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492节
“月盈兄,万一我出了什么意外,使团就靠你这个副使了,横竖带着大家平安回国。”
郑国望忽然有点鼻子发酸,“稚虎兄吉人天相,能有什么事。使团没了你,我可没办法。”
她心中很是感慨,朱寅为何偏偏是自己的政敌呢?原本,可以是很好的朋友啊。
两人正在亭中商议,一个身穿无垢衣、涂脂抹粉的日本女子盈盈走来,鞠躬说道:
“明使様,太阁殿下请大人参加今夜酉时的酒宴。阴阳师说今夜会下雪,酒宴就在观雪楼举行呢,请大人准时参加啊。”
朱寅呵呵一笑,用日语回答道:“请问是什么宴会呢?是贵国的庆功宴,还是为使团的接风宴?”
“如果有庆功宴的意思,那么我们作为明使参加,恐怕很不合适吧?”
那女子再次弯腰行礼,举止落落大方,温柔如水的回答道:
“妾身真的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呢。妾身是负责专职邀请、接待贵客的奥女中(女官),受太阁殿下派遣,特意来邀请明使大人。”
朱寅明白了,这既是为使团举办的接风宴,也是接到捷报后的庆功宴。
朱寅试探道:“如果在下不愿赴宴呢?”
那奥女中微微一笑,“明使大人是日本的贵客,如果大人不愿意赏光,那就是臣妾的严重失职,让主人感到失礼。那么,臣妾就会受到惩罚。”
“哦?”朱寅眉头一扬,“使团不去,你还要受罚?什么惩罚?”
奥女中神色平静的说道:“喉切り(割喉)。”
朱寅闻言,不禁翻了个白眼。
在日本,切腹是武士特权,也是武士的荣耀之死。一般人没有切腹的资格。女子若是自杀,会采用喉切り(割喉)。
和武士切腹自杀很光荣一样,割喉也是女子的荣耀之死。
战国第一美女阿市,就是割喉自尽。
朱寅点头道:“好吧,你不用割喉了。我会率领使团,准时参加的。”
他表面是不愿意这个女官割喉自尽,其实还是在演戏。
当然是演给秀吉和茶茶看。他对日本女子越同情,就越能让对方认为自己亲近日本。
实际上,这个日本女官的死活关他屁事,他怎么会关心?
“那就拜托明使大人了。”女奥中第三次鞠躬行礼,“到时请在观雪楼相见吧,会有侍者来接引大人的。”
等到女奥中离开,朱寅就和郑国望分别,各自回到书院造。
朱寅进了茶室,很随意的拿起一本《昭明文选》打发时间。
书架上还有《白氏文集》、《朱子文集》、《三国志》等书籍,都是日本贵族的必读之书。
铺在桌案上的日本博多织,学习的也是宋锦技法。
多宝格中的瓷器古玩、案桌上的瓶炉三事、墙壁上的古今字画,无不蕴藉唐风宋韵,古朴高雅。
这间屋子的陈设,虽然带有日本的“侘寂”之美,但更像是唐宋时期的雅阁。
这或许是后世某些国人喜欢日本文化的心理原因:审美意象方面会让人想起唐宋。
朱寅看了一会儿《昭明文选》,看到鲍照“冰塞长河,雪满群山。海风驱云,朔雪舞天”这句,不禁心有所感。
少年抬头往窗外一看,只见不知何时,鹅毛般的大雪已经飘然而落。
十一月的日本,终于下雪了。此时的日本雪季漫长,接下来两三个月,日本都是冰雪之国。
朱寅不禁想起采薇。
采薇的商团,已经在海岛上完成集训了吧?是不是要出发了?她一个女子,第一次统帅万余人的舰队,不会出问题吧?
还有北京的清尘小医仙,如今是在医学院吗?
义父的身体怎么样?
小黑盘坐在朱寅的脚下打个瞌睡,用狗毛温暖主人的脚。白天无事的时候,它总是爱睡觉。
这样长寿。
朱寅正出神间,忽然门外传来康熙的声音,“主公。”
这是有情报了。
朱寅已经住下数日,虎牙的情报终于能送到这里了。
一身雪花的康熙进入茶室,取出两个蜡丸,笑道:
“也是巧得很,两份密信同一天送到。”
朱寅接过来,捏碎一个,里面一张不知所云的蜡书,是需要文字密码才能解读的密信。
朱寅看了一眼就明白了。靖州抽调的三千八旗军、五千土著仆从兵,已经到了岱山岛。
出海在岱山岛集训数月的五千商团,也按计划编为左、右两个陆战营。
加上岱山岛抽调的五千八旗兵马,总共一万八千人,大半是汉军战兵,小半是担任辅兵的归化土著。
这一万三千战兵,是朱寅和宁采薇如今能抽调的最大机动兵力了。靖州和岱山看家留守的八旗军,加起来只剩六千。
日军有多少人?光是九州岛的留守兵力,就有十六万!而在本州、四国等地区,还有动员起来的十余万士卒。
不算十几万朝鲜日军,东瀛本土就有二十多万大军!
