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嫡明

嫡明 第480节

  这也是武家和贵族礼节,町家和农家很少用。传自华夏的祭食礼,也就是元朝之前的饭前祭。

  《礼记·曲礼》说:“食必祭,示有所先。”

  细节虽然不同,但本质其实一样,都是谢神、惜福之意。

  只不过日本一直保留,中原地区基本消亡。

  装模作样的行了饭前祭礼,朱寅这才肃然坐下,开始用夕食了。

  但是讲究还没有结束。

  第一口米饭需撒入一点盐,象征洁净。然后他夹了供神食食用的昆布、栗,放在膳台的左角。

  这请神共享的餐食礼,是饭前祭的延续,同样传承自华夏。

  这还没用完,接着又是“箸渡し”。

  朱寅又夹了一小碟腌菜,在汤汁中轻蘸一下,置于膳台右角,这是对板前(厨师)的敬意。

  意思是辛苦了,谢谢你做的料理。

  仲居们看到朱寅如此在行,目中更是异彩连连。

  此时她们肯定,这位来自大明的尊贵美少年,和日本某家高门,必有渊源!

  朱寅做完了这些表演一般的程式化礼仪,这才开始进食了。

  但,不可出声。

  不但咀嚼的声音要小,动作要优雅,还有所谓的“箸音禁”:筷子不能发出碰撞声,否则被视为粗鄙无礼、下里巴人。

  这一块的气质,朱寅当然拿捏的死死的。装逼肯定是他强项啊。

  朱寅一拿起筷子,在场的仲居们就大为叹服。

  真是优雅如初夏的白鹤呢,这种风度翩翩的贵公子,就连进食都那么美不胜收啊。哪位幸运的贵女嫁给他,一定会幸福的流泪吧。

  此时银铃轻响,又进来一对花枝招展的日本女子,头绾島田髷,身穿打掛,高齿木屐。

  乃是精通歌舞的芸妓、游女。

  日本权贵习惯在餐饮时欣赏歌舞表演。朱寅作为大明使臣,当然能享受这种待遇。

  朱寅当然不会拒绝,拒绝反而显得多事。

  歌舞是一曲《鷺娘》,一人表演雪中白鹭精的独舞,翩翩若飞。一人歌喉空灵,如泣如诉。

  朱寅喝一口酒,吃一筷菜,然后就抬头欣赏表演,颔首微笑,绝不能只低头吃喝而不看歌舞,这既失风度,也无雅量。

  不好意思,这也是华夏古礼。

  足足用了小半个时辰,朱寅才慢条斯理的用完了酒菜,真心感到有点累了。

  不仅心累,腿还很麻啊。日本虽然是跪坐,却没有支踵,真是一根筋。

  吃完了饭,又是净手,然后又有一个芸妓上前,表示施展优美精湛的茶道艺术。

  “明使様,请入茶室吧,打搅了。”

  朱寅站起来道:“拜托了。”

  这是餐后茶,也是贵族和武士的日常习惯了。

  茶室里面有画屏,有刀架,非常雅致。千利休虽被秀吉处死,可他创造的“侘茶道”却已经风靡起来。

  这芸妓的茶道,就是“侘茶道”,强调和敬清寂,所谓的“茶禅一如,生死如一”。

  她的动作当然很优雅,一举一动都如表演一般,程式感和仪式感十分浓郁,令人忍不住想要深思她每一个动作的变化。

  茶道本质是行为艺术,但每一个动作都大有讲究,同中有变。

  你不琢磨,看着就很无聊。你愿意心随手动的琢磨,就会看出很多隐藏在动作中的深意。

  观看茶道时,要有思索之色,静谧之意。这也是礼仪。不可看上去心不在焉,无动于衷。

  所以,朱寅当然也要继续装。

  茶,是日本著名的本土茶:栂尾。

  栂尾是一种珍贵的禅茶。一般人喝不起。

  茶碗也很讲究,居然是“宋物”。虽非天目盏那种国宝级的宋代茶盏,属于比较常见的宋物,却也是贵族才能享受的器物了。

  这种等级的茶盏,喝茶当然也大有讲究。

  你不能乱喝。

  持碗必双手,先逆时针转碗两次,饮时以虎口托底,手指不能接触碗缘。

  还需发出轻啜声,以示赞赏,声音要优雅含蓄,不可过响。否则就是“犬食い”,视为失礼之举。

  朱寅是独自饮茶,并无主客之分,规矩和禁忌少了很多,可还是喝的不自在。

  他讨厌装逼!虽然他很擅长装逼!

  和喝酒有专门的配菜一样,饮茶也有专门的茶点。眼下是冬天,按规矩当然配“柚餅”。

  朱寅喝了几口茶,吃了一块柚餅,有点违心的称赞道:

  “清如晓天,尘心大净。茶道之美,可唤昔梦也。”

  芸妓离席下拜道:“感谢大人的赞赏,虽然欢喜的快要流泪了,可真是惭愧的无地自容呢。”

  其实朱寅主要是称赞茶好。

  饮茶到了这一步,其实也差不多了。可是还不完美。

  真正完美的是,最好当场吟诵一首新和歌,抒发饮茶的感悟。这才算圆满了。

  日本贵人们喝茶,经常这么干。

  此时,窗外一轮明月升起,茶室中清辉如水。

  于是朱寅放下茶碗,神色微带哀伤的吟诵道:

  “茶烟袅袅处,烟雾朦胧见慈容,依稀华袖舞。对月一杯低头看,还是幼时那轮孤。”

  一首和歌刚刚吟诵完,窗外就传来一个清朗铿锵的声音:

  “稚虎君才气俊逸,雾隐华林,花树当舞。真大明神童也。在下戴月造访,可唐突否?”

