

  这个朱翊钧哪有天子的雅量?一股刻薄寡恩的小家子气!

  刚刚过了辰时,迎亲队伍和送亲队伍,终于到了草帽胡同所在的宫保府门前。

  附近的彩棚之中,早就停满了轿子和车马,拴马石上也拴满了马匹,真是门庭若市。

  附近围观的人群,数以千计。

  宁清尘、靳云娘等人已经在喜滋滋的等候了。就是小黑,脖子上都带着红绸。

  门外正中,早就放了一个三寸厚的朱漆雕花马鞍。马鞍后面又是一个火盆。

  眼见花轿稳稳停在了大门口,傧相高声喊道:

  “迎亲归来,芳驾已到!”

  “请新人下轿,行跨鞍、跨火礼!”

  喜娘立刻上前,掀开轿帘,扶着戴着大红盖头的宁采薇,不疾不徐的下了花轿。

  接着,宁采薇就在万众瞩目当中,被喜娘扶着,跨过马鞍。

  这是平安落地的寓意。

  然而就在她抬脚跨过马鞍的时候,裙底的一双天足顿时暴露出来。

  紧接着,人群中举响起一群女子的嘘声,甚至有女子肆无忌惮的嗤笑。

  真就是宁大脚!传言不虚!

  稚虎先生怎么就被这大脚娘给迷惑了?脚都不裹的女子,哪有大家闺秀的样子?真是丢人现眼!

  宁采薇回到自己熟悉的家,心中更加欣慰。此时听到周围传来违和不善的嘘声,心中毫无怒意,有的只是鄙夷和不屑。

  她一双天足步伐坚定的稳稳迈进,大大方方跨过火盆。这是祛除晦气的意思。

  “礼成!换乐!”傧相喊道,“巳时初刻,吉时入门!”

  乐班子顿时换了《贺新郎》。

  曲乐声中,朱寅等人引导着宁采薇进入大院。

  一对新人进入中庭,三进院中已经贵客云集,济济一堂。有的是亲自到,有的是派了家人代替来吃酒,有的只是送了礼物到。

  礼账赞客正在唱着礼单:

  “…内阁大学士沈阁老,白金九十两,玉如意一对…”

  “内阁大学士张阁老,白金九十两,金钱九枚。”

  “英国公,白金二百两,山东茧绸两匹…”

  “定国公,白金二百两,金佛一座…”

  “琉球王子殿下,红珊瑚二尺…”

  这些大佬,几位大学士并没有亲自到,只是派人代替来喝喜酒。如沈一贯等人,不是不想来,是因为他们还要在文渊阁办公,今日又不是放假,抽不开身。

  英国公、定国公等勋贵,因为比较闲,所以能亲自前来。

  国初,大臣之间有喜事,是不能如此张扬的办酒祝贺的。

  可眼下到了万历朝,国初那一套早就是老黄历了。大臣之间贺喜酬酢,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皇帝都不管。

  朱寅笑呵呵的对高朋满座的贵客们拱手行礼,说道:

  “承蒙诸公不弃,赏光拔冗,破费宦囊,降临寒舍贺喜晚生新婚,当真蓬荜生辉,门楣荣耀!”

  他的目光一扫,只见最上首坐着一群勋贵、粉侯(驸马),其次是一些请假前来的大小九卿…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就眼前掠过。熊廷弼、李如柏、毛文龙、曹文诏、努尔哈赤、冯梦龙…全部都到了。

  他甚至还看到了两个久违的故人。

  庄姝和唐蓉!

  两女坐在女客所在的亭中,正笑容复杂的看着自己。

  朱寅不着痕迹的对两女点点头,继续说道:

  “只是,晚生父母早逝,亲族凋零,今日亲自去迎亲,家中无人恭迎、招待诸位贵客,惭愧,惭愧!”

  众人一起点头还礼,连说无妨,齐声祝贺朱寅新婚之喜。

  接着,就继续举行婚礼。

  傧相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天地在上,祖宗在前,宾客在侧,请望镜展拜!”

  朱寅和宁采薇被喜娘引导大堂上的铜镜前,开始行“望镜展拜礼”!

  两人并列而立,一起对着磨得秋水般的铜镜。

  傧相高喊道:“拜!”

  两人对着镜子,一起下拜!

  PS:本来今日写完的,但今日在外面时间太久,接触不到电脑,耽误了很多时间,只能写四千字了。明天一定结束婚礼,蟹蟹!求票!

第287章 “小老虎你讨厌!”

  明镜可以照心,意为肝胆相照、心如明月。是以拜堂礼首先就是望镜展拜,以示新婚夫妻坦诚以待。

  朱寅和宁采薇对着堂上镜架上的大铜镜,拱手前推,连拜三次。

  “望镜礼毕!”傧相喊道,“新人就位!再行拜堂礼!”

  拜堂礼古代往往在黄昏举行,所以又称婚礼。只是如今早就不限在黄昏了。否则各处城门一关,来吃酒的客人都没法回家。

首节 上一节 446/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