侵朝日军主要是九州、中国地区的大名,而东北、关东地区的大名主要留守本土。也就是说,留守本土的反而是主力。
更可怕的是,日本贵族对基层的掌控很强,有全面动员的能力,但此时只是半动员。
一千六百多万人口的日本若是全动员,在天蝗朝廷的号召下,秀吉能借助一百九十多家大名,动员百万精壮自带粮食、兵器参战!
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数字。这种动员能力大明望尘莫及,只有华夏军国时期的春秋战国、秦汉三国能做到。
所以,宁采薇和丁离阳率领的一万多兵马,不可能和日军硬碰硬拼消耗,打的还是兵不厌诈的巧仗,玩的还是出其不意的阴谋。
宁采薇说,舰队如今正在岱山训练登陆作战,下月初从岱山岛出发北上。利用之前被俘虏的白人,以西洋海盗的名义北上。预计下月中旬,进入濑户内海。
她说,再过半个月,就能让虎牙散布西洋舰队联合明朝,收复朝鲜的谣言了…
两人在海岸汇合的时间,由朱寅来定。
她还在信中写了一句古诗: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又道:“小老虎,等我来。”
朱寅看完采薇的密信,心中那块石头终于落下。
本来,如果明军在朝鲜争气,他的计划会更顺利。可是如今明军首战大败,影响恶劣,他的计划当然要有所调整。
朱寅写了一封加密信,熟练的蜡封之后,就交给康熙。
接着,又捏开第二个蜡丸。
这第二个蜡丸,是来自大阪城的。
原来,留守大阪的秀吉正室、北政所宁宁,得知茶茶怀孕之后,秘密做了三件事。
一是送密信给在京都的秀吉养子、若君(世子)秀次。
二是请阴阳师,对茶茶秘密实施“式神咒杀”。
三是将她的养子秀秋,送到强力大名小早川景隆的军中。
朱寅看完呵呵一笑。
看来,秀吉这个贤良淑德的正室,对茶茶真是充满怨念啊。
朱寅当即写了加密信,告诉大阪城的虎牙特务,让他们帮宁宁一把,促使宁宁和秀次暗中结盟,提前应对明年出生的秀赖。
做完了这些,时间也差不多了。
朱寅换了一身参加宴会的常服,率领使团主要成员,参加秀吉的观雪楼晚宴。
若说冒充阿市养子是大棋的第一手。那么今夜的宴会,就是第二手。
落子无悔!
第320章 “人生五十年”
雪色优美如画,庭前遍开梅花。
朱寅披着一袭素缎大氅,身穿朱红锦绣曳撒,外罩貂皮短褂,围着玄狐围领,脚下褚黄翻毛鹿皮靴子,头戴忠静冠,腰横玉带,上面佩戴青玉七件。
这中原少年一副金尊玉贵的派头,大袖飘飘的踏雪而行,在人群之中极其引人注目。
郑国望则是暗红大氅,银鼠皮褙子,雪狐围子,腰间佩戴白玉琚、璜,同样一副中原华贵公子的气派。
单说风姿气度,正、副两位使臣简直无可挑剔,还真是给大明朝涨脸了,确是天朝国使该有的样子。
郑国望走到一株怒放的梅花前信手折了两支,一支插在自己冠上,又给了一支给朱寅。朱寅接过来也插在忠静冠上。
明朝士大夫喜欢簪花而行,这份风雅洒脱,算是少有的仍能令倭人肃然起敬的做派了。
被引到名户山麓错落有致的观雪楼时,很多日本贵族都是凝目而视。
朱寅风姿潇洒的举头而望,卓然而立,犹如大雪中的一株青松、一杆翠竹。引的不知多少贵女或青眼凝睇、或窃窃私语。
最高的楼阁,茶茶和甲斐姬已经先一步到了。两人身穿金襕唐衣,结发插笄,腰悬守刀,并肩坐在竹帘半卷的檐廊下。
一个丹凤眼低垂,一个春樱含露。在廊外飞舞的粉雪衬映下,犹如一对雪莲。
茶茶手持樱花桧扇,半遮容颜的看着踏雪而来的朱寅,嫣然笑道:
“雪中来者,如画中人。花树生辉,如梦中人。”
甲斐姬轻舞桧扇,粲然笑道:
“令堂是天下第一美人。那么,她的养子也可以是天下第一美少年吧,真是鹤一样的男子啊。”
茶茶的语气有点遗憾,“太阁殿下让我回大阪养胎,很快就要出发了呢。也不知道何时,能再见到秀山丸。”
这女人哪里知道,朱寅根本就不是秀山丸?
她记忆中的那个算是弟弟的秀山丸,早就尸骨已寒啊。
此时,日本贵人们也都到了,在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的楼阁之间,寻到了各自该坐的位置。
正中最高大的三层主楼,与地上的古松等高,楼上人伸手就能摸到松枝。正是秀吉、家康等人喝酒观雪的楼阁了。明使当然也在那个位置。