  PS:本章有三首自创的和歌,但写的糟糕,因为我不擅长和歌,将就着看吧,别较真哈。本章文化礼仪比较多,故事情节少,但真不是水文,别喷哦。蟹蟹,晚安!求月票。

第312章 霜冷芳冢树,叶落第九年

  朱寅听到窗外的声音,虽然清朗铿锵,自称在下,却分明是个女子,不禁大为疑惑。

  今日他刚下榻此处,虎牙还来不及传达情报,他竟不知此女何人。

  但肯定来头不小,绝非芸妓、游女之类的艺伎,必是一位不同寻常的贵女无疑,不然不会自称“在下”。

  朱寅飒然说道:“不知阁下尊姓大名,夤夜驾临有何见教。”

  对于没有提前预约,也没有递交名剌,甚至不知姓名、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朱寅当然不会直接请进,更不会主动出迎。

  然而仲居们听到这个声音,却是一起下拜。

  随即窗外女子笑道:“还真是唐突了呢,在下成田甲斐,忝为太阁侧室。”

  甲斐姬?!这是大名鼎鼎的战国女将,日本战国史上最著名的姬武士之一,生性如男儿,被后世誉为“乱世之花,不落之魂”。

  其父本是北条氏的大将,北条氏灭亡后归降丰臣氏。就在去年,秀吉纳甲斐姬为侧室,以安抚归降的关东豪族。

  她来做什么?秀吉派她来的?

  战国时期的日本,性别界限并不严格,与明朝的男女大防对比明显,也不如后来的德川幕府那么严格。

  上层女子虽多居内宅,但可参与茶会、能乐、雅集、射箭、骑马等活动,自由外出、会客。

  武将妻女常随军,也就是所谓的“阵中妻”,负责后勤等事,与男性混居相处,只需要保持基本界限。

  也能继承家业,职业十分自由,甚至可以当武将、城主、领主。各派系的忍者,各流派的剑客,也多有女子。

  可即便如此,朱寅也有点疑惑,为何秀吉派自己的妾室夤夜来见自己。难道是那个消息发酵了?

  “原来是甲斐殿,未及迎接,真是失礼了。”朱寅当然不会真的迎接,他是大明国使,代表天朝脸面,岂能迎接丰臣秀吉的妾室?

  “天色已晚,不知夫人有何贵干?”

  甲斐姬也是虎牙的贿赂目标之一。但是,甲斐姬不可能知道虎牙的主人就是自己。

  甲斐姬在窗外笑道:“稚虎君不知,这个宿场町(馆舍),正是在下管理。她们也是在下派遣前来。”

  以朱寅的身份,她本来应该尊称朱寅为“明使様”,不过朱寅太过年少,她大了好几岁,勉强可以称朱寅为稚虎君。

  朱寅顿时明白了。原来人家就是“酒店经理”,代替秀吉掌管这个宿场町。自己下榻此处,她还不能来看看?

  这就对了。

  不用避嫌。

  朱寅赶紧站起来道:“甲斐殿请进吧。”

  只听木屐声响,接着一个年约二十的贵妇步伐矫健的进入茶室,她一张银盘似的雪白圆脸,五官比较深邃立体,加上落落大方,腰佩太刀,很有几分英姿飒爽的女将风采。

  她的长相明艳大气,相貌固然很是出众,却又没有日本女子的娇弱柔媚,也没有抹白粉、涂腮红、染黑齿。

  朱寅却是知道,甲斐姬是个文武双全的奇女子。她不但精通日本剑道,对和歌、茶道也十分在行。

  秀吉用她来管理这个招待大名、公卿、使臣的大型宿场町,当然是重用了。

  可是,她来拜访自己,不仅仅是出于馆舍主人的职责吧?必然还有秀吉的授意。

  甲斐姬一进来,仲居和芸妓们就一起跪下,行平伏礼道:“妾身拜见甲斐殿様。”

  甲斐姬笑容明朗,她双手持扇竖于膝前,弯腰鞠躬,袖口垂地,先行了一个浅折腰礼。口中道:

  “初次见面,打搅稚虎君了。”

  朱寅则行以中原的作揖回礼,“甲斐殿客气了,请坐。”

  甲斐姬动作利落的解下佩剑(太刀),放到刀架上。然后双方一起在茶台前东西对坐。

  甲斐姬坐下来之后,又再行一个深折腰礼。她双手指尖触地,深深鞠躬,停顿一个呼吸的工夫,这才坐直。然后侧着身子双手持茶碗,旋转两圈,再递给朱寅。

  这是茶道“真行草三礼”中的真礼,用于接待贵客。真行草本是书法,却被日本人演化为茶道三礼。

首节 上一节 480/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